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花見小路的盡頭,有一座日本最古老的禪寺,八百多年前,榮西禪師自宋朝習得臨濟宗禪法,並將中國的茶樹種籽及相關禮儀帶回日本,成為「建仁寺」的開山祖師。歷史悠久的古寺中有兩座名庭,其中的「○△□乃庭」,象徵禪宗的四大思想「地、水、風、火」,隱喻宇宙萬物皆由這三種基本形狀所創造。
藝術大師布魯諾.莫那利(Bruno Munari)也從這三種基本造型發想,創作了《正方形》、《圓形》、《三角形》三書,剖析這些造型在異文化中的歷史及其運用。
曠遠無窮的四方,包涵萬事萬物,可以變化出許多有趣的結構,切割成矩形和三角形,和人體、藝術創作、建築和方塊字密切相關。而沒有銳角,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圓」,象徵著永恆和神祕,常指涉神聖的事物。「圓」同時也是與人平易相親的造型,人類最早期的手繪符號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字母和表意符號系統都有圈圈,又如日常使用的物件:鍋、碗、瓢、盆,也都是完美的圓型。
雖然「圓」是最簡單的曲線,但其實它是不穩定且不斷變化的。優游於視覺語言之海的莫那利,如同無限擴展的圓,在長達70年的創作生涯中,行旅於不同的面向間,做出精彩的跨界展演,在繪畫、雕塑、電影、工業設計、童書、文學和藝術教育等各種領域,都締造了非凡的成就。
布魯諾.莫那利於1907年10月24日誕生於義大利米蘭,因為父母親在Badia Polesine買下一棟古宅經營飯店,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就在風景如畫卻保守封閉的鄉村度過。「無聊」和「好奇心」驅動著他做了一些異想天開的活動,他把色紙剪成碎片,向天空揮灑,然後觀察它們飄落的樣態,以及穿梭其間的光影幻化。然而在他的童年中,從未想像過未來會成為一名藝術家。
1933年左右,他設計並製造了一座動態的「無用裝置」(useless machines),成為莫那利詩學的第一個也是最完整的表達之一。一系列具有不同自由運動的輕元素在空中組合,將機器的本質推向更接近無用,而藝術的本質更接近有用的境界。這個看似荒謬且幾乎毫無價值的作品,改寫了人們對「雕塑」的認知,而它的源頭,就隱藏在童年的創意遊戲中。
從來往飯店的旅客口中,莫那利聽到了許多趣事軼聞,在經歷了徹底摧毀舊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種新奇的科技和概念方興未艾,觸動了少年追慕的心懷。於是在18歲時,他回到米蘭,和擔任工程師的叔叔一起工作。
當時在米蘭,有一群推崇青春、速度、暴力、機器和城市之美的「未來主義者」,極力讚頌科技在新時代的潛能與活力。他們的創作興趣涵蓋了所有藝術樣式,並不斷發表狂熱激進的宣言,鼓吹要揚棄藝術傳統的包袱,實驗新的語法結構,進行前衛的美學革命,正面對陳腐的學院系統宣戰。
未來主義者承諾要為義大利帶來閃閃發光的未來,吸引了莫那利的注意。在偶然的機緣下,他在書店遇見未來主義的發起人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很快的成為第二次未來主義的成員。1927年莫那利首次和其他成員一同展出拼貼畫和新型雕塑,後續又一起探索了「航空繪畫」(aeropittura)技法,從飛行的視角變化構成全新的現實。
隨著未來主義一派愈發擁護法西斯思想,無法認同這種政治理念的莫那利,在二戰後與他們漸行漸遠。不過未來主義的確對莫那利早期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後他探索達達、超現實等現代主義流派的技巧,但他作品中強調力量、速度、簡潔和科技的審美觀,依然可見來自未來主義的核心信念。
