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7歲的亨利.莫雷森(Henry Molaison)為了治療從小困擾他的嚴重癲癇,在專業醫生的診斷和執刀下,接受了一場實驗性質的大腦顳葉內側切除手術。那是精神外科的全盛時期,醫界對大腦手術充滿自信,要等到數十年之後,無數病歷的累積,才意識到輕易對大腦動刀的副作用。
很不幸地,年輕的莫雷森就是其中一例,手術看似使癲癇得到了控制,但也剝奪了他形成長期記憶的能力。在往後五十多年的人生裡,他只剩下30秒短期記憶的能力,30秒過去,一切灰飛煙滅。
莫雷森變成了只有「當下」的人,這句話看似浪漫,實則悲劇。沒有記憶幾乎等於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無法和人結識,也無法從事工作。他的後半生活在專業的照護機構裡,成為科學家們研究大腦運作的實驗對象,成了論文上的實驗代號「H.M.」。
長期與莫雷森合作的神經暨大腦認知科學家蘇珊.科金(Suzanne Corkin),在以莫雷森生平撰寫的科普書籍《永遠的現在式:失憶患者H.M.給人類記憶科學的贈禮》裡,記錄了下面這段故事:年過半百的莫雷森,在他皮夾裡放著兩張紙條,一張寫著:「爸爸過世了」,另一張則寫著:「媽媽住在安養院裡,身體健康。」他只能依賴著這兩張紙條,讓他免於至親不在身邊的焦慮。
莫雷森的故事,是一則關於記憶血淋淋的隱喻,無論從自我認同到日常生活,都是以記憶為基礎才能成立。
然而,記憶的構成如此複雜,存在卻如此脆弱。在時間洪流中,多數生命碎片都被捲入遺忘的深淵,消失於虛無。因此處理記憶,小心保存,試著拼湊串連,甚至組織成一則敘述或故事,都是面對生命消逝的恐懼。
記憶的片段,組合成有劇情頭尾、有邏輯因果的述和故事,即是某種意義上的歷史。從上世紀末開始,史學研究的場域開始逐漸放寬,一方面在視角上有所改變,不再僅注視上層的英雄、偉人,而是由下而上,挖掘在過往歷史紀載中無名的大眾。另一方面則是拓展紀錄或傳遞歷史的媒介,在文字之外,圖像、影像、聲音……都是新的載體,皆有機會成為分析史料和傳達歷史的中介。
近來台灣方興未艾的歷史普及作品,或多或少也都走向關注凡人的大眾視野,以及利用各種不同媒介進行創新。
▇虛構填補記憶的孔隙,《來自清水的孩子》
在圖像小說領域裡,慢工出版社的一系列紀實漫畫,可能是最佳的代表。這些作品多半以一般人為主角,以漫畫獨有的圖像美學,試圖將過去的記憶經由線條定型於紙張之上,以畫面的渲染力讓讀者產生史家最重視的「神入」共鳴。
如果文字屬於理性,那麼圖像則屬於感性。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一生為底本創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呈現著圖像史學敘事的感性特質。這部全四卷的著作裡,每一格畫面或情節都經歷了大量史料的考證,不只源自蔡焜霖的口述歷史《逆風行走的人生:蔡焜霖口述生命史》或傳記《我們只能歌唱:蔡焜霖的生命故事》,也包括書中相關人物的口述採訪,以及《王子》雜誌等史料的搜集和考訂,打造出堅實的歷史厚度。但藉由圖像的想像力,以看似具像的繪製出發,再進一步將事實抽象化,貨真價實地做到讓傳主一生的文字描述「躍然紙上」。
正因為對事實的考據和講究,深刻掌握了傳主記憶底層最真實的情緒,讓《來自清水的孩子》能擁有在紀實之中虛構的空間。譬如第三卷卷末,窮途末路的焜霖在夢中與父親對話,對應於第二卷時的天人永別,這雖然是傳主生平文字中未曾出現的段落,但卻讓人感受到錐心刺骨的「真實」。與其說是捏造了「記憶」,倒不如說是虛構填補了「記憶」的孔隙,提供了人性所盼望的救贖與和解。
▇以線條的疏密,呈現時光的樣貌,《臺北來信》
不同於有文本對應的《來自清水的孩子》,《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和《臺北來信》這兩部創作則顯得更為自由,並將對記憶的探索推得更深更遠。
《臺北來信》是對記憶進行固態的考古和挖掘,試圖在歲月砂石層層堆積之下,把被塵封的記憶還原重現。作者一匹魚的身分特殊,生長於中國,之後旅居亞洲各地,目前定居首爾。他以原子筆獨有的筆觸,近乎素描般寫實的手法,將祖母的口述歷史化為創作,記錄1949年之後家族的兩岸分隔。
