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羅思容》閱讀像愛情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閱讀像愛情,即縱你有欲望三千,每人只選擇自己所愛,毋寧是這些所愛,和自己的生命都曾或有骨肉關係,深遠且長久。

1.

《歌之版圖》(Songlines)是一本神祕而令我嚮往的奇書。狂熱探尋遊牧民族奧祕的作家布魯斯.查特文(Bruce Chatwin)追溯4萬年以前,澳大利亞原住民徜徉在「夢世紀」(Dreamtime)的時代,其祖先橫貫於廣大的澳洲大陸,透過詩與歌的吟唱,編織成夢的路徑。

令我腦洞大開的是,他們說,世界是從他們的始祖唱了歌之後才逐漸成形,因此每一條夢的路徑都有一首歌,每一首歌曲也裝載著始祖們穿越過的足跡,歌不僅是他們的歷史,更是他們文化生活的縮影。

我想像著遠古的人類透過口傳神話、透過歌詩傳唱、透過岩壁圖繪,祖先們閱讀著天地自然,閱讀日月星象,閱讀生存時空,閱讀生活經歷,也閱讀著宇宙祕語。

《巫士 詩人 神話》也是一本令我悸動的奇書。這是由美國詩人約翰.內哈特(John G. Neihardt)記錄的印地安巫士黑麋鹿說的故事,故事所敘述的不僅是美洲印地安部族的生命史,更像是人類的心靈史。這本書一再重複的主軸是宇宙萬物相互依存的生命旋律,原來土地、詩歌、神話、文化、語言都在生存的歷程中誕生並且繁衍。印地安文化這樣看待世界的方式,為我打開另一種觀看世界、想像世界的道路。

還記得自己30歲那年,女兒出生,患有產後憂鬱症的我,因緣際會下,和外子辭掉工作,隱居在新店溪畔的一個小村落,開始學習務農,學習人和土地自然共在的生活方式。草木蟲魚鳥獸日日為伴,日月星辰、地水火風也在日夜四季的循環中嬗遞。

就讀中文系的我,曾經對「文以載道」非常淡漠,總覺文字修辭只不過是社會性的工具。但是在陪伴女兒成長的日子裡,孩子帶領我重新回返心靈話語與詩歌棲居的家園。在那將近8年的日子裡,我與女兒一起走在歌詩的鄉間小路上,在有月光的夜晚,母女盡情嬉戲,在天地間舞雩歌詠。

絲弦為山河大地
金鼓為日月星辰
人聲點燃盆火
他們以光交談
自如地在起心動念間說話

海洋凝固
歌聲行舟路上
天河魚群漫漫
空了心
滿了身
織就一幅樹之圖騰
聲音部落在無何有之鄉
遠遠近近
明明滅滅

2.

2002年,自己開始創作詩歌之後,透過閱讀才逐漸清晰,原來在傳統歌謠版圖中,女歌也是被宰制,被限定在慶生歌、慶豐收、哭靈歌、哭嫁歌、哭唱割禮、搖兒歌、勸戒歌、情歌等範疇。女歌進一步的解放,要在女性主義運動之後,才逐漸有新的內容和題材。

何穎怡書寫的《女人在唱歌》對我而言,是一本很重要的啟蒙書,也讓自己理解女性主義運動和女歌世界的關聯,從女歌世界中閱聽到不同文化社會中女性的遭遇與處境。

20世紀初,第一波女性主義運動聚焦在自由、教育、投票、財產等基本權利。美國的藍調天后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以女性情慾書寫凸顯自我的存在,她吟唱女性的悲歌,揭露女人當時的處境。她走紅的1920年代,美國女人才剛拿到投票權,黑白種族的隔離政策尚未破除,她大膽挑戰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的社會,在多次破碎的婚姻中,堅韌地活出精彩的一生。