1930年代起,莫那利開始和Riccardo Castagnedi合作,從事平面設計工作,之後他擔任義大利最大出版公司Mondadori的新聞平面設計師,以及《Tempo 》雜誌的藝術總監,同時是許多出版社和雜誌社的圖像顧問。他不僅創作大量的廣告設計,也透過不拘一格的圖像,帶動了視覺傳達的創新討論。
被畢卡索譽為「現代達文西」的莫那利,在1942年出版了《莫那利的機器》。的確如同偉大的發明家達文西一般,莫那利藉由繪畫來融合自然科學和機器發明,但他的發想更加無拘無束。他在書中創造了13種令人歎為觀止的裝置,看似天馬行空的點子,其實來自觀察生活,在乍看理性的圖示中,隱藏著豐富的意趣,配合上生動的故事,讓人不禁為他的奇想讚嘆。書末他煞有其事的附上一張勘誤表,更是俏皮的神來之筆。
《莫那利的機器》內頁(大塊文化提供)
他的幽默感和獨特的觀點,在《莫那利的獨家報導》中亦可窺見。原本為紀實的影像之旅,在帶著荒誕、戲謔口吻的圖說引導下,轉而成為一場想像力國度的冒險,莫那利重新喚醒讀者,要對慣習的舊物投注嶄新審視的眼光,要對成見保持警戒的態度。
莫那利就像一位「文藝復興人」,對世界的萬事萬物求知若渴。他在1948年和友人一起創立了「MAC」(Il Movimento per l'arte concreta),探索有機運動和機械運動如何共存,之後繼續研究光投影的視覺實驗,拍攝影片。他也曾經透過影印機螢幕的移動,來創作照片和肖像。
雖然他對抽象抱持高度的興趣,但他不只喜歡做哲學性的思考,也希望讓藝術和設計民主化,融入公共生活。他說:「藝術不能脫離生活,好看而不好用的東西,都不應該存在。」在1940和1950年代,他設計了許多日常生活的物件,包括:燈具、菸灰缸、碗盤、時鐘、電視、濃縮咖啡機和玩具等。
莫那利認為「書」也是一種物質材料,他不斷質疑一本書的本質,如果取消了做為訊息功能的文本,那麼書該如何被閱讀?就像「無用的機器」,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他創作了許多《無法閱讀的書》(Libro Illeggibile ),裡面沒有文字,當讀者進入書中靜默的空間,僅能憑藉形式、顏色和材質與書互動,但卻飽含著無限感官的啟發。
就在莫那利挑戰書的概念時,他發現找不到適合給兒子亞貝托讀的童書。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坊間出版的多是線性敘事和充滿道德規範的兒童讀物,不斷向孩子灌輸重複的概念。於是他觀察亞貝托對色彩、圖像和材質的反應,在1945年規畫出版10本圖畫書。然而因為二戰物資短缺,當年的「1945系列」只出版了7本,直到1997年才又補上兩本,而其中一本原稿已佚失。
這個系列每一本的型態和架構都相當講究,精緻又獨特,徹底運用了書的構造、特性和材質,做出有立體感的作品,可說是超越時代的先驅。就以其中的《生日快樂》這本來說,莫那利藉著摺疊、大小紙張拼貼、大小書本組合等手法,將一個父親為兒子送上生日禮物的歷程,表現得既有節奏感又充滿驚喜。
這本書不只是莫那利送給兒子的禮物,也是他為所有小孩獻上的心意——他要把童書交還給真正的主人。舞蹈家林懷民曾說:「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當孩子打開五感的雷達,自己去體驗這些精心設計的書頁,從其中想像和發現後,得到的迴響會永遠銘刻在他們的生命中。這是莫那利溫柔的童書革命,終於讓孩子贏回閱讀的話語權。
接著在1956年,莫那利創作了《暗夜中》。筆者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想起在日本直島參觀的藝術計畫「南寺」,安藤忠雄將南寺的遺址改建為展覽空間,藝術家James Turelly在其中規畫設計了作品「Back side of the Moon」,觀者走入全然漆黑的空間,起初會感到不安,直到在黯黑中所有的感知被放大,才得以窺見一縷微光指引前路。
這場光的展演,莫那利早早就在書的微型劇場中完成了,令人佩服。書中呈現了更為廣闊的世界,他使用卡紙、描圖紙和美術紙,打造出遊走古今的時空環境,再藉著打洞、切割和翻頁的效果,邀請讀者啟動感知,由生命初始的黑暗混沌,漸次發現世界的廣闊和豐美。
