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戰爭下的個人與孤島:楊佳嫻談「認同三部曲」

(蔡耀緯攝)

致力推動中德文學交流的文化推手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耗費十年時間完成的「認同三部曲」,首部《銀娜的旅程》以真人實事為本,寫戰亂期間中國女孩從故鄉上海飄移到德國與台灣的經歷;《英格的孤島》描寫來自德國的猶太小女孩,在上海發現了自我的故事。近日即將出版的第三部《木蘭的外婆》則描寫從小在德國長大的中德混血兒,至上海與她的中國親人一同生活,在文化差異與衝撞中,重新認識自己的故事。三部作品時序跨越近一世紀,主題涵蓋戰爭、流亡、離散與融合。

「重建歷史現場:2018紫藤夏季沙龍」系列講座日前邀請嫻熟二戰時期上海文學的學者作家楊佳嫻,解析《英格的孤島》中的1940年代上海地景,有助讀者理解三部曲的時代背景及蘊涵的深意。本文是其菁華摘要。

照片提供:左岸文化/文字整理:蔡竣宇

在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的「認同三部曲」三部小說中,有個若隱若現,又無比重要的城市背景:上海。三本書中的女主角們或離開、或抵達的這個地方,不但象徵著中國,更是充斥著流動與離散的世界之縮影。

演講一開始,楊佳嫻提到,2006年為了要做1942-1945日占時期上海文學的博士論文,她大老遠跑到上海圖書館尋找相關材料。當時大部分材料尚未數位化,研究生財務也比較拮据,難以購買這些材料的複印本,於是就得辛辛苦苦地跑圖書館調資料、看縮微膠捲。幾個在那邊做研究的朋友,常常互通聲息,交換的訊息甚至包括附近哪家包子饅頭便宜好吃,可以快速打發一餐後再回圖書館去讀材料。

當時在上海圖書館,除了要跟館員打交道以外,楊佳嫻也結識了一些有趣的人物,像是有一位揚州某大學的老師就身懷絕技,可以一手捲動看膠捲底片機器、一手快速拍照不手震,還同時轉過頭來抱怨政治。就是在這些得來不易的材料中,楊佳嫻一點一點認識了上海在二戰末期的時代樣貌。

1937nian_zao_shou_ri_jun_hong_zha_de_nan_jing_lu_.jpg
1937年遭受日軍轟炸的南京路

猶太人如何來到上海

1940年代的上海,既是《英格的孤島》主人翁闖蕩的城市,同時也曾出現在張愛玲、胡蘭成和蘇青的筆下。楊佳嫻描述,當時的上海聚集了世界上各種族裔的社群,是個非常國際化的城市,除了無數的中文報刊之外,由於它的外國居民相當多,也有許多重要的外文報刊。

上海租界的百年歷史中,出於不同理由,歐洲猶太人陸陸續續遷徙到了上海。他們早期多來自俄羅斯或東歐,後來則是為了逃離納粹的中歐猶太人。根據文獻所載,德國猶太人社群面臨1930年代險峻的政治情勢時,一個於今看來頗為激烈的生存問題浮上了檯面:應該要自殺,還是去上海?

如同小說《英格的孤島》主人翁英格,當時許多猶太人紛紛湧進上海。上海是當時極其少數還願意接受這些難民的城市,從1938年開始,上海比較重要的英文報紙,例如《北華捷報》(North China Herald),就時不時可以讀到猶太難民抵達上海的報導,幾乎每隔一兩個月便出現一次,這樣的報導一直到1940年代初才停止。

north_china_herald_1850.jpg
《北華捷報》(取自wiki

猶太人不只在歐洲受到迫害,當時上海的《回教通訊》也報導了中東的排猶風潮。楊佳嫻說,從這些林林總總的材料可以看到,上海住民的成分多元,報刊媒體也分眾細緻,居然可以支撐起一份穆斯林刊物。

▉「孤島」是什麼?