一匹魚經營的圖像風格,本身便帶有濃厚的「歷史感」,甚至近似某種傳統畫報式的氛圍。繁複的線條千絲萬縷,像極了史家於史料、檔案之中還原歷史事實的苦功。就像書中孤船渡海的畫面,那天空與海洋的線條,在深淺不一的藍色油墨之下,作者重現或捕捉的不只是曾發生的事實經過,更是將「時光」這樣抽象的概念,以線條的疏密化為紙面上具象的實體。
對台灣讀者來說,《臺北來信》書中關於國共內戰、文革,乃至兩岸開放探親、台胞返鄉的種種描述,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距離。對某些世代的人來說,這幾乎是每天在報章雜誌都會看到的內容,是集體記憶的主體。然而,到了某個時間點,突然之間,類似的記憶很少再被提起,彷彿成為少數人遙遠的上古紀事。其間的落差,顯示著「現在」對「過去」的影響,記憶的重量往往由「現在」的天秤所決定。但也正說明著,凝固小人物記憶成為歷史的重要,不管時代的風往哪一個方向吹,人性共通的喜怒哀樂仍是不變的永恆。
對某些讀者來說,《臺北來信》的歷史背景或許陌生,但人性的堅忍和脆弱,命運作弄之下的無常,以及人生最後人事物甚或記憶皆已流散的滄桑,仍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一代一代原住民的共同質問,《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
《死者的孩子》是作為都市原住民的作者偕志語,經由對父親人生的追尋,進而反思自我認同的歷程。去世父親的生平像是一個難解的謎,書中以「記憶」和「夢境」交錯的手法,在真實與虛幻之間,以父親一生為引,描繪了對於逝去的哀傷,以及永遠漂浮沒有定著點的無奈。書中的記憶刻意被拆解和混合,有時是父親,有時是兒子,斷裂處則補以魔幻般的場景作為銜接,每一格的畫面都是真假虛實的雜揉。
在書中的記憶是液態的樣貌,是不斷浮動、游移、變形的,提醒著人們記憶經由敘述而定型之前的原貌。其中唯一恆久不變的,是那永不止息的吶喊和質疑:「回家嗎?是回?還是去?」究竟何處是求索的盡頭?何處是可以佇足棲身之所?那是作者父子之間傳承的質問,也是台灣一代又一代原住民的共同質問。
▇是藝術也是治療,《我的日本夢》
同樣是記憶和想像之間交融的液態面貌,近期由大辣出版的《我的日本夢》亦採取了類似的取徑。在這部處女作之中,法日混血的卡蜜兒.華耶(Camille Royer)引領著讀者走入她的童年。
華耶在法國出生長大,日本雖然在萬里之遙,但始終透過她的母親緊緊將她纏繞。這樣的纏繞,是兼具明亮和陰暗的雙面刃。對害怕夜晚的小女孩來說,母親睡前講的日本童話或哼唱的日本歌謠,是讓她安心入夢的撫慰。同時,她母親和日本原生家庭之間的愛恨糾葛,又像毒素一樣,順著母親的情緒流入她的家庭,讓慈愛的父母變成厲鬼,在她心底留下難以治療的創傷。
《我的日本夢》不只是圖像小說,更是一本圖像私小說,既是藝術也是治療。以黑白童真的鉛筆線條,作為訴說日常的基調,那些與日本有關的事物,無論是日本的童話、歌謠,或者是母親因原生家庭而起的怨恨或遷怒,則用彩頁表達。作者用看似隱晦但又令人不忍直視的坦蕩,描繪日本加諸在她母親身上的枷鎖,而這枷鎖又間接強行加在小女孩的心靈世界。
這是一本心碎之書,小女孩承擔著她不應承擔的恐懼和責任,在認同的邊界飽受折磨。在心碎之外,《我的日本夢》又是一篇自我治療,作者透過藝術昇華記憶,正視童年的心理創傷,和母親與自己和解,開始人生的下一篇章。
亨利.莫雷森的人生,告訴我們記憶是自我認同的基礎,是生活謀生的本能。本文提到的這些圖像著作,則更進一步展現了保存與傳達記憶的不同可能。
如果文字是對記憶的理性解剖,或者經由描述的重新詮釋,圖像則訴諸於更感性、更直接的內心共鳴。利用畫面營造出置放記憶的空間,並如同所有的漫畫,空間裡不只有創作者單方面的訴說,更需要讀者在腦海中將每個格子銜接,進而還原記憶的全貌。那是記憶的共享,也是情感的共鳴,體現了記憶的不同樣態,也允許以虛構和推論自行填補空白,進而讓記憶發揮應有的光芒和功能。
這類觸及「歷史」的圖像小說,或許違反專業史學諸多的學術規範和限制,但卻是所有治史者深深羨慕,關於歷史和記憶的上乘描述。●
來自清水的孩子 Son of Formosa 3:《王子》時代
作者:游珮芸、周見信
出版:慢工文化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游珮芸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
