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傅月庵》曾經的一個夢:關於吳興文二三事

2023-07-06 18:30

出版人吳興文(左)與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合影(遠流出版提供)

編按:出版人暨著名藏書票專家吳興文619日因病辭世,享壽66歲。

吳興文終生以愛書、編書、寫書、藏書為職志,曾任遠流博識網文化公司總經理、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聯經出版公司台大門市部主任、總編輯特別助理。曾主編《出版年鑑》、《書香月刊》等刊物,為《文訊》撰寫專欄長達16年。著有《票趣.藏書票閒話》、《圖說藏書票︰從杜勒到馬諦斯》、《我的藏書票之旅》、《書痴閒話》、《我的藏書票之愛》、《藏書票風景.收藏卷》等書。

吳興文生平嗜好藏書與藏書票,尤其藏書票藏品不僅多、雅、奇,文字介紹精闢,常旁徵博引各種典故,其中歐洲17、18世紀珍稀藏書票更堪稱絕世精品。20083月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曾推出吳興文個人收藏專場拍賣,備受矚目。

斯人已逝,Openbook特邀與之相交甚深的出版人傅月庵撰文追憶,以為紀念。


吳興文自用藏書票,係委託中國版畫家梁棟製作,發想自《莊子》「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句。(傅月庵提供)

上個世紀最後10年,台灣出版界關於「華文單一市場」概念逐漸成形:台灣市場太小,很多大書、套書無法投資自製,最可能的方法是仿照英國以英文國家為腹地,台灣也以「華文國家」為腹地,如此方能使台灣出版蛻變升級,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個戰略夢想,且並非全然無據,最重要關鍵,則是「中國大陸」。或因如此,新世紀前10年裡,兩岸出版交流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熙來攘往,互動頻繁,直到2014年「太陽花.反服貿」踩下煞車,一切打回原形。

吳興文是兩岸出版交流最密切的這段時期裡,一個重要人物。透過他的聯繫引介,許多重要書籍、作家,方得以順利出版。

興文進入中國很早,1988年便跟友人組團出訪。因他喜歡搜買舊書,且嫻熟台灣出版動態,因緣際會,慢慢結識了許多中國出版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稱「沈公」的北京三聯書店總經理沈昌文先生。

沈公當時主編《讀書》雜誌,迫切需要世界各地出版訊息,興文是他最得力的台灣幫手,曾經一連為他寄了5年的《中國時報.開卷週報》以及其他重要書訊。兩人緣深,遂以「師徒」相稱。有了這個「師父」,想敲哪扇門都有鑰匙,加上興文與人為善的個性,輾轉結緣,到了世紀之初,他大約可算是認識最多中國出版人的台灣出版人。


除了出版,吳興文還樂於四處訪書淘書,圖為他在河北保定關岳廟前蹲地淘書。(傅月庵提供)

1990年代末期,吳興文離開任職10多年的聯經出版公司,轉到遠流出版任職,恰當也是台灣出版大舉西進的時候。2000年前後,我與他相偕到北京,拜訪各大出版社。

印象裡,拜訪就應該外出,誰知不是那樣。前幾天賓館房間像是診所診間,客人一個接一個來訪,這位是興文要交代東西給他,那位是他有事情麻煩興文;這位是聞名已久的作家,那位是名不見經傳的小編輯。興文則有問必答,來者不拒,幫得上忙的幾乎都說好。一天下來,總要見上一、二十位客人。如此這般「白天開門接客,晚上吃飯喝酒」,二、三天後方才正式拜會行程,跟出版社領導握手講話。但其實草蛇灰線,該見該談的早都結束了。

這種打交道方式看似有趣,其實很不容易,裡面包含許多不確定因素。舉個例子,中國出版社都屬公家所有,社長由官方派任,有久久不換的,也有常常換人的,一換了人,前任所答應甚至所簽的合約都可能翻臉作廢。這種情形下,要想合作獲利,「人際關係」便顯得格外重要。而這也是為何彼時很多事,吳興文做得到,別人卻做不來的原因。


吳興文是兩岸出版交流重要人物,蔣勳《舞動白蛇傳》即由他引進中國,圖為配合雲門公演,在杭州的讀者簽書會。(傅月庵提供)

然而這種「專長」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他「刻苦無欲」的個性所掙來。譬如他曾為了獲得某位中國暢銷作家的一紙合同,從北京遙遙搭火車(當時尚無高鐵)到湖北小城鎮,在雪地裡跋涉幾個小時,卻無結果。又或者為了談妥一件合作案,與對方宴席周旋,連喝好幾攤酒,喝到臉色發白手發抖而後已。

曾與他親歷的一件事是,兩人從福州叫了部計程車,一路殺到閩清,沿著閩江直往山頭奔馳,原因是出版社趁著「全國書市在福州」,竟然跑到某解放軍營區租借場地培訓社員。車老舊卻開得飛快,沿路荒涼不見人煙,見到營區門口上刺刀站崗的衛兵,心裡不免一怵:「誰真想圖謀不軌,被『蒸發』了也神不知鬼不覺吧!?」興文卻老神在在,有說有笑,跟出版社領導拉拉手,拿到東西後又顛簸奔馳回福州。——這種辛苦,大概也只有他受得了吧。


吳興文(前排中)參加「深圳商報年度好書評選」與來自中國各地的評審合影。(傅月庵提供)


在吳興文的牽線下,王榮文與故宮副院長王亞民相識,本照片為王榮文(中)65歲在北京,由故宮副院長王亞民(左3)請客與慶生。

2003年遠流博識網(北京)文化諮詢有限公司於北京朝陽區成立,由吳興文出任總經理。當時主要任務,除了版權買賣,最重要的是合作出版,擴大利基。在試過好幾家出版社後,最終與隸屬廣西師大出版社的北京貝貝特出版顧問公司結盟,成了合作夥伴。

在這基礎上,吳興文把一個又一個的遠流作家,如鄭石岩、蔣勳、曾志朗、郭泰、劉克襄、茂呂美耶……引入中國,而在2004年白先勇《奼紫嫣紅牡丹亭》一書達到高潮——這本書幾乎是兩岸同步發行,用的是同樣的繁體字網片,僅只封面不同,因地制宜。這事看來似乎沒什麼,其中的複雜與困難,不是過來人實在很難想像。

中國市場是一個曾經的夢,許多人都做過,有成真的,也有破滅的。吳興文不算破滅那一種,原因是除了出版,他還有另外的寄託。從舊書到藏書票,從閱讀到編輯,他都能,也忙得津津有味。因為這些寄託,或說癖,他的欲望相對很少,粗茶淡飯,能過日子就好,「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他也無所謂。破滅的痛苦,於他或也就不是那麼巨大了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