《暗夜中》內頁(大塊文化提供)
莫那利要求極致完美的圖文搭配,但是他絕對不是正經八百的學院派畫家,而是玩心很重的新潮藝術家,總想在書中玩耍新遊戲。1958年《Le Forchette 》(叉子)的版式,像一本多種語言的菜單,瀏覽後才發現叉子也有表情、會打手語,實在太有趣了!在意象紛陳的環境中,淬鍊出事物的本質,這本書讓讀者見識了莫那利化繁為簡的功力。
原本被視為教育工具的字母書,在莫那利的手中也翻轉面貌。《Bruno Munari’s ABC 》由選字即見「從兒童出發」的用心,圍繞著孩子的生活,隨他們的眼光所及,圖文皆擇取與兒童能產生共鳴的事物。其後出版的《Bruno Munari’s ZOO 》,明亮大膽的插圖擺脫了知識類圖畫書的制式風格,莫那利由動物的生物特徵發想,詼諧地展現牠們獨一無二的屬性,真是一座饒富生命力的動物園。
1968年莫那利出版了《Nella nebbia di Milano 》(在米蘭的薄霧中),後來改名為《The Circus in the Mist 》(霧中的馬戲團)。這本書集莫那利創作元素之大成,從紙張材料、顏色、形狀、裝訂、設計各方面,來探討視覺溝通方法論。
多層重疊的描圖紙,引領讀者進入如夢的霧中,透過翻頁再漸漸走出朦朧的迷霧,生動多彩的馬戲團突然出現眼前。隨著紙上各式的裁切和挖洞,讀者不只注視,也加入一同狂歡,但歡樂的時光終有結束的時刻,再穿越公園的夜色回家吧!莫那利說:「生活只在家裡進行。」(Life only goes on within the home.)這是莫那利的顛峰之作,更是他獻給生於斯、長於斯的米蘭一封詩意的情書。
在這場盛大的視覺饗宴之後,莫那利反向構思新作,他和Corraini Edizioni出版社合作成立的想像力實驗工作室,由1972至1978年共推出66冊,採正方形版式、平裝、平價的「許多孩子」(Tantibambini)系列。其中的《小白帽》、《小黃帽》和《小綠帽》,脫胎自經典童話《小紅帽》,但莫那利顛覆傳統,創造新時代的人物和故事,將孩子從王子和公主的迷思中解放出來。
在關注童書之餘,莫那利也是個出色的老師,他曾於1967年受哈佛大學劍橋視覺藝術中心之邀,為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講授「設計與藝術傳達」課程,他讓學生理解到,藝術不是技術,而且有可以跨文化理解的原則。他也曾在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等學校授課,致力於藝術教育的推廣。
日本自1950年代就大量在雜誌上介紹莫那利的思想和作品,1952年莫那利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舉辦「偏光」攝影作品展之後,也多次前往日本講學、展覽和旅行。在彼此的交流中,他受到日本禪宗思想的啟發,而他簡潔純粹的創作美學觀,也影響了好幾代的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就曾說莫那利為他揭示了創作中隱藏的祕密;駒形克己初期的作品,亦可看出來自莫那利創作的元素。
莫那利曾調皮地說自己清醒和睡覺的時間和大家一樣,不過他驚人的跨界展演,可說是祖師級的「斜槓一族」。在他多重的身分中,有一個他最喜歡的角色,那就是「陪小孩玩專員」。1977年他在米蘭的布雷拉美術館開啟了第一場「玩藝術」兒童創造教育工作坊,現今的米蘭兒童博物館(MUBA)仍延續其志,不定期推出與莫那利相關主題的展覽。
這個專門為孩子打造的自由空間,鼓勵孩子無拘無束的動手做,盡情玩各種材料。他引用荀子「不聞不若聞之,聞知不若見知,見知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理念,認為孩子在博物館裡,不只是去學習講述展品的知識,或模仿藝術品的樣貌,而是要能分享創意,激發想像力,感受創造的樂趣。
