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連俞涵
演員/作家,養一隻三花貓,幾棵小樹苗,住在老公寓裡,一邊演戲一邊寫字,一邊拍照一邊旅行。在各種身分間轉換,用不同的作品,傳遞一些溫度,希望可在大家心中輕輕共鳴。著有《女演員》、《山羌圖書館》、《一邊夢遊,一邊鎌倉》
吳巧亮
遍路文化執行長,擔任過各種形式的文字編輯,也當過網紅經紀人,還短暫混過IP影視產業。但堅持跨界不轉行,在出版文化圈打滾,現用數位文化產品練功。
***
問:2020年因為疫情而成為暫停之年,另一方面有聲內容(Podcast、有聲書、線上課程等)則蓬勃興起。有大量閱讀習慣的俞涵怎麼看有聲內容?可以跟我們分享你喜歡的節目/有聲書嗎?
連俞涵:我覺得不同平台的出現,就表示「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就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例如唱歌或跳舞),不用擔心任何平台的崛起會導致另一個平台的衰落──clubhouse崛起不代表有聲書就會沒人聽,podcast興盛之後Youtube也沒有因此空無一人。我認為每個東西的存在,一定都有它們的「目標群眾」,A成功了並不表示就要完全取代B,導致從此大家只能選擇A──你可以「都選擇」。
在我看來,有聲書應該就像小時候大家都聽過的「說故事錄音帶」──它們就是「睡前故事」,在當時代替沒空陪你說故事的爸媽。從這個角度來看,有聲書其實是以前就有的,我自己印象很深的,就是小時候聽過柯南.道爾的偵探故事。對小孩來說,爸媽的聲音就是最好的睡前故事;但當爸媽沒有時間,給了你可以聽超多次的福爾摩斯的錄音帶,小孩也還是可以不停從中吸收,挖出細節,培養出一個習慣。
任何產品新推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需要經過小小的時間並產生需求,因此對我而言,不論是視覺或聲音上的閱讀,都有可能因為新的平台、新的製作而加入。而且有聲書可以反覆聆聽、選取,例如你這次聽到第16分鐘時睡著了,隔天還是可以從第15分鐘開始聽;聽完之後覺得自己不夠熟悉故事,也可以再從頭聽一遍。現在與三年前讀同一本書,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有聲書也是一樣,故事一樣等著你,在某一個時段等著你開啟它。現在的人上班很忙錄,在無聊、空閒時如果不想放空,在開車、睡前或任何你獨自一人需要陪伴的時候,有聲書都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對我來說,最適合聽podcast的時候就是「做家事」的時候。從前可能我會選擇聽音樂,但現在則多了podcast這個選項。這是一個非常日常、不用太聚焦或專心的時刻,你甚至可以在聽之前就知道,聽完這集podcast,我的衣服就曬完了。
大家可能會說自己是podcast派、有聲書派、clubhouse派,但我認為你可以自己分配時間去做你的選擇,每個時段的需求也不太一樣。
我覺得在這個開始講究聽覺的時刻,聲音的傳達、接收資訊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多元了。資訊爆炸的時代有時會讓人覺得混亂、資訊焦慮,但其實只要選擇自己喜歡或者習慣的接受方式──你不一定要馬上告訴自己要靜下心來聽有聲書,畢竟就像閱讀一樣,習慣是慢慢培養的,可以先從聽10分鐘開始,再慢慢聽到20分鐘。
不過,我最近因為拍片工作的關係,比較缺乏完整的睡眠,有聲書的部分目前比較偏向「線上試讀」,就沒辦法像小時候聽柯南.道爾一樣,一次完整聽個一年。
問:身為專業的影視/舞台劇表演者,2020年俞涵也跨足有聲書製作,錄製了韓國作家趙南柱的作品《薩哈公寓》。請談談銀幕與舞台上的表演,和聲音演出之間的差異。在錄製有聲書時,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可以與我們分享?
