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悼念王文興:鎔鑄前衛詩化語言、集表現主義和戲劇美學於一身的文學大家
現代主義作家王文興於2023年9月27日辭世,享壽84歲。 王文興以《家變》、《背海的人》兩部長篇小說震撼台灣文壇,建立現代文學創作典範。亦發表短篇小說集《十五篇小說》,文集《新舊十二文》... 閱讀更多
書.人生.莫昭平》我是王文興老師的學生!
那些年,我逢人就自我介紹:「我是王文興老師的學生!」彷彿這樣說就有了強力的加持一般。 那是1988年,報紙增張,報禁開放,豐沛的社會和文化能量蓄勢待發。余紀忠先生指派我開創一個讀書版,在那之前...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9EP1》Readmoo行銷總監何宛芳/好用APP與閱讀器,能讓讀者的注意力回到書籍
近年電子書閱讀器品牌林立,若時間回到6、7年前,這是很難想像的事情。Readmoo讀墨是第一間同時投入電子書閱讀器軟硬體開發的臺灣公司,開拓出了龐大的電子書商機與閱讀器產品線。閱讀是一件很個人的事,... 閱讀更多
人物》網路上的人不會懂:唐捐《噢,柯南》 ✕ 洪萬達《一袋米要扛幾樓》詩人對談
➤一袋米在看山小 「文學獎一點都不有趣。」 去年4月,當洪萬達開著他這5年來只發過兩篇文的PTT帳號,到西洽版公開回覆躁動的網友,回文裡他寫了這麼一句話。...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 愛情篇》因為身處那些時代,故事的轉譯才有意義 ft. 簡莉穎、鄧九雲
受海葵颱風甩尾影響、全臺籠罩雨彈之下的9月初,Openbook一行人來到新北市新莊區的國家影視聽中心。邀請到編劇家(同時也是大慕影藝內容總監)簡莉穎,與身兼演員、編導等多棲身分的作家鄧九雲,... 閱讀更多
說故事的博物館.愛情篇》名畫故事改編潛力股,〈朝涼〉與畫家林之助 ft. 國立臺灣美術館
林之助,臺中大雅人,有「臺灣膠彩畫之父」的美譽。2015年畫家林玉山的〈蓮池〉,經文化部通過指定為國寶,成為臺灣近現代畫家第一件國寶級作品。同年,陳澄波〈嘉義遊園地〉、〈淡水風景〉及林之助〈朝涼〉... 閱讀更多
對談》推廣臺灣文學經典,不等於稀釋論文:朱宥勳X盛浩偉談《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一百年前,我們的冒險》
儘管雙方可能沒有意識到,其實,盛浩偉和朱宥勳共享不少相似之處:都出身建中校刊社、曾就讀不同學校的臺文所、共同辦過文學評論電子雜誌《秘密讀者》、如今都是與點堂講師。綜覽兩人的出版著作,你或許還會發現:... 閱讀更多
2023臺北詩歌節》未曾立志成為詩人,創作念頭由內而生:專訪駐市詩人碧娜(Bina)
「我從10歲開始在考卷的背面寫詩,從沒想過要寫給誰看,只是覺得自己非寫不可,而且從中感到無比的快樂,就這樣直到快50歲,才第一次出版詩集。所以我認為,不管從事任何創作,最重要的就是熱情(... 閱讀更多
話題》創作者的啟發之物:小叮噹、華沙皇家城堡畫作與駐村。鄧九雲X鄭琬融X汪正翔讀《夜裡的花香》
➤鄧九雲:每個看過的展覽,會在日後成為創作的火花 2016年,丹麥,哥本哈根。 那是一棟挑高的古建築,我在電腦前面,點開一個錄像。老女人的聲音道著:當最後一位父母過世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