在日本漫畫預言的大災難日7月5日,逾30名漫畫讀者造訪台灣漫畫基地。這天,他們的目標是BL漫畫《牽到殺人魔》的新書發表會。在傳說中的末日相聚,似乎是個再浪漫不過的事。對出版該作的台灣角川來說,這個時刻確實意義非凡。從2023年底開始醞釀台日共製漫畫,5部作品單行本終於在今年夏天誕生。
日本角川集團多年來在全球開設海外據點、設置編輯部。近年更展開跨國共製漫畫企劃,而台灣,正是第一個實驗場。
回到2023年底,台灣角川與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KADOKAWA Global Comic)啟動「台日共製漫畫」計劃,由台灣編輯與日本編輯合作,主打台灣在地主題、日本漫畫家繪製,製作「台灣限定・台灣首發」的原創漫畫。
這個跨國企劃工程浩大,從選定主題到出版單行本,過程都需要台日編輯部合作,共催生5部作品,包括《牽到殺人魔 1》、《G4D.PURGE -肅清四神- 1》、《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 1》、《反派千金甜點師的有效主推攻略 (1)》、《被拋棄的轉生公主在敵國假扮聖女 (1)》。前3部作品更以台灣元素入題,月老廟、魔神仔都成為故事內容。台灣於去年底開始陸續連載,今年6月底開始發售單行本;日本則是今年7月開始連載,8月《牽到殺人魔》日文版單行本率先上市。
➤在海外據點製作邁向全球的漫畫
《牽到殺人魔》是該企劃首發新書發表會的主角。原作小說由冰殊靛執筆,故事描述在月老廟求得紅線的陸子涼,卻在第一場約會中慘遭殺害,成為鬼魂的他想要贖回性命,只能按照月老的規則走。這部小說曾獲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文策院跨域特別獎與Dokific遊戲化潛力獎,改編漫畫則由日本漫畫家執筆。
相中這部BL原作進行漫改並非偶然,從跨國共製企劃的起點,背後亦是細緻的市場思考與盤點。
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部長瀬川昇是開啟角川台日共製企劃的關鍵人物,他接受《Openbook閱讀誌》專訪時指出,全球主要的漫畫出口國一直是日本,日本角川也在此脈絡下,不斷將日漫產製到世界各地,目前在全球也有多個海外子公司。除了1999年成立的台灣角川是第一個海外子公司,其他據點還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韓國、中國、美國、義大利、法國等。
「但從市場規模來看,日本市場規模其實在縮小,少子化導致年輕讀者減少,再加上智慧型手機普及、娛樂種類多元化,如果要繼續經營漫畫這個市場,我們正在面臨很大的課題與難關。」漫畫編輯資歷長達23年,瀬川昇近年主要工作在觀察與拓展海外漫畫市場,這讓他開始思考,除了尋找好作品引進日本,有沒有可能,在海外據點製作同樣能夠邁向全球化的漫畫?

