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評審報告

  • 李華(自由接案編輯)
2024-11-29 10:10

2024Openbook好書獎 年度生活書 決選評審團,左起:李華、邱顯忠、李怡志、李易安、林鈺雯

本次入圍的50本生活書各有千秋,盡展本年度出版業者如何捕捉生活樣態。一本本讀來,隱約浮現群書之間的是「希望活得有尊嚴」這般訴求。

隨著少子化、高齡化趨勢持續,安居大不易,氣候變遷加劇,許多人基於種種考量,選擇不婚不生,將情感重心轉移到寵物身上。因此,在思考「為何活著」的同時,我們始能同理他者也有同樣對生存品質的需要,比如動植物、比如老病者、比如絕望者,甚至比如怪物。

➤動物的尊嚴

本屆生活類入圍書中,與往屆最大不同,首推動物議題。《人類沒有很懂我》與《帶牠回家的路上》皆是由動物行為獸醫師集結個案,描述被人類當作「伴侶動物」的貓狗心理問題。盼飼主能從人類本位抽離,看見動物本與人不同,進而理解如何緩和問題行為,朝著相互陪伴的理想生活而去。

《今生好好愛動物》由金鼎獎作家馬尼尼為採訪紀實,揭開臺灣流浪動物收容所的真實困境,以文學筆調和插畫作為緩衝,為動物福祉發聲。同樣關注於伴侶動物福祉的還有《貓奴完全防災避難手冊》,看似輕薄,內含豐富實用資訊,從實際層面教導寵物貓飼主如何在天災中與主子一同求生。雖是日版書籍,書中也貼心加入臺灣相關資源連結。

討人喜愛的自然科普仍有不少佳作:《能言善道的沙丁魚》以生活化角度寫出海洋生物超凡有趣的溝通模式;《候鳥長征》透過詳盡的鳥類遷徙記錄環境氣候變遷。

另一個年度亮點是漫畫出版的多元面貌。《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以「公司菜鳥」秋乃的視角,帶讀者來到一間專門服務動物、尤其是絕種或瀕危動物的「北極百貨」。職場萬象、對人類沙文主義與消費文化的反省,深深埋藏在俏皮的故事筆觸中。

《動物走馬燈》亦有異曲同工之妙,藉擬人化動物與人類混雜生活的種種,消除人與動物界線,提醒我們眾生同在一條船上,煩惱憂愁皆是一起擁有。《陽光妖怪》以「生活在人類社會中的妖怪」來刻畫人類異化的時刻,寓言般的情節超越隱喻,直白得不忍逼視。

➤居住的尊嚴

不同於遷徙的鳥類,人類渴望定居。視為家土的領域若遭人侵踏,那悲傷不可言喻。《巴奈回家》由原民歌手巴奈與作家徐璐共筆,以流暢的文字記錄巴奈呼籲原住民應有傳統領域的7年抗爭。《在夾縫中抵抗》為板橋大觀社區自立出版的事件影像文字紀錄,在居住正義的幽微角落中奮力不被遺忘。

《圖博千年:一個旅人的雪域凝視》以20年時間抽絲剝繭圖博的歷史謎團,親身見聞令人動容。同為居住議題,更面向大眾的蝸居百景,有印度裔英國記者以自身經歷寫就《我的囚租人生》,道盡在英國住宅政策下狼狽的租屋百態;《東京八平米》則分享以極簡化居住換取城市生活的經驗。

《我就亂!》是一本奇特的繪本,描繪作者絲毫不諳「整理術」的混亂日常,以戲謔筆調、畫風呼籲同類們大方接納自己的亂。《我們,為什麼移居他方?》記錄並追蹤報導17組離開舒適圈,大幅改變生活方式以追求幸福的案例,與曾經興起從現況脫身念頭的讀者分享蛻變心得。

《潮間》為詩人劉枝蓮記錄馬祖老家的石頭屋保存與改造工程,也寫下家族故事。《離散的植物》是一本優美得讓人愛不釋手的散文,作者為臺、英混血的環境歷史學家,以自身童年經歷,透過人類移動植物的軌跡,描寫疆界與邊緣的模糊性。