1941nian_ri_jun_lie_dui_jin_ru_shang_hai__0.jpg
1941年日軍列隊進入上海

接著,楊佳嫻解釋「孤島」的意涵。在歷史上,上海的「孤島時期」特指從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到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這段期間。當時日軍圍逼上海,然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大體仍掌握在西方人手裡,致使租界成了孤島。

那麼租界又是怎麼一回事?在中國的歷史敘述中,租界給人的印象就是喪權辱國,是西方人欺凌中國的證據。但弔詭的是,租界其實是有正面意義的,它形成了一種保護圈,讓人可以把它當作根據地,抵抗或逃遁權力佈下的羅網。例如晚清時的革命黨,只要逃進租界,便可以在租界內向大眾開放的私園內發表革命演說。

當租界變成孤島,也發揮了類似的功能。文人可以在此間報刊發表反日、抗日言論,相對較不用擔心人身安全。即使是在1942年後,在汪精衛政府與日人合作統治之下,也無法徹底禁絕出格的言論,更無法讓文學創作者們打心底願意書寫表現「中日提攜」的作品。

當時日本右翼團體「文學報國會」成員來到中國訪問時,便有這樣的困惑:上海為什麼看不到中日親善的文學?為何盡是重慶系(指遷到國民黨勢力範圍內的作家)、延安系(指遷到共產黨勢力範圍內的作家)的文學作品?

▉英格的「孤島」又是什麼?

《英格的孤島》中不斷提問:我是因為什麼原因被排除?從很大的群體到很小的群體,都可以不斷劃一條線:你「不是什麼」,所以要把你排除在那條線之外。就此,楊佳嫻對「孤島」有深入的闡釋。

英格的爸爸是猶太人,他發現自己從一個德國國民,變成某種不應該存在的族群,被劃出了「德國人」的身分之外。到了上海後,所有的猶太難民情況都一樣嗎?彼此想法都一樣嗎?其實也沒有。英格的同學就會因為她媽媽信基督教、是雅利安人,而用一些嘲笑非猶太裔的詞彙取笑英格,因為她不夠「純粹」。

nan_jing_lu_sha_xun_da_sha_pang__0.jpg
南京路沙遜大廈旁

似乎不管到什麼地方,英格都沒辦法擺脫作為少數的命運。即使在德國社群中,也會因為猶太人或非猶太人、純粹猶太人或不純的猶太人、有錢的猶太人或不那麼有錢的猶太人、有錢的德國人或不太有錢的德國人、相信納粹或不相信納粹……而一直一直區分下去。

「孤島」更重要的意義就是:人該如何測量自己在這些群體裡面的位置?人是否總在避免自己成為孤島、懼怕落單?我們需要找出共同點,而為了凝聚,也需要找出相異點,以使具有共同點的人凝聚力更強、一同面對共同的敵人。

只要有人跟人聚在一起,就會形成社會,而一旦有社會,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界線,把人分成「這個」或是「那個」。我們要待在那個被分配到的世界,還是要跨出去?

▉異國的共時性:理解身處的時代

楊佳嫻認為,從《銀娜的旅程》到《英格的孤島》,洪素珊的寫作有一些共同的旨趣。

在《銀娜的旅程》開篇,回不去上海的銀娜出現在台北街頭。她在童年時離開中國後,由於國際和兩岸情勢的變化,便再也無法回到上海,再也見不到父親,甚至無法探望德國那位養育她的女士,因為當地已隸屬冷戰另一方的東德。

不管在現實上何等荒謬,當時的台灣自我認定是中華民國所在之地,銀娜或許可以有一點「回國」的感覺吧?但是,這片土地的天氣、風土民情、語言、食物,其實跟上海是完全不同的。最後銀娜還是選擇留在這裡,這是因為文化上微弱的聯繫,還是因為她在這裡看見了未來的樣貌?