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部長瀬川昇(攝影:張震洲)

瀬川昇以圖表說明漫畫IP開發的國際趨勢,圖中比較過去以日本為起點,單向擴散至韓國、台灣、中國、東南亞、歐洲與北美的傳統輸出方式,以及未來預期日本與各地雙向流通的新型態架構。他並指出截至2025年,日本市場中海外漫畫翻譯出版的占比僅約1.5%(不含webtoon),顯示拓展國際合作仍有巨大潛力。(攝影:張震洲)
➤跨國內容實驗:3本台灣元素+2本日本流行題材,用BL、轉生、穿越打出第一波
台灣就是第一個實驗場。經過一整年的選題、企劃與製作,浩浩蕩蕩推出5部台日合製漫畫,以日本漫畫家擔綱創作、台日編輯部跨海合作、台灣首發連載等模式展開,「我們很好奇,在這樣的過程裡面,像這樣子放入台灣元素,但嘗試用日本漫畫的邏輯去呈現的作品,到底能夠獲得什麼樣的結果?這是我們在企劃過程中非常期待的。」
這是大膽也新鮮的嘗試,也難依慣例預測市場反應。瀬川昇坦言,既想有台灣元素,但也要顧及市場,因此最終5部作品以「3+2」方式組成:3部台灣元素作品、2部日本流行題材,除了必選BL,也同時打出保險牌,加入「轉生」、「穿越」等日本火熱的題材。
瀬川昇對《牽到殺人魔》頗為期待,「這部作品融合BL與推理,這是受到很多日本讀者歡迎的類型。」
瀬川昇近年經常造訪台灣,「根據我們的市場調查,台灣BL漫畫真的非常受歡迎。而且在這個領域裡,也可以感覺到BL作者對於BL的高度熱愛,那個熱情是更勝於日本之上的。」此外,瀬川昇也忍不住笑說,日本現行法規非常嚴格,有些作品沒有大量修正或遮掩,是沒辦法出版的。「相對之下,台灣可以無碼,真的是像天堂一樣。」
➤與日本編輯共製原創漫畫,台灣編輯帶入的在地視角

台灣角川翻譯漫畫編輯部總編輯朱哲成(左)與台灣角川原創編輯部副主編邱瓈萱(陳怡靜提供)
台灣角川翻譯漫畫編輯部總編輯朱哲成入職角川12年,這次也進入共製團隊中。他記得最初是主管詢問:「有機會跟日本編輯部交流經驗,你有沒有興趣?」朱哲成當下很興奮,這可是難得能接觸日本漫畫編輯製作經驗的機會,怎麼能放過?「但我那時沒想到,既然有課程,那就會有作業……」這個作業,就是得上架5部台日共製原創漫畫。
同樣參與企劃的還有原創編輯部副主編邱瓈萱,也是《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 1》的台灣責編。她也記得,在企劃初期,台日團隊都認為需要有台灣元素加入,「以魔神仔這本來說,故事背景是架空的,但會出現台灣的民俗故事裡常見的鬼怪等。」另一本《G4D.PURGE -肅清四神- 1》也是架空故事,但出現西門町、三重天台等台灣地名。
《G4D PURGE -肅清四神》場景有著貼春聯的窗戶、台灣街頭常見的機車,以及以三重天台的建築,將在地景觀細節融入故事世界觀。(翻攝自《肅清四神》,台灣角川)
《G4D PURGE -肅清四神》以台灣廟會文化中的八家將形象打造角色,可看見一高一矮的「七爺」「八爺」並肩登場。(翻攝自《G4D PURGE -肅清四神》,台灣角川)
《G4D PURGE -肅清四神》,在角色激烈對峙的瞬間,以大量中文擬聲詞呈現聲響與氣勢,增添視覺衝擊與緊張氛圍。(翻攝自《G4D PURGE -肅清四神》,台灣角川)
一口氣做5部跨海共製漫畫,確實不是個輕鬆差事。打從一開始選定題材就是個挑戰,以3部有台灣元素的作品為例,「剛開始有10多個提案備選,最後挑出的選擇以單元劇、女性向、台灣特色為主」,朱哲成認為,雖然台灣讀者對台灣元素無感,但在海外讀者眼中,這反而是能特別表現出作品特色的方式,好比《不死物哀鳴》雖然場景設定在日本,但故事中的鬼怪是特地取材自台灣。
