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現場》曾經的文化輸出No.1——啟發各國大型書店後,台灣書店接下來呢?
許多讀者可能沒有意識到,近年台灣書店無論在空間設計或陳列選品的能量十分豐沛,並不輸給亞洲甚至全世界的書店。八〇年代興起的連鎖書店如金石堂、由日來台的紀伊國屋等,當時皆以明亮寬敞的空間,... 閱讀更多
世界書房》7月歐美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為平衡以白人為主流的出版現象,由《衛報》及Fourth Estate出版社主辦,鎖定黑人、亞裔、少數民族作家而設立的「貝姆短篇小說獎」(BAME short story... 閱讀更多
每週報報》#23好好吃飯,好好喝酒
「好好吃飯,好好喝酒」,這是本週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與資深出版人吳家恆對談時,最後的感嘆。無論生活歡快或苦澀,別忘了努力加餐飯,別忘了與朋友相聚,請別獨醉。 感謝美食家毛奇,為我們撰寫〈... 閱讀更多
現場》十張照片看香港書展:總編輯的私家書展景點
1.書目倉存表 這張書目倉存表,對出版社來說很重要。 每年書展前,我們會盤點書籍數量,整理出會場所需的書目清單。但紙上所載的數量,無論是687、1369或23(本),... 閱讀更多
每週報報》#22 讓苦悶安歇的地方
感謝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的雅婷,為我們從台南帶回「台灣與東南亞文學展」的第一手報導,分享了詩人迪迪和砂畫班的達坦帶著洋蔥的親筆信與素描。耐心的地讀,好似能消散些七月惱人的暑氣,龐大的苦悶,... 閱讀更多
現場》蕉風‧雨林‧跨境書寫:台灣與東南亞文學展
梅雨季後的夏至晴光和煦,我搭著火車一路向南,直奔國立台灣文學館。這天我有個任務,要將眼前所見的景象拍下來,把照片寄給「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的筆友,因為他們的作品正在裡頭展出... 閱讀更多
每週報報》#21 預約一場理想的告別
醫療技術雖然不斷進益,但人卻不一定能更安心地離開。台灣擁有傲視全球的安寧療護制度,但我們需要先練習直面死亡,坦然面對老化和臨終的議題,才能自然、有尊嚴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閱讀更多
現場》關於閱讀,我們站在同一陣線——北市圖「跑跑曬書節 」行動書車快閃活動
關於閱讀,我們應該站在同一陣線 北市圖與獨立出版聯盟合作主辦「跑跑曬書節」行動書車快閃活動,以行動書房概念進行書車設計,展示近200本獨立出版作品,並將巡迴動物園、西門紅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