連俞涵:這也是我第一次錄有聲書,對我而說也是全新的體驗──畢竟以前我也只是「聽故事的人」,這次變成「說故事的人」,有一種身分互換的感覺。
因為作為演員,同理每個不同角色的心境、感受轉換也是很重要的功課。我在閱讀《薩哈公寓》的時候相當有畫面,一開始在嘗試用聲音轉換時,也想過如果是專業配音員,可能會選擇賦予每個角色一個新的聲音;但從演員的角度出發,我比較希望設定成「冷讀」。因為對我來說,這個故事比較平緩、陰暗,冷讀就可以把更多的想像空間留給讀者。再加上我也沒有聽過這類型的有聲書,所以就乾脆放手去嘗試,把自己設定為比較旁觀的說書人,讓聽眾自己去感受。
如果今天朗讀的是繪本,也許可以增加更多的色彩,吸引小朋友的專注;可是思考到《薩哈公寓》是成人的長篇小說,光是閱讀時就已經有許多想法,比較殘忍的段落也會感到不舒服,所以才選擇帶有一點距離的朗讀方法。
我覺得在戲劇表現上,有時把情緒「推到全滿」,觀眾不一定會感受到。例如飾演自我崩潰的角色,若真的陷入、沒有控制力,觀眾很可能反而會無法進入情緒──他們沒有空間可以進來。有時候演員就是在理性跟感性之間,先消化這些崩潰與殘忍的情節,再反過來給自己一條線牽引,用理性的腦袋處理感性的情緒跟身體,會更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內在。
我覺得冷讀也是這樣,如果把人物的情緒放滿,或許聽的人會覺得太刺耳、情緒太滿,反而讓人沒辦法去做其他事──當然不同角色之間的讀法,我也會有一點點區隔,但還是會避免有太多的情緒去影響讀者原來在進行的事(例如開車)。我會先設想聽的人會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場域,可以讓自己先調整成讓聽者也進入狀態的模式。所以我會先介紹自己的身分,用我自己的方式讀這一本書,也是讓讀者用另一個方法「看」這一本書。
問:面對不同屬性的作品,遍路是如何選擇適合的「朗讀者」?遍路的有聲作品中,朗讀者包括專業的聲音演員,也包括素人等級的文字作者或出版人。在和他們合作的經驗中,是否可以歸納出有聲書朗讀者的必備要素?
吳巧亮:我們選擇有聲書的朗讀者,一開始的先決條件就只是「講話口齒清晰」而已。這是第一個門檻,即使是素人,如果這一點做不到,只要聽十幾分鐘就會非常痛苦,會沒辦法帶領讀者到另一個世界。
另一方面,即便是作者本人,口齒不夠清晰也無法完成有聲書的錄製,因為一旦咬字不夠清楚、正確,讀者就需要仰賴紙本書。口齒不夠清晰的作者其實可以選擇錄製導讀或其他形式來參與,但內容部分還是要仰賴專業。
一般心理勵志類的有聲書,朗讀者只要咬字清晰就可以了。但只要是故事性較強的書籍,就需要聲音表現很強大的朗讀者,這時我傾向找專業配音員跟聲音演員。《傲慢與偏見》選了4位舞台劇演員來朗讀,因為這個故事是大家熟悉的,而且會聽這本有聲書的人,大概都已經知道內容──我只需要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文本會更有獨特性。我覺得未來更成熟的有聲書市場,應該會出現更多版本的選擇──因為每個聲音都有它詮釋不同的地方。
《薩哈公寓》選擇俞涵朗讀,當然也是因為看過她之前的表演。我認為她很會詮釋屬於社會底層的聲音,給人的距離與空間都十分恰當──你會覺得她站在你這邊,但不會因此剝奪了你在故事閱讀的想像力。
另一方面,我覺得配音員或者斜槓身分的聲音表演人,如果要加入朗讀有聲書的行列,必須是「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人」──他們比起一般聲音演員,更能理解文字在傳遞的核心,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聲音是無法隱藏一個人的,所以往往他們對文字的掌握與理解,對於句跟句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連結的感受力也都很強。我認為一個人的聲音有他的靈魂跟氣質,能從聲音中感受到他平常都做了些什麼。
問:請問俞涵,面對同一部文字作品,影視化的說話方式和錄成有聲內容的聲音表情,手法上會不會有很大的差別?