莫那利鼓勵孩子透過各種材料的組合、創造,激發想像力。
莫那利相信想像力是可以具體實現的,他希望能給孩子們一些線索和建議,而不是規則,讓孩子們自己找到創作的方法。於是七十多歲的老爺爺,不僅陪孩子玩,還為他們創作了《畫棵樹吧!》、《畫太陽吧!》和《沙拉裡的玫瑰》等書。他強調畫圖的樂趣不在技巧好壞,而是在作畫過程中對自然和自我的發現,透過身體行動與繪本對話,就可以找到通往新世界的道路。
莫那利說:「終生保持童年的精神,意味著保持學習的好奇心、理解的樂趣和交流的渴望。」他就像一名帶著俏皮閃亮眼睛的頑童,一邊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又一個自創的寶物,一邊分析和闡明它們的機制,直到另一個更新、更有趣的寶物誕生。
這位無法被歸類的創新者,一生懷著巨大的熱情遊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從未因身分認同而苦惱。即使有時違反邏輯,甚至瀕臨荒誕的邊緣,他仍要挑戰每個人都想知道的宇宙奧祕。
1998年莫那利高壽過世,但他留下豐厚的文化遺產,至今仍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如同一首輕盈浮動的幻想曲,時時縈繞提示我們:每個人都能自由擁有幻想的力量,去發現無人能見的真相。●
Tags:
布魯諾.莫那利與他的作品「無用裝置」(useless machines)(取自munart)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讓一代代孩童著迷?他們在童書的發展上有什麼貢獻,又為童書世界注入了什麼樣的新活水?
Openbook為喜愛圖畫書的大小讀者,精心規畫「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每個月將為大家介紹一位當月出生的世界級童書大師。邀請讀者一起來逛遊多采多姿的兒童圖畫書世界,也為大師熱鬧慶生。
在京都花見小路的盡頭,有一座日本最古老的禪寺,八百多年前,榮西禪師自宋朝習得臨濟宗禪法,並將中國的茶樹種籽及相關禮儀帶回日本,成為「建仁寺」的開山祖師。歷史悠久的古寺中有兩座名庭,其中的「○△□乃庭」,象徵禪宗的四大思想「地、水、風、火」,隱喻宇宙萬物皆由這三種基本形狀所創造。
藝術大師布魯諾.莫那利(Bruno Munari)也從這三種基本造型發想,創作了《正方形》、《圓形》、《三角形》三書,剖析這些造型在異文化中的歷史及其運用。
曠遠無窮的四方,包涵萬事萬物,可以變化出許多有趣的結構,切割成矩形和三角形,和人體、藝術創作、建築和方塊字密切相關。而沒有銳角,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圓」,象徵著永恆和神祕,常指涉神聖的事物。「圓」同時也是與人平易相親的造型,人類最早期的手繪符號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字母和表意符號系統都有圈圈,又如日常使用的物件:鍋、碗、瓢、盆,也都是完美的圓型。
雖然「圓」是最簡單的曲線,但其實它是不穩定且不斷變化的。優游於視覺語言之海的莫那利,如同無限擴展的圓,在長達70年的創作生涯中,行旅於不同的面向間,做出精彩的跨界展演,在繪畫、雕塑、電影、工業設計、童書、文學和藝術教育等各種領域,都締造了非凡的成就。
布魯諾.莫那利於1907年10月24日誕生於義大利米蘭,因為父母親在Badia Polesine買下一棟古宅經營飯店,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就在風景如畫卻保守封閉的鄉村度過。「無聊」和「好奇心」驅動著他做了一些異想天開的活動,他把色紙剪成碎片,向天空揮灑,然後觀察它們飄落的樣態,以及穿梭其間的光影幻化。然而在他的童年中,從未想像過未來會成為一名藝術家。
