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香港時,因著行李考量,最終攜隨於身的書只有十本左右,彼時我篤信自己會在機上讀,或在隔離的十四天內讀,要不在被禁止進入校園的七天自主管理中,時間那麼長那麼多,總會讀完罷。結果彈指間,來台一年,伴隨家人往後陸續寄來的幾箱書,一同擱放於我其後網購來自行搭成的層架上,乏人問津,如一群不被待見的妻室,我則像一個彆扭的花心大蘿蔔,此間汲汲於課堂讀本、在友人家瞥見的藏書、逛書店或文創市集時偶遇的作品——以及課後躲在圖書館無人的樓層中細細摸讀的書。
儼如小小的癖與欲望,我對已收入囊中,篤定屬我的書冷冷且疏於理會;卻往往著迷於那些緊繃、倒數、限定而趕促如篩縫裡逃掉的漏網時光,越被限制,越肯定手中紙頁並不屬於我,終究要歸還出去的——越多不確定因素,竟教我讀得越快越加刻印於腦海,彷彿一種本能記憶。
我想這是因為,自小滋養我閱讀養份的場所,從來是那麼不安定,零散,碎片化,好像穿著鞋子睡覺,或立著吃飯一樣,總是必須隨時做好放下並離開的準備。
唸小學時,因父母雙薪關係,沒空來接我放學,又擔心我獨自走回家的路太長,怕生危險。父親遂生一計,讓我每天自行到學校鄰近的商場店家待著,直至二人下班再來接我。又因父深受「孟母三遷」的故事影響,認為要選一個可落腳長待的地方,必得能同時滋養良好品德,從小培訓,於是毫無懸念,我被鎖定於商場內惟一一家連鎖書店內。
尚無手提電話(或孩子不被允許配有)的年代,約定與等待尚是絕對且不可動搖之事,我不敢耍任何滑頭,不敢溜到哪裡逛,畢竟父母來的時間總是不定。我時有好多焦慮的想法——要等多久?他們會忘了我在這裡嗎?抑或這是故意的,他們正在練習把我棄掉的路徑和方式?若他們來遲,會是出了什麼事嗎?
(事實上,確實有幾次父親下班後太累,直接倒頭睡了忘記來接我,留我一人在書店留了一個多小時,覺得不對勁,亡命般跑回家按門鈴時,他才揉著眼睛,跚跚開門連說抱歉。)
這段被動於書店等待的時光,如今想來,往後影響我的大概有三點,一是教我自此成為厭怕等待而必得直接爭取,慣於掌握事情的主動者;二則是使我在關係裡往往缺乏安全感,哪怕對方如何拚命允諾,我總戰戰兢兢,難以信任。前兩者是後話,第三點,則終如我父所願:無處可去的等待促使我只能開始閱讀。
那時候,香港本地的連鎖書店已不怎麼專營賣書了,書架像被逼得節節敗退的堤岸,任精品的浪潮幾近覆沒。甫進來,首排是影音產品,特價CD、VCD、DVD,次排是電腦週邊,滑鼠、鍵盤卡通貼紙、外置麥克風、軟體光碟,再後列是學生文儀用品,好玩而帶機關的筆盒、散溢香氣的彩色橡皮擦、頂端繫著吊飾的筆、斑斕的貼紙……只到了最後列,才立滿幾道如牆密擠的書架,在補充練習、益智填色畫本和勞作色紙的中間,有這麼兩個書架。左邊是兒童讀物,右邊是流行及現代小說。書很舊,確實如牆,似裝飾品,經年無人碰觸,連那小角落也少有人停駐。我還記得從架上嘗試抽出一冊書時,滑光鍍膠的封面與它緊鄰的書黏在一起,塵屑自縫與書頁間蔓出,像細細的砂霧。
我開始閱讀,從童書繪本,中國古代神話,希臘神話,偵探小說,到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伊索寓言……起初我讀短促的故事,約兩到三頁即完結,時間易掌控,待爸媽來時也能馬上乖乖離開;但慢慢地,半個書架的小短篇都被我讀光了,於是我開始看長一點的故事——也就是兒童版本的經典作品,因為一次讀不完,但又不能折書角或留下書簽,我便開始默記頁數,待翌日再來時馬上能接著讀。有時讀到一些驚人的轉折點,卻碰上星期五,我便耐不住等那假日兩天,週末時央求媽媽帶我去書店把書看完。