連俞涵:以前在劇場的時候,通常一個文本我們都會切成很多段,十組人都在演《羅密歐與茱麗葉》,每一組人唸或演出來的版本都不一樣。錄製有聲書跟演戲一樣,每個人的細節與可能性都不同。
以往的工作經驗,大家都會希望我的聲音乾淨、有節奏並且有情緒──因為接收到的工作指令就是這樣,這是他們的專業。但錄製有聲書的時候,有時會有不同的指示,聲音導演可能會希望有「輕鬆一點的聲音」、「冷靜一點的聲音」,各種狀態都可以調整,在放跟收之間不斷嘗試,就看我們怎麼溝通。
另外,有聲書的錄製時間比較長,大約錄製到第三個小時,即使聲音技術再厲害的人,都有可能有點啞嗓、音質跑掉,這就是「人體的限制」。如果之後有機會再錄製有聲書,我應該想辦法先讓自己的聲音維持穩定度,或是先設想好每一次錄製的段落進度,讓錄製的品質更好。
問:先前受訪時巧亮曾提到,「有聲書編輯」對一本書的聲音/角色的想像、詮釋的方式,都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引領團隊打造一本有聲書。但製作過程中,聲音演員/導演對文本可能會有不同的詮釋。在合作過程中,這類意見上的衝突應該如何溝通?
吳巧亮:之前錄製《異鄉人》這本存在主義的小說時,曾經遭遇過很大的挑戰。因為卡繆寫作時很疏離冷漠,但小說主角卻是有感情的,所以在找錄製人選的時候變得很困難——字正腔圓的北京國語,常常會讓人聯想到早年廣播電臺主播的聲音,生氣勃勃、充滿朝氣,但《異鄉人》這本書不是要那種語言溫度,它需要一點外在式的冷漠、荒謬,甚至是「與我無關」的疏離感。偏偏這本具有高度文學性,若將錄音稿改到過於口語化,又會耗損這本經典巨擘的閱聽意義。在這種特殊語感的狀態下,要讓聽眾一聽就懂,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同事間經過了多次的討論議定。為了準確表達小說主角的情感,還要配合卡繆的文字,用冷靜的方式說出來,所以錄製人選挑了超、級、久。
最後挑到的聲音演員,光是開頭的錄製,我們前後磨合了三、四次。就像俞涵剛剛說的,我們會跟聲音演員說:「你不要這麼用力,要有一點荒謬。」可是《異鄉人》又是文學本質的小說,用字不是那麼口語化,所以聲音演員發音不標準的時候,真的會聽不到他在講哪一個字,耳朵必須張得很大──但我們又不希望聽的人需要張大耳朵,反而要是放鬆的。這之間需要來來回回跟聲音演員調整很多次,告訴他文本後面角色的本性是什麼,要引導到理想的效果真得很難。
又或者,之前做《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時候,我們都會在腦中先設定這是由輕快、明亮的女聲來朗讀,但我後來聽到國外有個非常好聽的版本,竟然是個中年男子的配音,才發現原來他們的設定是「爸爸唸故事給小孩聽」。
於是我開始設想,未來如果錄製第二個版本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也許可以找男性的聲音演員,對方可能會一頭霧水,這時我就會清楚告訴他,我們想要的效果、預設的原因是什麼。
問:有聲書的聆聽/錄製過程都非常長,一部有聲書動輒數十小時,聲音演員需要投入加倍的時間與心力和文本內容相處。身為閱讀愛好者,俞涵有沒有哪些愛書清單,會希望可以投入數十小時去閱讀/朗讀/錄製?
