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資訊錯雜難辨的時代:隨著社群巨頭的不斷膨脹,演算法掌控著人們接收的訊息來源,左右了不同族群的現實感和世界觀。而資訊的易於複製也讓怠惰的媒體輕易生產出海量內容,讓真正具有公共價值的新聞淹沒在龐雜無效的速食新聞中。
如何讓好的內容被看見,讓好的作者活下去,是當前媒體環境的重要課題。不少有識之士試圖突破現有困境,結合最新資訊科技推出不同機制的創作平台,應用分散式網路和加密貨幣技術的內容創作與公共討論平台Matters便是其中之一。
➤改變創作生態,區塊鏈技術只是第一步
Matters是由《端傳媒》前任總編輯張潔平於2018年創立。在這個平台上發布的文章會透過星際檔案系統(IPFS),分布儲存至不同的網路節點,創作者的作品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不受審查或刪除。Matters與加密貨幣LikeCoin合作,在平台上發布的文章會自動嵌入拍手和支援作者鍵。讀者可直接指定金錢數額回饋及支援作者,也可以透過拍手按鈕,讓作者獲得由LikeCoin每月基金分配的加密貨幣。
回顧4年來的成績與初衷,張潔平語帶保留地說,如果只從「內容級別」或「產品級別」來看待Matters,平台上有很多好內容,也吸引到一些讀者觀看,作為內容級別是成功的;從產品來看,它如今擁有10萬名註冊的創作者,也有一定成績。然而在張潔平心中,Matters的願景是屬於「生態級別」。
從媒體及創作生態的層面而論,張潔平認為這4年來最大的收穫,是她終於釐清問題之所在:要讓好內容活下去,需要讓好作者獲得相稱的收入回報。乍看之下,似乎只要設計出一套經濟機制,就能讓作者獲取利潤,然而這幾年看下來,「即使有非常方便的支付工具,轉錢打賞是件兩秒無痛的事,但作者還是可能賺不到錢。」張潔平直指核心:「並不是單純靠著虛擬貨幣這種激勵工具,就可以讓創作者得到錢。」
➤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作者身上,應創造健康社群的生態
2017年以來,許多奉行"Create to earn"宗旨的創作社群,透過發行虛擬貨幣建立回報機制,但最後卻都變成了炒作的天堂,社群裡充斥著投機客與炒作者。「裡面的內容越來越不能看,完全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系統。」
張潔平認為,一個好的創作者經濟,不能只看作者能不能收到錢。創作者經濟的核心變化是:創作者—讀者(活躍的創作者)—活躍的讀者,他們本身圍繞著作品,會形成小小的社群,唯有這個社群健康存在,才能讓作者、讀者與作品都穩定的發展下去。
「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作者身上,只關心他為什麼得不到錢,因為這不是單一問題可以解決的。」Matters內部進行過各種各樣的嘗試,花了4年釐清了這個問題,張潔平心中的解決之道,是創造出一個生態,讓這個社群能夠持續。
➤NFT是社群屬性非常強的工具
社群是整個創作者經濟的解方,但Matters更追求社群自治。平台至今推出的計畫,例如管理標籤與圍爐計畫,以及去(2021)年底發行的1500個Traveloggers NFT,都是為了強化Matters的社群。
「NFT本身就是一個社群屬性非常強的工具。」張潔平解釋Traveloggers的發行起源:一開始是平台嘗試發行NFT,透過親自應用來快速理解Web3科技的精髓。那麼這個NFT該具備什麼樣的功能呢?Matters想到設計成一個勳章,獎勵社群裡的活躍創作者,作為積極參與的身分標示,所以第一代的Traveloggers是一種頭像的NFT。
