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書市中,非虛構散文有眾多讀者。其中不管是不是名人,追溯作者人生的回憶錄(memoir)更是銷售保證。讀者想知道作者身為中國知識分子,怎樣活過文化大革命並逃到美國來;或者身為美國亞裔酷兒的作者,是怎樣在保守的家庭環境裡保有原真的性別認同等。但更實際的理由,不外乎人們愛聽故事,愛知曉祕辛細節的八卦心理。
華文世界裡的散文創作,多少也有這樣的傾向。散文作者與讀者間的距離比其他文類更近。作者分享人生經驗,揭露自己情愛遭遇或成長過程的大小傷疤,再怎樣微不足道或怪異叛逃,都能尋到共鳴者。
馬欣的散文,卻不走這個路線。她不把自己掏出來放在攤子上秤重叫賣,也不提供煽情的故事來餵飽貪婪的眼睛。她常寫的,是一種疏離的狀態,或一場文明廢墟般的景象,如班雅明,如羅蘭.巴特,在讀者心中默默種下刺點。
《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甫一開始便獻出了幾幅精工浮世繪。這些如微型小說的作品,挑戰了散文文類的現實框架,讀者的想像和疑問也跟著到處起飛。到底,那個身上帶有魚腥味而被霸凌的孩子是誰?那個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卻仍然忙著各種瑣事,淚水掉不出來也噙不下去的女人是誰?還有,那個心如黑洞,卻利用折射光而發亮的她;以及整出一張符合眾人審美標準臉龐的他,這些人到底是誰?是作者本身?是作者分身?還是作者仔細剪下的小紙人?
這是馬欣的「衍身術」。讀者在這眾生群相中,找到了那藏在暗處,類似馬欣的影像。只是沒承想,似乎也看到了自己。
因此,讀馬欣散文,就像拿涼薄荷擦眼睛,總有痛醒之處:讀者在字裡行間挖掘作者私密之際,卻發現作者早就看透了這動機,甚至早先一步,寫透了讀者內心的私密。比如女孩間分享祕密,以此成為盟友,馬欣卻寫出了真實心態:「我們內在真正祕密如深海的鐵達尼號碎片。」那些用來獻祭於交際話題的祕密,不過是假動作。
又如活到中年,卻活成了個窮樣子。所謂的窮,「不是口中沒了食物,而是徒有人生,卻沒了雷達中能顯示的那一點生命力。」我們害怕被馬欣說中,像是把脈時害怕被中醫生發現昨天又吃了多少麻辣鍋,啃了幾支冰棒。但馬欣的快狠準,不是針對個人的。她不會怪罪我們的嗜冰惡習,因為她早知道,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就是個冷宮,你我都是囚禁在此的故人。
一個人不會平白無故地冷卻,總是得經歷無數挫敗失望之後,才慢慢走向寸草不生的嚴寒狀態。馬欣宛如法蘭克福學派遺族,批判著當代的科技拜物教,這個由科技和演算法搭建的絢麗世界,不過就是一座巨大的廣寒宮。我們怎麼努力,怎麼互相摩擦取暖,都是枉然。
但還記得《如懿傳》裡,住在冷宮裡的那個吉太嬪嗎?不知被關了多久的她神智仍清明,每天仍慎重上妝,也懂得使銀子,換到比他人都好的飲食。或者是如懿,即使入了冷宮,也要體面地戴上護甲,種種凌霄花。這種閑適感,不因在冷宮而消失,卻因為正是在冷宮,才更需要這分姿態。
即使是壞掉了,還是有很美麗的部分可以欣賞。即使是失去了重要的人,機器人也許會內建好玫瑰花。即使是中年崩壞,內心的那個小女孩還是偶爾來拜訪。
馬欣在後記裡寫到了她「壞掉」的親身經驗。身為作家,因為失去了重要的人,斷線般地飄浮著,無法抵達地面,也無法篤實地寫字。這是所有作家最大的焦慮,像芭蕾舞者面對韌帶斷裂,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再登上舞台。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的出版,意謂著馬欣最終還是用了文字,一針一線,修復了她自己。●
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作者:馬欣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馬欣
以「痛散文」澄清人心的伏流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二十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散文書寫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
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階級病院》;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長夜之光》。
|
Tags:
在美國書市中,非虛構散文有眾多讀者。其中不管是不是名人,追溯作者人生的回憶錄(memoir)更是銷售保證。讀者想知道作者身為中國知識分子,怎樣活過文化大革命並逃到美國來;或者身為美國亞裔酷兒的作者,是怎樣在保守的家庭環境裡保有原真的性別認同等。但更實際的理由,不外乎人們愛聽故事,愛知曉祕辛細節的八卦心理。
華文世界裡的散文創作,多少也有這樣的傾向。散文作者與讀者間的距離比其他文類更近。作者分享人生經驗,揭露自己情愛遭遇或成長過程的大小傷疤,再怎樣微不足道或怪異叛逃,都能尋到共鳴者。
馬欣的散文,卻不走這個路線。她不把自己掏出來放在攤子上秤重叫賣,也不提供煽情的故事來餵飽貪婪的眼睛。她常寫的,是一種疏離的狀態,或一場文明廢墟般的景象,如班雅明,如羅蘭.巴特,在讀者心中默默種下刺點。
《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甫一開始便獻出了幾幅精工浮世繪。這些如微型小說的作品,挑戰了散文文類的現實框架,讀者的想像和疑問也跟著到處起飛。到底,那個身上帶有魚腥味而被霸凌的孩子是誰?那個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卻仍然忙著各種瑣事,淚水掉不出來也噙不下去的女人是誰?還有,那個心如黑洞,卻利用折射光而發亮的她;以及整出一張符合眾人審美標準臉龐的他,這些人到底是誰?是作者本身?是作者分身?還是作者仔細剪下的小紙人?
