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我們來開100家書店好不好:訪大稻埕郭怡美書店郭重興與趙偉仁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創辦人暨社長郭重興(左)與郭怡美書店經理人趙偉仁(Willie)

2022-12-20 11:00
11月於大稻埕新開幕的郭怡美書店,由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創辦人暨社長郭重興出資,並由書店經理人趙偉仁經營(以下稱Willie)。在疫情的濃霧逐漸散去之時,人文薈萃的大稻埕萌生新的地標,身為鄰居的Openbook少不了登門拜訪、噓寒問暖一番……

「我開書店就是一個不甘心。」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創辦人暨社長郭重興說,他之所以起心動念開書店,是因為無法坐視台灣一個嚴重的危機。

「說起韓國,大家最有感。幾年前台灣人還自以為比韓國富裕一點,現在(不管影視甚至文化各方面)我們都落後了,包括閱讀。台灣輸得這麼明顯,讀書的人太少,而韓國每年平均買的書是我們的4倍。」

我們需要故事,需要更深度的創作,才能產出更具份量的大眾作品(諸如劇本),否則只會越來越膚淺。郭重興說:「所以我認為應該要開書店。」他提及郭怡美書店經理人趙偉仁不久前從日本回來,曾對他說到日本上下班時間,書店是擠爆的,他因而更加確信,台灣人不是不愛書,他一直想挑戰這件事。

「我想做書店已經講了好幾年,去年七八月才比較正式的做。」身為出版人,郭重興用經營讀書共和國的概念,把書店管理人當總編看待,給予資金,讓有志者自己去經營。「我開書店跟開出版社一樣,會從好幾個小系統慢慢做大,所以不會滿足於一家書店。」他說:「當然不管做什麼,除了熱情還要有方法,我相信只要經營得法,書店是可以做下去的。」

然而開店念頭才初萌,他的總編就勸他不要,認為書只要上網買就好。他回道:「你買書的指向很明確,可是我著想的不是你,是年輕人。實體書店裡總有很多書是年輕人不知道的,如果沒有書店,他們怎麼決定自己讀書的方向?錯過了,未來只會更糟糕。」總編的一番勸告,反而更堅定了郭重興的決心。


訪談進行的空間位於三樓前棟中間。設定為電影研究室,隔間木作都沒有動到原設計。

➤(離開)大稻埕的人與他們的生活痕跡

在人稱「無牆博物館」的大稻埕內,位於迪化街1段129號的,是一座三層樓高的巴洛克式紅磚建築。日本時期有「大稻埕三仙」之稱的郭烏隆在此開設「郭怡美商行」,從建築立面上的文字可知,當時經營的是海陸產、雜穀、麵粉、糖等批發。

郭重興是郭烏隆的孫子,走進祖父奠基家業的這座建築,勾起他許多回憶。「我的祖父很有名氣,中研院也有豐富紀載。他為人老實可靠,大家都喜歡跟他做生意,他會幫助別人,女兒都嫁給老師。我記得小時候如果我考100分,他就會給我10塊錢,要知道那時10塊是很大的。」

過去迪化街的街屋,通常一樓做生意,後面是倉庫,二三樓做為住家,天井旁大部分是廚房。他環顧四周:「祖父分家前,我爸、伯父、小姑媽,都住在這裡,現在這裡看起來很特別,但當時這就是他們的日常。分家後,我們住後面的大房子,從二樓看出去是這裡的屋瓦,我們小朋友很壞,都會爬上去把人家屋瓦踩破。」郭重興笑說。


二樓後棟連結到前棟三樓的樓梯。紅瓦後方的建築,是郭重興人生前半載住的地方。

日本時代,大稻埕的進出口貿易盛極一時,許多做生意的大戶人家都是深宅大院,他們的子弟多和郭重興年齡相仿,常常互相串門,直到長大各分東西。「我們這一代,我跟我哥的朋友幾乎就兩種,一種是家業很大,需要繼承;一種若不是排行老大,就送出國。」

郭重興的姑媽是祖父的千金,捨不得送出國,因此少女時代她最喜歡寒暑假,因為去德國、日本留學的人都回來了,他們穿著洋服、和服,見識的世界跟一般台灣人不一樣。「在我姑媽口中,當年的大稻埕是很洋化的,這一區除了有蓬萊閣酒家、波麗路餐廳等,很多藝術家也在這裡活動,也就是商業的力量,孕育了藝術文化的力量出來。」亦即比起台北其他地方,大稻埕當時不只富裕,還很有格調。