在嘗試NFT時,張潔平並不冒進,「Matters已經是個10萬人一起生活的村莊了,你在裡面動不動就搞都更,大家可能會不舒服。所以我們就在旁邊開一塊小地,用NFT先試一下共創分潤的模式到底可不可行。」
張潔平曾在一篇文章中將NFT比喻成空白支票,每一個持有者都可以在這張支票上寫任何東西,寫在上面的文字或圖像會隨著這張支票一直存在,這樣的特性是嘗試共創的有效介質。
➤NFT是對資本主義修復,探索Web3公共空間的治理
張潔平再次強調,良好的創作者生態並不是靠發文章、跟讀者建立關係、收取回報就能成立,還有更多生態問題,例如作者與作者如何一起協作、共創、分潤。然而當2、3個人或者N個人一起共創時,所有權要如何透過區塊鏈來記錄?這類共創或集體創作必然需要有紀錄,才能依規定的合約分潤。第一代Traveloggers便利用內建的Logbook功能,來測試這件事情。
如果說Traveloggers是在星際式網絡的旅行者,Logbook便是他們的航行日誌。第一代的Logbook綁定在Traveloggers的頭像中,持有者一旦完成交易,Logbook就會將頭像一起交給別人。今年3月上線的Logbook 2.0則將兩者分開,使用者可以只將Logbook轉給下一個人,這本日誌會自動記下是誰、在日誌上寫了什麼。Logbook透過NFT這種捕獲價值的所有權標記方法,眾人一同書寫一本日誌,它的所有權隨著動態協作不斷拓展,讓價值創造的過程對創作者更公平。未來的下一步,則將開始處理智慧型合約(smart contract)的分潤問題。
Matters將於5月正式上線另一個新的項目「The Space」,彷如線上的大型連儂牆,牆上的每張貼紙都是一個NFT。具體來說,The Space是個空白的像素板,就像連儂牆,使用者可在上面畫畫,但它每個像素格都是一個NFT,畫完以後,根據使用者占用的格數會扣取錢包裡的錢。比如A在某像素格裡畫上紅色,B看不順眼,可以把紅色抹掉,換成黃色,如此一來B得購買A的那個像素格。在The Space,占有像素的人也要為整個空間交稅,占據越多空間的人就要交更多的稅,這些稅會再用基本收入的方式分配給其他參與者。
當大家都可以隨便發言,譬如有上千種聲音在這個空間同時發生的時候,要如何去管理這個空間?當你要否決別人意見的同時,也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這時人們會如何對應?
「我們用它來探索公共空間的治理。」張潔平表示。Matters運用哈柏格稅跟全民基本收入的分紅概念,讓The Space除了作為公共空間,也是一個經濟模型的測試,她稱之為「利用NFT進行資本主義修復的社會實驗。」
➤ 新聞價值與公共性的兼顧:少數人擁有,大眾觀看,從中增值
去年初美聯社及《紐約時報》等新聞媒體將文章製成NFT販售,帶動媒體的NFT熱潮。當時尼曼新聞實驗室創辦人班頓(Joshua Benton)指出,NFT現象凸顯了一個亙古難解的問題:如何衡量新聞價值?這些價值如何轉換為商品價格?好的新聞報導需要投入大量事前的研究採訪成本,報導完成後卻因為資訊時代複製的便利性,導致投資效益無法回收。投機的媒體因此變相生產容易取得的新聞,造成新聞品質低劣。
身為資深媒體人,張潔平對NFT應用在新聞報導有一定的看法。她舉CNN在911事發當時的新聞畫面為例:「如果在911當天,CNN拍攝恐攻畫面的同時,就自動生成了一個NFT,假設有100個人當時就意識到這是歷史性的時刻,願意花錢購買收藏,CNN因此收到100枚以太幣,就等於擁有一筆費用去支持它繼續報導。」
這個「收藏」的概念十分有意思:持有者的收藏,其實僅只是擁有一張收據而已,並不排斥其他人可以同時觀看——它既保證公共性,同時又能被少數人擁有。「這100名早期的捐贈者同時也是深具眼光的投資者,因為這一定會升值,過10年再賣掉,可能就賺了很多錢。」張潔平將這類交易解釋為「捐贈投資化」,NFT的應用可以鼓勵更多人去成為這類捐贈者。
➤讓文化商品有機會在未來持續增值
