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是如何成為一個「書店」老闆的?
過去長年擔任編輯,一個讀書、寫書、評書、編過書當然也愛書的人,如今成了書店老闆,這角色的轉換似乎只是剛好而已。我開的這家書店,不那麼正統,在許多人眼中它更接近一個「閱讀空間」或「文化空間」,而不太是(或不只是)個賣書的地方。一望直覺是家咖啡店,聞咖啡香而來的客人確實比為書而來的多很多,也沒什麼不好,用書把喝咖啡的人包圍,書香交融咖啡香,潛移默化,最近且最遙遠的催眠。一轉眼五年過去,其實第二年我便清楚意識到自己是個失敗的生意人,不過,因為「文化過動」體質而持導致的諸多嘗試,讓我和內人韋瑋確實玩出了閱讀活動各種假鬼假怪的可能。
到底,我這個人的「書緣」,源自何時何地?
從上小學開始,我就是個經常被寄在「書店」的小孩,父母在百貨公司專心致志地血拼時,安撫躁動兒童的天堂就是百貨公司裡的圖書區。我和大我一個年級的姊姊,屁股往地板上一坐,書本攤開,馬上就安靜下來——大人逛他們的,小孩讀自己的。小孩乖乖「被托兒」的獎賞,就是能夠選一本書買回家。台中市中區的黃金年代,大大百貨、龍心百貨、遠東百貨,是理所當然的休閒風景,而我關於百貨公司的童年記憶,除了小時候最愛吃的港式飲茶,就只有書了。一本又一本兒童讀物——《白蛇傳》《西遊記》《小飛俠》……把當時三民路舊家頂樓幾個高大書櫃塞得滿滿,小學同學裡大概沒幾位家中的書能長成這樣一面書牆的。在信用合作社上班的父親一度認真考慮改行開書店,「家裡開書店」的夢我作了好幾年,不了了之三十年後,這個早就忘得一乾二淨的童夢,竟然實現了。
現在被稱為「舊城」而亟待復興的中區,當年可是台中最摩登的地帶,於我,也曾是家之所在。小時候有人問我打哪來?只要回答:「我家就在台中公園斜對面。」大家就一清二楚了。這個家,大門正對面是光復國小,出門左轉公園路會接上中華路夜市,出門往右直走不一會兒就到第二市場。再多走幾步,是百貨公司般的五星級書店「中央書局」,無論圖書或文具,應有盡有。近年搜查台中文學地景資料,才知這家書店正是詩人路寒袖念台中一中時蹺課躲藏之處,繼續溯源,書店創立之初,日治時期重要文人林獻堂、林幼春曾任股東。
家在三民路時,小學到國中,婚紗街的盛況不斷綿延,媽媽開的長春理髮廳夾在櫛比鱗次的婚紗店當中。樓上住家,樓下開店,理髮廳打烊後就是我的閱讀天地,厚厚椅墊、高高在上的理髮椅,成了我的閱讀寶座。讀報的興趣就在這裡養成,因為店裡有幫客人準備等候席,茶几疊放了不少消磨時間的刊物,許多客人理髮時手上總離不開一本雜誌或一份報紙,所以店裡隨時都有兩三份報紙供人翻閱。當然,也有當年最受歡迎的《時報周刊》。
長大後研究文學,發現好幾位重要文人都待過《時報周刊》,譬如商禽。還不識商禽的我,一開始追的是蔡志忠、朱德庸的漫畫。後來上大學念社會學系、出社會進雜誌社和報社工作,並且樂在其中,都可能與這段兒少時期的「啟蒙」有關。報紙影響讀者看世界的角度,店裡的報紙從《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慢慢遞嬗到《台灣時報》、《自由時報》,透露著父親著政治思想的轉性。只記得店裡訂閱的報紙剛換成《自由時報》時,我讀得渾身不自在,感覺報紙裡呈現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明明該被打屁股的暴民抗爭,在這份報紙裡卻被敘說得那麼天經地義、造反有理。