房屋、土地,都離不開地球,而地球溫度上升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溫度的正義》以輕短、生活化的例子為我們概述人對溫度的偏好與追求,以及居住緯度的差異性,如何造成溫度上的不平等以及隱患。《熱浪會先殺死你》則是以全球實例及數據,分析高溫對地球生物的種種危害,包括熱浪、疾病的移動等不可忽視且正在發生的危機。

➤活著的尊嚴

《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用生物演化觀點,分析現代社會帶來的種種負擔和精神壓力,並提出建議,身為人類的我們應如何順應生物本能,以更自然的方式行事、作息、教育孩子。

老去是必然,《練習好好變老》建議以「持續成長」的眼光看待老化,並學習與隨著老化而來的大腦變化相處,更加理解長輩行為,也為自己的未來建立健康心態。

即使身體殘缺,仍要作為完整個體生活著。作家顧玉玲在《一切都在此時此刻》中寫出勞動者面臨職災工傷後,在制度中求生的個案,為讀者揭開社會中廣大勞動階級真實的生活與工作場景。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為日本作家川内有緒的紀實散文,敘述她受友人介紹,與一位全盲者白鳥先生一同逛美術館的奇特經歷。透過白鳥先生的提問,視覺健全的人重新認識了「觀看」的藝術。

當生命已失去品質,結束是否能成為選項?這道題或許永遠不會有答案。但是,對於死亡,活著的人能夠有更多面向的檢視與反思。《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用冷靜角度說明自殺者心理模型,以個案和研究討論從有自殺念頭到付諸行動的關鍵動機,使讀者更了解自殺心理,或能幫助自己和身邊的人。

《在愛之中告別》作者以自身經歷,以平實流暢的文筆寫出陪伴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丈夫選擇安樂死的過程。倒敘、穿插回憶的節奏有如電影一般,一點一點訴說作者夫妻的內心和真摯情感。瑞士安樂死機構的流程也毫無保留地寫出,看似平靜和緩的敘事之中,巨大的震撼使讀者久久不能自已。

➤求真求美的尊嚴

閱讀生活書,最愉快的體驗莫過於能夠同時欣賞圖與文。日本陶作家安藤雅信在《安藤雅信的創作之道》中回顧自己對器皿之美的見解,以及創作在其他領域中的共通性。《台灣磁磚系譜學》由臺灣磁磚文化研究先驅堀込憲二編寫,以磁磚發展時間為軸,整理出臺灣磁磚譜系,讀者在認識磁磚的同時也能認識製造、潮流等建築文化,內容豐富珍貴。

《博物館的守望者》描述作者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擔任守衛工作的種種,在藝術品的圍繞下沉澱失親的憂愁。雖然書中無法放入藝術品,但貼心放上了QR Code,可以邊讀邊掃,欣賞藝術品延伸介紹。《巴黎墓園的祕密生活》是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的守墓人所著的攝影圖文書,在疫情期間,他看見墓園成為野生動物的遊樂場,展現出一番特殊生機。

寫書、畫圖在任何時刻都能帶來療癒。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大獎得主Suzy Lee在《Suzy Lee的創作祕密》公開她以「書本」為出發的創作思維;《那本書是》由日本兩名家又吉直樹、吉竹伸介強強聯手,以天馬行空的故事和插畫描寫「什麼是書」。

《悠哉日記:千葉徹彌半生自傳》中,日本漫畫巨擘千葉徹彌從經歷日本戰敗撤退的童年,一路畫到他成為職業漫畫家的笑與淚。《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帶讀者一窺韓國獨立出版業的各式做書思維,書內的攝影有如電影般充滿故事性。

求美與求真同為人心之所向,媒體研究專家的《圖解真相戰》,以豐富的資訊繪圖拆穿美國媒體謊言,能藉此書了解全球假新聞的慣用手法,為媒體識讀多一層智性把關。《人如其視》同樣以大量統計圖表,用科學和心理學角度分析電影情節的隱藏戰術,喜愛電影的讀者能可從中獲得另一種樂趣。