經過分家,郭怡美商行在郭重興出生時,已經被伯父賣掉。於三十多歲他也輾轉離開了大稻埕,赴美國紐約,返台後投入出版,直到今天。回國後他偶爾一個月中有兩三次,會回到李春生教會做禮拜,吃一吃「老台北人的美食街」慈聖宮周邊的台菜餐廳。他說:「我就喜歡走在這裡的街上,我看到房子就喜歡。」

➤寧可它純粹是一間書店

歷經數十年,郭重興已經七十多歲,大宅或許幾度易手,但郭怡美三個字已在他的血液之中。如今這座建築陰錯陽差又與郭家子孫產生連結,從商行變書店。這無疑是個美麗的緣分。

「我算是現在家族活著的人中,年紀最大的,我很高興看見它還留著,拜祖先的祖公廳、我爸的房間什麼的都還在。」他說:「這件事我必須感謝周奕成先生,他知道我跟迪化街的關係,知道郭怡美是我祖父的商號,他兩次打電話給我,想合作開書店,但第一次這裡被別人租走了,而第二次我已經自己開書店,結果他很大方,說『只要大家努力把迪化街熱鬧起來就好』,抱著這樣的心情,他介紹我跟房東認識。」

如今郭怡美書店堂堂在大眾面前落成並引燃話題,只是郭重興認為,大家都太強調書店跟他的身世淵源了。「我當初只是想租一個房子開書店,這裡跟我的關係,反而是後來我才慢慢去感受。甚至連店名,也是Willie取的。」

有人曾問他,「如果不是郭怡美你還會租嗎?」他說自己也沒有很明確的答案。但他寧可它純粹就是家書店,把這樣一個很難再找到的、舊有的老宅,變成讓大家都可以享受的書店,才是最有趣、最有意思的事。

「如何去充實它,為迪化街帶來一點人文風景,我認為Willie有辦法做到。」他說Willie很在意他對這間書店的想像他都知道,「但我跟他講,只要不要變成書很少、餐點很多、進去都在賣文創產品就好。大稻埕不缺逛街的地方,它必須用書跟大家見面。」


一樓前棟主要陳列書籍是跟大稻埕生活與日常相關

➤10年100家書店,郭怡美是關鍵

「我們來開100家書店好不好?」這是郭重興提議開書店時,最讓Willie感到雞皮疙瘩的一句話。他說他深刻接收到郭重興對開店這件事的理想與浪漫。

原本經營青旅的Willie,面對2021年疫情衝擊,整個旅館行業幾乎崩盤,郭重興在那個環境最嚴峻的當下邀他一起開書店,這不想清楚可不行。

然而Willie也承認,書店在他與郭重興生命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從過去一些訪談中,郭重興就曾提過他很懷念三十幾歲逛紐約中央車站旁小書店的那種快樂。他的眷戀、他的敘述,也讓Willie回到大學時代,那時每天放學就去重慶南路的書店報到,一直到打烊才離開。他第一次打工也在那裡的書局(而且人家至今還活得很好)。

所以當被問及要不要一起開書店時,Willie內心其實是想的,而且被深深感動。「郭先生說他今年72歲,10年後82歲,他不希望走時發現全台灣的書店都結束了,在沒有書店的世界之下離開人間,所以他希望很多人能跟他一起,在台灣各地開書店。」

他對Willie說:「我覺得台灣討論一些事情常各有各的立場,但會不會某種程度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了解不夠深?如果我們每人能多讀一本書,對很多事物的看法是不是就能更提升一點?」

但是10年100家?Willie就問:「你不怕10年之後倒了嗎?」郭重興回;「那時我都走了,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

對開書店理念十足的郭重興,慢慢說服了Willie。於是繼「一間書店(the 1 bookstore)」之後,Willie接下了郭怡美的開店計畫。「郭先生起初還問我,是不是要叫『二間書店』?我說不不不!你爺爺的祖宅不可以叫二間,應該就叫郭怡美。」Willie笑道。

Willie感受到,除了開書店,郭重興以某種形式回到郭怡美大宅,成為他精神上的寄居之處。「他對這裡的殷殷期望是很大的,且不斷加深。他從小在大稻埕長大,以後再也不是來這裡做做禮拜就回去了。」

而書店是郭重興最後一個人生大夢,Willie認為自己必須顧慮到他的想法。「但他總是反過來跟我講,『不要管我說什麼,不要被我影響,你可以自己做決定』,這跟他經營讀書共和國的態度是一樣的,只要記得把書店擺在最前面就好,你可以盡量發揮。」