「投資這件事情就是跟時間的交易,它讓人能夠支持一些具有長期價值的東西。」張潔平再以2020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迷航》為例,這部紀錄片耗時8年拍攝製作,花了非常多的經費,但這類紀錄片即使上映獲獎,回收的金額仍舊遠遠不足以支付成本。假設最初拍攝時就以NFT的方式募資,隨著影片曝光,有人喜歡,紀錄片的NFT就會隨之漲價,等到獲得金馬獎那天更會是一飛沖天,這個過程中的參與者全都能從中獲得好處。
「我把這樣的NFT應用看作是資本主義修復它自己的方式。對我來說,最有吸引力的是,它讓文化商品有可能得到它的長期價值,並且在短期也能套現。」
不過,這樣的應用有助於改善現今劣質新聞泛濫的局面嗎?張潔平認為沒有那麼直接。NFT是可以幫助具有長期價值的新聞不會餓死,但能否促使好新聞出現,並不能直接畫上等號。
➤記者be water,更鬆散、靈活、快速
演算法應用泛濫導致同溫層濃厚、意見不易流通,是現階段網路最為人詬病的問題。身為背後元凶之一的Facebook,2021年宣布進軍元宇宙,然而人們似乎在其中預見了《一級玩家》中「創新線上企業」的雛型,不免擔憂,從Web2逃往Web3的人,會不會徒然再度落入媒體巨頭的掌控?
談及如何防止資訊受到人為操弄、被媒體巨頭寡頭控制,張潔平首先描繪了她理想中的媒體未來——理想與現實的差異在哪裡,恰正是從中進行改變的切入點。以新聞為例,假設有100名擅長環境議題的獨立記者,共同組隊進行一項跨境報導,報導內容橫跨印尼、台灣、中國、歐洲,內容做出來之後,再賣給不同的媒體或發布平台。平台需要故事,售出的金額則由合作者共得,這樣的模式可以高頻率的運轉。「這跟我們現在的狀況最大的不同在於,你會看到記者是脫離出媒體這個機構的。」
張潔平想像的是更加鬆散、靈活和快速的寫作,發布空間不必受「來自某某媒體」的限制,哪邊有影響力就選擇在哪邊發布,最後的分潤直接回歸到作者,讀者則可以對這些獨立記者組成的小型去中心自治組織提供長期的支持。張潔平指出,這樣的嘗試在很多國家與地方已經逐漸在發展,尤其是傳統媒體出現裂解的區域。
機構很容易流於建制化、保守化,未來的趨勢不一定需要所有人都效力於單一機構。張潔平引用香港的抗爭經驗「be water」解釋,要對抗媒體巨頭這種大鯨魚,小蝦米要更加零散,而且一定要大量的、靈活的協作。
➤對抗演算法,打造一個共同的廣場
張潔平投身Web3建設的重要原因,便是為了對抗現階段網路因演算法衍生的問題——人類社會本來就會出現虛假訊息的現象,而演算法導致我們看不到同溫層以外的東西,又大幅加重了假新聞或陰謀論的傷害。
「它不是造就,而是加重。同溫層本身不是問題,每個人背後都需要有一個支持自己的群體,問題是進了同溫層的人看不見同溫層以外的世界。」張潔平強調:「Web3的核心是透明、開放,這個開放性才是最重要的。」
理論上在Web3時代,演算法是無效的,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能夠主導資訊。Web3沒有機構式的訊息發布平台,訊息的分布機制是去中心化的,每一則訊息對應一個位址,自然無法透過演算法決定發布哪些訊息。
有別於大多數網站根據使用者的點擊習慣,利用演算法提供個人化的推薦頁面,Matters彷彿走回頭路,每個人點進官網後,看到的是相同的首頁內容。「每個人看到一模一樣的東西,這件事情其實是不利於網站快速增長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可能就是價值觀之一吧,我們要留住這個廣場,我們得保證有一個廣場,大家看到的東西是相同的。你可以去建立自己的同溫層,但只要你走到廣場,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一樣的。」
➤小蝦米能在Web3上成為一位行動者
