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經典套書背後的編輯者們:日版主編松田素子、台版主編周彥彤

2023-10-15 11:00

編按:由日本三起商行(ミキハウス)策劃的宮澤賢治系列繪本,集結日本30多位插畫家,詮釋文學大師的經典著作。中譯本「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近日以套書形式出版,共分I、II兩套,全10冊。文字與圖像相佐,各自延展出賢治童話獨有的奔放、魔幻與靜謐。

正值宮澤賢治逝世90週年,Openbook閱讀誌特邀繪本推廣者、「閱讀盪鞦韆」主筆吳文君,筆訪翻譯此系列繪本的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及主編周彥彤,探究繪本翻譯背後的琢磨過程、編輯製作的考量,窺看繪本工作者如何回應大師的創作,持續將經典文學傳遞給未來的讀者。

日本三起商行自1987年起推出的宮澤賢治系列繪本,至今(2023年)已出版40部,仍在持續擴展中。這系列作品是由曾任《Moe》雜誌總編輯的松田素子總責企畫及編輯工作,網羅了30多位插畫家參與創作。將全系列繪本一次攤開,可看到各具特色的當代日本創作者,陣容華麗。

執行這類格局宏大的出版計畫,是許多專業編輯的夢想。本身就是宮澤書迷的聯經出版叢書主編周彥彤,在即將迎來宮澤逝世90週年之際,審閱全系列書稿後,從中選出10本書,分別於今年8月和11月,推出中文版「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Ⅰ、Ⅱ」套書。

將國民作家的經典文學以繪本形式再次詮釋,圖像創作者的選擇會是一大要點。台版套書面市前,松田素子曾於年初抵台,在國家圖書館的講座中分享與插畫家合作的編輯幕後。她形容「編輯有時就像做實驗的科學家」,在正式邀約前,她會在心中揣想,這位插畫家與宮澤的創作組合,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其實在看似實驗性的邀約背後,隱含著松田長年來對資深及新銳繪本創作者的密切觀察。

松田也將編輯工作比喻為助產士或長途馬拉松的陪跑員,在長長的製作期中,「不只是在旁陪伴,也得能激勵創作者產出創作。」此外,在創作者經營畫面之際,編輯也扮演在旁協助考核事實的重要角色。


日本作家宮澤賢治(圖片來源:wiki

松田回顧初次接觸宮澤文學,是讀文庫版《銀河鐵道之夜》,「一開始閱讀只覺得故事神奇、不可思議。但重要的是我讀後的體驗——我開始觀察到看似稀鬆平常、卻被我長期忽略的景色,像是樹葉與樹枝連結的方式、雲移動的方式……」那次閱讀體驗,對松田來說是生命中的關鍵事件和轉變。她表示,若非這次經驗,她可能不會從事繪本編輯這項工作,也不會製作宮澤賢治系列繪本。

無論是故事寓意、翻譯聲調,或是繪畫張力、編輯技藝和印刷質感,閱讀宮澤賢治系列繪本時,都能從書中發現讓人心動神馳的細節。松田感性分享:「賢治在《要求很多的餐廳》序文寫道,『希望我寫下的文字可以成為你的糧食』,這句話不僅為讀者帶來能量,也成為我編輯繪本時很大的支柱。我跟許多繪本作家一字一句,一起咀嚼、思忖賢治的文字,然後出版了這系列作品。」

➤台灣版選書準則及編輯美學

台灣每年都有以不同形式出版的宮澤賢治作品,因此周彥彤在主編「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時,不斷思考要介紹什麼樣的作品給台灣讀者。她希望提供給還不認識宮澤的讀者一個入門磚,因此選書的考量是優先選擇台灣讀者較少接觸卻很有意思的故事。

此外,周彥彤表示:「繪本的圖像非常重要,我也從圖像來挑選,一是表現搶眼的插畫,二是台灣讀者較熟悉的繪者。綜合這些因素,我們挑選出10本書,作為這次引介給台灣讀者再認識宮澤賢治魅力的作品。」

