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石頭記》之前,不妨先來思考,何謂石頭。
來自科學的定義:不均質的固態礦物集合體,地層的基礎。
若我們將「礦物」與「地層」,代換為「事件」與「歷史」,會變成什麼呢?建築,或許就是種「固態事件集合體」,歷史的舞台。累代的基礎建設與歷史遺跡,不均勻地埋於地底,考古學者或許會同意,那也是某種石頭。
累代的基礎建設與歷史遺跡,不均勻地堆疊為城市,堆疊為你我的日常生活——這也是某種石頭嗎?
讓我們更大膽一點,將詞彙代換為「記憶」與「自我」。
記憶能成為固態嗎?若說電腦的記憶體,這由矽晶圓組成的固體,是自我的延伸,我是相信的。
而即便不經特意加工的天然石頭,事實上也能成為歷史的材質,自我的基礎。人類學家修・萊佛士(Hugh Raffles)正透過這本奇異的書,告訴我們,人與石頭彼此纏結的可能。
➤石頭是時空的遺跡
本書的英文標題其實叫「不整合之書」(The Book of Unconformities ),副標題則是「思索失落的時間」(Speculations on Lost Time )。中文的副標也有幾個關鍵字,「人類學家」關於「沉積、斷裂和失落」的遐想。這些線索,足以暗示讀者聚焦於歷史與記憶的斷裂處,那些需要思索來填補的空白,那像是文學課題,但同時也可以是當代人類學的課題。
石頭的神奇之處在於,龐大如山體,微小如卵石,很可能具有極為類似的結構。無論山丘大的石頭,或者掌心大的石頭,即便再敲碎之後,仍舊是同種石頭,一定程度超越了尺度限制,依舊蘊含著同樣的不均質,同樣複雜的空間與歷史。
事物沉積凝結,因緣和合,而後斷裂破碎,本是歷史的必然,但拾起一枚石頭,細看其紋理,我們發現,即面遭逢裂解重構,岩石仍忠實記憶著所有痕跡,只待有眼力的人去解開其封藏的資訊。
這不僅是岩石本身的描述,也是文明的隱喻,人格與命運的隱喻——總有那麼一種視角,讓我們看見一切事件,保留在某個基礎之上,也保留在每一個片段之中,無論那是深厚的地體,浩繁的文獻檔案,或者龐雜的潛意識——又或者,是這些全部疊加纏結在一起的綜合文本。我想這是作者把個人創傷,族群歷史(多半也是集體創傷)以及岩石知識並列書寫的基本意義。
從生命記憶,族群歷史,到地質歷史,這幾條尺度差異極大的敘事線,卻並不只是彼此象徵的互文關係,反而在意義上也能接續——億萬年的地質歷史,始終牽動著城市乃至個人的命運。
例如曼哈頓的發展,受到了英伍德大理岩( inwood marble)地層的影響;古代北歐的奧卡德人(Orcadians)透過名為奧丁石(Odin stone)的砂岩上鑿穿的孔洞,連結超自然世界;爆發的火山形塑了冰島海馬伊(Heimaey)島民對時間的描述語言;而挪威的煤礦工人與集中營的猶太人,在不同時空中,分別吸進煤炭與雲母的粉塵,因而患上塵肺病。
曼哈頓聯邦大廳國家紀念堂採用英伍德大理岩,在19世紀紐約大量被用做高級建材。(圖源:wikipedia)
然而並非同樣的地質表層,就註定形塑一樣的生命地景,相反,每一各別生命如何主動接觸,或者招募無盡歷史中的某些物質或資訊,都會開啟各自的差異。瞬間的個人觀點,就足以重新解構最深遠的歷史,成為當下的動能——當作者見到曼哈頓街友的水瓶出現於大理岩洞中,忽然領悟,他們重新運轉起了6000年前的原住民萊納普(Lenape)印地安人的生活空間。當思緒深深沉入,創造砂岩沉積的4億年歷史,想像古代石匠打鑿奧丁石,「打開一扇時間之窗」時,作者同時與億年與百年,兩種尺度共振,並「充滿了非理性的幸福感」。
或許我們的生命紋理各不相同,但可能是同一座巨大山體剝離的岩屑,在內裏相似的結構,足以產生深層的意義連結,只是人們往往感受不到。
「時間往往是問題所在」,作者寫道,當我們聚焦在文字書寫而成的歷史文獻,那些沒有被記載的口述、神話與無言的物質,如何被編整在一起?