(那時自然不知道兒童版跟原著的分別,還很驕傲地在班上炫耀:「我把四大名著、福爾摩斯全集都讀完了!」還確實引來同樣純真的同學們崇拜的目光。)
我是後來才意識到,故事之於我,正是在一無所待的漫長時光中,我惟一被允許攫獲,收於囊中,且能時反覆悄悄咀嚼的物事。彷如隱喻的現實,那些教我羨煞的,富饒,精緻,多樣而琳瑯滿目的商品——以至連書本,在那時家裡的經濟環境,皆是我無法擁有的。它們穿過我,正如我越過它們,抵達故事的牆邊,翻起一頁頁籓籬,貪婪而獨獨不會被責備下,肆意收納所有光怪陸離、愛恨交織、教人目炫神迷的世界。
當然,開始手癢,開始生起自己也來講故事的衝動,則是再後來的事了。
到了高小,父母信任我能自行回家,遂撤去在書店等待接送的規條,更為我打了家裡鑰匙,並允我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或與同學蹓躂,只要求我每天最晚要幾點抵家。我則大多數時間待在學校圖書館,讀著一列列書架上的故事書,如骨牌般風捲殘雲,一本挨著一本讀,接續,連綿,直至整個書架的書被刨光。回想起,這種蠻牛勁般的大量閱讀,正體現了我那時沒建立出什麼閱讀品味,我甚至不知道讀書應該挑自己「喜歡」的書。因著不懂判斷,哪怕有不怎麼喜歡的故事,也常困惑於他人的讚頌和推薦,而納悶必是自己見識少,讀不懂,因而更使勁要把書讀完。
這芸芸而帶點囫圇吞棗式啃過的書堆,大多都被往後生命中更多繁瑣擾神的事蓋過了,卻有兩列叢書如定格膠卷,一直凝在記憶裡。兩列內容相若,皆是世界文學名著,只是出版社不一,一列是東方出版社,一列是企鵝圖書。
起初源自我媽一句隨便的搭話,建議我去讀讀《傲慢與偏見》,我還以為是什麼心靈雞湯正向書籍,跟《禮物》、《秘密》等書類近。幾天後,我首先遇見東方出版社版本,書脊泛沙灰色,封面為手繪油畫, 橙色邊框,紙質較薄而偏黯黃,風吹起來紙頁會有點飄,但微微泛有杏仁混糅果實的味道。書名統一以藍色直印:《傲慢與偏見》、《茶花女》、《野性的呼喚》……後來遇見的企鵝圖書則以紫色為主調,書脊和封面皆以灰紫襯底,再印上書名及名畫,紙質厚一點,較淡白,翻起來有韌度,不過也因而易弄髒,留有痕跡。
這些世界名著,彼時讀得何其入迷,毫無包袱。一本就是一個世界,寫流浪的孤兒,被欺壓的工人,幾個群角異地歷險,命運般的悲劇戀人,幽默的身份錯亂,竭力克服陰影與自卑的紳士,教人唏噓的平靜結局。若是現在重讀,自然免不了先來一番作家生平,大仲馬、小仲馬、狄更斯、馬克吐溫、珍奧絲汀等人的出身時代背景,繼而配合國族、戰爭創傷、身份性別階級等來分析一下,什麼都是意象、脈絡、指涉,再難以讀得輕鬆純粹。
不過童稚也有童稚的殘忍,我確實攫取了滿滿的情節和故事,而棄所有背後鮮明的議題如敝屣,女性主義、解放黑奴、戰爭傷痕、諷刺權貴、抨擊階級不均等主題,彼時我未有太多理解。
東方出版社的書都顯薄,我起初以為是省略過多,有時讀完了會很惘然,覺得有些地方讀不順或不解,於是翻來企鵝圖書版本再讀。有一段時期同一本書我會讀兩遍甚至幾個出版社版本,有時是為了比對,有時是譯名不一而影響,譬如《飄》與《亂世佳人》;《苦海孤雛》與《孤雛淚》;《苔絲》與《黛絲姑娘》;《鐘樓怪人》與《巴黎聖母院》等。另一些時候我會被類近的故事情節混淆,譬如把基度山伯爵跟《咆哮山莊》裡的希斯克里夫的復仇歸來記錯;又會把《苦兒流浪記》和《孤雛淚》中流浪孩子的經歷弄混;或是分不清《湯姆歷險記》和《金銀島》尋到的寶藏,之類之類。