在技術的基本架構上,Web3的特色之一是確保空間能盡量開放,但實際的應用會帶來什麼樣的景況,目前還無法知曉。「我不是那種技術樂觀派,」張潔平說:「現在這麼投入這件事情,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其實挺悲觀的,覺得大機構一旦進場,這個世界就會不一樣,所以小蝦米應該跑快一點,讓前面的好日子多幾年。」
NFT跟區塊鏈提供數位世界一個模擬現實世界的方式,它並不會顛覆現實世界本來就有的邏輯。假新聞、同溫層等等現存的問題,一樣會在Web3出現,只是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圈圈之外的世界。
「NFT是資本主義對自己的修正,是防止它極右化的一個修復,它就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實驗。」雖然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未可知,張潔平期待所有對現階段的網路環境有所不滿的人都能早一點走到Web3,去做一個行動者。●
Tags:
編按:伴隨熱門關鍵字NFT出現的資訊,似乎總帶著狂歡式的魔幻,更被視為注定成泡沬的龐氏騙局。然而NFT背後實則蘊含了科技與文化的遼遠想像,各領域的先驅嘗試藉此打造出理想的桃花源。
本專題從分散式出版探究Web3.0未來的內容樣貌;匯整NFT在數位閱讀的應用現況;借鏡NFT出版經驗開展對未來出版趨勢的觀察;並追索創作者經濟的理想生態,以及NFT如何兌現新聞的公共意義,Openbook邀請讀者一起關注元宇宙時代內容創作產業鏈的可能樣貌。
這是一個資訊錯雜難辨的時代:隨著社群巨頭的不斷膨脹,演算法掌控著人們接收的訊息來源,左右了不同族群的現實感和世界觀。而資訊的易於複製也讓怠惰的媒體輕易生產出海量內容,讓真正具有公共價值的新聞淹沒在龐雜無效的速食新聞中。
如何讓好的內容被看見,讓好的作者活下去,是當前媒體環境的重要課題。不少有識之士試圖突破現有困境,結合最新資訊科技推出不同機制的創作平台,應用分散式網路和加密貨幣技術的內容創作與公共討論平台Matters便是其中之一。
➤改變創作生態,區塊鏈技術只是第一步
Matters是由《端傳媒》前任總編輯張潔平於2018年創立。在這個平台上發布的文章會透過星際檔案系統(IPFS),分布儲存至不同的網路節點,創作者的作品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不受審查或刪除。Matters與加密貨幣LikeCoin合作,在平台上發布的文章會自動嵌入拍手和支援作者鍵。讀者可直接指定金錢數額回饋及支援作者,也可以透過拍手按鈕,讓作者獲得由LikeCoin每月基金分配的加密貨幣。
回顧4年來的成績與初衷,張潔平語帶保留地說,如果只從「內容級別」或「產品級別」來看待Matters,平台上有很多好內容,也吸引到一些讀者觀看,作為內容級別是成功的;從產品來看,它如今擁有10萬名註冊的創作者,也有一定成績。然而在張潔平心中,Matters的願景是屬於「生態級別」。
從媒體及創作生態的層面而論,張潔平認為這4年來最大的收穫,是她終於釐清問題之所在:要讓好內容活下去,需要讓好作者獲得相稱的收入回報。乍看之下,似乎只要設計出一套經濟機制,就能讓作者獲取利潤,然而這幾年看下來,「即使有非常方便的支付工具,轉錢打賞是件兩秒無痛的事,但作者還是可能賺不到錢。」張潔平直指核心:「並不是單純靠著虛擬貨幣這種激勵工具,就可以讓創作者得到錢。」
➤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作者身上,應創造健康社群的生態
