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相關論述中,精神分析家瓜達希(Félix Guattari)曾提出「三生態」(three ecologies)的概念,他認為,生態問題並非只是少數自然愛好者與動物保護者的問題,生態學的考察必須包含人類主體、社會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等面向。
生態的考察不僅只是關懷外在的自然環境而已,也與我們身處社會中的政治、文化與經濟活動相關,更涉及與他人、物質,以及與其他物種之間的倫理關係。這個觀點擴大了我們對於生態的一般認知,也與2020台北雙年展的策展概念「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
事實上,此類對於周遭社會環境的生態學關懷,我們也可在當代台灣文學作品中找到共通的旋律。晚近台灣的自然書寫作品,標示了一幅當代社會另類的「倫理」與「政治」典範。這些生態作家的書寫,從對周遭的植物、昆蟲與其他動物的觀察開始,擴展至其棲居的環境,乃至自然整體。
吳明益在其蝴蝶書寫的創作中,細膩地描寫了人類與昆蟲,以及與其他動物之間彼此共構的環境,因而繪製一幅人類與蝴蝶共同交織的生命圖像。劉克襄經常以擬人化的技法及寓言方式,描寫鳥類與其他各種不同動物,讓人類與動植物直接接觸、彼此對話。作為討海人以及鯨豚研究、保護與寫作者,廖鴻基的生活與魚群及鯨豚密不可分。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則以樸實的筆觸,描寫與眾多魚群及各種動物直接廣泛的接觸,繪製了一幅屬於達悟部族原始社會的環境和文明的生態地圖。
這些在文學作品中關於植物、昆蟲與動物的描寫,標誌了作家對其他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的深刻關懷,同時也展露了對於周遭環境的不同理解——面對動物,人類必須重新反省自身作為中心的主客觀認知結構,並重新思考人與動物,乃至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為數可觀的生態文學作品中,作家們捐棄以人為中心的環境與世界觀,進而繪製一幅不再基於主客觀認知結構下的自然與環境。
不僅如此,作家們的自然寫作使他們走得更遠。作家面對動物,同時也面對動物棲居的原野、荒原、山丘、湖泊、天空與海洋等環境。例如吳明益的水文書寫行走到溪水之源、海水之濱與湖水之側,尋找不同的自然環境。劉克襄則是為了尋找鳥類的原鄉,拜訪了信天翁的誕生之地,甚至駕著滑翔翼,翱翔於鳥群們飛行的天空。同樣地,廖鴻基也航行至更寬廣的海洋,追尋鯨豚藏匿的蹤跡;而夏曼則回到古老的海域,與眾多不同種類的魚群在達悟海水中泅游。
作家們不約而同轉向非人類棲居環境的書寫,銘刻的正是一個不以人類視角為中心的社會與環境。
然而,這一自然書寫的傾向,同時披露了某種政治姿態,並形成某種特定的政治模式。例如吳明益書寫「行書」(行走之書,收錄於《蝶道》),堅持以步行的方式介入自然,並宣揚某種以步行作為依據的革命與思考。這是作家藉由自然書寫展露的政治姿態。
劉克襄的動物小說中,不論是描寫南遷的侯鳥不再北返而成為留鳥,信天翁不再回返出生之地而持續遷徙,或刻畫徘徊在城市公園街道中遭人遺棄的野狗,以及許多不同的動物與遭遇,都同樣展示了類似的政治姿態。凡此種種,不只在喚起對那些被人類社會忽略或排除的弱勢物種的關注,這些創作更標示了挑戰社會秩序與群體價值的政治姿態。
其中夏曼生態寫作的政治性尤其值得關注,其文學展露了一種對於語言、社會、文化,乃至歷史的戰鬥。這場戰鬥不僅止於個人的生活,更擴及整個達悟族,甚至原始的文化傳統。夏曼不斷重複述說達悟過去的文化與文明,不只是緬懷即將消逝的文明,而是努力尋找一個可以讓部落民族存續的歷史大計,更積極地擘劃未來的生活環境與文明圖景。
從這個角度來看,夏曼筆下的眾多人物,例如孩童、浪人、海人等,並非只是作者個人的比擬,或部族生活的片段回憶,更非只是社會邊緣人或弱勢族群的形象再現。在不同故事中不斷出現的同樣人物,例如安洛米恩(《安洛米恩之死》)、達卡安(〈飛魚的呼喚〉)、洛馬比克(《老海人洛馬比克》)等人,他們實則超越了個人的名字與個別的憂傷,而銘刻了一個屬於未來人民的感性。這正是夏曼的生態書寫潛藏的政治意涵,攸關達悟人民未來社群的想像與創造。