他提到了詩。從時間深處,斷裂處尋找連結,從紛雜與空無中試著填補意義的詩學。
石頭本身就帶著所有時空的遺跡,本身就是蘊含詩的物質。
當萊佛士以書寫鑽探,讓不同尺度的歷史與記憶交會,即成為一種龐雜如岩石的文體,飽含如詩的知識跳躍。
➤創傷的岩層 真實的夢境
當然我是從《石頭記》的第一頁讀起,但也確實暫時跳過了悉尼(Seamus Heaney)那段令人費解的詩句——直到我終於忍不住去查了原詩〈North〉,了解什麼是「長船的游舌」(原文:The longship’s swimming tongue was buoyant with hindsight )。
因為確實不易翻譯,容我用散文的方式,將後半段的詩句重新改寫——若把每個雙關詞都貼近本書旨趣,大意就是,我們有幸以後見之明看待歷史,就像古維京人那形似捲起舌頭的長船,浮出海面,吐露樂觀的話語:「在黑暗中找尋破碎的詞彙吧,它們不再完整,但你若保持目光清澈如冰,將那些隻字片語握在手裡,你就能感覺到,那一個個的凹凸節理,那些不連續的光,都是無價的寶藏。」
因為那將可能重組我們對世界的理解。
我認為這首序詩是重要的指引,畢竟初讀《石頭記》,確實是種進入迷宮的心情,在龐雜的敘事細節中企圖理出頭緒,不時就必須騰躍空中俯瞰(就像旅途中我時時必須點開google map那樣),檢查自己在文本中,到底走到了哪裡,並不斷回頭問,那作者在楔子中描述的喪親之痛,有被療癒嗎?後來每個章節提及的歷史創傷,有被任何石頭的知識所回應嗎?
或許當我們面對夢境,也就是這種感覺。記憶看似連續,但潛意識如此混雜,不連續如何銜接,關乎自我意識的完整,就像過往事件如何被閱讀,關乎看待歷史的觀點——但正因為充滿了不連續,每一裂隙都是入口,都能再插入其他的敘述,直到整體幾乎成為另一個故事——因而所有的傷痛,在某種觀點湧現,將更多的事件組裝為新故事之時,都有被解構並療癒的可能。
我們的閱讀,就像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描繪的新天使,面朝灰飛煙滅的歷史,企圖拼起破碎的世界。
作為一個地質學與人類學專家,修.萊佛士帶著自己的創傷,在這些記憶的裂隙中,填入不屬於「自我」的記憶,編輯不同地層的過往,我們自己的敘事,乃至族群歷史,逐漸退後,成為隱喻,成為冰山的尖頂。
➤人類世的痕跡
當我們打開地質史的尺度,盡可能探勘所有的資料(或許在google時代最有本錢這麼做),我們或許有機會「就地找到」一種龐大如岩層的敘事基底,那是地質學般的,歷史的潛意識,而我們的真實經驗,只是夢境表層。
這或許就呼應到後記中,另一個有趣的線索——關於結構主義人類學之父李維史陀(Lévi-Strauss)如何連結精神分析與地質學的描述。借用了佛洛伊德意識與潛意識的架構,李維史陀找到類似的對應關係:「reality」(現實、表象)與「subtext」(潛文本、潛藏文本、潛台詞),「地形」與底層的「地質」。這也正好是結構主義的基本圖像:「文化」與其「結構」,「語言」與其「文法」,甚至是馬克思描述社會的「上層建築」與「下層建築」。因而地質學、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被李維史陀描述為自己的「三個情婦」。
事實上,在日常狀態中,時間線也總會出現混亂。有時深層的記憶,甚至超乎個人的集體潛意識,與當下現實會突然被編整在一起,成為潛藏文本——有時那導致日常的斷裂,我們窺見某個深淵,頭暈目眩;但有時,那促成日常的跳躍,我們看到另一維度的故事。
所以,那些創傷與災難,後來怎麼了?