《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中,角色造訪日本人最愛的台灣景點「九份」,沉浸在台灣美食的誘惑中。畫面呈現大雞排、胡椒餅、雞蛋糕、奶茶、滷肉飯等在地小吃,讀者彷彿也能感受到旅行的氛圍。(翻攝自《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台灣角川)
《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角色行走於山城街道,背景可見中式燈籠、蜿蜒階梯與電線杆天線,細膩呈現台灣街景特有景觀。(翻攝自《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台灣角川)
《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收錄「台日妖怪觀察筆記」,將台灣的阿里嘎蓋、椅仔姑與日本的八尺大人、座敷童子並列呈現,透過插畫與文字介紹對比兩地妖怪的傳說特色與文化意涵,展現作品在民俗題材上的跨文化融合。(翻攝自《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台灣角川)
➤日本漫畫家筆下的台灣風景,從台灣日常提煉出內容記憶點
對於首波選擇日本漫畫家合作,也有系統性的考量,主要希望台灣編輯與日本編輯共事,與作者溝通討論,合作作品。朱哲成也坦言,初期希望借重日本的系統性經驗,先參考日本編輯部方式合作,但從大綱、分鏡、定稿、封面、附錄製作到行銷計劃等,台灣編輯部也全程參與,甚至主導計劃,希望能讓台日讀者都能進入故事。
台日文化差異引發的趣事也不少,好比故事中提及台灣廟宇常見的「擲筊」問神,漫畫家最初看文字改編時,畫出來的「筊」呈現長條狀、有點像羊羹的模樣,讓台灣編輯也驚呼,「畢竟日本神社裡的抽籤,是從籤筒裡搖晃出來的,神籤外型都是細細長長。」遇到台灣老式的花磚浴缸、公寓樓梯間等等,也得依靠台灣編輯貢獻自家取材。
為了更理解台灣元素,日本漫畫家也數度來台取材,親自感受台灣氛圍,甚至有漫畫家是第一次申辦護照出國。一行人在台灣編輯的帶領下,走訪城市巷弄、參拜廟宇。親眼看見台北橋的機車瀑布,路邊小廟的敬神拜拜、行人號誌燈上的小綠人,都讓日本作者停下來狂拍。這也讓台灣編輯意識到,台灣讀者習以為常的場景,對海外讀者來說,或許是非常有特色的記憶點。
➤漫畫家結城あみの走遍台灣廟宇,苦惱月下老人瀏海怎麼畫
《牽到殺人魔》漫畫家結城あみの正是其中一位首次出國就是來台灣取材的作者。
漫畫一開始的場景就是在月老廟,她也因此實地走訪多間廟宇觀察記錄。她受訪時提及,台灣廟宇建築令人驚艷,「建造得富麗堂皇,讓我非常驚訝!和日本寺廟相比,台灣的廟宇色彩更豐富、裝飾更精緻,畫起來雖然辛苦,但也充滿挑戰性與成就感。」
她也回憶,最初出版社希望她以大綱設計角色,但難度頗高,雙方頻繁溝通並請原作提供詳細的角色設定,才修改成目前角色的形象。「剛開始,我對台灣和日本的氣候差異也沒概念,就連冬天要穿多少衣服等細節都要逐一確認。設計角色時,最苦惱的是月下老人!包括他身上有點民族風格的服裝以及瀏海的部分,重新改過好幾次。」
台日文化差異確實也是挑戰最大的部分,結城あみの起初也覺得,台灣與日本都在亞洲地區,或許沒有太大差異吧?但閱讀文本後,她理解《牽到殺人魔》原作中融合許多台灣傳統元素,為了盡可能正確地呈現這些元素,過程中不斷與原作作者和台灣編輯確認細節,再進一步安排內容,「希望呈現出來的成品不會讓台灣讀者覺得哪裡怪怪的!」