這是馬欣的「衍身術」。讀者在這眾生群相中,找到了那藏在暗處,類似馬欣的影像。只是沒承想,似乎也看到了自己。
因此,讀馬欣散文,就像拿涼薄荷擦眼睛,總有痛醒之處:讀者在字裡行間挖掘作者私密之際,卻發現作者早就看透了這動機,甚至早先一步,寫透了讀者內心的私密。比如女孩間分享祕密,以此成為盟友,馬欣卻寫出了真實心態:「我們內在真正祕密如深海的鐵達尼號碎片。」那些用來獻祭於交際話題的祕密,不過是假動作。
又如活到中年,卻活成了個窮樣子。所謂的窮,「不是口中沒了食物,而是徒有人生,卻沒了雷達中能顯示的那一點生命力。」我們害怕被馬欣說中,像是把脈時害怕被中醫生發現昨天又吃了多少麻辣鍋,啃了幾支冰棒。但馬欣的快狠準,不是針對個人的。她不會怪罪我們的嗜冰惡習,因為她早知道,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就是個冷宮,你我都是囚禁在此的故人。
一個人不會平白無故地冷卻,總是得經歷無數挫敗失望之後,才慢慢走向寸草不生的嚴寒狀態。馬欣宛如法蘭克福學派遺族,批判著當代的科技拜物教,這個由科技和演算法搭建的絢麗世界,不過就是一座巨大的廣寒宮。我們怎麼努力,怎麼互相摩擦取暖,都是枉然。
但還記得《如懿傳》裡,住在冷宮裡的那個吉太嬪嗎?不知被關了多久的她神智仍清明,每天仍慎重上妝,也懂得使銀子,換到比他人都好的飲食。或者是如懿,即使入了冷宮,也要體面地戴上護甲,種種凌霄花。這種閑適感,不因在冷宮而消失,卻因為正是在冷宮,才更需要這分姿態。
即使是壞掉了,還是有很美麗的部分可以欣賞。即使是失去了重要的人,機器人也許會內建好玫瑰花。即使是中年崩壞,內心的那個小女孩還是偶爾來拜訪。
馬欣在後記裡寫到了她「壞掉」的親身經驗。身為作家,因為失去了重要的人,斷線般地飄浮著,無法抵達地面,也無法篤實地寫字。這是所有作家最大的焦慮,像芭蕾舞者面對韌帶斷裂,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再登上舞台。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的出版,意謂著馬欣最終還是用了文字,一針一線,修復了她自己。●
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作者:馬欣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馬欣
以「痛散文」澄清人心的伏流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二十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散文書寫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
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階級病院》;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長夜之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書.人生.馬欣》如此這般,我住進了村上的「海豚旅館」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對談》為吹不走的掛念而寫:馬欣和毛尖的影評魂
長期觀影並以專欄寫作發表影評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尖與影評人馬欣,近期皆有新作問世。本文由馬欣提問、毛尖回覆,針對專欄寫作取材與體裁的經營,對電影人物的愛憎,... 閱讀更多
人物》命題貫穿生與死與神,探問人性本質:談韓國導演李滄東的文學與電影
編按:韓國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往往表現出對底層小人物的關懷,其經典電影《薄荷糖》、《綠洲》近年在台灣重映,引起熱烈迴響,也促使李滄東的創作被接連出版。回顧一年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