1933年左右,他設計並製造了一座動態的「無用裝置」(useless machines),成為莫那利詩學的第一個也是最完整的表達之一。一系列具有不同自由運動的輕元素在空中組合,將機器的本質推向更接近無用,而藝術的本質更接近有用的境界。這個看似荒謬且幾乎毫無價值的作品,改寫了人們對「雕塑」的認知,而它的源頭,就隱藏在童年的創意遊戲中。
從來往飯店的旅客口中,莫那利聽到了許多趣事軼聞,在經歷了徹底摧毀舊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種新奇的科技和概念方興未艾,觸動了少年追慕的心懷。於是在18歲時,他回到米蘭,和擔任工程師的叔叔一起工作。
當時在米蘭,有一群推崇青春、速度、暴力、機器和城市之美的「未來主義者」,極力讚頌科技在新時代的潛能與活力。他們的創作興趣涵蓋了所有藝術樣式,並不斷發表狂熱激進的宣言,鼓吹要揚棄藝術傳統的包袱,實驗新的語法結構,進行前衛的美學革命,正面對陳腐的學院系統宣戰。
未來主義者承諾要為義大利帶來閃閃發光的未來,吸引了莫那利的注意。在偶然的機緣下,他在書店遇見未來主義的發起人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很快的成為第二次未來主義的成員。1927年莫那利首次和其他成員一同展出拼貼畫和新型雕塑,後續又一起探索了「航空繪畫」(aeropittura)技法,從飛行的視角變化構成全新的現實。
隨著未來主義一派愈發擁護法西斯思想,無法認同這種政治理念的莫那利,在二戰後與他們漸行漸遠。不過未來主義的確對莫那利早期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後他探索達達、超現實等現代主義流派的技巧,但他作品中強調力量、速度、簡潔和科技的審美觀,依然可見來自未來主義的核心信念。
1930年代起,莫那利開始和Riccardo Castagnedi合作,從事平面設計工作,之後他擔任義大利最大出版公司Mondadori的新聞平面設計師,以及《Tempo》雜誌的藝術總監,同時是許多出版社和雜誌社的圖像顧問。他不僅創作大量的廣告設計,也透過不拘一格的圖像,帶動了視覺傳達的創新討論。
被畢卡索譽為「現代達文西」的莫那利,在1942年出版了《莫那利的機器》。的確如同偉大的發明家達文西一般,莫那利藉由繪畫來融合自然科學和機器發明,但他的發想更加無拘無束。他在書中創造了13種令人歎為觀止的裝置,看似天馬行空的點子,其實來自觀察生活,在乍看理性的圖示中,隱藏著豐富的意趣,配合上生動的故事,讓人不禁為他的奇想讚嘆。書末他煞有其事的附上一張勘誤表,更是俏皮的神來之筆。
他的幽默感和獨特的觀點,在《莫那利的獨家報導》中亦可窺見。原本為紀實的影像之旅,在帶著荒誕、戲謔口吻的圖說引導下,轉而成為一場想像力國度的冒險,莫那利重新喚醒讀者,要對慣習的舊物投注嶄新審視的眼光,要對成見保持警戒的態度。
莫那利就像一位「文藝復興人」,對世界的萬事萬物求知若渴。他在1948年和友人一起創立了「MAC」(Il Movimento per l'arte concreta),探索有機運動和機械運動如何共存,之後繼續研究光投影的視覺實驗,拍攝影片。他也曾經透過影印機螢幕的移動,來創作照片和肖像。
雖然他對抽象抱持高度的興趣,但他不只喜歡做哲學性的思考,也希望讓藝術和設計民主化,融入公共生活。他說:「藝術不能脫離生活,好看而不好用的東西,都不應該存在。」在1940和1950年代,他設計了許多日常生活的物件,包括:燈具、菸灰缸、碗盤、時鐘、電視、濃縮咖啡機和玩具等。
莫那利認為「書」也是一種物質材料,他不斷質疑一本書的本質,如果取消了做為訊息功能的文本,那麼書該如何被閱讀?就像「無用的機器」,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他創作了許多《無法閱讀的書》(Libro Illeggibile),裡面沒有文字,當讀者進入書中靜默的空間,僅能憑藉形式、顏色和材質與書互動,但卻飽含著無限感官的啟發。