連俞涵:未來我想挑戰錄製資訊類的有聲書,例如最近在看一些跟人際關係、植物、生物相關的書──我睡前非常喜歡看這種書,它們都是一小篇、一小篇的章節,不會太有壓力。
另外,我也非常喜歡逛網路書店、二手書店或實體書店。有些書可能因為出版社的種種考量而絕版了,但那些書真的超級好看。它們可能是散文、短篇小說,甚至是詩集──我開始想像:這些文字絕版了,是不是可以用聲音再讓它活起來?而且這種篇幅比較短的文本,更接近一個單元、一個單元錄製,我也可以提前有更好的準備,確保我的聲音還是好的。
做完一個工作後,我總是會開始反省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可以讓它做得更好。我覺得任何一項領域成熟之前,我們做完都會成為一個經驗,希望它可以分享下去,然後慢慢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業。
問:相較於閒談性質的Podcast,有聲書的聆聽更需要專注,譬如遇到人物情節較複雜的小說,若以零碎的時間聆聽,可能不容易進入脈絡。請問巧亮,遍路在規畫和製作有聲書時,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引導讀者有效運用零碎時間享受閱讀,建立順暢的聆聽習慣?有沒有什麼撇步可以快速上手?
吳巧亮:原先我們的預設是,大家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聽有聲書,例如工作的時候聽《薩哈公寓》,前面的鋪陳或敘述,可以當作邊工作邊聽的背景一樣播放,到了劇情轉折處再專心聽。
後來我們公司做了一份調查,發現讀者聽有聲書的情境,以通勤時間的比例最高,佔了22%;其次是睡前18%與做家務14%,令我們意外的是──專心聽的讀者竟然也有12%。
但通勤、睡前以及專心聽有聲書的需求也可能不一樣,像文學小說的轉折劇情,的確比較適合專心的聽眾;睡前聽有聲書的讀者,也許也會像俞涵剛剛說的習慣,以資訊類書籍為主,需要3-5分鐘吸收一個小知識,就能安心睡去。
一開始我們會先幫讀者設想立場與狀況,例如某些書適合通勤或某些書適合家務,但其實每個人的狀態不一樣,還是要以讀者的聆聽習慣為主。
所以我思考的重點是:哪些書適合/不適合做成有聲書。如果是財經類或財報的內容,例如涉及表格計算複利,需要大量視覺去對照的,也許就不太適合。先前遍路做了一系列「40堂公開課」,因為是一個單元接著一個單元的內容,一節大約15分鐘(這是我們認為拿捏最好的時間),這就非常適合。
另外一種狀況是古代神話故事,例如希臘、羅馬等,因為人物、主要場景、戰爭地點不斷跑來跑去,聽者沒辦法馬上在腦中建構地圖或人物關係圖,這類作品就需要經過大篇幅的改寫或調動,才有可能變成適合聆聽的狀態。●
企劃:文化內容策進院、Openbook閱讀誌/文字整理:洪啟軒/責任編輯:周月英、吳致良、郭正寧、陳愷昀/視覺構成:大象設計、林鈺馨
【聲音內容.延伸報導】
Tags:
演員連俞涵(左)與遍路文化執行長吳巧亮
2020迎來有聲元年,女演員連俞涵在遍路文化的邀請下,為《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的新書《薩哈公寓》錄製有聲書。身為專業的表演者,她如何看待從影視到聲音的表演?遍路文化製作了眾多精彩有聲書,是國內出版業的先行者,他們如何選擇適合的配音對象?有聲內容的編輯、行銷和朗讀者,如何分工及合作?文化內容策進院與Openbook閱讀誌特別安排專訪,歡迎來聽聽她們的分享。
受訪人:連俞涵
演員/作家,養一隻三花貓,幾棵小樹苗,住在老公寓裡,一邊演戲一邊寫字,一邊拍照一邊旅行。在各種身分間轉換,用不同的作品,傳遞一些溫度,希望可在大家心中輕輕共鳴。著有《女演員》、《山羌圖書館》、《一邊夢遊,一邊鎌倉》
吳巧亮
遍路文化執行長,擔任過各種形式的文字編輯,也當過網紅經紀人,還短暫混過IP影視產業。但堅持跨界不轉行,在出版文化圈打滾,現用數位文化產品練功。
***
問:2020年因為疫情而成為暫停之年,另一方面有聲內容(Podcast、有聲書、線上課程等)則蓬勃興起。有大量閱讀習慣的俞涵怎麼看有聲內容?可以跟我們分享你喜歡的節目/有聲書嗎?