2017年以來,許多奉行"Create to earn"宗旨的創作社群,透過發行虛擬貨幣建立回報機制,但最後卻都變成了炒作的天堂,社群裡充斥著投機客與炒作者。「裡面的內容越來越不能看,完全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系統。」
張潔平認為,一個好的創作者經濟,不能只看作者能不能收到錢。創作者經濟的核心變化是:創作者—讀者(活躍的創作者)—活躍的讀者,他們本身圍繞著作品,會形成小小的社群,唯有這個社群健康存在,才能讓作者、讀者與作品都穩定的發展下去。
「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作者身上,只關心他為什麼得不到錢,因為這不是單一問題可以解決的。」Matters內部進行過各種各樣的嘗試,花了4年釐清了這個問題,張潔平心中的解決之道,是創造出一個生態,讓這個社群能夠持續。
➤NFT是社群屬性非常強的工具
社群是整個創作者經濟的解方,但Matters更追求社群自治。平台至今推出的計畫,例如管理標籤與圍爐計畫,以及去(2021)年底發行的1500個Traveloggers NFT,都是為了強化Matters的社群。
「NFT本身就是一個社群屬性非常強的工具。」張潔平解釋Traveloggers的發行起源:一開始是平台嘗試發行NFT,透過親自應用來快速理解Web3科技的精髓。那麼這個NFT該具備什麼樣的功能呢?Matters想到設計成一個勳章,獎勵社群裡的活躍創作者,作為積極參與的身分標示,所以第一代的Traveloggers是一種頭像的NFT。
在嘗試NFT時,張潔平並不冒進,「Matters已經是個10萬人一起生活的村莊了,你在裡面動不動就搞都更,大家可能會不舒服。所以我們就在旁邊開一塊小地,用NFT先試一下共創分潤的模式到底可不可行。」
張潔平曾在一篇文章中將NFT比喻成空白支票,每一個持有者都可以在這張支票上寫任何東西,寫在上面的文字或圖像會隨著這張支票一直存在,這樣的特性是嘗試共創的有效介質。
➤NFT是對資本主義修復,探索Web3公共空間的治理
張潔平再次強調,良好的創作者生態並不是靠發文章、跟讀者建立關係、收取回報就能成立,還有更多生態問題,例如作者與作者如何一起協作、共創、分潤。然而當2、3個人或者N個人一起共創時,所有權要如何透過區塊鏈來記錄?這類共創或集體創作必然需要有紀錄,才能依規定的合約分潤。第一代Traveloggers便利用內建的Logbook功能,來測試這件事情。
如果說Traveloggers是在星際式網絡的旅行者,Logbook便是他們的航行日誌。第一代的Logbook綁定在Traveloggers的頭像中,持有者一旦完成交易,Logbook就會將頭像一起交給別人。今年3月上線的Logbook 2.0則將兩者分開,使用者可以只將Logbook轉給下一個人,這本日誌會自動記下是誰、在日誌上寫了什麼。Logbook透過NFT這種捕獲價值的所有權標記方法,眾人一同書寫一本日誌,它的所有權隨著動態協作不斷拓展,讓價值創造的過程對創作者更公平。未來的下一步,則將開始處理智慧型合約(smart contract)的分潤問題。
Matters將於5月正式上線另一個新的項目「The Space」,彷如線上的大型連儂牆,牆上的每張貼紙都是一個NFT。具體來說,The Space是個空白的像素板,就像連儂牆,使用者可在上面畫畫,但它每個像素格都是一個NFT,畫完以後,根據使用者占用的格數會扣取錢包裡的錢。比如A在某像素格裡畫上紅色,B看不順眼,可以把紅色抹掉,換成黃色,如此一來B得購買A的那個像素格。在The Space,占有像素的人也要為整個空間交稅,占據越多空間的人就要交更多的稅,這些稅會再用基本收入的方式分配給其他參與者。
當大家都可以隨便發言,譬如有上千種聲音在這個空間同時發生的時候,要如何去管理這個空間?當你要否決別人意見的同時,也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這時人們會如何對應?