成為李登輝信徒的父親,某天下班後心血來潮騎摩托載我到三民路上的一家「台灣本土文化書局」,與店主攀談一晌,丟下一句:「有什麼想看的書就買吧,我晚一點再來結帳。」說完就去辦他的事了。印象中那家書店陳列的書種,內容對中學生而言偏硬,最後我竟挑不到一本想帶回家的書——也許微微震顫於「原來這世上存在著這樣的書店啊!」但也可能是當下我更想到公園路轉角去吃大麵羹。說也奇怪,「本土」此後成為街談巷議的關鍵詞,我也變得愈來愈喜歡聽大人聊政治,報紙社論是我愛讀的欄目,民意論壇則是最具張力的版面,讓人讀到血脈賁張。
長春理髮廳曾歷經兩度遭遇祝融。第一回,我們一家子住在樓上,起火點是樓下的廚房,及時滅火,真是萬幸。第二回,我們已舉家遷移到霧峰,回到祖輩所在的家鄉,母親從「到樓下開店」變成「去城區上班」。這一回,城區的店遭大火吞噬。城區的家,與城區的遠東百貨走上同樣的命運,一燒,再燒,終致灰飛煙滅。那幾場大火,預告著中城的沒落。
中區一蹶不振二十多年,不惑之年再回來,縣市已合併,台中縣消失了,台中市變大了,中區變得更小了。舊家對面的光復國小早已不是一班動輒六十位學生的明星大校,附近的第二市場成了觀光客的市場,晃悠一圈,陌生大於熟悉。那家台灣本土文化書局還在,外觀歷盡滄桑,店裡多了一隻貓。
這一回,我可以挑到無數本想看的書,當中有不少霧峰林家文獻圖書,對於正在霧峰從事文化社造的我,如入寶窟,最後帶走了鍾喬《阿罩霧將軍》、潘樵《台灣尋櫟記》以及日本漫畫家杉作《為什麼貓都叫不來》。挑這三本書,除了內容涉及此時此刻關心的文史與環境教育,當然還有些許紀念意義——阿罩霧是霧峰古名,青剛櫟是台灣黑熊的美食,櫟樹又可連上台中文學濫觴「櫟社」,櫟社成立於日治時期的霧峰林家萊園並活躍於城區……至於,為何要選一本貓書?除了跟店主人的話題三句不離貓,我開在霧峰的書店「熊與貓」店名就有個貓,貓書當然不可或缺。
開書店,不就是希望更多人跟閱讀產生連結?既然學不會賣書,還是能想辦法推推閱讀吧!2017年起,我家「熊與貓咖啡書房」改成只在周末兩天迎客,周一到周五,我們四處游擊,讓閱讀活動轉場於霧峰及其周邊的台中城南區帶。從霧峰、大里一直綿延到城區——學校、社區、市集、餐廳、街頭、田邊、山村、溪床,都是閱讀場域;走讀、漂書、真人圖書館、文學美食趴,都是活動形式。別人看我們,上山下海,不亦「閱」乎!在地人文客廳、文藝復興基地、閱讀公關公司、友善土地智庫,這些美麗的封號,我都欣然接受,有時也會在爭取獎補助的提案報告書裡這麼往自己臉上貼金。但回到書房,開著一家店,也就是守著而已,無關乎賺不賺錢,無關乎夢想偉大,就只是守著自己當守且能守的。
當初在商業登記時,與會計師在「書坊」和「書房」之間僵持許久——實在不喜歡用書坊,那容易讓人聯想到租書店;但書房被認為不是營業空間,所以被審理機關打回票。即便正式立案名稱妥協為「熊與貓書店」,招牌還是硬要打上「書房」兩字(最後還加了咖啡),寓有作家書房開放之意。
兒時在長春理髮廳的空間經驗,重現於充滿咖啡香的書房,打烊後,不開店的日子也有戲,客人的桌子就是我的書桌。游移在各桌之間,看心情來選用桌子,這是我史上擁有最多書桌的書房,每個桌子都有一或多本攤開的書,包括那隻喜歡依心情臥上不同桌子的三花貓,在牠攤開的睡姿裡,彷彿也有我的夢或者黎明。●
小熊老師
本名林德俊,筆名小熊老師。於社區大學及坊間寫作班、文藝營教授新詩、散文、報導文學、廣告文案、藝文跨界等。曾獲五四文藝獎、林榮三文學獎、乾坤詩獎、創世紀詩獎等。著有《樂善好詩》《阿罩霧的時光綠廊》《玩詩練功房》《黑翅鳶尋家記》等書。經營熊與貓咖啡書房及熊與貓台北松山驛站兩個文化空間,從事文化節點串聯,推動在地文藝復興和友善土地的社區行動。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我究竟是如何成為一個「書店」老闆的?
