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書.人生.騷夏》失去和沒有失去的書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得常看著數據,做消費者「首購」分析。第一筆訂單對電商來說頗具意義:到底是什麼樣的商品,能帶來消費者做第一筆消費?降低目標讀者群15至18歲、鎖定「書」這個選項,「人生第一本買的書」... 閱讀更多
人物》徐漢強談VR:創作形勢劇變中 不斷開放學習是最困難也最好的準備
票房破億的國片《返校》導演、金鐘獎史上最年輕導演,徐漢強的名字一直和許多顯赫的經歷連結在一起。他也是台灣很早就嘗試拍攝VR作品的人:2017年,高雄市電影館「高雄VR FILM LAB」... 閱讀更多
書.人生.吳家恆》閱讀就是進入別人的世界,是個同理的過程
前一陣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受獎人致詞時針對電子書與紙本書價格的幾句話,引起出版界一陣風波,喧鬧了幾天。到底是誤言還是媒體誤報,不去管它,總之價格是個敏感話題,發言的立場也是動見觀瞻,特別容易引人遐想。... 閱讀更多
書.人生.祁立峰》閱讀末世的讀者自贖
說起出版業蕭條的景況,其實我們已經討論好幾年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一個詞彙,稱之為「文字耐受力」。對新世代來說,文字竟成了無以承受之重,相對影片動漫電玩,根本難以吸引眼球。... 閱讀更多
對談》寫一齣既是束縛亦掙脫束縛的喜劇:連明偉vs董啟章談《後人間喜劇》
▇預言,癒言,寓言 連明偉:新作付梓,誠摯祝福,在此提問實為虛心請益。《後人間喜劇》動用高規格的模控學(Cybernetics)、康德三大批判、莊子齊物論、動力學等,...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3EP10》行人總編周易正/出版加入地方創生:職人書+商品集資+譯介+地方刊物
行人文化從學術書籍起家,以精準的選題與別出心裁的裝幀廣受讀者喜愛,近年改名為「行人文化實驗室」,進行許多台灣在地職人出版計畫,包括《討海魂》、《成材的木,成器的人》、《透明的記憶》與《活字》。此外,... 閱讀更多
人物》進退維谷?那就把路撐大:3Q陳柏惟的求生奧義大公開
談起從政前對他影響至深的書,選民暱稱「3Q」的新科立委陳柏惟列舉的是《明治維新》:「日本當時受到儒家影響很深呀,在他們鎖國期間,有天忽然發現:怎麼蠻夷之邦都比你厲害?當下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然後,... 閱讀更多
書.人生.石芳瑜》我曾經視徐四金為偶像與知音
我曾經著迷於徐四金。曾經,過去式,連結的是一段深刻但如今卻感覺遙遠的心情。 我忘了第一次讀徐四金的小說是哪一本?但影響我最深的不是《香水》,而是他的第一本作品《低音大提琴》。我手上的書,...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3EP9》影視經紀林珊珊/賣故事的經紀人,做這行全台灣不超過5人
許多精采的影視作品均改編自小說、漫畫或散文,原創IP更是當前全世界公認文化內容產業的核心。一個好的故事,能同時改編成不同形態的文化內容,諸如電視、電影、遊戲等等。而好的故事要能傳達到閱聽眾面前,...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