就在莫那利挑戰書的概念時,他發現找不到適合給兒子亞貝托讀的童書。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坊間出版的多是線性敘事和充滿道德規範的兒童讀物,不斷向孩子灌輸重複的概念。於是他觀察亞貝托對色彩、圖像和材質的反應,在1945年規畫出版10本圖畫書。然而因為二戰物資短缺,當年的「1945系列」只出版了7本,直到1997年才又補上兩本,而其中一本原稿已佚失。
這個系列每一本的型態和架構都相當講究,精緻又獨特,徹底運用了書的構造、特性和材質,做出有立體感的作品,可說是超越時代的先驅。就以其中的《生日快樂》這本來說,莫那利藉著摺疊、大小紙張拼貼、大小書本組合等手法,將一個父親為兒子送上生日禮物的歷程,表現得既有節奏感又充滿驚喜。
這本書不只是莫那利送給兒子的禮物,也是他為所有小孩獻上的心意——他要把童書交還給真正的主人。舞蹈家林懷民曾說:「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當孩子打開五感的雷達,自己去體驗這些精心設計的書頁,從其中想像和發現後,得到的迴響會永遠銘刻在他們的生命中。這是莫那利溫柔的童書革命,終於讓孩子贏回閱讀的話語權。
接著在1956年,莫那利創作了《暗夜中》。筆者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想起在日本直島參觀的藝術計畫「南寺」,安藤忠雄將南寺的遺址改建為展覽空間,藝術家James Turelly在其中規畫設計了作品「Back side of the Moon」,觀者走入全然漆黑的空間,起初會感到不安,直到在黯黑中所有的感知被放大,才得以窺見一縷微光指引前路。
這場光的展演,莫那利早早就在書的微型劇場中完成了,令人佩服。書中呈現了更為廣闊的世界,他使用卡紙、描圖紙和美術紙,打造出遊走古今的時空環境,再藉著打洞、切割和翻頁的效果,邀請讀者啟動感知,由生命初始的黑暗混沌,漸次發現世界的廣闊和豐美。
莫那利要求極致完美的圖文搭配,但是他絕對不是正經八百的學院派畫家,而是玩心很重的新潮藝術家,總想在書中玩耍新遊戲。1958年《Le Forchette》(叉子)的版式,像一本多種語言的菜單,瀏覽後才發現叉子也有表情、會打手語,實在太有趣了!在意象紛陳的環境中,淬鍊出事物的本質,這本書讓讀者見識了莫那利化繁為簡的功力。
原本被視為教育工具的字母書,在莫那利的手中也翻轉面貌。《Bruno Munari’s ABC》由選字即見「從兒童出發」的用心,圍繞著孩子的生活,隨他們的眼光所及,圖文皆擇取與兒童能產生共鳴的事物。其後出版的《Bruno Munari’s ZOO》,明亮大膽的插圖擺脫了知識類圖畫書的制式風格,莫那利由動物的生物特徵發想,詼諧地展現牠們獨一無二的屬性,真是一座饒富生命力的動物園。
1968年莫那利出版了《Nella nebbia di Milano》(在米蘭的薄霧中),後來改名為《The Circus in the Mist》(霧中的馬戲團)。這本書集莫那利創作元素之大成,從紙張材料、顏色、形狀、裝訂、設計各方面,來探討視覺溝通方法論。
多層重疊的描圖紙,引領讀者進入如夢的霧中,透過翻頁再漸漸走出朦朧的迷霧,生動多彩的馬戲團突然出現眼前。隨著紙上各式的裁切和挖洞,讀者不只注視,也加入一同狂歡,但歡樂的時光終有結束的時刻,再穿越公園的夜色回家吧!莫那利說:「生活只在家裡進行。」(Life only goes on within the home.)這是莫那利的顛峰之作,更是他獻給生於斯、長於斯的米蘭一封詩意的情書。
在這場盛大的視覺饗宴之後,莫那利反向構思新作,他和Corraini Edizioni出版社合作成立的想像力實驗工作室,由1972至1978年共推出66冊,採正方形版式、平裝、平價的「許多孩子」(Tantibambini)系列。其中的《小白帽》、《小黃帽》和《小綠帽》,脫胎自經典童話《小紅帽》,但莫那利顛覆傳統,創造新時代的人物和故事,將孩子從王子和公主的迷思中解放出來。