當前的國際政治與各式各樣的環境災難,迫使我們進一步反思人類生存的社會與環境,以及我們與其他物質、物種(包括病毒與微生物)之間的關係。而當代台灣的自然文學已為我們展示了攸關生態的倫理、政治與美學典範。
這一典範意味著,人類不應只是作為認知主體,去理解周遭動物的生活、感情及其棲居的環境。相反地,生態的問題帶來人類對自身問題的重新理解,也讓人類重新思考自身與動物及自然的關係。值得關注的即是這個生態的典範進一步尋求社會變革的可能。
文學家透過創作,想像了一個新地球,一個另類的可能環境。而我們從生態文學範例中學習的,則是將自身與社會的限制打開,並朝向其他物種與社會開放,以期尋求未來的宜居社會與永續的生活環境。●
以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
時間|2020.11.21(Sat.)-2021.03.14(Sun.)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181 號)
➤➤2020 台北雙年展 官方網站
|
Tags: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主視覺(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4年台北雙年展以「人類世」(anthropocene)展開對世界的描述與檢視,2018年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則鎖定生存環境的議題,企圖揭示人類與非人類世界相互依存的結構形式,將美術館定位為發動生態意識與持續普遍化的基地。
今年度(2020)台北雙年展主題「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邀請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獨立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兩人打造了一座虛構的星象廳,將各種不同立場的觀點比擬成一個個星球,描摹各星球相互拉扯的引力,並透過一系列公眾計畫摹擬星球碰撞的瞬間,創造「外交新碰撞」的情境,藉此邀請參觀者自行定義他們所希望居住的地球。
在這座虛構的星象廳裡,台灣位於何處?文學的紀錄與描繪如何推動生態關係?本文邀請中研院研究員李育霖,梳理近代台灣文學作品中,關懷社會環境與生態學的作家們,是如何想像一個新地球。
在生態相關論述中,精神分析家瓜達希(Félix Guattari)曾提出「三生態」(three ecologies)的概念,他認為,生態問題並非只是少數自然愛好者與動物保護者的問題,生態學的考察必須包含人類主體、社會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等面向。
生態的考察不僅只是關懷外在的自然環境而已,也與我們身處社會中的政治、文化與經濟活動相關,更涉及與他人、物質,以及與其他物種之間的倫理關係。這個觀點擴大了我們對於生態的一般認知,也與2020台北雙年展的策展概念「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
事實上,此類對於周遭社會環境的生態學關懷,我們也可在當代台灣文學作品中找到共通的旋律。晚近台灣的自然書寫作品,標示了一幅當代社會另類的「倫理」與「政治」典範。這些生態作家的書寫,從對周遭的植物、昆蟲與其他動物的觀察開始,擴展至其棲居的環境,乃至自然整體。
吳明益在其蝴蝶書寫的創作中,細膩地描寫了人類與昆蟲,以及與其他動物之間彼此共構的環境,因而繪製一幅人類與蝴蝶共同交織的生命圖像。劉克襄經常以擬人化的技法及寓言方式,描寫鳥類與其他各種不同動物,讓人類與動植物直接接觸、彼此對話。作為討海人以及鯨豚研究、保護與寫作者,廖鴻基的生活與魚群及鯨豚密不可分。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則以樸實的筆觸,描寫與眾多魚群及各種動物直接廣泛的接觸,繪製了一幅屬於達悟部族原始社會的環境和文明的生態地圖。
