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列島位於台灣與中國之間,是比初步蘭島更小的島群。站在這個屬於台灣的島上遠眺,白天可以看到對岸貨船往來,晚上則是燈火紛繁閃爍──中國只在咫尺之遙。現在從馬祖北竿搭船到對岸黃岐只需半個小時,但是到台灣卻要穿過海象惡劣的黑水溝──也就是台灣海峽;九個小時的航程加上不時顛簸的海浪,感覺比越過太平洋到美國還要遠。
台大人類學系教授林瑋嬪在新作《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一書中,以此段落開頭,既向讀者明確揭示馬祖的地理位置,也清楚點明其政治所屬。全書探索的馬祖文化內裡以及其民族誌特質,旗鼓鮮明地落在「初步蘭島」這個地名上──這個人類學田野祖師爺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田野地宛如這個學門的識別碼,也具有民族誌工作的象徵地位。
對出身雲林斗六的林瑋嬪而言,馬祖雖不是她的第一個「初步蘭島」,但相對於台灣本島南方的田野地,實是一個異文化所在。更不用說,成長於戒嚴時期台灣的民眾,與施行戰地政務的金門馬祖,有著寬如台灣海峽的物理距離,以及遠大於此的環境與心理差距。
「馬祖對我來說,(曾經)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求學時期的林瑋嬪當然聽過馬祖,台澎金馬在教科書與政治宣傳中彷彿不可分割的一組詞句,馬祖代表的是軍人,是戰地前線,而這就是她唯一的認識。但當時她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人類學家,日後會無數次進出馬祖,且投入田野工作長達10年,甚至為此地寫了一本民族誌。而這可以說是至今唯一一本以馬祖為主題的民族誌 。
➤立志寫出好看民族誌:台南、馬祖做田野
寫一本好看的民族誌,是林瑋嬪踏上人類學之路時,替自己訂下的目標。然而這個想望火苗,卻是起於一個稍嫌失敗的大學課堂作業──大學就讀圖書資訊系的她,為了完成課堂作業規定的3分鐘影片,到台大附近的理髮院拍攝「剪頭髮」的過程,成果卻極其無聊,既無法呈現女子這日的心情,也無法勾勒理髮師與顧客的對話互動。
林瑋嬪將這次失敗歸因於人文素養不夠,沒有人文底蘊,因此,無論怎麼拍都只留在技術層次,不見靈魂。這個遺憾,轉化為她報考人類學研究所的動機:「想說個好故事。」
「讀了人類所,看了好多民族誌,這些民族誌說了一個又一個的好故事。我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考上人類所仍舊心猿意馬的林瑋嬪,修了視聽製作與視覺人類學的課,還想著是否要改讀電影所。但在人類學課堂上讀了若干民族誌後,發現這些書寫解決她那「如何說好一個故事」的問題,從此專心於人類學這個學門,並以「寫出好的民族誌」為志。
林瑋嬪的第一個研究主題,是台南鹽水蜂炮,而她初進田野的第一晚,就是睡在廟後天公壇的供桌下。年輕的碩士班學生憨膽憨膽,沒有睡袋、報紙一鋪,就是安好的一晚。人類學家聊起田野,無不滔滔不絕口沫橫飛,林瑋嬪自然也是如此,不論談自己在田野裡的挫折、尋找居住地的過程,或與田野對象的互動,都極為生動有趣。而她寄居的家庭也都將她視如己出,產生情感連結,甚至成為她不想面對現實時的躲藏之所。
「我和田野地的人很熟。」林瑋嬪的博士論文是以台南萬年村為田野地,並與寄居家庭有了收養關係。這個騰出空間讓她居住做田野的農民,是個不識字的農運分子,但對林瑋嬪的成就很是驕傲,總說:「我成就了一個博士。」
每每林瑋嬪回到台南的田野地,村民不是稱她「賓仔(pin-á)」就是喚她「妹仔(muē-á)」,她自1990年代作為人類學學徒的田野印記,伴隨她至今,即使成為台大教授,仍是村民心中的妹妹。