《牽到殺人魔》漫畫情節中,主角陸子涼在月老廟向神明擲筊求紅線的場景。作品將廟宇建築、儀式道具與在地氛圍融入BL懸疑推理故事,展現跨國共製漫畫的在地特色。(翻攝自《牽到殺人魔》,台灣角川)
《牽到殺人魔》主角陸子涼在月老廟同時求得象徵姻緣的紅線與籤詩,為故事埋下關鍵伏筆,台灣民俗信仰細節化為推動劇情的重要線索。(翻攝自《牽到殺人魔》,台灣角川)
➤牽紅線+BL,讓台灣特色變亞洲共同語言:《牽到殺人魔》
負責日方編輯的則是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中野結衣,過去主要負責翻譯漫畫出版與webtoon成書的版面作業。《牽到殺人魔》是她首次擔綱責任編輯的漫畫單行本作品,原作裡「牽到紅線」與「殺人魔」的強烈反差設定令人印象深刻,是吸引她決定企劃改編的主因之一,「懸疑BL作品在日本非常歡迎,因此改編時也特別強化了『恐怖』與『煽情』這兩個要素。」
確定主題後,她便向結城あみの提案,「結城老師過去有很多改編漫畫的經驗,並且是一位認真看待原作的漫畫家。」具體的工作流程則是由漫畫家和日本編輯先討論過,分鏡稿完成後提給台灣編輯與原作確認,並持續交換意見。遇到與原作意見不同時怎麼辦?中野結衣說:「我們會努力用『以漫畫來講這樣呈現會更好喔』來溝通看看。」
談到實際的創作過程,中野結衣也透露難忘回憶,她和結城あみの甚至曾在東京街頭討論起主角陸子涼的胸部該怎麼畫才合適。「跟作家討論的時候,發現彼此想做的事情方針一致的瞬間,非常快樂。還有還有,負責《牽到殺人魔》後發現一件事,就是負責BL作品,等於可以盡情地聊BL!真是太幸運了!」
中野結衣也認為,編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必須找出「作家想畫的內容」跟「讀者想看的內容」之間的交集,並且負責以最有魅力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也是作為第一位讀者的編輯與真正的讀者間的差異。台灣編輯朱哲成也認為,「做作品本身是快樂、困難與挑戰兼具,但經歷這些過程後看見成型的書,則是編輯工作最大的樂趣。」

日本 BL 專門書店「ホーリンラブブックス」於官方 X 帳號宣傳《牽到殺人魔》單行本第 1 集,標註原作來自台灣(截自:ホーリンラブブックス)
《牽到殺人魔》新書發表會中吸引眾多讀者到場參與(台灣角川提供)
《牽到殺人魔》新書座談會Q&A環節,讀者踴躍提問與結城あみの老師交流(台灣角川提供)
新書座談會尾聲,結城あみの老師親切為每位讀者簽名並繪製角色Q版圖(台灣角川提供)
➤從日本發起的面對全球市場的亞洲團體戰,馬來西亞進行中
醞釀努力了一年半的企劃展現初期成果,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部長瀬川昇觀察,不同國家有各自的民情與民風,但目前製作熱銷漫畫、尤其是頁漫的方法論,多數還是在日本內部。今年7月,日本角川已在全球漫畫部門裡設置海外漫畫編輯部,將推行更多共製企劃,「加上我們有海外子公司,我們想繼續嘗試用這個角度切入,看看有沒有辦法開啟一個新市場。」
瀬川昇也透露,目前台日合製還有2部作品進行中。第二個海外實驗場則是馬來西亞,他們也正在展開當地與日本的合製漫畫。在下一階段的台日合製漫畫上,他更期待能與台灣漫畫家合作。
「漫畫讀者不會只在日本,我們希望放眼全世界,今後也想一直開發適合不同地區的作品,與其說是目前的目標,不如說是永遠的目標。」●
Tags:
在日本漫畫預言的大災難日7月5日,逾30名漫畫讀者造訪台灣漫畫基地。這天,他們的目標是BL漫畫《牽到殺人魔》的新書發表會。在傳說中的末日相聚,似乎是個再浪漫不過的事。對出版該作的台灣角川來說,這個時刻確實意義非凡。從2023年底開始醞釀台日共製漫畫,5部作品單行本終於在今年夏天誕生。