周見信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現就讀於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在圖像創作、美術教育與兒童文學之間遊走。
2016年以《小白》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首獎,出版有《尋貓啟事》、《小小的大冒險》、《小松鼠與老榕樹》、《雞蛋花》、《小朱鸝》、《壹號月臺》等圖畫書。
|
臺北來信
作者:一匹魚
出版:慢工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一匹魚
生於中國黃海邊一個小鎮;求學及謀職於南京十五年;旅居南洋三年,紀錄遊歷東南亞各地的街景人像,也笨拙學畫漫畫;暫居首爾,學著成為妻子的廚師與女兒的玩伴;自印線描與漫畫書三冊;磕絆重讀老掉牙的原版書,悶頭續畫少人看的小故事。
Instagram:solofish007
|
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
作者:偕志語
出版:慢工文化
定價:39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偕志語
生於1989年,成長於三重的都市原住民。台大戲劇系畢業,海筆子成員,曾從事劇場燈光、電影美術,2020年末回到豐濱的小學擔任行政助理,重返陌生的故鄉。
|
我的日本夢
Mon premier rêve en japonais
作者:卡蜜兒.華耶(Camille Royer)
譯者:韓書妍
出版:大辣出版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卡蜜兒.華耶(Camille Royer)
插畫家、漫畫家。1997年生於巴黎。2014年拿到日文文憑後,進入美術預備班,而後考取école Estienne。2016赴日在插畫家田中英樹身旁實習,回到法國後進入安古蘭美術學院就讀。本書為她的第一本圖像小說作品。
|
Tags:
1953年,27歲的亨利.莫雷森(Henry Molaison)為了治療從小困擾他的嚴重癲癇,在專業醫生的診斷和執刀下,接受了一場實驗性質的大腦顳葉內側切除手術。那是精神外科的全盛時期,醫界對大腦手術充滿自信,要等到數十年之後,無數病歷的累積,才意識到輕易對大腦動刀的副作用。
很不幸地,年輕的莫雷森就是其中一例,手術看似使癲癇得到了控制,但也剝奪了他形成長期記憶的能力。在往後五十多年的人生裡,他只剩下30秒短期記憶的能力,30秒過去,一切灰飛煙滅。
莫雷森變成了只有「當下」的人,這句話看似浪漫,實則悲劇。沒有記憶幾乎等於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無法和人結識,也無法從事工作。他的後半生活在專業的照護機構裡,成為科學家們研究大腦運作的實驗對象,成了論文上的實驗代號「H.M.」。
長期與莫雷森合作的神經暨大腦認知科學家蘇珊.科金(Suzanne Corkin),在以莫雷森生平撰寫的科普書籍《永遠的現在式:失憶患者H.M.給人類記憶科學的贈禮》裡,記錄了下面這段故事:年過半百的莫雷森,在他皮夾裡放著兩張紙條,一張寫著:「爸爸過世了」,另一張則寫著:「媽媽住在安養院裡,身體健康。」他只能依賴著這兩張紙條,讓他免於至親不在身邊的焦慮。
莫雷森的故事,是一則關於記憶血淋淋的隱喻,無論從自我認同到日常生活,都是以記憶為基礎才能成立。
然而,記憶的構成如此複雜,存在卻如此脆弱。在時間洪流中,多數生命碎片都被捲入遺忘的深淵,消失於虛無。因此處理記憶,小心保存,試著拼湊串連,甚至組織成一則敘述或故事,都是面對生命消逝的恐懼。
記憶的片段,組合成有劇情頭尾、有邏輯因果的述和故事,即是某種意義上的歷史。從上世紀末開始,史學研究的場域開始逐漸放寬,一方面在視角上有所改變,不再僅注視上層的英雄、偉人,而是由下而上,挖掘在過往歷史紀載中無名的大眾。另一方面則是拓展紀錄或傳遞歷史的媒介,在文字之外,圖像、影像、聲音……都是新的載體,皆有機會成為分析史料和傳達歷史的中介。
近來台灣方興未艾的歷史普及作品,或多或少也都走向關注凡人的大眾視野,以及利用各種不同媒介進行創新。
▇虛構填補記憶的孔隙,《來自清水的孩子》
在圖像小說領域裡,慢工出版社的一系列紀實漫畫,可能是最佳的代表。這些作品多半以一般人為主角,以漫畫獨有的圖像美學,試圖將過去的記憶經由線條定型於紙張之上,以畫面的渲染力讓讀者產生史家最重視的「神入」共鳴。