「我們用它來探索公共空間的治理。」張潔平表示。Matters運用哈柏格稅跟全民基本收入的分紅概念,讓The Space除了作為公共空間,也是一個經濟模型的測試,她稱之為「利用NFT進行資本主義修復的社會實驗。」
➤ 新聞價值與公共性的兼顧:少數人擁有,大眾觀看,從中增值
去年初美聯社及《紐約時報》等新聞媒體將文章製成NFT販售,帶動媒體的NFT熱潮。當時尼曼新聞實驗室創辦人班頓(Joshua Benton)指出,NFT現象凸顯了一個亙古難解的問題:如何衡量新聞價值?這些價值如何轉換為商品價格?好的新聞報導需要投入大量事前的研究採訪成本,報導完成後卻因為資訊時代複製的便利性,導致投資效益無法回收。投機的媒體因此變相生產容易取得的新聞,造成新聞品質低劣。
身為資深媒體人,張潔平對NFT應用在新聞報導有一定的看法。她舉CNN在911事發當時的新聞畫面為例:「如果在911當天,CNN拍攝恐攻畫面的同時,就自動生成了一個NFT,假設有100個人當時就意識到這是歷史性的時刻,願意花錢購買收藏,CNN因此收到100枚以太幣,就等於擁有一筆費用去支持它繼續報導。」
這個「收藏」的概念十分有意思:持有者的收藏,其實僅只是擁有一張收據而已,並不排斥其他人可以同時觀看——它既保證公共性,同時又能被少數人擁有。「這100名早期的捐贈者同時也是深具眼光的投資者,因為這一定會升值,過10年再賣掉,可能就賺了很多錢。」張潔平將這類交易解釋為「捐贈投資化」,NFT的應用可以鼓勵更多人去成為這類捐贈者。
➤讓文化商品有機會在未來持續增值
「投資這件事情就是跟時間的交易,它讓人能夠支持一些具有長期價值的東西。」張潔平再以2020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迷航》為例,這部紀錄片耗時8年拍攝製作,花了非常多的經費,但這類紀錄片即使上映獲獎,回收的金額仍舊遠遠不足以支付成本。假設最初拍攝時就以NFT的方式募資,隨著影片曝光,有人喜歡,紀錄片的NFT就會隨之漲價,等到獲得金馬獎那天更會是一飛沖天,這個過程中的參與者全都能從中獲得好處。
「我把這樣的NFT應用看作是資本主義修復它自己的方式。對我來說,最有吸引力的是,它讓文化商品有可能得到它的長期價值,並且在短期也能套現。」
不過,這樣的應用有助於改善現今劣質新聞泛濫的局面嗎?張潔平認為沒有那麼直接。NFT是可以幫助具有長期價值的新聞不會餓死,但能否促使好新聞出現,並不能直接畫上等號。
➤記者be water,更鬆散、靈活、快速
演算法應用泛濫導致同溫層濃厚、意見不易流通,是現階段網路最為人詬病的問題。身為背後元凶之一的Facebook,2021年宣布進軍元宇宙,然而人們似乎在其中預見了《一級玩家》中「創新線上企業」的雛型,不免擔憂,從Web2逃往Web3的人,會不會徒然再度落入媒體巨頭的掌控?