慢慢發現,即使比對版本,也無法釋除困惑,而企鵝圖書版本好像較厚也並非更多字的緣故,而是紙質輕重與排版、字體大小的關係。後來才知道,原來寫給兒童讀的改寫版本,總得符合道德尺規,屏蔽修訂一些情節。許多名著中原有的腥羶色,對孩子而言或不太合適,然也因其改編,讓通篇敘事有點突兀。如《茶花女》的主角本是風塵女子,然兒童版本則改成純情少女,致使後段的被拋棄、病重、催債等悲劇交織在讀來時有點不明所以;最讓我讀得迷惘的莫過於《黛絲姑娘》(或譯為《德伯家的苔絲》),原著中寫及少女苔絲未婚失身於無賴男子,意外懷孕,更於尾段殺死男子並被警察抓捕,最後需處以絞刑,悲劇收場,以點出當時農村婦女的壓抑處境。原著於十九世紀在英國出版時已遭多家出版社拒絕發行,批評為「不道德」、「墮落」之書。如此情節在兒童版本改寫中(即我當年讀到的版本),即含糊輕輕帶過,甚至讓當時的我驚疑於怎麼女主角睡個覺醒來,哭一哭,就懷孕了。
然而終究是這些故事豢養我,讓我充盈柔軟。我時想念那些可肆意且毫無芥蒂,不分好壞地閱讀的日子。在每個等待而惘惘的時刻,惟一可以茲確認的只有手上借來的書,逐字逐行讀進去,在限制和緊繃中拚命地讀,在爸媽的腳步踱至身旁前,在閉館的鐘聲響徹室內前,在書必須脫離手上前,倒數般的亡命感,讓我必須、馬上、當刻,趕快閱讀,讓故事統統養於腦內。
只是那時不知道,可以囫圇吞棗地讀,那些同是借來的時間,原是何其奢侈。●
作者簡介:梁莉姿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寫詩、散文及小說,著有小說集《住在安全島上的人》、《明媚如是》、《日常運動》及詩集《雜音標本》。獲第23屆「臺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入圍及台積電文學賞評審團特別獎。
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研究所(創作組)。願想繼續書寫香港。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離開香港時,因著行李考量,最終攜隨於身的書只有十本左右,彼時我篤信自己會在機上讀,或在隔離的十四天內讀,要不在被禁止進入校園的七天自主管理中,時間那麼長那麼多,總會讀完罷。結果彈指間,來台一年,伴隨家人往後陸續寄來的幾箱書,一同擱放於我其後網購來自行搭成的層架上,乏人問津,如一群不被待見的妻室,我則像一個彆扭的花心大蘿蔔,此間汲汲於課堂讀本、在友人家瞥見的藏書、逛書店或文創市集時偶遇的作品——以及課後躲在圖書館無人的樓層中細細摸讀的書。
儼如小小的癖與欲望,我對已收入囊中,篤定屬我的書冷冷且疏於理會;卻往往著迷於那些緊繃、倒數、限定而趕促如篩縫裡逃掉的漏網時光,越被限制,越肯定手中紙頁並不屬於我,終究要歸還出去的——越多不確定因素,竟教我讀得越快越加刻印於腦海,彷彿一種本能記憶。
我想這是因為,自小滋養我閱讀養份的場所,從來是那麼不安定,零散,碎片化,好像穿著鞋子睡覺,或立著吃飯一樣,總是必須隨時做好放下並離開的準備。
唸小學時,因父母雙薪關係,沒空來接我放學,又擔心我獨自走回家的路太長,怕生危險。父親遂生一計,讓我每天自行到學校鄰近的商場店家待著,直至二人下班再來接我。又因父深受「孟母三遷」的故事影響,認為要選一個可落腳長待的地方,必得能同時滋養良好品德,從小培訓,於是毫無懸念,我被鎖定於商場內惟一一家連鎖書店內。
尚無手提電話(或孩子不被允許配有)的年代,約定與等待尚是絕對且不可動搖之事,我不敢耍任何滑頭,不敢溜到哪裡逛,畢竟父母來的時間總是不定。我時有好多焦慮的想法——要等多久?他們會忘了我在這裡嗎?抑或這是故意的,他們正在練習把我棄掉的路徑和方式?若他們來遲,會是出了什麼事嗎?
