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小記 I:類型當道,大眾王道

2022-10-28 19:00

照片提供:玉山社

一年一度的「青年創作補助」已成為台灣重要的創作媒合平台。暖秋微涼的10月,臺灣文學基地能量爆棚,8位獲本年度「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的創作者,與出版社及影像公司的代表齊聚一室,分享創作理念,也試著彼此認識、媒合出版與改編的可能。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陳瑩芳表示,相較往年,今年度科幻推理主題大增,所以特地加開一場「類型場」,期待出版業能找到好作品,創作者亦能尋得伯樂,這是媒合會最期待看到的結果。活動由奇幻推理小說家瀟湘神擔任主持人,他在會前熟讀書稿,為8位創作者穿針引線,適時發問,引導與會人員快速進入創作者打造的文字世界。


主持人瀟湘神

➤許宸碩:如果你有機會拯救死去的朋友,你會怎麼做?

率先登場的許宸碩(筆名石頭書),有物理系、台文所的跨領域背景,帶來結合歷史與科幻的虛構長篇小說《微型黑洞:一則平行世界的二二八記事》。小說背景設定為台大首屆物理系主任戴運軌,在1950年製造出粒子加速器,意外創造一個微型黑洞而重返過去——而這個時間節點,正是二二八事件的前三天。擁有第二次機會的戴運軌,能否拯救好友的生命,從二二八事件全身而退?

許宸碩表示,歷史面向過去,科幻看向未來,兩個議題的結合,佐以更大眾的概念「如果你有機會拯救死去的朋友,你會怎麼做?」貫徹小說主旨,希望能以新的視角,重新認識、體會那段動盪的歷史。

➤林孟寰:以星際殖民史,影射進步發展的光與暗

已是知名編劇的林孟寰,以科幻的基調,結合台灣歷史風物,創作出《殖民星系》短篇小說集。2019年林孟寰出版過科幻舞台劇本《方舟三部曲》,他表示過去對科幻創作的思辨,累積凝聚成《殖民星系》中各自受地球殖民的不同行星、共享同一世界觀的故事。

林孟寰分享了〈起大廟〉的故事:當機器人遇到「天啓」,受到媽祖娘娘的召喚而欲「起大廟」,宗教與科幻元素的結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或許敏銳的科幻讀者早已感到驚喜,關於機器人能否做夢、感性與信仰宗教之間的命題,是不退流行的主題。

➤鄭雅芝:台灣有自己的「超級英雄」嗎?

身為美漫迷的鄭雅芝,以「台灣為什麼沒有自己的超級英雄?」的詰問出發,發展出《留給超級英雄的空房間》。故事線戲分二路,消失多年的哥哥竟是超級英雄,身為弟弟於是踏上追尋真相的旅程;另一條線則是超能力學園學生,不堪體制的規訓與打壓,決定效仿超級英雄的精神起而反抗⋯⋯

透過兩個不同的人物,追尋同一個角色,鄭雅芝表示,敘事結構方面,她參考《大國民》(Citizen Kane)的形式來訴說超級英雄的故事,並以兩人的追尋,探討台灣人對「英雄」的渴望與心結此外,雜揉科幻、奇幻與歷史元素,也是本作的特色。

➤王宥翔:基因調整後,台灣人會是更好的人嗎?

環工所背景的王宥翔,筆名天野翔,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成員。《殘世代》這部台灣科幻推理小說,藉由假定「基因調整」的技術執行,探討世代衝突、資源差異與死刑存廢的議題。故事建立在台海戰爭爆發,台灣政府強制新生人口進行基因調整,令新生兒身體素質佳、也不易有反社會傾向——然而卻造成一整代台灣人過度注重團體利益,進而演化出殘殺社會「累贅」,這也導致政府不得出手,以電擊頸環強加控管這批「殘世代」。

王宥翔觀察到近年來新舊世代的巨大鴻溝,以台灣社會為背景,加入科幻與推理的元素,對讀者提問:面對差異與矛盾,我們是否有解開的可能?