連俞涵:我覺得不同平台的出現,就表示「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就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例如唱歌或跳舞),不用擔心任何平台的崛起會導致另一個平台的衰落──clubhouse崛起不代表有聲書就會沒人聽,podcast興盛之後Youtube也沒有因此空無一人。我認為每個東西的存在,一定都有它們的「目標群眾」,A成功了並不表示就要完全取代B,導致從此大家只能選擇A──你可以「都選擇」。
在我看來,有聲書應該就像小時候大家都聽過的「說故事錄音帶」──它們就是「睡前故事」,在當時代替沒空陪你說故事的爸媽。從這個角度來看,有聲書其實是以前就有的,我自己印象很深的,就是小時候聽過柯南.道爾的偵探故事。對小孩來說,爸媽的聲音就是最好的睡前故事;但當爸媽沒有時間,給了你可以聽超多次的福爾摩斯的錄音帶,小孩也還是可以不停從中吸收,挖出細節,培養出一個習慣。
任何產品新推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需要經過小小的時間並產生需求,因此對我而言,不論是視覺或聲音上的閱讀,都有可能因為新的平台、新的製作而加入。而且有聲書可以反覆聆聽、選取,例如你這次聽到第16分鐘時睡著了,隔天還是可以從第15分鐘開始聽;聽完之後覺得自己不夠熟悉故事,也可以再從頭聽一遍。現在與三年前讀同一本書,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有聲書也是一樣,故事一樣等著你,在某一個時段等著你開啟它。現在的人上班很忙錄,在無聊、空閒時如果不想放空,在開車、睡前或任何你獨自一人需要陪伴的時候,有聲書都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對我來說,最適合聽podcast的時候就是「做家事」的時候。從前可能我會選擇聽音樂,但現在則多了podcast這個選項。這是一個非常日常、不用太聚焦或專心的時刻,你甚至可以在聽之前就知道,聽完這集podcast,我的衣服就曬完了。
大家可能會說自己是podcast派、有聲書派、clubhouse派,但我認為你可以自己分配時間去做你的選擇,每個時段的需求也不太一樣。
我覺得在這個開始講究聽覺的時刻,聲音的傳達、接收資訊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多元了。資訊爆炸的時代有時會讓人覺得混亂、資訊焦慮,但其實只要選擇自己喜歡或者習慣的接受方式──你不一定要馬上告訴自己要靜下心來聽有聲書,畢竟就像閱讀一樣,習慣是慢慢培養的,可以先從聽10分鐘開始,再慢慢聽到20分鐘。
不過,我最近因為拍片工作的關係,比較缺乏完整的睡眠,有聲書的部分目前比較偏向「線上試讀」,就沒辦法像小時候聽柯南.道爾一樣,一次完整聽個一年。
問:身為專業的影視/舞台劇表演者,2020年俞涵也跨足有聲書製作,錄製了韓國作家趙南柱的作品《薩哈公寓》。請談談銀幕與舞台上的表演,和聲音演出之間的差異。在錄製有聲書時,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可以與我們分享?