在《英格的孤島》結尾,努力融入中國生活的英格,也決心留在上海。然而她必須先調適好面對這個事實:不管她中文講得多好,身為白皮膚、金頭髮的女孩,「外人」這個身分將會永遠跟著她。她在上海的文化處境,比銀娜以「外省人」的身分在台灣的處境要更為嚴苛。

ying_ge_zhong_chu_xian_duo_ci_de_shang_hai_wai_bai_du_qiao_.jpg
《英格的孤島》中出現多次的上海外白渡橋

這兩部小說的誕生,是建立在一張由戰爭織起,並聯繫了台灣、中國與德國的文學跟翻譯網絡之上。過往的戰爭研究總是相當嚴肅,討論的是戰爭的規模與歷程、經濟與治理的變化、傷亡的數據等剛性議題。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關懷戰爭時期的芸芸眾生如何過生活,以及他們如何理解身處的時代,「認同三部曲」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文本。

退一步看,其實,從張愛玲和蘇青——已然顯得有點遙遠的1940年代開始,她們的書寫已不再將目光盯牢在國仇家恨上,她們關注的是溫飽和愛情這些更為切身的事情。畢竟,戰爭從來不是人民發起的。

「認同三部曲」也透過故事不斷強調:發起戰爭的,是國家或者某個更高層級的組織、機構。戰爭本身是很醜陋,可是戰爭底下的個人,未必一定要跟戰爭的醜惡完全同步。人性的伸張、對困難的克服,仍是小說裡更吸引我們的。

▉飛達咖啡館與哈同花園:文學與現實的地景

在讀這部小說時,楊佳嫻看到非常令她驚訝的段落——英格的爸爸竟然在飛達咖啡館工作!張愛玲曾在〈談吃與畫餅充飢〉寫過飛達咖啡館:有一次張愛玲到多倫多去,忽然看見久違的香腸捲,不禁想起小時候父親帶她到飛達咖啡館去買小蛋糕,叫她隨意挑揀,自己卻總是只買香腸捲的往事。

zhu_tu__0.jpg
講座現場(左岸文化提供)

雖然飛達咖啡館在過去的上海相當知名,不過在舊報刊中,楊佳嫻只找到兩份與飛達咖啡館有關的材料:一是某小報以聳動手法,報導咖啡館內經營色情活動;一是《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的商行名錄。但可以確定的是,飛達咖啡館確實就位在小說中描述的湧泉路上。楊佳嫻相當好奇,為什麼洪素珊會選擇這家咖啡店當成小說的主場景之一呢?是不是也曾經讀過張愛玲的這則文字?

楊佳嫻稱讚洪素珊充分考察過上海的歷史,並審慎而精確地選擇了適合的場景在故事中呈現。例如,她讓有猶太血統的英格,與她鍾情的混血兒三毛,到了同樣由猶太富商所建的哈同花園約會。哈同是個傳奇人物,來自伊拉克,從一貧如洗到成為鉅富,再從鉅富到去世後後代爭產,最後散盡家財,他的經歷證實了上海是一座「冒險家的樂園」。

在這場講座中,透過上海這個場景,楊佳嫻告訴我們《英格的孤島》是建立在什麼樣的文學回憶之上。在對上海有較深入的理解後,讀者更能體會這一系列故事在少數與多數、個人與國家、文化與政治上的著墨,並對這些議題持續思考。

yin_nuo_de_lu_cheng_.jpg銀娜的旅程
Ina Aus China oder Was hat schon Platz in einem Koffer
作者: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Günter Hornfeck)
譯者:馬佑真
出版:左岸文化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ying_ge_de_gu_dao_.jpg英格的孤島
Torte mit Stäbchen: Eine Jungend in Shanghai
作者: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Günter Hornfeck)
譯者:馬佑真
出版:左岸文化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mu_lan_de_wai_po_.jpg木蘭的外婆
Mulan: Verliebt in Shanghai
作者: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Günter Hornfeck)
譯者:馬佑真
出版:左岸文化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德國慕尼黑大學文學博士,漢學家,曾於1989年至1994年受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派任,於台灣大學外文系擔任客座講師。從事專業著述及書籍翻譯,譯介(多數與汪珏合作)張愛玲、沈從文、林海音、白先勇、楊牧、哈金、張大春等多位名家作品至德語世界,是中德文學交流的重要推手。現居德國南部慕尼黑市近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