如果文字屬於理性,那麼圖像則屬於感性。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一生為底本創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呈現著圖像史學敘事的感性特質。這部全四卷的著作裡,每一格畫面或情節都經歷了大量史料的考證,不只源自蔡焜霖的口述歷史《逆風行走的人生:蔡焜霖口述生命史》或傳記《我們只能歌唱:蔡焜霖的生命故事》,也包括書中相關人物的口述採訪,以及《王子》雜誌等史料的搜集和考訂,打造出堅實的歷史厚度。但藉由圖像的想像力,以看似具像的繪製出發,再進一步將事實抽象化,貨真價實地做到讓傳主一生的文字描述「躍然紙上」。
正因為對事實的考據和講究,深刻掌握了傳主記憶底層最真實的情緒,讓《來自清水的孩子》能擁有在紀實之中虛構的空間。譬如第三卷卷末,窮途末路的焜霖在夢中與父親對話,對應於第二卷時的天人永別,這雖然是傳主生平文字中未曾出現的段落,但卻讓人感受到錐心刺骨的「真實」。與其說是捏造了「記憶」,倒不如說是虛構填補了「記憶」的孔隙,提供了人性所盼望的救贖與和解。
▇以線條的疏密,呈現時光的樣貌,《臺北來信》
不同於有文本對應的《來自清水的孩子》,《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和《臺北來信》這兩部創作則顯得更為自由,並將對記憶的探索推得更深更遠。
《臺北來信》是對記憶進行固態的考古和挖掘,試圖在歲月砂石層層堆積之下,把被塵封的記憶還原重現。作者一匹魚的身分特殊,生長於中國,之後旅居亞洲各地,目前定居首爾。他以原子筆獨有的筆觸,近乎素描般寫實的手法,將祖母的口述歷史化為創作,記錄1949年之後家族的兩岸分隔。
一匹魚經營的圖像風格,本身便帶有濃厚的「歷史感」,甚至近似某種傳統畫報式的氛圍。繁複的線條千絲萬縷,像極了史家於史料、檔案之中還原歷史事實的苦功。就像書中孤船渡海的畫面,那天空與海洋的線條,在深淺不一的藍色油墨之下,作者重現或捕捉的不只是曾發生的事實經過,更是將「時光」這樣抽象的概念,以線條的疏密化為紙面上具象的實體。
對台灣讀者來說,《臺北來信》書中關於國共內戰、文革,乃至兩岸開放探親、台胞返鄉的種種描述,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距離。對某些世代的人來說,這幾乎是每天在報章雜誌都會看到的內容,是集體記憶的主體。然而,到了某個時間點,突然之間,類似的記憶很少再被提起,彷彿成為少數人遙遠的上古紀事。其間的落差,顯示著「現在」對「過去」的影響,記憶的重量往往由「現在」的天秤所決定。但也正說明著,凝固小人物記憶成為歷史的重要,不管時代的風往哪一個方向吹,人性共通的喜怒哀樂仍是不變的永恆。
對某些讀者來說,《臺北來信》的歷史背景或許陌生,但人性的堅忍和脆弱,命運作弄之下的無常,以及人生最後人事物甚或記憶皆已流散的滄桑,仍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一代一代原住民的共同質問,《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
《死者的孩子》是作為都市原住民的作者偕志語,經由對父親人生的追尋,進而反思自我認同的歷程。去世父親的生平像是一個難解的謎,書中以「記憶」和「夢境」交錯的手法,在真實與虛幻之間,以父親一生為引,描繪了對於逝去的哀傷,以及永遠漂浮沒有定著點的無奈。書中的記憶刻意被拆解和混合,有時是父親,有時是兒子,斷裂處則補以魔幻般的場景作為銜接,每一格的畫面都是真假虛實的雜揉。
在書中的記憶是液態的樣貌,是不斷浮動、游移、變形的,提醒著人們記憶經由敘述而定型之前的原貌。其中唯一恆久不變的,是那永不止息的吶喊和質疑:「回家嗎?是回?還是去?」究竟何處是求索的盡頭?何處是可以佇足棲身之所?那是作者父子之間傳承的質問,也是台灣一代又一代原住民的共同質問。
▇是藝術也是治療,《我的日本夢》
同樣是記憶和想像之間交融的液態面貌,近期由大辣出版的《我的日本夢》亦採取了類似的取徑。在這部處女作之中,法日混血的卡蜜兒.華耶(Camille Royer)引領著讀者走入她的童年。
華耶在法國出生長大,日本雖然在萬里之遙,但始終透過她的母親緊緊將她纏繞。這樣的纏繞,是兼具明亮和陰暗的雙面刃。對害怕夜晚的小女孩來說,母親睡前講的日本童話或哼唱的日本歌謠,是讓她安心入夢的撫慰。同時,她母親和日本原生家庭之間的愛恨糾葛,又像毒素一樣,順著母親的情緒流入她的家庭,讓慈愛的父母變成厲鬼,在她心底留下難以治療的創傷。