日本角川集團多年來在全球開設海外據點、設置編輯部。近年更展開跨國共製漫畫企劃,而台灣,正是第一個實驗場。
回到2023年底,台灣角川與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KADOKAWA Global Comic)啟動「台日共製漫畫」計劃,由台灣編輯與日本編輯合作,主打台灣在地主題、日本漫畫家繪製,製作「台灣限定・台灣首發」的原創漫畫。
這個跨國企劃工程浩大,從選定主題到出版單行本,過程都需要台日編輯部合作,共催生5部作品,包括《牽到殺人魔 1》、《G4D.PURGE -肅清四神- 1》、《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 1》、《反派千金甜點師的有效主推攻略 (1)》、《被拋棄的轉生公主在敵國假扮聖女 (1)》。前3部作品更以台灣元素入題,月老廟、魔神仔都成為故事內容。台灣於去年底開始陸續連載,今年6月底開始發售單行本;日本則是今年7月開始連載,8月《牽到殺人魔》日文版單行本率先上市。
➤在海外據點製作邁向全球的漫畫
《牽到殺人魔》是該企劃首發新書發表會的主角。原作小說由冰殊靛執筆,故事描述在月老廟求得紅線的陸子涼,卻在第一場約會中慘遭殺害,成為鬼魂的他想要贖回性命,只能按照月老的規則走。這部小說曾獲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文策院跨域特別獎與Dokific遊戲化潛力獎,改編漫畫則由日本漫畫家執筆。
相中這部BL原作進行漫改並非偶然,從跨國共製企劃的起點,背後亦是細緻的市場思考與盤點。
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部長瀬川昇是開啟角川台日共製企劃的關鍵人物,他接受《Openbook閱讀誌》專訪時指出,全球主要的漫畫出口國一直是日本,日本角川也在此脈絡下,不斷將日漫產製到世界各地,目前在全球也有多個海外子公司。除了1999年成立的台灣角川是第一個海外子公司,其他據點還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韓國、中國、美國、義大利、法國等。
「但從市場規模來看,日本市場規模其實在縮小,少子化導致年輕讀者減少,再加上智慧型手機普及、娛樂種類多元化,如果要繼續經營漫畫這個市場,我們正在面臨很大的課題與難關。」漫畫編輯資歷長達23年,瀬川昇近年主要工作在觀察與拓展海外漫畫市場,這讓他開始思考,除了尋找好作品引進日本,有沒有可能,在海外據點製作同樣能夠邁向全球化的漫畫?
➤跨國內容實驗:3本台灣元素+2本日本流行題材,用BL、轉生、穿越打出第一波
台灣就是第一個實驗場。經過一整年的選題、企劃與製作,浩浩蕩蕩推出5部台日合製漫畫,以日本漫畫家擔綱創作、台日編輯部跨海合作、台灣首發連載等模式展開,「我們很好奇,在這樣的過程裡面,像這樣子放入台灣元素,但嘗試用日本漫畫的邏輯去呈現的作品,到底能夠獲得什麼樣的結果?這是我們在企劃過程中非常期待的。」
這是大膽也新鮮的嘗試,也難依慣例預測市場反應。瀬川昇坦言,既想有台灣元素,但也要顧及市場,因此最終5部作品以「3+2」方式組成:3部台灣元素作品、2部日本流行題材,除了必選BL,也同時打出保險牌,加入「轉生」、「穿越」等日本火熱的題材。
瀬川昇對《牽到殺人魔》頗為期待,「這部作品融合BL與推理,這是受到很多日本讀者歡迎的類型。」