同樣可以作為全書註腳,出現於後記的,哲學家布朗肖(Blanchot)的那句話:「災難摧毀了一切,卻又保持一切完好無缺」,因為創傷的記憶中,時間被更長久的保存,如同岩層中的礦物結晶,一切都還在那裡,一輩子繞不開,一個世代也繞不開的,一個結晶般的存在,像樹木的年輪因包裹著斷枝的節,因而折曲——大概只有創傷能有這樣的力量,時間的波紋般朝著無窮的未來開啟,尋找新的連結。
要等到多年之後。
多年之後,世界上多出了捕鯨遺留的鯨脂石(blubberstone,作者自己命名),原爆遺留的玻璃石(trinitite),石化產業產生的塑礫岩(plastiglomerate),想必還有許許多多未被發覺並命名的新種石頭,成為迴避不了的人類世(Anthropocene)物件,災難的結晶。
位於「三位一體」試爆場的玻璃石(圖源:wikipedia)
但曾被屠戮的印地安部落遺族,隱身於曼哈頓,因文化復振的集體動能,辨認彼此,讓傳統文化如被挖鑿出的寶石,讓不連續的光重新聚攏,迸現力量。
而收藏家在曼哈頓街頭掘出的各種礦物,與跟愛斯基摩人一同被俘虜到紐約的「約克角隕石」,再加上來自納粹雷津集中營的「愛瑪的雲母片」,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一起展出——石頭之間組裝成新的意義結構,新的文本,就像多年未聯繫的好友,通上了電話——就在多年之後,各自的創傷,也許有機會能彼此交織,形成新的話語,新的後見之明,嶄新而堅固的石頭。
石頭內外,在超越尺度的視角中,梳理出多重時空的纏結與共振——這是修・萊佛士的繁複敘事,如礦脈交織的書寫,等待我們挖掘。●
石頭記:一位人類學家關於沉積、斷裂和失落的遐想
The Book of Unconformities: Speculations on Lost TimeThe Book of Unconformities: Speculations on Lost Time
作者:修.萊佛士(Hugh Raffles)
譯者:伍啟鴻
出版:左岸文化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修.萊佛士(Hugh Raffles)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研究博士學位,曾經當過計程車司機、清潔工,目前任教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人類學系。他致力探索人、動物和無生物之間的關係。其《昆蟲誌》榮獲「The Society for Humanistic Anthropology」所頒發的特別獎,而繁體中文版榮獲Openbook年度好書。另外著有In Amazonia: A Natural History ,也榮獲許多獎項。
Tags:
翻開《石頭記》之前,不妨先來思考,何謂石頭。
來自科學的定義:不均質的固態礦物集合體,地層的基礎。
若我們將「礦物」與「地層」,代換為「事件」與「歷史」,會變成什麼呢?建築,或許就是種「固態事件集合體」,歷史的舞台。累代的基礎建設與歷史遺跡,不均勻地埋於地底,考古學者或許會同意,那也是某種石頭。
累代的基礎建設與歷史遺跡,不均勻地堆疊為城市,堆疊為你我的日常生活——這也是某種石頭嗎?
讓我們更大膽一點,將詞彙代換為「記憶」與「自我」。
記憶能成為固態嗎?若說電腦的記憶體,這由矽晶圓組成的固體,是自我的延伸,我是相信的。
而即便不經特意加工的天然石頭,事實上也能成為歷史的材質,自我的基礎。人類學家修・萊佛士(Hugh Raffles)正透過這本奇異的書,告訴我們,人與石頭彼此纏結的可能。
➤石頭是時空的遺跡
本書的英文標題其實叫「不整合之書」(The Book of Unconformities),副標題則是「思索失落的時間」(Speculations on Lost Time)。中文的副標也有幾個關鍵字,「人類學家」關於「沉積、斷裂和失落」的遐想。這些線索,足以暗示讀者聚焦於歷史與記憶的斷裂處,那些需要思索來填補的空白,那像是文學課題,但同時也可以是當代人類學的課題。