連俞涵:這也是我第一次錄有聲書,對我而說也是全新的體驗──畢竟以前我也只是「聽故事的人」,這次變成「說故事的人」,有一種身分互換的感覺。
因為作為演員,同理每個不同角色的心境、感受轉換也是很重要的功課。我在閱讀《薩哈公寓》的時候相當有畫面,一開始在嘗試用聲音轉換時,也想過如果是專業配音員,可能會選擇賦予每個角色一個新的聲音;但從演員的角度出發,我比較希望設定成「冷讀」。因為對我來說,這個故事比較平緩、陰暗,冷讀就可以把更多的想像空間留給讀者。再加上我也沒有聽過這類型的有聲書,所以就乾脆放手去嘗試,把自己設定為比較旁觀的說書人,讓聽眾自己去感受。
如果今天朗讀的是繪本,也許可以增加更多的色彩,吸引小朋友的專注;可是思考到《薩哈公寓》是成人的長篇小說,光是閱讀時就已經有許多想法,比較殘忍的段落也會感到不舒服,所以才選擇帶有一點距離的朗讀方法。
我覺得在戲劇表現上,有時把情緒「推到全滿」,觀眾不一定會感受到。例如飾演自我崩潰的角色,若真的陷入、沒有控制力,觀眾很可能反而會無法進入情緒──他們沒有空間可以進來。有時候演員就是在理性跟感性之間,先消化這些崩潰與殘忍的情節,再反過來給自己一條線牽引,用理性的腦袋處理感性的情緒跟身體,會更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內在。
我覺得冷讀也是這樣,如果把人物的情緒放滿,或許聽的人會覺得太刺耳、情緒太滿,反而讓人沒辦法去做其他事──當然不同角色之間的讀法,我也會有一點點區隔,但還是會避免有太多的情緒去影響讀者原來在進行的事(例如開車)。我會先設想聽的人會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場域,可以讓自己先調整成讓聽者也進入狀態的模式。所以我會先介紹自己的身分,用我自己的方式讀這一本書,也是讓讀者用另一個方法「看」這一本書。
問:面對不同屬性的作品,遍路是如何選擇適合的「朗讀者」?遍路的有聲作品中,朗讀者包括專業的聲音演員,也包括素人等級的文字作者或出版人。在和他們合作的經驗中,是否可以歸納出有聲書朗讀者的必備要素?
吳巧亮:我們選擇有聲書的朗讀者,一開始的先決條件就只是「講話口齒清晰」而已。這是第一個門檻,即使是素人,如果這一點做不到,只要聽十幾分鐘就會非常痛苦,會沒辦法帶領讀者到另一個世界。
另一方面,即便是作者本人,口齒不夠清晰也無法完成有聲書的錄製,因為一旦咬字不夠清楚、正確,讀者就需要仰賴紙本書。口齒不夠清晰的作者其實可以選擇錄製導讀或其他形式來參與,但內容部分還是要仰賴專業。
一般心理勵志類的有聲書,朗讀者只要咬字清晰就可以了。但只要是故事性較強的書籍,就需要聲音表現很強大的朗讀者,這時我傾向找專業配音員跟聲音演員。《傲慢與偏見》選了4位舞台劇演員來朗讀,因為這個故事是大家熟悉的,而且會聽這本有聲書的人,大概都已經知道內容──我只需要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文本會更有獨特性。我覺得未來更成熟的有聲書市場,應該會出現更多版本的選擇──因為每個聲音都有它詮釋不同的地方。
《薩哈公寓》選擇俞涵朗讀,當然也是因為看過她之前的表演。我認為她很會詮釋屬於社會底層的聲音,給人的距離與空間都十分恰當──你會覺得她站在你這邊,但不會因此剝奪了你在故事閱讀的想像力。
另一方面,我覺得配音員或者斜槓身分的聲音表演人,如果要加入朗讀有聲書的行列,必須是「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人」──他們比起一般聲音演員,更能理解文字在傳遞的核心,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聲音是無法隱藏一個人的,所以往往他們對文字的掌握與理解,對於句跟句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連結的感受力也都很強。我認為一個人的聲音有他的靈魂跟氣質,能從聲音中感受到他平常都做了些什麼。
問:請問俞涵,面對同一部文字作品,影視化的說話方式和錄成有聲內容的聲音表情,手法上會不會有很大的差別?