瀬川昇近年經常造訪台灣,「根據我們的市場調查,台灣BL漫畫真的非常受歡迎。而且在這個領域裡,也可以感覺到BL作者對於BL的高度熱愛,那個熱情是更勝於日本之上的。」此外,瀬川昇也忍不住笑說,日本現行法規非常嚴格,有些作品沒有大量修正或遮掩,是沒辦法出版的。「相對之下,台灣可以無碼,真的是像天堂一樣。」
➤與日本編輯共製原創漫畫,台灣編輯帶入的在地視角
台灣角川翻譯漫畫編輯部總編輯朱哲成入職角川12年,這次也進入共製團隊中。他記得最初是主管詢問:「有機會跟日本編輯部交流經驗,你有沒有興趣?」朱哲成當下很興奮,這可是難得能接觸日本漫畫編輯製作經驗的機會,怎麼能放過?「但我那時沒想到,既然有課程,那就會有作業……」這個作業,就是得上架5部台日共製原創漫畫。
同樣參與企劃的還有原創編輯部副主編邱瓈萱,也是《不死物哀鳴,魔神仔鎮魂 1》的台灣責編。她也記得,在企劃初期,台日團隊都認為需要有台灣元素加入,「以魔神仔這本來說,故事背景是架空的,但會出現台灣的民俗故事裡常見的鬼怪等。」另一本《G4D.PURGE -肅清四神- 1》也是架空故事,但出現西門町、三重天台等台灣地名。
一口氣做5部跨海共製漫畫,確實不是個輕鬆差事。打從一開始選定題材就是個挑戰,以3部有台灣元素的作品為例,「剛開始有10多個提案備選,最後挑出的選擇以單元劇、女性向、台灣特色為主」,朱哲成認為,雖然台灣讀者對台灣元素無感,但在海外讀者眼中,這反而是能特別表現出作品特色的方式,好比《不死物哀鳴》雖然場景設定在日本,但故事中的鬼怪是特地取材自台灣。
➤日本漫畫家筆下的台灣風景,從台灣日常提煉出內容記憶點
對於首波選擇日本漫畫家合作,也有系統性的考量,主要希望台灣編輯與日本編輯共事,與作者溝通討論,合作作品。朱哲成也坦言,初期希望借重日本的系統性經驗,先參考日本編輯部方式合作,但從大綱、分鏡、定稿、封面、附錄製作到行銷計劃等,台灣編輯部也全程參與,甚至主導計劃,希望能讓台日讀者都能進入故事。
台日文化差異引發的趣事也不少,好比故事中提及台灣廟宇常見的「擲筊」問神,漫畫家最初看文字改編時,畫出來的「筊」呈現長條狀、有點像羊羹的模樣,讓台灣編輯也驚呼,「畢竟日本神社裡的抽籤,是從籤筒裡搖晃出來的,神籤外型都是細細長長。」遇到台灣老式的花磚浴缸、公寓樓梯間等等,也得依靠台灣編輯貢獻自家取材。
為了更理解台灣元素,日本漫畫家也數度來台取材,親自感受台灣氛圍,甚至有漫畫家是第一次申辦護照出國。一行人在台灣編輯的帶領下,走訪城市巷弄、參拜廟宇。親眼看見台北橋的機車瀑布,路邊小廟的敬神拜拜、行人號誌燈上的小綠人,都讓日本作者停下來狂拍。這也讓台灣編輯意識到,台灣讀者習以為常的場景,對海外讀者來說,或許是非常有特色的記憶點。
➤漫畫家結城あみの走遍台灣廟宇,苦惱月下老人瀏海怎麼畫
《牽到殺人魔》漫畫家結城あみの正是其中一位首次出國就是來台灣取材的作者。
漫畫一開始的場景就是在月老廟,她也因此實地走訪多間廟宇觀察記錄。她受訪時提及,台灣廟宇建築令人驚艷,「建造得富麗堂皇,讓我非常驚訝!和日本寺廟相比,台灣的廟宇色彩更豐富、裝飾更精緻,畫起來雖然辛苦,但也充滿挑戰性與成就感。」
她也回憶,最初出版社希望她以大綱設計角色,但難度頗高,雙方頻繁溝通並請原作提供詳細的角色設定,才修改成目前角色的形象。「剛開始,我對台灣和日本的氣候差異也沒概念,就連冬天要穿多少衣服等細節都要逐一確認。設計角色時,最苦惱的是月下老人!包括他身上有點民族風格的服裝以及瀏海的部分,重新改過好幾次。」
台日文化差異確實也是挑戰最大的部分,結城あみの起初也覺得,台灣與日本都在亞洲地區,或許沒有太大差異吧?但閱讀文本後,她理解《牽到殺人魔》原作中融合許多台灣傳統元素,為了盡可能正確地呈現這些元素,過程中不斷與原作作者和台灣編輯確認細節,再進一步安排內容,「希望呈現出來的成品不會讓台灣讀者覺得哪裡怪怪的!」