中文版在設計上有許多令人讚賞的細節:書衣前折口有簡約的故事提要,後折口有全套書目及封面。作者、繪者、譯者的介紹及註釋彙整在同一頁,封底則適切留白,沒有贅句或教條式文案,單純讓圖像延展讀者的想像力,整體編輯美學優雅節制。


書衣前折口放置簡約的故事提要,搭配視覺清爽、素雅的扉頁設計。

周彥彤相信故事和圖畫本身的力量,她希望為繪本留下安靜的空間,讓讀者去直面作品,從中讀到自己的體會。「宮澤賢治的故事常被稱為童話,不過即使在日本也有家長提出『這些故事,兒童是否真讀得懂?』的質疑。」周彥彤說:「但也有讀者回饋,孩子即使現在無法理解背後深奧的道理,卻被故事的氛圍吸引而聽得津津有味。我想這就是故事該有的本質,聽到好聽的故事、看到優美的圖畫,心中因而獲得滿足,其他都是次要的了。」

宮澤的童話結構比一般繪本篇幅還長,分頁的節奏感成為情節推進的關鍵。周彥彤說:「分頁關係到觀看故事的節奏、閱讀的呼吸,也關係到做這本書的人想要強調的重點。尤其是改編篇幅較長的文學作品,更能看到分頁帶來的力量。」

她稱許松田素子確實是很了解賢治作品,同時深諳繪本藝術的編輯。譬如《拉大提琴的果許》,花貓帶來不熟的番茄,讀文字時很容易一眼帶過,但繪本中給出了一個獨特的空間,去凸顯它的重要性,讓讀者一眼就看見這個帶有象徵意義的畫面。又比如《鹿舞的起源》中鹿群對手巾的試探,畫面上強調了每一匹鹿的個性,給牠們單獨的篇幅去表演。周彥彤說:「如此一來,讀者就有機會體驗到宮澤文學的敘述細節,更加沉浸在故事中。」


宮澤的童話結構比一般繪本篇幅還長,分頁的節奏感成為情節推進的關鍵。圖為《拉大提琴的果許》內頁(聯經出版提供)

➤插畫家皆是一時之選,亦有中譯版面上的難題

除了故事必須迷人,符合故事精神的插畫也是繪本的精髓。

周彥彤說,「這系列繪本集結日本中生代與新生代重要的插畫家,個個都是一時之選,他們都是為了宮澤賢治而來。透過藝術家的眼睛,不僅具象化賢治童話的世界,延展出繽紛且超越想像的宮澤宇宙,當這些作品被放在同一個脈絡中,就更能感受到無與倫比的精采。」

譬如繪製《橡實與山貓》的田島征三是經驗老練的繪本作家,他的留白非常完美,讓文與圖在版面上結合得很好。及川賢治畫《銀杏的果實》也發揮了強大的設計感,有字、無字、特寫、遠景,顏色對比都運用得恰到好處。


由插畫家田島征三詮釋的《橡實與山貓》,畫面張力與留白空間掌握得宜。(聯經出版提供)


及川賢治繪製的《銀杏的果實》,全書畫面有強烈的設計感以及想像空間。(聯經出版提供)

然而,由於日文版各書是在不同時期製作,美編做稿的手法不盡相同,插畫家對於版面的想法也不一樣,排版時,中文版與日文版面臨了同樣的難題。「編排時較為可惜的是《鹿舞的起源》,」周彥彤說明:「這本的圖畫非常美,質感非常好,每一幅圖都是一件藝術品,但文字的安排上比較為難。圖很滿,幾乎沒有留白的地方,色彩也很繁複,日本的編輯最後採用鋪白底的方式,再把文字壓上去。中文版在處理上也找不出比較好的方式,只能盡量把白底打淡,縮小範圍來符合中文字數,以降低對畫面的干擾。」

➤印刷再現宮澤腦中的繽紛世界

「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由同為繪本作家的王春子負責美術設計,第一套五冊的書盒上呈現宮澤踽踽獨行在草原上的剪影,配上摘文:「我的這些故事,全都來自於森林、原野、鐵道路線、彩虹和月光的賜予」,整體設計優美動人。