過去長年擔任編輯,一個讀書、寫書、評書、編過書當然也愛書的人,如今成了書店老闆,這角色的轉換似乎只是剛好而已。我開的這家書店,不那麼正統,在許多人眼中它更接近一個「閱讀空間」或「文化空間」,而不太是(或不只是)個賣書的地方。一望直覺是家咖啡店,聞咖啡香而來的客人確實比為書而來的多很多,也沒什麼不好,用書把喝咖啡的人包圍,書香交融咖啡香,潛移默化,最近且最遙遠的催眠。一轉眼五年過去,其實第二年我便清楚意識到自己是個失敗的生意人,不過,因為「文化過動」體質而持導致的諸多嘗試,讓我和內人韋瑋確實玩出了閱讀活動各種假鬼假怪的可能。
到底,我這個人的「書緣」,源自何時何地?
從上小學開始,我就是個經常被寄在「書店」的小孩,父母在百貨公司專心致志地血拼時,安撫躁動兒童的天堂就是百貨公司裡的圖書區。我和大我一個年級的姊姊,屁股往地板上一坐,書本攤開,馬上就安靜下來——大人逛他們的,小孩讀自己的。小孩乖乖「被托兒」的獎賞,就是能夠選一本書買回家。台中市中區的黃金年代,大大百貨、龍心百貨、遠東百貨,是理所當然的休閒風景,而我關於百貨公司的童年記憶,除了小時候最愛吃的港式飲茶,就只有書了。一本又一本兒童讀物——《白蛇傳》《西遊記》《小飛俠》……把當時三民路舊家頂樓幾個高大書櫃塞得滿滿,小學同學裡大概沒幾位家中的書能長成這樣一面書牆的。在信用合作社上班的父親一度認真考慮改行開書店,「家裡開書店」的夢我作了好幾年,不了了之三十年後,這個早就忘得一乾二淨的童夢,竟然實現了。
現在被稱為「舊城」而亟待復興的中區,當年可是台中最摩登的地帶,於我,也曾是家之所在。小時候有人問我打哪來?只要回答:「我家就在台中公園斜對面。」大家就一清二楚了。這個家,大門正對面是光復國小,出門左轉公園路會接上中華路夜市,出門往右直走不一會兒就到第二市場。再多走幾步,是百貨公司般的五星級書店「中央書局」,無論圖書或文具,應有盡有。近年搜查台中文學地景資料,才知這家書店正是詩人路寒袖念台中一中時蹺課躲藏之處,繼續溯源,書店創立之初,日治時期重要文人林獻堂、林幼春曾任股東。
家在三民路時,小學到國中,婚紗街的盛況不斷綿延,媽媽開的長春理髮廳夾在櫛比鱗次的婚紗店當中。樓上住家,樓下開店,理髮廳打烊後就是我的閱讀天地,厚厚椅墊、高高在上的理髮椅,成了我的閱讀寶座。讀報的興趣就在這裡養成,因為店裡有幫客人準備等候席,茶几疊放了不少消磨時間的刊物,許多客人理髮時手上總離不開一本雜誌或一份報紙,所以店裡隨時都有兩三份報紙供人翻閱。當然,也有當年最受歡迎的《時報周刊》。
長大後研究文學,發現好幾位重要文人都待過《時報周刊》,譬如商禽。還不識商禽的我,一開始追的是蔡志忠、朱德庸的漫畫。後來上大學念社會學系、出社會進雜誌社和報社工作,並且樂在其中,都可能與這段兒少時期的「啟蒙」有關。報紙影響讀者看世界的角度,店裡的報紙從《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慢慢遞嬗到《台灣時報》、《自由時報》,透露著父親著政治思想的轉性。只記得店裡訂閱的報紙剛換成《自由時報》時,我讀得渾身不自在,感覺報紙裡呈現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明明該被打屁股的暴民抗爭,在這份報紙裡卻被敘說得那麼天經地義、造反有理。
成為李登輝信徒的父親,某天下班後心血來潮騎摩托載我到三民路上的一家「台灣本土文化書局」,與店主攀談一晌,丟下一句:「有什麼想看的書就買吧,我晚一點再來結帳。」說完就去辦他的事了。印象中那家書店陳列的書種,內容對中學生而言偏硬,最後我竟挑不到一本想帶回家的書——也許微微震顫於「原來這世上存在著這樣的書店啊!」但也可能是當下我更想到公園路轉角去吃大麵羹。說也奇怪,「本土」此後成為街談巷議的關鍵詞,我也變得愈來愈喜歡聽大人聊政治,報紙社論是我愛讀的欄目,民意論壇則是最具張力的版面,讓人讀到血脈賁張。