《島嶼裡的遠方》是第一本臺灣中級山專書,大量山岳攝影和兼具文學性與工具性的文字,為「最後的荒野」留下份量充足的側寫。《樹木收藏家》集結了50則關於收藏樹木的奇特人物故事,皆搭配風格清爽的插圖,能在短時間獲得許多關於植物工作新眼界。

➤呼籲行動的哨聲

假設生活書的選題反映出讀書大眾的心思,那麼,今年這層心思蒙著淡淡哀愁。愈是對生命熱愛,愈是為之憂煩心傷。對於人本的討論增加了,或許和AI發展有些許關係。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怡志補充:「AI所引發的討論主要是倫理,討論的範疇幾乎算是哲學類,AI和人類的關係是什麼?如何分工?」

人權必牽涉到居住,我們也確實觀察到本年度的居住正義相關書籍數量不少。節目製作人邱顯忠指出:「《我的囚租人生》寫的面向廣泛,作者住過二、三十間不同的房子,對整個租屋現象有滿深的觀察。雖然書中記錄的是英國的狀況,但某些政策面和實際執行面的內容,是臺灣可以參照的。」

雖然今年飲食書入圍者較少,資深編輯李華提出《好好吃教室》是做為學校飲食教育活動設計滿實用的參考。邱顯忠也認為《鹽選島滋味》是不錯的示範,完整地說明了鹽這項物產,範圍也包含得夠廣,是飲食書另一種吸引人的書寫方式。

安樂死和自殺的議題,在決選會議席間數度造成評審們得沉默一會兒,才有辦法繼續討論。現代社會年輕人自殺率攀高,容易將死亡列入解決煩惱的選項,對安樂死甚至會有些天真的想像。

《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書中提到年輕人相較於成年人更容易動念自殺,很大的原因是他們把自己視為家庭社會中的負擔。邱顯忠表示:「一般人有可能把安樂死想得太簡單。即使在瑞士那樣的國家,安樂死是合法的,都還是要經過重重關卡。看了《在愛之中告別》就可以了解,安樂死真正的過程沒有那麼單純。這本書很真實、很有力量。」

作家、記者李易安也認為《在愛之中告別》是開啟安樂死討論時很容易入口的選擇,期待在這本書之後,能有更多討論安樂死的著作出現。

除此之外,在這次的入圍書中,評審們還想到哪些需要更加推一把的議題呢?李怡志表示:「日本現在已經有非常多關於少子化的書,臺灣的本土學者相較之下好像談得少。現在臺灣40歲的人口大約有40萬人,到了他們70歲時,20歲的人口卻只會有10萬人,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李易安則指出,在這個議題中,少子化是很難改變的現象,但移民政策是能夠變動的。日本和韓國都已經開始做出改變,臺灣應該也要有更多關於移民政策的討論。

「在臺灣,對動物的關注是相對容易啟動的。」資深編輯林鈺雯說。相較之下,對生活周遭的人,甚至是身邊的人的關注,反而薄弱。李怡志想強調:「熱的議題非常急迫,尤其是臺灣人其實普遍比較沒有警覺,因為臺灣本來就很熱。」李易安也認為「熱」的影響層面廣大,目前能即時應對這個議題的作者,可能還不夠多。

我們期待,今年出版業所帶出的種種議題,皆能成為呼籲進一步行動的哨聲,在接下來的一年,有更多從積極角度探討問題的好內容,能被書寫成冊,讓人閱讀,也讓人做出正面改變。生活書的出版價值,盡在於此。


➤2024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年度生活書.決選評審


2024Openbook好書獎 年度生活書 決選評審團,左起:李易安、林鈺雯、李華、邱顯忠、李怡志

  • 李怡志(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
  • 李易安(文字工作者)
  • 李華(資深生活書編輯)
  • 林鈺雯(《經典》雜誌編撰)
  • 邱顯忠(紀錄片編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我們正在尋找「​專案PM」,有興趣的夥伴請點擊以上圖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