時間過去,身分終究是改變,至2007年,她進入馬祖做田野時,當地人都稱其「林教授」。但人類學家融入田野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林教授」做田野的方法,與「賓仔(pin-á)」沒有太大的差別,與田野地建立的關係,也別無二致,一樣被視為家人或自己人。然而,對於林瑋嬪來說,馬祖在根本上,還是與台南截然不同,例如語言就是另一個系統,必須要學習當地語言,而她的第一任馬祖語老師,是一套12卷的馬祖語錄音帶。
「從課本學馬祖語沒有用。」林瑋嬪回憶課本上盡是「媽祖如何如何」的句子,連「你要去哪裡」這類生活用語都缺乏,到了馬祖她仍是個「啞巴」,只能到國中小拜訪,到處找人教她馬祖話。最後終於尋得馬祖當地補習班老師、同時也正在學畫的劉梅玉成為她的家教,而她們也從此發展出長久的情誼。
這個外來教授學習馬祖話的地點,是便利商店,自然引人側目,更被當地人視為新鮮事,甚至躍登《馬祖日報》成為新聞。他們不解:為什麼來馬祖做研究要學馬祖話?也無法明白:這個田野如何能做得了10年?畢竟很多人執行馬祖的研究計畫案,只需要5天還不用學語言。當地人忍不住對她開玩笑:「林教授,你不是天才就是白癡。」
這位在馬祖人眼裡頗為奇特的人類學家,與這個「比初步蘭更小」的島群,相遇於2007年一場名為「媽祖在馬祖」的學術研討會。當時,大三通在即,意味著處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馬祖,將不再有如「小三通」的轉運機會,而會直接被「跳過」。
➤馬祖港的媽祖廟:透過宗教,尋求未來共生的空間
「馬祖過去是反共戰地,有著清楚的功能與位置,但大三通開始,駐馬祖的國軍又因為精實專案而撤軍,在經濟上遇到困境,政治上又失去重要性,讓馬祖人很焦慮。」林瑋嬪表示,「媽祖」在各個層面上,成為馬祖對外發展連結的可能,而長年投入宗教人類學研究,且亟欲將自己的研究拓展至區域面向的她,也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發現馬祖」。
她不依循過去人類學研究往後看的傳統,而是與馬祖人一起站在當下這個「十字路口」,順著他們的目光,闡述他們對未來的想像。
馬祖的地名源於南竿馬港的媽祖廟(現稱為「天后宮」),這座廟在馬祖擁有獨特的位置,即使是戰地政務時期的軍方也是努力經營:像是1963年天后宮修繕完成,馬祖守備區指揮官彭啟超中將就留下一個碑記,大意是:媽祖是宋代閩省湄洲林氏女,「事親至孝,父兄捕魚遇難,投海覓親,殉身抱屍,漂流斯海,後常顯靈異,護佑漁航沿海。」
林瑋嬪在《島嶼幻想曲》中,以軍方藉此鼓舞戰地軍民士氣、為國犧牲,作為解釋。
「馬祖有很多浮屍,照漢人文化,屍體漂過來就會替它安葬,不能任它在那邊漂,會有事。」林瑋嬪解釋,當地有很多稱為「陳大哥」、「林大姐」的廟,都是源於此,出現在馬港的女浮屍,自然也如此處理。
1963年,即媽祖廟修繕立碑這一年,軍方冠以媽祖傳說,儘管當地人並不都認同、眾說紛紜,但畢竟媽祖廟就在馬祖港,是當地人對外重要的窗口,無論離開或團圓時刻,都陪伴馬祖人,在民眾心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當馬祖人嘗試在時代困境中,尋找他們的未來時,「媽祖」就是個重要的意符,成為發展媽祖祭典跟湄洲進香的基礎。「馬祖人將這個傳說發揚光大,認為不只有莆田這個媽祖的誕生地重要,馬祖這個升天之所也應該被認識。」林瑋嬪表示,馬祖人希望在兩岸之間找到一個位置,「媽祖」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尋求與彼岸共生共榮的空間。
➤賭的性格:面臨風險的靈活與掙扎