石頭的神奇之處在於,龐大如山體,微小如卵石,很可能具有極為類似的結構。無論山丘大的石頭,或者掌心大的石頭,即便再敲碎之後,仍舊是同種石頭,一定程度超越了尺度限制,依舊蘊含著同樣的不均質,同樣複雜的空間與歷史。
事物沉積凝結,因緣和合,而後斷裂破碎,本是歷史的必然,但拾起一枚石頭,細看其紋理,我們發現,即面遭逢裂解重構,岩石仍忠實記憶著所有痕跡,只待有眼力的人去解開其封藏的資訊。
這不僅是岩石本身的描述,也是文明的隱喻,人格與命運的隱喻——總有那麼一種視角,讓我們看見一切事件,保留在某個基礎之上,也保留在每一個片段之中,無論那是深厚的地體,浩繁的文獻檔案,或者龐雜的潛意識——又或者,是這些全部疊加纏結在一起的綜合文本。我想這是作者把個人創傷,族群歷史(多半也是集體創傷)以及岩石知識並列書寫的基本意義。
從生命記憶,族群歷史,到地質歷史,這幾條尺度差異極大的敘事線,卻並不只是彼此象徵的互文關係,反而在意義上也能接續——億萬年的地質歷史,始終牽動著城市乃至個人的命運。
例如曼哈頓的發展,受到了英伍德大理岩( inwood marble)地層的影響;古代北歐的奧卡德人(Orcadians)透過名為奧丁石(Odin stone)的砂岩上鑿穿的孔洞,連結超自然世界;爆發的火山形塑了冰島海馬伊(Heimaey)島民對時間的描述語言;而挪威的煤礦工人與集中營的猶太人,在不同時空中,分別吸進煤炭與雲母的粉塵,因而患上塵肺病。
然而並非同樣的地質表層,就註定形塑一樣的生命地景,相反,每一各別生命如何主動接觸,或者招募無盡歷史中的某些物質或資訊,都會開啟各自的差異。瞬間的個人觀點,就足以重新解構最深遠的歷史,成為當下的動能——當作者見到曼哈頓街友的水瓶出現於大理岩洞中,忽然領悟,他們重新運轉起了6000年前的原住民萊納普(Lenape)印地安人的生活空間。當思緒深深沉入,創造砂岩沉積的4億年歷史,想像古代石匠打鑿奧丁石,「打開一扇時間之窗」時,作者同時與億年與百年,兩種尺度共振,並「充滿了非理性的幸福感」。
或許我們的生命紋理各不相同,但可能是同一座巨大山體剝離的岩屑,在內裏相似的結構,足以產生深層的意義連結,只是人們往往感受不到。
「時間往往是問題所在」,作者寫道,當我們聚焦在文字書寫而成的歷史文獻,那些沒有被記載的口述、神話與無言的物質,如何被編整在一起?
他提到了詩。從時間深處,斷裂處尋找連結,從紛雜與空無中試著填補意義的詩學。
石頭本身就帶著所有時空的遺跡,本身就是蘊含詩的物質。
當萊佛士以書寫鑽探,讓不同尺度的歷史與記憶交會,即成為一種龐雜如岩石的文體,飽含如詩的知識跳躍。
➤創傷的岩層 真實的夢境
當然我是從《石頭記》的第一頁讀起,但也確實暫時跳過了悉尼(Seamus Heaney)那段令人費解的詩句——直到我終於忍不住去查了原詩〈North〉,了解什麼是「長船的游舌」(原文:The longship’s swimming tongue was buoyant with hindsight)。
因為確實不易翻譯,容我用散文的方式,將後半段的詩句重新改寫——若把每個雙關詞都貼近本書旨趣,大意就是,我們有幸以後見之明看待歷史,就像古維京人那形似捲起舌頭的長船,浮出海面,吐露樂觀的話語:「在黑暗中找尋破碎的詞彙吧,它們不再完整,但你若保持目光清澈如冰,將那些隻字片語握在手裡,你就能感覺到,那一個個的凹凸節理,那些不連續的光,都是無價的寶藏。」
因為那將可能重組我們對世界的理解。
我認為這首序詩是重要的指引,畢竟初讀《石頭記》,確實是種進入迷宮的心情,在龐雜的敘事細節中企圖理出頭緒,不時就必須騰躍空中俯瞰(就像旅途中我時時必須點開google map那樣),檢查自己在文本中,到底走到了哪裡,並不斷回頭問,那作者在楔子中描述的喪親之痛,有被療癒嗎?後來每個章節提及的歷史創傷,有被任何石頭的知識所回應嗎?