1960年代,迎來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這時女人雖有基本人權,但還是無法擁有自主權。妮娜.西蒙(Nina Simone)、珍妮絲.卓布琳(Janis Joplin),猛勁高亢的音聲,強力衝撞由男性所掌控的父權體制,為60年代帶來新生的革命力量。

1980年代,眾聲喧嘩。第三波的女性主義,女人不僅關懷女人,也關懷土地環境和宇宙。女性多面向的在各個領域發揮所長,女性聲音透過文字、詩歌、舞蹈、戲劇、繪畫、影像等領域,繆思女神們在世界各地光芒閃爍。

女性主義文學的先鋒教母維吉妮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在《三枚金幣》裡提到:

作為一個女人,我沒有國家
作為一個女人,我不需要國家
作為一個女人,我的國家就是整個世界

女人並非一個地域性或空間性的物件,女人以自身的激情和生命力,拒絕充滿偏見和歧視的現實;女人以一種神性的維度和夢想的力量將世界擁在懷裡。

當母親的歌聲響起,死寂的世界將憂傷地哭泣。作為一個唱詠歌詩的女人,我渴望穿越夢幻的甬道,渴望女人的命運逆旅,穿過百合花蒂,獻出竊竊私語的乳房,那些印記著身體、情感和自然氣息的歌詩,可以翱翔在天空和海洋之中。

3.

如果問我去到一個空間或一處方所一座城市,我會蒐尋甚麼?我的答案是——植物。閱讀植物的世界,從它們的枝、葉、花、果、種子、氣味、色澤、形狀,總是各自透發著獨特的訊息,我如果要製作一張從小到大的記憶地圖,用植物標記是「自我顯像」的一種敘述方式。

植物像一面鏡子,映照我們的生命歷程,也照見土地、生態環境的真實現況。13世紀的波斯詩人魯米(Molana Jalaluddin Rumi)說:

一開始我們是礦物
之後進化為植物
再進入動物狀態
最後成為人類
但我們卻總是忘記
我們最初的狀態
除了在早春之際
當我們依稀記得
又到了該變成綠色的時候了

第一次讀到魯米神祕而性靈的詩篇,我終於體悟到:原來我們的體內都還保留礦物、植物、動物的原生記憶啊。

有一段時間非常沉浸在《巫士唐望的世界》,也才知曉原來1940到60年代,美國流行以迷幻藥治療精神疾病,迷幻藥的配方和印地安人使用的藥用植物有關,由於迷幻藥可以大大增強知覺敏感度,所以特別受到當時西方知識分子的青睞,無論是樂壇和藝文圈,幾乎人人都想靠服食迷幻藥來促進精神的高亢,達到出神的涅槃之境。

我最喜歡書裡提到印地安人在播種前會對種子說話,甚至走在田間唱歌給植物聽。身為巫士的唐望,在他擁有超越日常現實神奇力量的背後,是對宇宙萬物的感悟和牽繫,那也是敬畏和交融。

二十多年來,我公寓裡的空中小花園也是我接收宇宙的小小空間,除了閱讀書齋裡從古自今的各類書籍之外,對宇宙萬物玄奧的祕語,我更加渴望如同臨在,一如愛人的眼神、擁抱和親吻那樣真實而迷離。


作者簡介:羅思容
台灣苗栗人。寫詩、畫畫、唱作歌詩。她的音樂以詩入樂、細緻而開闊的演繹風格,在傳統質地上,綴集多元文化的繽紛色彩。出版過五張歌詩作品《每日》、《攬花去》、《多一個》、《落腳》、《今本日係馬》,曾榮獲金曲獎、金音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詩作發表于《現代詩》、《臺灣文學季刊》、《笠詩刊》、香港《呼吸詩刊》、人間副刊等。中時晚報、幼獅文藝專欄寫作。出版歌詩音樂專輯《每日》、《攬花去》、《多一個》、《落腳》、《今本日係馬》,曾榮獲金曲獎、金音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誠徵【數位美術編輯】(全職)

詳情請點選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