周彥彤說,「春子以能夠呈現宮澤賢治世界,以及讓讀者想要擺在桌上的思考去製作書盒,用極簡的方式來設計。我的體會是,是啊,宮澤賢治就是一位看起來那樣平凡的人,漫步在那樣平凡的原野裡,可是他腦中卻擁有繽紛的世界,就如同書盒裡這些繽紛的書。」

閱讀實體書可發現,色彩的層次感、繪畫筆觸和紋理都被完整保留了下來。周彥彤透露不為人知的祕辛:「印刷很不容易,第一套的5本書是同時發印,花了3天在印刷廠看印,開了2台印刷機。最難印的是《銀杏的果實》,內頁總共用了3個特別色。因為台日紙質不同,顯色也有落差,為了調整到最接近的狀態,花了很大的功夫。」

「另一個大魔王是每本書的扉頁,扉頁都是特別色印的,每本的製作手法都不一樣,儘管有色號但也無法直接照色號印。後來出動了經驗老道的師傅,看著書手工調色,製版師傅也花了一些時間研究,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銀杏的果實》內頁印刷使用了3個特殊色,畫面層次表現豐富且細緻。

➤觸及人生複雜實相,也適合孩子與成人反芻閱讀

閱讀宮澤賢治繪本,所有感受都再次回到讀者身上。童話故事不僅觸及人生的複雜實相,也適合孩子與成人反芻閱讀,周彥彤意猶未盡的說,「這次出版的書,最觸動我的是《鹿舞的起源》。我是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讀完之後,覺得還好沒有錯過它。」

周彥彤讚賞宮澤賢治對群鹿的行動描述細膩鮮活。故事中,主角嘉十屢次被鹿舞吸引到忘我的境界,一開始還能把持住,最終卻分不清自身與鹿的差別了。「這個故事本身有一種口傳文學的氣氛,自然、動物與人之間沒有界線,人與自然密不可分。宮澤賢治透過嘉十的眼睛與耳朵,讓我們看見自然幾近神聖的純粹之美。」

她也推崇畫家mirocomachiko對群鹿的細緻描繪,將這種神聖性詮釋得非常完美:「她給每隻鹿不同顏色的眼睛,展現牠們的個性。鹿的形體奔放、動感十足,構圖充滿變化,即使只看圖像,也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今年9月,宮澤賢治離開90年了,他的作品也已走過百年時光。周彥彤感慨,關於人的種種,宮澤賢治通透得像個預言師,寫下的故事至今還在上演,留下意味深長的哲理,仍值得我們深思。「有些事情做了才會覺得生命圓滿,我想這套書大概就是這樣的存在。」


延伸閱讀》林真美走出翻譯密室,尋訪大師的澄澈聖地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Ⅰ(《橡實與山貓》、《拉大提琴的果許》、《鹿舞的起源》、《銀杏的果實》、《貓的事務所》)
作者:宮澤賢治
繪者: 田島征三、佐藤彩、mirocomachiko、及川賢治、植垣步子
譯者:林真美
出版:聯經出版
定價:18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宮澤賢治
1896年生於日本岩手縣花卷。是日本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的詩人、童話作家、農業指導家、教育家、科學家。

幼時喜愛搜集礦石、採集植物。1914年,初讀《漢和對照妙法蓮華經》,頗為震撼,因而終生成為虔誠的佛教徒。1918年於盛岡高等農林學校(今岩手大學農學部)畢業,1924年1月獨自前往東京,在那裡寫下了許多童話。後來因為最愛的妹妹生病,於9月返鄉,在花卷農學校擔任教師。1922年妹妹過世,寫下《無聲慟哭》等詩。1924年出版詩集《春與修羅》及童話集《要求很多的餐廳》,惜並未得到時人的青睞。1926年辭去花卷農學校職務,決心成為一位普通的農民。除了自己耕種,還組織農業青年成立「羅須地人協會」,免費教導當地農民如何改良肥料及種植作物。期間並寫成《農民藝術概論綱要》。

1928年之後,經常因病臥床,1933年9月21日因急性肺炎病逝,得年37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