(事實上,確實有幾次父親下班後太累,直接倒頭睡了忘記來接我,留我一人在書店留了一個多小時,覺得不對勁,亡命般跑回家按門鈴時,他才揉著眼睛,跚跚開門連說抱歉。)
這段被動於書店等待的時光,如今想來,往後影響我的大概有三點,一是教我自此成為厭怕等待而必得直接爭取,慣於掌握事情的主動者;二則是使我在關係裡往往缺乏安全感,哪怕對方如何拚命允諾,我總戰戰兢兢,難以信任。前兩者是後話,第三點,則終如我父所願:無處可去的等待促使我只能開始閱讀。
那時候,香港本地的連鎖書店已不怎麼專營賣書了,書架像被逼得節節敗退的堤岸,任精品的浪潮幾近覆沒。甫進來,首排是影音產品,特價CD、VCD、DVD,次排是電腦週邊,滑鼠、鍵盤卡通貼紙、外置麥克風、軟體光碟,再後列是學生文儀用品,好玩而帶機關的筆盒、散溢香氣的彩色橡皮擦、頂端繫著吊飾的筆、斑斕的貼紙……只到了最後列,才立滿幾道如牆密擠的書架,在補充練習、益智填色畫本和勞作色紙的中間,有這麼兩個書架。左邊是兒童讀物,右邊是流行及現代小說。書很舊,確實如牆,似裝飾品,經年無人碰觸,連那小角落也少有人停駐。我還記得從架上嘗試抽出一冊書時,滑光鍍膠的封面與它緊鄰的書黏在一起,塵屑自縫與書頁間蔓出,像細細的砂霧。
我開始閱讀,從童書繪本,中國古代神話,希臘神話,偵探小說,到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伊索寓言……起初我讀短促的故事,約兩到三頁即完結,時間易掌控,待爸媽來時也能馬上乖乖離開;但慢慢地,半個書架的小短篇都被我讀光了,於是我開始看長一點的故事——也就是兒童版本的經典作品,因為一次讀不完,但又不能折書角或留下書簽,我便開始默記頁數,待翌日再來時馬上能接著讀。有時讀到一些驚人的轉折點,卻碰上星期五,我便耐不住等那假日兩天,週末時央求媽媽帶我去書店把書看完。
(那時自然不知道兒童版跟原著的分別,還很驕傲地在班上炫耀:「我把四大名著、福爾摩斯全集都讀完了!」還確實引來同樣純真的同學們崇拜的目光。)
我是後來才意識到,故事之於我,正是在一無所待的漫長時光中,我惟一被允許攫獲,收於囊中,且能時反覆悄悄咀嚼的物事。彷如隱喻的現實,那些教我羨煞的,富饒,精緻,多樣而琳瑯滿目的商品——以至連書本,在那時家裡的經濟環境,皆是我無法擁有的。它們穿過我,正如我越過它們,抵達故事的牆邊,翻起一頁頁籓籬,貪婪而獨獨不會被責備下,肆意收納所有光怪陸離、愛恨交織、教人目炫神迷的世界。
當然,開始手癢,開始生起自己也來講故事的衝動,則是再後來的事了。
到了高小,父母信任我能自行回家,遂撤去在書店等待接送的規條,更為我打了家裡鑰匙,並允我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或與同學蹓躂,只要求我每天最晚要幾點抵家。我則大多數時間待在學校圖書館,讀著一列列書架上的故事書,如骨牌般風捲殘雲,一本挨著一本讀,接續,連綿,直至整個書架的書被刨光。回想起,這種蠻牛勁般的大量閱讀,正體現了我那時沒建立出什麼閱讀品味,我甚至不知道讀書應該挑自己「喜歡」的書。因著不懂判斷,哪怕有不怎麼喜歡的故事,也常困惑於他人的讚頌和推薦,而納悶必是自己見識少,讀不懂,因而更使勁要把書讀完。
這芸芸而帶點囫圇吞棗式啃過的書堆,大多都被往後生命中更多繁瑣擾神的事蓋過了,卻有兩列叢書如定格膠卷,一直凝在記憶裡。兩列內容相若,皆是世界文學名著,只是出版社不一,一列是東方出版社,一列是企鵝圖書。
起初源自我媽一句隨便的搭話,建議我去讀讀《傲慢與偏見》,我還以為是什麼心靈雞湯正向書籍,跟《禮物》、《秘密》等書類近。幾天後,我首先遇見東方出版社版本,書脊泛沙灰色,封面為手繪油畫, 橙色邊框,紙質較薄而偏黯黃,風吹起來紙頁會有點飄,但微微泛有杏仁混糅果實的味道。書名統一以藍色直印:《傲慢與偏見》、《茶花女》、《野性的呼喚》……後來遇見的企鵝圖書則以紫色為主調,書脊和封面皆以灰紫襯底,再印上書名及名畫,紙質厚一點,較淡白,翻起來有韌度,不過也因而易弄髒,留有痕跡。