連俞涵:以前在劇場的時候,通常一個文本我們都會切成很多段,十組人都在演《羅密歐與茱麗葉》,每一組人唸或演出來的版本都不一樣。錄製有聲書跟演戲一樣,每個人的細節與可能性都不同。
以往的工作經驗,大家都會希望我的聲音乾淨、有節奏並且有情緒──因為接收到的工作指令就是這樣,這是他們的專業。但錄製有聲書的時候,有時會有不同的指示,聲音導演可能會希望有「輕鬆一點的聲音」、「冷靜一點的聲音」,各種狀態都可以調整,在放跟收之間不斷嘗試,就看我們怎麼溝通。
另外,有聲書的錄製時間比較長,大約錄製到第三個小時,即使聲音技術再厲害的人,都有可能有點啞嗓、音質跑掉,這就是「人體的限制」。如果之後有機會再錄製有聲書,我應該想辦法先讓自己的聲音維持穩定度,或是先設想好每一次錄製的段落進度,讓錄製的品質更好。
問:先前受訪時巧亮曾提到,「有聲書編輯」對一本書的聲音/角色的想像、詮釋的方式,都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引領團隊打造一本有聲書。但製作過程中,聲音演員/導演對文本可能會有不同的詮釋。在合作過程中,這類意見上的衝突應該如何溝通?
吳巧亮:之前錄製《異鄉人》這本存在主義的小說時,曾經遭遇過很大的挑戰。因為卡繆寫作時很疏離冷漠,但小說主角卻是有感情的,所以在找錄製人選的時候變得很困難——字正腔圓的北京國語,常常會讓人聯想到早年廣播電臺主播的聲音,生氣勃勃、充滿朝氣,但《異鄉人》這本書不是要那種語言溫度,它需要一點外在式的冷漠、荒謬,甚至是「與我無關」的疏離感。偏偏這本具有高度文學性,若將錄音稿改到過於口語化,又會耗損這本經典巨擘的閱聽意義。在這種特殊語感的狀態下,要讓聽眾一聽就懂,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同事間經過了多次的討論議定。為了準確表達小說主角的情感,還要配合卡繆的文字,用冷靜的方式說出來,所以錄製人選挑了超、級、久。
最後挑到的聲音演員,光是開頭的錄製,我們前後磨合了三、四次。就像俞涵剛剛說的,我們會跟聲音演員說:「你不要這麼用力,要有一點荒謬。」可是《異鄉人》又是文學本質的小說,用字不是那麼口語化,所以聲音演員發音不標準的時候,真的會聽不到他在講哪一個字,耳朵必須張得很大──但我們又不希望聽的人需要張大耳朵,反而要是放鬆的。這之間需要來來回回跟聲音演員調整很多次,告訴他文本後面角色的本性是什麼,要引導到理想的效果真得很難。
又或者,之前做《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時候,我們都會在腦中先設定這是由輕快、明亮的女聲來朗讀,但我後來聽到國外有個非常好聽的版本,竟然是個中年男子的配音,才發現原來他們的設定是「爸爸唸故事給小孩聽」。
於是我開始設想,未來如果錄製第二個版本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也許可以找男性的聲音演員,對方可能會一頭霧水,這時我就會清楚告訴他,我們想要的效果、預設的原因是什麼。
問:有聲書的聆聽/錄製過程都非常長,一部有聲書動輒數十小時,聲音演員需要投入加倍的時間與心力和文本內容相處。身為閱讀愛好者,俞涵有沒有哪些愛書清單,會希望可以投入數十小時去閱讀/朗讀/錄製?