談及如何防止資訊受到人為操弄、被媒體巨頭寡頭控制,張潔平首先描繪了她理想中的媒體未來——理想與現實的差異在哪裡,恰正是從中進行改變的切入點。以新聞為例,假設有100名擅長環境議題的獨立記者,共同組隊進行一項跨境報導,報導內容橫跨印尼、台灣、中國、歐洲,內容做出來之後,再賣給不同的媒體或發布平台。平台需要故事,售出的金額則由合作者共得,這樣的模式可以高頻率的運轉。「這跟我們現在的狀況最大的不同在於,你會看到記者是脫離出媒體這個機構的。」
張潔平想像的是更加鬆散、靈活和快速的寫作,發布空間不必受「來自某某媒體」的限制,哪邊有影響力就選擇在哪邊發布,最後的分潤直接回歸到作者,讀者則可以對這些獨立記者組成的小型去中心自治組織提供長期的支持。張潔平指出,這樣的嘗試在很多國家與地方已經逐漸在發展,尤其是傳統媒體出現裂解的區域。
機構很容易流於建制化、保守化,未來的趨勢不一定需要所有人都效力於單一機構。張潔平引用香港的抗爭經驗「be water」解釋,要對抗媒體巨頭這種大鯨魚,小蝦米要更加零散,而且一定要大量的、靈活的協作。
➤對抗演算法,打造一個共同的廣場
張潔平投身Web3建設的重要原因,便是為了對抗現階段網路因演算法衍生的問題——人類社會本來就會出現虛假訊息的現象,而演算法導致我們看不到同溫層以外的東西,又大幅加重了假新聞或陰謀論的傷害。
「它不是造就,而是加重。同溫層本身不是問題,每個人背後都需要有一個支持自己的群體,問題是進了同溫層的人看不見同溫層以外的世界。」張潔平強調:「Web3的核心是透明、開放,這個開放性才是最重要的。」
理論上在Web3時代,演算法是無效的,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能夠主導資訊。Web3沒有機構式的訊息發布平台,訊息的分布機制是去中心化的,每一則訊息對應一個位址,自然無法透過演算法決定發布哪些訊息。
有別於大多數網站根據使用者的點擊習慣,利用演算法提供個人化的推薦頁面,Matters彷彿走回頭路,每個人點進官網後,看到的是相同的首頁內容。「每個人看到一模一樣的東西,這件事情其實是不利於網站快速增長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可能就是價值觀之一吧,我們要留住這個廣場,我們得保證有一個廣場,大家看到的東西是相同的。你可以去建立自己的同溫層,但只要你走到廣場,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一樣的。」
➤小蝦米能在Web3上成為一位行動者
在技術的基本架構上,Web3的特色之一是確保空間能盡量開放,但實際的應用會帶來什麼樣的景況,目前還無法知曉。「我不是那種技術樂觀派,」張潔平說:「現在這麼投入這件事情,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其實挺悲觀的,覺得大機構一旦進場,這個世界就會不一樣,所以小蝦米應該跑快一點,讓前面的好日子多幾年。」
NFT跟區塊鏈提供數位世界一個模擬現實世界的方式,它並不會顛覆現實世界本來就有的邏輯。假新聞、同溫層等等現存的問題,一樣會在Web3出現,只是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圈圈之外的世界。
「NFT是資本主義對自己的修正,是防止它極右化的一個修復,它就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實驗。」雖然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未可知,張潔平期待所有對現階段的網路環境有所不滿的人都能早一點走到Web3,去做一個行動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出版NFT移民指南】完整專題
若本專題對您有所助益......
雖然NFT已在各領域熱議如沸,Openbook仍希望從出版這端思考加入的方式,企畫之初,我們先將NFT視為新的契機,思考典範轉移的運作,希望探知的是:出版作為台灣原創文化的豐沃土壤,可能發生的質變。若報導對您有所啟發和助益,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出版NFT移民.文字作品》只是多條收入管道嗎?出版轉NFT的各種可能 ft.煮雪的人
編按:伴隨熱門關鍵字NFT出現的資訊,似乎總帶著狂歡式的魔幻,更被視為注定成泡沬的龐氏騙局。然而NFT背後實則蘊含了科技與文化的遼遠想像,... 閱讀更多
香港雜誌人相談室之1》當新媒體開始裁員,紙本雜誌的下一步是?
昨天端傳媒傳出大裁員消息,數位媒體如何獲利,再次成為港台熱門話題。今天,Openbook編輯部邀請《Breakazine!》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號外》主編Nico... 閱讀更多
2020Openbook好書獎》哲學為根、政經為骨,奇幻是她的日常籤詩:唐鳳心中的十大好書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