或許當我們面對夢境,也就是這種感覺。記憶看似連續,但潛意識如此混雜,不連續如何銜接,關乎自我意識的完整,就像過往事件如何被閱讀,關乎看待歷史的觀點——但正因為充滿了不連續,每一裂隙都是入口,都能再插入其他的敘述,直到整體幾乎成為另一個故事——因而所有的傷痛,在某種觀點湧現,將更多的事件組裝為新故事之時,都有被解構並療癒的可能。
我們的閱讀,就像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描繪的新天使,面朝灰飛煙滅的歷史,企圖拼起破碎的世界。
作為一個地質學與人類學專家,修.萊佛士帶著自己的創傷,在這些記憶的裂隙中,填入不屬於「自我」的記憶,編輯不同地層的過往,我們自己的敘事,乃至族群歷史,逐漸退後,成為隱喻,成為冰山的尖頂。
➤人類世的痕跡
當我們打開地質史的尺度,盡可能探勘所有的資料(或許在google時代最有本錢這麼做),我們或許有機會「就地找到」一種龐大如岩層的敘事基底,那是地質學般的,歷史的潛意識,而我們的真實經驗,只是夢境表層。
這或許就呼應到後記中,另一個有趣的線索——關於結構主義人類學之父李維史陀(Lévi-Strauss)如何連結精神分析與地質學的描述。借用了佛洛伊德意識與潛意識的架構,李維史陀找到類似的對應關係:「reality」(現實、表象)與「subtext」(潛文本、潛藏文本、潛台詞),「地形」與底層的「地質」。這也正好是結構主義的基本圖像:「文化」與其「結構」,「語言」與其「文法」,甚至是馬克思描述社會的「上層建築」與「下層建築」。因而地質學、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被李維史陀描述為自己的「三個情婦」。
事實上,在日常狀態中,時間線也總會出現混亂。有時深層的記憶,甚至超乎個人的集體潛意識,與當下現實會突然被編整在一起,成為潛藏文本——有時那導致日常的斷裂,我們窺見某個深淵,頭暈目眩;但有時,那促成日常的跳躍,我們看到另一維度的故事。
所以,那些創傷與災難,後來怎麼了?
同樣可以作為全書註腳,出現於後記的,哲學家布朗肖(Blanchot)的那句話:「災難摧毀了一切,卻又保持一切完好無缺」,因為創傷的記憶中,時間被更長久的保存,如同岩層中的礦物結晶,一切都還在那裡,一輩子繞不開,一個世代也繞不開的,一個結晶般的存在,像樹木的年輪因包裹著斷枝的節,因而折曲——大概只有創傷能有這樣的力量,時間的波紋般朝著無窮的未來開啟,尋找新的連結。
要等到多年之後。
多年之後,世界上多出了捕鯨遺留的鯨脂石(blubberstone,作者自己命名),原爆遺留的玻璃石(trinitite),石化產業產生的塑礫岩(plastiglomerate),想必還有許許多多未被發覺並命名的新種石頭,成為迴避不了的人類世(Anthropocene)物件,災難的結晶。
但曾被屠戮的印地安部落遺族,隱身於曼哈頓,因文化復振的集體動能,辨認彼此,讓傳統文化如被挖鑿出的寶石,讓不連續的光重新聚攏,迸現力量。
而收藏家在曼哈頓街頭掘出的各種礦物,與跟愛斯基摩人一同被俘虜到紐約的「約克角隕石」,再加上來自納粹雷津集中營的「愛瑪的雲母片」,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一起展出——石頭之間組裝成新的意義結構,新的文本,就像多年未聯繫的好友,通上了電話——就在多年之後,各自的創傷,也許有機會能彼此交織,形成新的話語,新的後見之明,嶄新而堅固的石頭。
石頭內外,在超越尺度的視角中,梳理出多重時空的纏結與共振——這是修・萊佛士的繁複敘事,如礦脈交織的書寫,等待我們挖掘。●
石頭記:一位人類學家關於沉積、斷裂和失落的遐想
The Book of Unconformities: Speculations on Lost TimeThe Book of Unconformities: Speculations on Lost Time
作者:修.萊佛士(Hugh Raffles)
譯者:伍啟鴻
出版:左岸文化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修.萊佛士(Hugh Raffles)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研究博士學位,曾經當過計程車司機、清潔工,目前任教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人類學系。他致力探索人、動物和無生物之間的關係。其《昆蟲誌》榮獲「The Society for Humanistic Anthropology」所頒發的特別獎,而繁體中文版榮獲Openbook年度好書。另外著有In Amazonia: A Natural History,也榮獲許多獎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2》愛黏媽媽的幼鷹算不算是一種媽寶小鷹?
延伸閱讀
話題》以文學擬造一個新地球:吳明益、劉克襄、廖鴻基與夏曼.藍波安的生態學典範
2014年台北雙年展以「人類世」(anthropocene)展開對世界的描述與檢視,2018年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則鎖定生存環境的議題,... 閱讀更多
書評》當我們眼裡不再有巨人:談吳明益《海風酒店》中的「環境」
小說家吳明益即將於6/27出版全新長篇小說《海風酒店》。時隔7年的新作讓充滿期待的讀者在預購階段便踴躍下單,大量訂單下出版社為顧及新書品質甚至延後出版日期。... 閱讀更多
2018Openbook 年度好書.翻譯書》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