「馬祖沒有耕地,資源有限,所以跟外面保持往來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林瑋嬪指出,馬祖人的自認無法獨立存在,他們捕到的漁獲都要送到福州賣,必須要與中國大陸共生,才能存活下去。
林瑋嬪進一步解釋,處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馬祖,是處於風險之中,必須要彈性(flexible),要機敏且靈活,而過往以打魚為生的馬祖人,很重視這樣的特質,他們要看風向水流,要看會不會變天,若是變天了,看到魚群來,會問自己:要不要跟上去?跟上去,可能致富也可能會喪命,「要不要賭?」
賭,宛如馬祖人的天性。過去他們跟天賭,在戰地政務時期,則是跟國家賭,「政府禁賭。但越是這樣,他們就越要賭。」林瑋嬪描述這種「全民運動」是不分男女的熱烈:麻將桌從來不收起來,午休吃飯時賭,民防訓練時賭,演習的時候也在賭。而到了後戰地時期的現在,馬祖人還是賭,賭的是未來,賭的是機會。
「馬祖有個俗諺:寧生敗家子不願生傻子。」林瑋嬪解釋,在馬祖先天的限制下,當地人依靠的是勇敢與應變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必須對未來有想像。她在田野調查中,看到馬祖的認同與掙扎,看到他們如何尋找自己的定位,其靈活的程度,讓她深有啟發,「我覺得,馬祖的現在,其實是台灣的縮影。台灣的處境也是很複雜,也在問自己何去何從。」
但順著話語她不忘強調:「他們有沒有要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沒有。他們只是認為要跟中國做生意才有活路,或對台灣政府與政黨有點情緒,認同上仍是心向中華民國。」
➤從軍事戰地過渡到不確定的未來
馬祖人不願多談軍事統治的黑暗面,甚至無法意識到生命創傷。因此,當林瑋嬪寫出這個民族誌的英文版後,有人透過翻譯軟體得知她書寫了島內流傳的一個軼聞──軍人因感情問題而殺人,帶傷逃亡未果,最終在村民見證下伏法──直道:這是編造出來的故事,沒有這件事。這對林瑋嬪來說,是這個田野的挫折與難題,也因此認為,「戰地政務」的軍事統治留下來的問題,是最困難也是最需要面對的問題。
《島嶼幻想曲》以不小的篇幅呈現馬祖移民陳天順與妻子共同書寫與創作的馬祖故事。陳天順透過「雷盟弟」的眼睛,帶領讀者親臨戰地政務時期的馬祖現場,以及馬祖人生命、財產、自由,所遭受到的大大小小權利侵害。
這或許是唯一非正向凸顯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生活的作品,而陳天順本人更是不斷替母親第一任丈夫的死亡案,向各政府機關遞書陳情,要求賠償與公道,直至《島嶼幻想曲》出版的新書發表會上,仍然強調這個心願。「我撥出時間,到處宣傳這本書,也是希望讓軍事統治時期的種種不公能被看到。」林瑋嬪表示,回饋田野地是人類學家的責任。
對林瑋嬪而言,這本民族誌處理的是現在人類學重要題目,即如何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uncertain future)。
她自承:寫著寫著,不免,也會想到自己與其他人同樣面對很多困難,迷茫不定,「像是每次要從馬祖飛回台灣,都不知道會不會起霧,能不能順利起飛?」聽多了馬祖人在台馬交通間辛苦的經歷,林瑋嬪親身體驗後更有共鳴。
對她而言,飛機無法起飛,坐困愁城的狀態就像難民,就連她也都忍不住求助神明──那麼,當地人與命運的對賭,便更容易理解 。●
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
作者:林瑋嬪
出版:春山出版
定價:500元
【內容簡介➤】
|
Tags:
照片人物為人類學家林瑋嬪,拍攝於大稻埕碼頭。文內馬祖景點照由環遊世界80歲 mondeighty授權提供。