連俞涵:未來我想挑戰錄製資訊類的有聲書,例如最近在看一些跟人際關係、植物、生物相關的書──我睡前非常喜歡看這種書,它們都是一小篇、一小篇的章節,不會太有壓力。
另外,我也非常喜歡逛網路書店、二手書店或實體書店。有些書可能因為出版社的種種考量而絕版了,但那些書真的超級好看。它們可能是散文、短篇小說,甚至是詩集──我開始想像:這些文字絕版了,是不是可以用聲音再讓它活起來?而且這種篇幅比較短的文本,更接近一個單元、一個單元錄製,我也可以提前有更好的準備,確保我的聲音還是好的。
做完一個工作後,我總是會開始反省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可以讓它做得更好。我覺得任何一項領域成熟之前,我們做完都會成為一個經驗,希望它可以分享下去,然後慢慢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業。
問:相較於閒談性質的Podcast,有聲書的聆聽更需要專注,譬如遇到人物情節較複雜的小說,若以零碎的時間聆聽,可能不容易進入脈絡。請問巧亮,遍路在規畫和製作有聲書時,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引導讀者有效運用零碎時間享受閱讀,建立順暢的聆聽習慣?有沒有什麼撇步可以快速上手?
吳巧亮:原先我們的預設是,大家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聽有聲書,例如工作的時候聽《薩哈公寓》,前面的鋪陳或敘述,可以當作邊工作邊聽的背景一樣播放,到了劇情轉折處再專心聽。
後來我們公司做了一份調查,發現讀者聽有聲書的情境,以通勤時間的比例最高,佔了22%;其次是睡前18%與做家務14%,令我們意外的是──專心聽的讀者竟然也有12%。
但通勤、睡前以及專心聽有聲書的需求也可能不一樣,像文學小說的轉折劇情,的確比較適合專心的聽眾;睡前聽有聲書的讀者,也許也會像俞涵剛剛說的習慣,以資訊類書籍為主,需要3-5分鐘吸收一個小知識,就能安心睡去。
一開始我們會先幫讀者設想立場與狀況,例如某些書適合通勤或某些書適合家務,但其實每個人的狀態不一樣,還是要以讀者的聆聽習慣為主。
所以我思考的重點是:哪些書適合/不適合做成有聲書。如果是財經類或財報的內容,例如涉及表格計算複利,需要大量視覺去對照的,也許就不太適合。先前遍路做了一系列「40堂公開課」,因為是一個單元接著一個單元的內容,一節大約15分鐘(這是我們認為拿捏最好的時間),這就非常適合。
另外一種狀況是古代神話故事,例如希臘、羅馬等,因為人物、主要場景、戰爭地點不斷跑來跑去,聽者沒辦法馬上在腦中建構地圖或人物關係圖,這類作品就需要經過大篇幅的改寫或調動,才有可能變成適合聆聽的狀態。●
企劃:文化內容策進院、Openbook閱讀誌/文字整理:洪啟軒/責任編輯:周月英、吳致良、郭正寧、陳愷昀/視覺構成:大象設計、林鈺馨
【聲音內容.延伸報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聲音跨界沙龍
閱讀通信 vol.302》愛黏媽媽的幼鷹算不算是一種媽寶小鷹?
延伸閱讀
聲音跨界沙龍》100個聲音內容Q&A:從有聲書、Podcast、Clubhouse、配音、法律到平台經營
閱讀更多
人物》當社會答錯問題,我用小說重新拆解:專訪《薩哈公寓》作者趙南柱
編按:以《82年生的金智英》備受國際注目的趙南柱,推出醞釀許久的新作《薩哈公寓》,在反烏托邦世界觀架構下,形構國家系統之外被邊緣化的共同體:難民、墮胎、育兒、... 閱讀更多
聲音跨界沙龍》全球有聲書發展現況與經營數據:訪Kobo內容部長胡惠君
據聞全球有聲書市場,會年年以27%的速率成長至2027年。臺灣在2020年,無論是有聲書、Podcast頻道或平台的建置,都呈現百家爭鳴的現象。全球及臺灣有聲市場的發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