《我的日本夢》不只是圖像小說,更是一本圖像私小說,既是藝術也是治療。以黑白童真的鉛筆線條,作為訴說日常的基調,那些與日本有關的事物,無論是日本的童話、歌謠,或者是母親因原生家庭而起的怨恨或遷怒,則用彩頁表達。作者用看似隱晦但又令人不忍直視的坦蕩,描繪日本加諸在她母親身上的枷鎖,而這枷鎖又間接強行加在小女孩的心靈世界。
這是一本心碎之書,小女孩承擔著她不應承擔的恐懼和責任,在認同的邊界飽受折磨。在心碎之外,《我的日本夢》又是一篇自我治療,作者透過藝術昇華記憶,正視童年的心理創傷,和母親與自己和解,開始人生的下一篇章。
亨利.莫雷森的人生,告訴我們記憶是自我認同的基礎,是生活謀生的本能。本文提到的這些圖像著作,則更進一步展現了保存與傳達記憶的不同可能。
如果文字是對記憶的理性解剖,或者經由描述的重新詮釋,圖像則訴諸於更感性、更直接的內心共鳴。利用畫面營造出置放記憶的空間,並如同所有的漫畫,空間裡不只有創作者單方面的訴說,更需要讀者在腦海中將每個格子銜接,進而還原記憶的全貌。那是記憶的共享,也是情感的共鳴,體現了記憶的不同樣態,也允許以虛構和推論自行填補空白,進而讓記憶發揮應有的光芒和功能。
這類觸及「歷史」的圖像小說,或許違反專業史學諸多的學術規範和限制,但卻是所有治史者深深羨慕,關於歷史和記憶的上乘描述。●
來自清水的孩子 Son of Formosa 3:《王子》時代
作者:游珮芸、周見信
出版:慢工文化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游珮芸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
周見信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現就讀於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在圖像創作、美術教育與兒童文學之間遊走。
2016年以《小白》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首獎,出版有《尋貓啟事》、《小小的大冒險》、《小松鼠與老榕樹》、《雞蛋花》、《小朱鸝》、《壹號月臺》等圖畫書。
臺北來信
作者:一匹魚
出版:慢工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一匹魚
生於中國黃海邊一個小鎮;求學及謀職於南京十五年;旅居南洋三年,紀錄遊歷東南亞各地的街景人像,也笨拙學畫漫畫;暫居首爾,學著成為妻子的廚師與女兒的玩伴;自印線描與漫畫書三冊;磕絆重讀老掉牙的原版書,悶頭續畫少人看的小故事。
Instagram:solofish007
MAPATAYAY NO WAWA 死者的孩子
作者:偕志語
出版:慢工文化
定價:39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偕志語
生於1989年,成長於三重的都市原住民。台大戲劇系畢業,海筆子成員,曾從事劇場燈光、電影美術,2020年末回到豐濱的小學擔任行政助理,重返陌生的故鄉。
我的日本夢
Mon premier rêve en japonais
作者:卡蜜兒.華耶(Camille Royer)
譯者:韓書妍
出版:大辣出版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卡蜜兒.華耶(Camille Royer)
插畫家、漫畫家。1997年生於巴黎。2014年拿到日文文憑後,進入美術預備班,而後考取école Estienne。2016赴日在插畫家田中英樹身旁實習,回到法國後進入安古蘭美術學院就讀。本書為她的第一本圖像小說作品。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評論》圖像的跨語性與台/日/華多語編排:《來自清水的孩子》巧妙還原歷史、揭示權力位階
閱讀更多
漫畫評論》孤獨如何被解救:馬尼尼為讀《孤獨》
閱讀更多
採集人的野帳I》重返台灣植物調查的黃金時代ft. 漫畫家英張、植物學家董景生、CCC編輯任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