這些世界名著,彼時讀得何其入迷,毫無包袱。一本就是一個世界,寫流浪的孤兒,被欺壓的工人,幾個群角異地歷險,命運般的悲劇戀人,幽默的身份錯亂,竭力克服陰影與自卑的紳士,教人唏噓的平靜結局。若是現在重讀,自然免不了先來一番作家生平,大仲馬、小仲馬、狄更斯、馬克吐溫、珍奧絲汀等人的出身時代背景,繼而配合國族、戰爭創傷、身份性別階級等來分析一下,什麼都是意象、脈絡、指涉,再難以讀得輕鬆純粹。
不過童稚也有童稚的殘忍,我確實攫取了滿滿的情節和故事,而棄所有背後鮮明的議題如敝屣,女性主義、解放黑奴、戰爭傷痕、諷刺權貴、抨擊階級不均等主題,彼時我未有太多理解。
東方出版社的書都顯薄,我起初以為是省略過多,有時讀完了會很惘然,覺得有些地方讀不順或不解,於是翻來企鵝圖書版本再讀。有一段時期同一本書我會讀兩遍甚至幾個出版社版本,有時是為了比對,有時是譯名不一而影響,譬如《飄》與《亂世佳人》;《苦海孤雛》與《孤雛淚》;《苔絲》與《黛絲姑娘》;《鐘樓怪人》與《巴黎聖母院》等。另一些時候我會被類近的故事情節混淆,譬如把基度山伯爵跟《咆哮山莊》裡的希斯克里夫的復仇歸來記錯;又會把《苦兒流浪記》和《孤雛淚》中流浪孩子的經歷弄混;或是分不清《湯姆歷險記》和《金銀島》尋到的寶藏,之類之類。
慢慢發現,即使比對版本,也無法釋除困惑,而企鵝圖書版本好像較厚也並非更多字的緣故,而是紙質輕重與排版、字體大小的關係。後來才知道,原來寫給兒童讀的改寫版本,總得符合道德尺規,屏蔽修訂一些情節。許多名著中原有的腥羶色,對孩子而言或不太合適,然也因其改編,讓通篇敘事有點突兀。如《茶花女》的主角本是風塵女子,然兒童版本則改成純情少女,致使後段的被拋棄、病重、催債等悲劇交織在讀來時有點不明所以;最讓我讀得迷惘的莫過於《黛絲姑娘》(或譯為《德伯家的苔絲》),原著中寫及少女苔絲未婚失身於無賴男子,意外懷孕,更於尾段殺死男子並被警察抓捕,最後需處以絞刑,悲劇收場,以點出當時農村婦女的壓抑處境。原著於十九世紀在英國出版時已遭多家出版社拒絕發行,批評為「不道德」、「墮落」之書。如此情節在兒童版本改寫中(即我當年讀到的版本),即含糊輕輕帶過,甚至讓當時的我驚疑於怎麼女主角睡個覺醒來,哭一哭,就懷孕了。
然而終究是這些故事豢養我,讓我充盈柔軟。我時想念那些可肆意且毫無芥蒂,不分好壞地閱讀的日子。在每個等待而惘惘的時刻,惟一可以茲確認的只有手上借來的書,逐字逐行讀進去,在限制和緊繃中拚命地讀,在爸媽的腳步踱至身旁前,在閉館的鐘聲響徹室內前,在書必須脫離手上前,倒數般的亡命感,讓我必須、馬上、當刻,趕快閱讀,讓故事統統養於腦內。
只是那時不知道,可以囫圇吞棗地讀,那些同是借來的時間,原是何其奢侈。●
作者簡介:梁莉姿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寫詩、散文及小說,著有小說集《住在安全島上的人》、《明媚如是》、《日常運動》及詩集《雜音標本》。獲第23屆「臺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入圍及台積電文學賞評審團特別獎。
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研究所(創作組)。願想繼續書寫香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2》愛黏媽媽的幼鷹算不算是一種媽寶小鷹?
延伸閱讀
書.人生.陳慧》閱讀四則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沐羽》隔間裡的Bullshit:兩部平行的上班族歷史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現場》我不會跟你說保重,連再見也不必說:側記在台香港作家的龍山寺走讀
前言:啟發自《我香港,我街道》系列的《我台北,我街道》近日出版第二集。不同於前作集結眾多作家的台北記憶,《我台北,我街道2》廣納精神科醫師、政治工作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