這些在文學作品中關於植物、昆蟲與動物的描寫,標誌了作家對其他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的深刻關懷,同時也展露了對於周遭環境的不同理解——面對動物,人類必須重新反省自身作為中心的主客觀認知結構,並重新思考人與動物,乃至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為數可觀的生態文學作品中,作家們捐棄以人為中心的環境與世界觀,進而繪製一幅不再基於主客觀認知結構下的自然與環境。
不僅如此,作家們的自然寫作使他們走得更遠。作家面對動物,同時也面對動物棲居的原野、荒原、山丘、湖泊、天空與海洋等環境。例如吳明益的水文書寫行走到溪水之源、海水之濱與湖水之側,尋找不同的自然環境。劉克襄則是為了尋找鳥類的原鄉,拜訪了信天翁的誕生之地,甚至駕著滑翔翼,翱翔於鳥群們飛行的天空。同樣地,廖鴻基也航行至更寬廣的海洋,追尋鯨豚藏匿的蹤跡;而夏曼則回到古老的海域,與眾多不同種類的魚群在達悟海水中泅游。
作家們不約而同轉向非人類棲居環境的書寫,銘刻的正是一個不以人類視角為中心的社會與環境。
然而,這一自然書寫的傾向,同時披露了某種政治姿態,並形成某種特定的政治模式。例如吳明益書寫「行書」(行走之書,收錄於《蝶道》),堅持以步行的方式介入自然,並宣揚某種以步行作為依據的革命與思考。這是作家藉由自然書寫展露的政治姿態。
劉克襄的動物小說中,不論是描寫南遷的侯鳥不再北返而成為留鳥,信天翁不再回返出生之地而持續遷徙,或刻畫徘徊在城市公園街道中遭人遺棄的野狗,以及許多不同的動物與遭遇,都同樣展示了類似的政治姿態。凡此種種,不只在喚起對那些被人類社會忽略或排除的弱勢物種的關注,這些創作更標示了挑戰社會秩序與群體價值的政治姿態。
其中夏曼生態寫作的政治性尤其值得關注,其文學展露了一種對於語言、社會、文化,乃至歷史的戰鬥。這場戰鬥不僅止於個人的生活,更擴及整個達悟族,甚至原始的文化傳統。夏曼不斷重複述說達悟過去的文化與文明,不只是緬懷即將消逝的文明,而是努力尋找一個可以讓部落民族存續的歷史大計,更積極地擘劃未來的生活環境與文明圖景。
從這個角度來看,夏曼筆下的眾多人物,例如孩童、浪人、海人等,並非只是作者個人的比擬,或部族生活的片段回憶,更非只是社會邊緣人或弱勢族群的形象再現。在不同故事中不斷出現的同樣人物,例如安洛米恩(《安洛米恩之死》)、達卡安(〈飛魚的呼喚〉)、洛馬比克(《老海人洛馬比克》)等人,他們實則超越了個人的名字與個別的憂傷,而銘刻了一個屬於未來人民的感性。這正是夏曼的生態書寫潛藏的政治意涵,攸關達悟人民未來社群的想像與創造。
當前的國際政治與各式各樣的環境災難,迫使我們進一步反思人類生存的社會與環境,以及我們與其他物質、物種(包括病毒與微生物)之間的關係。而當代台灣的自然文學已為我們展示了攸關生態的倫理、政治與美學典範。
這一典範意味著,人類不應只是作為認知主體,去理解周遭動物的生活、感情及其棲居的環境。相反地,生態的問題帶來人類對自身問題的重新理解,也讓人類重新思考自身與動物及自然的關係。值得關注的即是這個生態的典範進一步尋求社會變革的可能。
文學家透過創作,想像了一個新地球,一個另類的可能環境。而我們從生態文學範例中學習的,則是將自身與社會的限制打開,並朝向其他物種與社會開放,以期尋求未來的宜居社會與永續的生活環境。●
▇ 2020 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
以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
時間|2020.11.21(Sat.)-2021.03.14(Sun.)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181 號)
➤➤2020 台北雙年展 官方網站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7》大川普,吹什麼,吹……
延伸閱讀
科評苦雨之地》吳明益回應:「為了小說」
小說家吳明益近日出版最新短篇小說集《苦雨之地》,本刊特邀4位夙負人文關懷的科學家,推出「科評苦雨之地」專題;刊出隔日,吳明益從創作者的立場,撰文回應,... 閱讀更多
現場》讀博物日誌《椰子的葉蔭》,跟著川上瀧彌遊賞百年前的南洋:吳明益、蔡思薇、董景生對談
閱讀更多
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貂山之越:淡蘭古道自然發現史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