➤如何讓讀者看見書​:營造人與書店的關係

相較於大多數大稻埕商家,僅開放一樓作為商用,郭怡美書店讓讀者在所有樓層中,自由穿梭,由錯落的樓層瞥見歷史光影,感受日本時期台灣大戶人家的生活氛圍。此外,這幢建築本身就是大稻埕或台灣建築史中,極具代表性的空間,深富人文之美。

郭怡美書店的格局,仍保留1922年初建的樣貌,共有5個分層且分隔的不同空間。由於硬體上有其基礎,因此考慮迪化街「前店後家」的使用法,Willie讓場域氛圍,前棟知性、後棟放鬆。

至於書籍的分區規劃方面,一樓店面是知識的核心,所以以台灣為主;二樓放眼世界史地,還有心理學、社會學等,與人類文明比較深入的思考;三樓則進階到藝術、文化等等,有詩區、電影研究室、與建築和設計區,思考美學。四樓的閣樓,尚無擺設,可做攝影展或畫廊策展之用。

Willie說,從一樓到三樓,這樣的規劃是有其脈絡的。「人一出生只想了解周邊的世界,長大後希望認識更遠的地方,到最後會想欣賞美好的事物。」他說人進化到最後,會發現世上最有價值都不是實體的物件,而是能夠震撼身心靈的事物。書隨著樓層,層層向上,呼應著人的成長。「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會影響整個人的氣質,以及知識、精神、視覺的審美程度。」


二樓前棟主要陳列書籍為世界與國別主題。

在迪化街,郭怡美是座非常有魅力的老房子,打造成書店,空間美學成分很強。很多讀者第一次走進去,眼裡看不見書,而是驚呼「這房子好美!」然後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參觀。

「書被空間吃掉了。」Willie能夠理解這是人的正常反應,必須等心沉澱下來之後,才會慢慢瀏覽群書。不過他也強調,如果喜歡某些空間,只去拍些IG照片就走人是沒用的,「這樣空間跟你沒有連結。反之,你來到這裡看書,一次兩次三次,跟空間有了感情,開始產生故事,之後你就會懷念這個地方。」

過去Willie的青旅就開在敦南誠品周邊,他曾經半夜睡不著覺,在那裡又哭又笑的讀完《父後七日》,他喜歡這樣的情感連結。怎樣讓郭怡美書店變成讀者生命當中的成分,有事沒事就想來這裡,翻翻書、喝杯飲料也好,他想追求的是這種人與書店的關係。


二樓後棟為童書區。

➤實體書店的驚喜:原來這裡還有這個!

從一間書店到郭怡美,Willie說從他開店以來,就承受了很多人的熱情與善意,無論是社區或市場上,書店都相當受公眾歡迎。但實體書店如何面對當前網路購物的衝擊,創造出自己的競爭力?Willie認為,那就必須在純粹的供需關係以外,「提供體驗」。

他說,體驗公共空間這件事,是很大的賣點。「我們能拿來相比的東西從來不是方方便便在家點兩下,書就送到你面前這樣的交易效率,而是網路沒有的另一種刺激──你可能會在實體書店撞見超過你認知範圍的事物,『原來這裡還有這個!』然後相對開心。而且如今內容表現形式已不只書與文字,這裡的空間除了可以靜下來看書,還可以聽講座、看展覽,或參加讀書會、討論電影。」讓書店成為大眾日常休閒娛樂的一部分。

Willie對郭怡美未來可以辦的活動充滿各種想像。很多家具都是活動的,端看怎麼利用,不同隔間卻又相連的空間,還可以帶來不同的趣味。無論辦小型個展、社團活動、讀書會、寫作課程等,都很適合;podcaster、youtuber、或想拍廣告和電影的人,這裡也很歡迎。


三樓前棟樓梯下的邊角空間,陳列以詩集為主。

「對我來講,這裡空間的最大優勢,可能也是我最大的困擾,因為它的可能性實在太多了。」所以他歡迎各方藝文團體、各種合作提案。「現在是分眾時代,每個分眾都有做得特別好的一群人,把這樣的人吸收過來,大家一起做活動,除了讓書店更好玩,讀者也可能因此開發出新的興趣。」

例如在地活動方面,可邀請大稻埕老店來開講。像凱恩洋服,歷經快半世紀,老闆從學徒變成GQ紳士,最大夢想是在迪化街創建西服博物館。還有民俗、中藥跟南北食材,各有各的發家史,也各有其執業的驕傲自豪。此外愛情是人的剛需,迪化街的復興與月老的關係,也是一條大眾最感興趣的熱門話題,這裡有號稱「全台最靈」的霞海城隍廟,提供想脫單的人拜月老的全套攻略,聽完講座拜完廟,還可吃個東西再回去。