在關注童書之餘,莫那利也是個出色的老師,他曾於1967年受哈佛大學劍橋視覺藝術中心之邀,為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講授「設計與藝術傳達」課程,他讓學生理解到,藝術不是技術,而且有可以跨文化理解的原則。他也曾在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等學校授課,致力於藝術教育的推廣。
日本自1950年代就大量在雜誌上介紹莫那利的思想和作品,1952年莫那利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舉辦「偏光」攝影作品展之後,也多次前往日本講學、展覽和旅行。在彼此的交流中,他受到日本禪宗思想的啟發,而他簡潔純粹的創作美學觀,也影響了好幾代的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就曾說莫那利為他揭示了創作中隱藏的祕密;駒形克己初期的作品,亦可看出來自莫那利創作的元素。
莫那利曾調皮地說自己清醒和睡覺的時間和大家一樣,不過他驚人的跨界展演,可說是祖師級的「斜槓一族」。在他多重的身分中,有一個他最喜歡的角色,那就是「陪小孩玩專員」。1977年他在米蘭的布雷拉美術館開啟了第一場「玩藝術」兒童創造教育工作坊,現今的米蘭兒童博物館(MUBA)仍延續其志,不定期推出與莫那利相關主題的展覽。
這個專門為孩子打造的自由空間,鼓勵孩子無拘無束的動手做,盡情玩各種材料。他引用荀子「不聞不若聞之,聞知不若見知,見知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理念,認為孩子在博物館裡,不只是去學習講述展品的知識,或模仿藝術品的樣貌,而是要能分享創意,激發想像力,感受創造的樂趣。
莫那利相信想像力是可以具體實現的,他希望能給孩子們一些線索和建議,而不是規則,讓孩子們自己找到創作的方法。於是七十多歲的老爺爺,不僅陪孩子玩,還為他們創作了《畫棵樹吧!》、《畫太陽吧!》和《沙拉裡的玫瑰》等書。他強調畫圖的樂趣不在技巧好壞,而是在作畫過程中對自然和自我的發現,透過身體行動與繪本對話,就可以找到通往新世界的道路。
莫那利說:「終生保持童年的精神,意味著保持學習的好奇心、理解的樂趣和交流的渴望。」他就像一名帶著俏皮閃亮眼睛的頑童,一邊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又一個自創的寶物,一邊分析和闡明它們的機制,直到另一個更新、更有趣的寶物誕生。
這位無法被歸類的創新者,一生懷著巨大的熱情遊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從未因身分認同而苦惱。即使有時違反邏輯,甚至瀕臨荒誕的邊緣,他仍要挑戰每個人都想知道的宇宙奧祕。
1998年莫那利高壽過世,但他留下豐厚的文化遺產,至今仍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如同一首輕盈浮動的幻想曲,時時縈繞提示我們:每個人都能自由擁有幻想的力量,去發現無人能見的真相。●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7》大川普,吹什麼,吹……
延伸閱讀
8月繪本大師》不受常識束縛的生活:繪本作家五味太郎追求自由的道路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 閱讀更多
話題》第7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奬揭曉,首獎為《蘇丹的犀角》,推薦書中有5本來自台灣的作品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日Bunkamuraドゥマゴ文學獎20年來首度由繪本獲獎,及其他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