➤林恕全:以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充滿謎團的現代版《高僧傳》

林恕全筆名唐墨,是僧人,是單口喜劇演員,更是一位涉獵多元的作家。他身著僧袍,不打誑語,開口卻成全場焦點。作品《羅漢挑磚》是部長篇佛教歷史小說,借用星雲法師、聖嚴法師的生命經驗,一探戰後台灣佛教的發展與待遇。此外,在歷史以外,作者設計出懸疑的情境,令讀者能夠隨著角色進行一同推理、解謎,透過一封來自遠方的信,引出白色恐怖時期人人自危匪諜疑雲。

林恕全笑稱,他有意想讓這部小說成為佛教版的《讓子彈飛》,刻意建立幾個有趣的角色,讓禪宗的公案在和尚們的一言一語中,透露著譏諷與禪意,讓讀者深入淺出地認識佛教的歷史典故與戰後的發展。

➤楊勝博:結合科幻、推理和歷史,高科技地獄文明的靈魂脫逃事件

作為科幻文學研究者,楊勝博帶來結合科幻、推理和歷史元素的長篇小說《刺針連鎖》。小說裡有完整的世界觀,結合台灣民間信仰的城隍系統,讓地獄以高科技進行靈魂管理。然而百密終有一疏,甫上任的管理官,卻碰到了偉人靈魂逃脫的重大案件,如何在七日內找回靈魂?便是主角的主要任務。

楊勝博表示,小說以台灣為背景,並結合了歷史的元素,比如新竹仕紳林占梅及其修建的庭園「潛園」,或是讓戴潮春事件在小說中扮演著重要的劇情關鍵。將推理、科幻與歷史元素交融於故事,是野心極強的創作,也是讀者值得關注的作品。

➤陳庭昀:以輕小說的筆法,帶來一段作家與編輯間的奇幻故事

陳庭昀筆名鬱兔,為輕小說作家、經營自媒體Vtuber,在這次受補助的名單中,也是唯一一位以輕小說的風格獲得補助者。《封筆之作》講述橫跨日治時期作家與編輯之間的奇幻歷史故事。日本時代的少年在一次因緣際會之下,受到傳說裡的白鹿庇佑,進而獲得不老不死的能力;十幾年過去,少年成為作家,無意間卻被編輯發現了這個祕密。

陳庭昀表示,在《封筆之作》中,將會帶入一些台灣文學作家與作品,嘗試讓史料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進而讓讀者增進對土地的認同感。

➤許立衡:元宇宙科技衝擊下分崩離析的台灣社會

同時兼具導演、編劇與剪輯的身分,亦是一名程式工程師,許立衡帶來了SYNC科幻小說《同步戰記:失竊的原型機》。《SYNC》是他至英國攻讀電影碩士時期的畢業製作短片,為將宇宙觀發展下去,他執筆寫下這部小說,內容講述在近未來的台北,元宇宙「超空間」已成為全球的新秩序,主角是一位失憶少女,卻能與他人同步共享意識,為了找尋能力的由來,展開一場追尋身分認同的冒險旅程。

許立衡說明他發展許久的SYNC宇宙觀,即是「synchronize」(同步)的簡稱,在訴求同步、連結彼此的社會型態裡,人類的自由意志是否還重要?這是他想探索的主題。

***

在綜合發問階段,在場的業界人士與線上的讀者,紛紛向台上8位創作者提問。譬如蓋亞文化總編輯沈育如好奇,這些作品的完成度有多高?距離能夠出版的程度還有多遠?除此之外,獨步文化編輯詹凱婷則表示「已經寄信給創作者,期待收到回信」。

由於本次活動的創作內容都與「推理」及「科幻」有關,現場的討論不畏「暴雷」,創作者坦言小說裡的懸念與詭計,而在場的編輯與讀者亦從內容、稿件完成度乃至作品的名稱,不同面向提出專業的意見交流,熱度至活動結束仍未散去。在偌大的日式褟褟米上,作家、讀者與編輯們的真誠對話,顯得格外溫馨。

本次獲補助的8部作品,顯現新一代創作者視野的獨特之處——他們的創作奠基於台灣,從中開展出科幻、奇幻與推理性質的奇花異果,以不同的類型元素,疊加、牽引出他們想像中的,百年島嶼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圖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