職人系列講座,也有很多文化意涵,例如精釀啤酒,從農田到餐桌,背後連結了中產階級的興起,Willie說:「所有物質文化展現到最後都有一套論述,你會發現啤酒不只是拿來裝逼,知道越多會越有趣,這些大大小小事,我們都有興趣發展。」

當然少不了一個重要的主軸,是與出版社的合作。郭怡美除了進書符合綜合型書店應有的比重,空間方面,也適合出版社辦理30-40人的中型推廣活動,任何合作機會,Willie都歡迎洽詢。

➤以大型書店培育更多獨當一面的書店人才

郭重興覺得開書店跟開出版社很像,而Willie則認為經營書店跟旅館、咖啡館有類似之處。譬如一間咖啡館,只要有兩千個每個月回來一次的客人,就可能存活下來。書店越大,需要這樣的人越多,只要做到這件事,書店就不會結束。也就是書店不單純是賣場,還要靠「與我們match到彼此」的社群支持。

「大家都講『想賺錢不要開書店』,但書店開了,就一定要想辦法賺錢。這是我們自己要克服的事,而不是去挑戰讀者。」Willie表示:「我們一方面會在價格上稍微跟連鎖書店或網路書店逼近,另方面也會提供他們所沒有的價值與讀者想要的服務,並發展成常態,加總起來才會是消費者比較容易買單,且願意回來找你的理由。」

而空間的營造會轉變心境,怎樣才能令人感到安心舒適?想要一來再來?Willie笑說:「如果你在這邊看書看到很爽,那就表示我們做到位了。」

想要達成這個目標,最重要是團隊的組成。由於不是走高效率消費路線而是體驗,所以郭怡美書店不分採購組、活動組、行銷組等,而是依5個空間劃分,各自負責區域內的所有選書、陳列擺設、活動、會員照顧、關係連結等。這些都是經營書店的重要技能,換句話說,每個分區都像負責了一家小型書店。


三樓前棟靠迪化街的空間,陳列書籍設定為設計與建築。

Willie以日本飯店星野(hoshinoya)集團為例,說他們同樣也是讓每個成員做區域內的完整管轄。女將從迎客、介紹、房間整理等等,對房客與房間有專人專門的照顧,這會讓整個服務品質更細膩,消費體驗的愉悅感受也隨之更加深刻。

「我們的店員服務熱忱都非常足,他們也共同參與打造的過程,書店剛裝修完,我們一起把書落櫃上架,從原先的懵懵懂懂到來來回回的修改,得到了創造的快樂,因為貢獻了心力,他們會覺得這裡是自己的一部分。」

郭怡美書店培養店員獨當一面的作法,希望成為獨立書店的人才庫,這也呼應了郭重興未來在全台遍地開花的理想,郭重興原本想像的就是20-30坪的小書店,且書店的人員要有能力通過書,跟讀者做知識上的對話。

Willie說,有熱忱的年輕人其實很多,許多在文字、藝術有想法或天賦的人想開書店,但開店有其資本條件,不可能拿一筆錢放個煙火就結束了。「所以我們的夥伴在郭怡美書店裡,想像會化成實際,他們每天操作POS系統,看得到書店到底賺不賺錢、離目標還有多遠,會比較有意識的明白需要更注重些什麼,而非單靠業績壓力。現在業績壓力都在我頭上。」

➤用出版與書店,面對當今的台灣

從書店,拉回到初衷,郭重興說,比起韓國,台灣值得被寫的東西,是很大的空白(包括類型小說),所以他一直在尋找能以台灣為主題創作的作家,到現在還在開發。「這樣的作家慢慢在出現,台灣本土意識慢慢在甦醒,可是編輯有點跟不上,所以我希望有更年輕的編輯出現,來面對當今的台灣。」

而被郭重興託付重任、要他放手去做的Willie,最看重的則是公共空間之中人的交流,有交流、啟發、撞擊,才可能發生故事。他認為書店與人雖說不上強連結,卻是很深的連結。「書店是活的,希望這裡的空間、活動、書籍,都讓你覺得豐富,最後化為購買行動,支持書店。」


郭怡美書店外觀

郭怡美書店

  • 營業時間(試營運期間):一到五 14:00-22:00、六日 11:00-22:00
  •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29號
  • 粉專連結:請點此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我們正在尋找「​專案PM」,有興趣的夥伴請點擊以上圖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