台大人類學系教授林瑋嬪在新作《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一書中,以此段落開頭,既向讀者明確揭示馬祖的地理位置,也清楚點明其政治所屬。全書探索的馬祖文化內裡以及其民族誌特質,旗鼓鮮明地落在「初步蘭島」這個地名上──這個人類學田野祖師爺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田野地宛如這個學門的識別碼,也具有民族誌工作的象徵地位。
對出身雲林斗六的林瑋嬪而言,馬祖雖不是她的第一個「初步蘭島」,但相對於台灣本島南方的田野地,實是一個異文化所在。更不用說,成長於戒嚴時期台灣的民眾,與施行戰地政務的金門馬祖,有著寬如台灣海峽的物理距離,以及遠大於此的環境與心理差距。
「馬祖對我來說,(曾經)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求學時期的林瑋嬪當然聽過馬祖,台澎金馬在教科書與政治宣傳中彷彿不可分割的一組詞句,馬祖代表的是軍人,是戰地前線,而這就是她唯一的認識。但當時她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人類學家,日後會無數次進出馬祖,且投入田野工作長達10年,甚至為此地寫了一本民族誌。而這可以說是至今唯一一本以馬祖為主題的民族誌 。
➤立志寫出好看民族誌:台南、馬祖做田野
寫一本好看的民族誌,是林瑋嬪踏上人類學之路時,替自己訂下的目標。然而這個想望火苗,卻是起於一個稍嫌失敗的大學課堂作業──大學就讀圖書資訊系的她,為了完成課堂作業規定的3分鐘影片,到台大附近的理髮院拍攝「剪頭髮」的過程,成果卻極其無聊,既無法呈現女子這日的心情,也無法勾勒理髮師與顧客的對話互動。
林瑋嬪將這次失敗歸因於人文素養不夠,沒有人文底蘊,因此,無論怎麼拍都只留在技術層次,不見靈魂。這個遺憾,轉化為她報考人類學研究所的動機:「想說個好故事。」
「讀了人類所,看了好多民族誌,這些民族誌說了一個又一個的好故事。我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考上人類所仍舊心猿意馬的林瑋嬪,修了視聽製作與視覺人類學的課,還想著是否要改讀電影所。但在人類學課堂上讀了若干民族誌後,發現這些書寫解決她那「如何說好一個故事」的問題,從此專心於人類學這個學門,並以「寫出好的民族誌」為志。
林瑋嬪的第一個研究主題,是台南鹽水蜂炮,而她初進田野的第一晚,就是睡在廟後天公壇的供桌下。年輕的碩士班學生憨膽憨膽,沒有睡袋、報紙一鋪,就是安好的一晚。人類學家聊起田野,無不滔滔不絕口沫橫飛,林瑋嬪自然也是如此,不論談自己在田野裡的挫折、尋找居住地的過程,或與田野對象的互動,都極為生動有趣。而她寄居的家庭也都將她視如己出,產生情感連結,甚至成為她不想面對現實時的躲藏之所。
「我和田野地的人很熟。」林瑋嬪的博士論文是以台南萬年村為田野地,並與寄居家庭有了收養關係。這個騰出空間讓她居住做田野的農民,是個不識字的農運分子,但對林瑋嬪的成就很是驕傲,總說:「我成就了一個博士。」
每每林瑋嬪回到台南的田野地,村民不是稱她「賓仔(pin-á)」就是喚她「妹仔(muē-á)」,她自1990年代作為人類學學徒的田野印記,伴隨她至今,即使成為台大教授,仍是村民心中的妹妹。
時間過去,身分終究是改變,至2007年,她進入馬祖做田野時,當地人都稱其「林教授」。但人類學家融入田野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林教授」做田野的方法,與「賓仔(pin-á)」沒有太大的差別,與田野地建立的關係,也別無二致,一樣被視為家人或自己人。然而,對於林瑋嬪來說,馬祖在根本上,還是與台南截然不同,例如語言就是另一個系統,必須要學習當地語言,而她的第一任馬祖語老師,是一套12卷的馬祖語錄音帶。