長春理髮廳曾歷經兩度遭遇祝融。第一回,我們一家子住在樓上,起火點是樓下的廚房,及時滅火,真是萬幸。第二回,我們已舉家遷移到霧峰,回到祖輩所在的家鄉,母親從「到樓下開店」變成「去城區上班」。這一回,城區的店遭大火吞噬。城區的家,與城區的遠東百貨走上同樣的命運,一燒,再燒,終致灰飛煙滅。那幾場大火,預告著中城的沒落。
中區一蹶不振二十多年,不惑之年再回來,縣市已合併,台中縣消失了,台中市變大了,中區變得更小了。舊家對面的光復國小早已不是一班動輒六十位學生的明星大校,附近的第二市場成了觀光客的市場,晃悠一圈,陌生大於熟悉。那家台灣本土文化書局還在,外觀歷盡滄桑,店裡多了一隻貓。
這一回,我可以挑到無數本想看的書,當中有不少霧峰林家文獻圖書,對於正在霧峰從事文化社造的我,如入寶窟,最後帶走了鍾喬《阿罩霧將軍》、潘樵《台灣尋櫟記》以及日本漫畫家杉作《為什麼貓都叫不來》。挑這三本書,除了內容涉及此時此刻關心的文史與環境教育,當然還有些許紀念意義——阿罩霧是霧峰古名,青剛櫟是台灣黑熊的美食,櫟樹又可連上台中文學濫觴「櫟社」,櫟社成立於日治時期的霧峰林家萊園並活躍於城區……至於,為何要選一本貓書?除了跟店主人的話題三句不離貓,我開在霧峰的書店「熊與貓」店名就有個貓,貓書當然不可或缺。
開書店,不就是希望更多人跟閱讀產生連結?既然學不會賣書,還是能想辦法推推閱讀吧!2017年起,我家「熊與貓咖啡書房」改成只在周末兩天迎客,周一到周五,我們四處游擊,讓閱讀活動轉場於霧峰及其周邊的台中城南區帶。從霧峰、大里一直綿延到城區——學校、社區、市集、餐廳、街頭、田邊、山村、溪床,都是閱讀場域;走讀、漂書、真人圖書館、文學美食趴,都是活動形式。別人看我們,上山下海,不亦「閱」乎!在地人文客廳、文藝復興基地、閱讀公關公司、友善土地智庫,這些美麗的封號,我都欣然接受,有時也會在爭取獎補助的提案報告書裡這麼往自己臉上貼金。但回到書房,開著一家店,也就是守著而已,無關乎賺不賺錢,無關乎夢想偉大,就只是守著自己當守且能守的。
當初在商業登記時,與會計師在「書坊」和「書房」之間僵持許久——實在不喜歡用書坊,那容易讓人聯想到租書店;但書房被認為不是營業空間,所以被審理機關打回票。即便正式立案名稱妥協為「熊與貓書店」,招牌還是硬要打上「書房」兩字(最後還加了咖啡),寓有作家書房開放之意。
兒時在長春理髮廳的空間經驗,重現於充滿咖啡香的書房,打烊後,不開店的日子也有戲,客人的桌子就是我的書桌。游移在各桌之間,看心情來選用桌子,這是我史上擁有最多書桌的書房,每個桌子都有一或多本攤開的書,包括那隻喜歡依心情臥上不同桌子的三花貓,在牠攤開的睡姿裡,彷彿也有我的夢或者黎明。●
小熊老師
本名林德俊,筆名小熊老師。於社區大學及坊間寫作班、文藝營教授新詩、散文、報導文學、廣告文案、藝文跨界等。曾獲五四文藝獎、林榮三文學獎、乾坤詩獎、創世紀詩獎等。著有《樂善好詩》《阿罩霧的時光綠廊》《玩詩練功房》《黑翅鳶尋家記》等書。經營熊與貓咖啡書房及熊與貓台北松山驛站兩個文化空間,從事文化節點串聯,推動在地文藝復興和友善土地的社區行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書.人生.馬欣》如此這般,我住進了村上的「海豚旅館」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飲馬人》我們與唐詩的距離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吳俞萱》羽翼的裂痕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