➤牽紅線+BL,讓台灣特色變亞洲共同語言:《牽到殺人魔》
負責日方編輯的則是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中野結衣,過去主要負責翻譯漫畫出版與webtoon成書的版面作業。《牽到殺人魔》是她首次擔綱責任編輯的漫畫單行本作品,原作裡「牽到紅線」與「殺人魔」的強烈反差設定令人印象深刻,是吸引她決定企劃改編的主因之一,「懸疑BL作品在日本非常歡迎,因此改編時也特別強化了『恐怖』與『煽情』這兩個要素。」
確定主題後,她便向結城あみの提案,「結城老師過去有很多改編漫畫的經驗,並且是一位認真看待原作的漫畫家。」具體的工作流程則是由漫畫家和日本編輯先討論過,分鏡稿完成後提給台灣編輯與原作確認,並持續交換意見。遇到與原作意見不同時怎麼辦?中野結衣說:「我們會努力用『以漫畫來講這樣呈現會更好喔』來溝通看看。」
談到實際的創作過程,中野結衣也透露難忘回憶,她和結城あみの甚至曾在東京街頭討論起主角陸子涼的胸部該怎麼畫才合適。「跟作家討論的時候,發現彼此想做的事情方針一致的瞬間,非常快樂。還有還有,負責《牽到殺人魔》後發現一件事,就是負責BL作品,等於可以盡情地聊BL!真是太幸運了!」
中野結衣也認為,編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必須找出「作家想畫的內容」跟「讀者想看的內容」之間的交集,並且負責以最有魅力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也是作為第一位讀者的編輯與真正的讀者間的差異。台灣編輯朱哲成也認為,「做作品本身是快樂、困難與挑戰兼具,但經歷這些過程後看見成型的書,則是編輯工作最大的樂趣。」
➤從日本發起的面對全球市場的亞洲團體戰,馬來西亞進行中
醞釀努力了一年半的企劃展現初期成果,日本角川全球漫畫部部長瀬川昇觀察,不同國家有各自的民情與民風,但目前製作熱銷漫畫、尤其是頁漫的方法論,多數還是在日本內部。今年7月,日本角川已在全球漫畫部門裡設置海外漫畫編輯部,將推行更多共製企劃,「加上我們有海外子公司,我們想繼續嘗試用這個角度切入,看看有沒有辦法開啟一個新市場。」
瀬川昇也透露,目前台日合製還有2部作品進行中。第二個海外實驗場則是馬來西亞,他們也正在展開當地與日本的合製漫畫。在下一階段的台日合製漫畫上,他更期待能與台灣漫畫家合作。
「漫畫讀者不會只在日本,我們希望放眼全世界,今後也想一直開發適合不同地區的作品,與其說是目前的目標,不如說是永遠的目標。」●
【延伸閱讀】台日共製 上》全球IP策略、條漫前景、台漫觀察:專訪角川全球漫畫部部長瀬川昇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現場》可樂原液池中的編輯人生:江上英樹「漫畫編輯真的有必要嗎?」講座側記
閱讀更多
話題》從個人創作《他的髮圈》到國際合製《C級哨兵備忘錄》:BL漫畫家TaaRO的Q&A
編按:以《他的髮圈》勇奪第12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的漫畫家TaaRO,今年4月開始新連載《C級哨兵備忘錄》,從家庭創傷與青春故事,到台日韓三方共製的科幻BL,... 閱讀更多
報導》台漫挑戰日本連載:蓋亞文化攜手漫畫家張季雅、AKRU、韋蘺若明、作家護玄出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