「從課本學馬祖語沒有用。」林瑋嬪回憶課本上盡是「媽祖如何如何」的句子,連「你要去哪裡」這類生活用語都缺乏,到了馬祖她仍是個「啞巴」,只能到國中小拜訪,到處找人教她馬祖話。最後終於尋得馬祖當地補習班老師、同時也正在學畫的劉梅玉成為她的家教,而她們也從此發展出長久的情誼。
這個外來教授學習馬祖話的地點,是便利商店,自然引人側目,更被當地人視為新鮮事,甚至躍登《馬祖日報》成為新聞。他們不解:為什麼來馬祖做研究要學馬祖話?也無法明白:這個田野如何能做得了10年?畢竟很多人執行馬祖的研究計畫案,只需要5天還不用學語言。當地人忍不住對她開玩笑:「林教授,你不是天才就是白癡。」
這位在馬祖人眼裡頗為奇特的人類學家,與這個「比初步蘭更小」的島群,相遇於2007年一場名為「媽祖在馬祖」的學術研討會。當時,大三通在即,意味著處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馬祖,將不再有如「小三通」的轉運機會,而會直接被「跳過」。
➤馬祖港的媽祖廟:透過宗教,尋求未來共生的空間
「馬祖過去是反共戰地,有著清楚的功能與位置,但大三通開始,駐馬祖的國軍又因為精實專案而撤軍,在經濟上遇到困境,政治上又失去重要性,讓馬祖人很焦慮。」林瑋嬪表示,「媽祖」在各個層面上,成為馬祖對外發展連結的可能,而長年投入宗教人類學研究,且亟欲將自己的研究拓展至區域面向的她,也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發現馬祖」。
她不依循過去人類學研究往後看的傳統,而是與馬祖人一起站在當下這個「十字路口」,順著他們的目光,闡述他們對未來的想像。
馬祖的地名源於南竿馬港的媽祖廟(現稱為「天后宮」),這座廟在馬祖擁有獨特的位置,即使是戰地政務時期的軍方也是努力經營:像是1963年天后宮修繕完成,馬祖守備區指揮官彭啟超中將就留下一個碑記,大意是:媽祖是宋代閩省湄洲林氏女,「事親至孝,父兄捕魚遇難,投海覓親,殉身抱屍,漂流斯海,後常顯靈異,護佑漁航沿海。」
林瑋嬪在《島嶼幻想曲》中,以軍方藉此鼓舞戰地軍民士氣、為國犧牲,作為解釋。
「馬祖有很多浮屍,照漢人文化,屍體漂過來就會替它安葬,不能任它在那邊漂,會有事。」林瑋嬪解釋,當地有很多稱為「陳大哥」、「林大姐」的廟,都是源於此,出現在馬港的女浮屍,自然也如此處理。
1963年,即媽祖廟修繕立碑這一年,軍方冠以媽祖傳說,儘管當地人並不都認同、眾說紛紜,但畢竟媽祖廟就在馬祖港,是當地人對外重要的窗口,無論離開或團圓時刻,都陪伴馬祖人,在民眾心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當馬祖人嘗試在時代困境中,尋找他們的未來時,「媽祖」就是個重要的意符,成為發展媽祖祭典跟湄洲進香的基礎。「馬祖人將這個傳說發揚光大,認為不只有莆田這個媽祖的誕生地重要,馬祖這個升天之所也應該被認識。」林瑋嬪表示,馬祖人希望在兩岸之間找到一個位置,「媽祖」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尋求與彼岸共生共榮的空間。
➤賭的性格:面臨風險的靈活與掙扎
「馬祖沒有耕地,資源有限,所以跟外面保持往來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林瑋嬪指出,馬祖人的自認無法獨立存在,他們捕到的漁獲都要送到福州賣,必須要與中國大陸共生,才能存活下去。
林瑋嬪進一步解釋,處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馬祖,是處於風險之中,必須要彈性(flexible),要機敏且靈活,而過往以打魚為生的馬祖人,很重視這樣的特質,他們要看風向水流,要看會不會變天,若是變天了,看到魚群來,會問自己:要不要跟上去?跟上去,可能致富也可能會喪命,「要不要賭?」
賭,宛如馬祖人的天性。過去他們跟天賭,在戰地政務時期,則是跟國家賭,「政府禁賭。但越是這樣,他們就越要賭。」林瑋嬪描述這種「全民運動」是不分男女的熱烈:麻將桌從來不收起來,午休吃飯時賭,民防訓練時賭,演習的時候也在賭。而到了後戰地時期的現在,馬祖人還是賭,賭的是未來,賭的是機會。
「馬祖有個俗諺:寧生敗家子不願生傻子。」林瑋嬪解釋,在馬祖先天的限制下,當地人依靠的是勇敢與應變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必須對未來有想像。她在田野調查中,看到馬祖的認同與掙扎,看到他們如何尋找自己的定位,其靈活的程度,讓她深有啟發,「我覺得,馬祖的現在,其實是台灣的縮影。台灣的處境也是很複雜,也在問自己何去何從。」
但順著話語她不忘強調:「他們有沒有要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沒有。他們只是認為要跟中國做生意才有活路,或對台灣政府與政黨有點情緒,認同上仍是心向中華民國。」
➤從軍事戰地過渡到不確定的未來
馬祖人不願多談軍事統治的黑暗面,甚至無法意識到生命創傷。因此,當林瑋嬪寫出這個民族誌的英文版後,有人透過翻譯軟體得知她書寫了島內流傳的一個軼聞──軍人因感情問題而殺人,帶傷逃亡未果,最終在村民見證下伏法──直道:這是編造出來的故事,沒有這件事。這對林瑋嬪來說,是這個田野的挫折與難題,也因此認為,「戰地政務」的軍事統治留下來的問題,是最困難也是最需要面對的問題。
《島嶼幻想曲》以不小的篇幅呈現馬祖移民陳天順與妻子共同書寫與創作的馬祖故事。陳天順透過「雷盟弟」的眼睛,帶領讀者親臨戰地政務時期的馬祖現場,以及馬祖人生命、財產、自由,所遭受到的大大小小權利侵害。
這或許是唯一非正向凸顯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生活的作品,而陳天順本人更是不斷替母親第一任丈夫的死亡案,向各政府機關遞書陳情,要求賠償與公道,直至《島嶼幻想曲》出版的新書發表會上,仍然強調這個心願。「我撥出時間,到處宣傳這本書,也是希望讓軍事統治時期的種種不公能被看到。」林瑋嬪表示,回饋田野地是人類學家的責任。
對林瑋嬪而言,這本民族誌處理的是現在人類學重要題目,即如何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uncertain future)。
她自承:寫著寫著,不免,也會想到自己與其他人同樣面對很多困難,迷茫不定,「像是每次要從馬祖飛回台灣,都不知道會不會起霧,能不能順利起飛?」聽多了馬祖人在台馬交通間辛苦的經歷,林瑋嬪親身體驗後更有共鳴。
對她而言,飛機無法起飛,坐困愁城的狀態就像難民,就連她也都忍不住求助神明──那麼,當地人與命運的對賭,便更容易理解 。●
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
作者:林瑋嬪
出版:春山出版
定價:50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3》在這間酒吧看書,不會有人覺得你很奇怪
延伸閱讀
專訪》方法論與知識論的人物田野:阿潑訪鍾永豐《菊花如何夜行軍》
閱讀更多
書評》一場追索消逝神靈的田野調查:讀梨木香步《海幻》
閱讀更多
現場》被現實地穿透過 ──非虛構寫作:從田野到成書、編輯與作者的對話
過去幾年來,人類學在台灣的熱度慢慢升高,相關討論與作品也越來越多元。 Openbook閱讀誌與「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邀請作家阿潑,及游擊文化公司編輯黃恩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