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經營》書店+房地產,1加1真的大於2嗎?

沈如瑩提供

有些書店除了一般零售業務外,也會接一些企業或團體的訂購單,像公司大批購書,或社區圖書館等單位,都會委託書店購書。除了預算之外,這樣的案子通常也會提出一些特別要求,如出版時間在多久以內、適讀年齡層、採購的類型等等。雖然溝通和準備要花上不少心力,但對書店而言,算是不無小補。

︎買書也很外貌協會,擺書作為財富與品味的象徵

偶爾有機會經手一些書單,不同單位的採購要求往往大異其趣,其中最讓人哭笑不得的買家就是建商。一直以來,都有建商喜歡在樣品屋裡放書,有些人難免嗤之以鼻,不過我倒是頗為平常心,畢竟買書放在屋子裡不讀的,大有人在()。

建商通常預算寬鬆,只是挑書的標準完全屬於「外貌協會」,總是以大本精裝書(最好是外文書)優先。某次一家建商甚至具體指明:封面要「貴氣」的,以襯托他們富麗堂皇的裝潢。

把書當成裝飾品,並不是現在才有的事。在知識傳播僅限於王公貴族的古早時代,裝幀精美的典籍與藝術品一樣,是彰顯主人身分地位的物件。如今雖然閱讀普及,「書」似乎仍然保有一種能提升「氣質」的魔力,這或許來自於人類對於「知識」的崇敬——雖然真正走火入魔的書痴,家裡的藏書通常泛濫成災到成為家人巴不得一把燒掉的困擾。

library-252436_1920.jpg

▇獲利困難的書店產業,為何成為大型企業的轉投資標的?

除了在樣品屋裡設置書櫃吸引前來看房的潛在顧客,還有些建案會與出版社或書店通路合作,以社區圖書館當做賣房的號召。無論是自住或投資,「由專人為您打造書香生活」聽起來似乎都是不錯的加分選擇。我對房地產沒有研究,不知道實際上這些建案的銷售如何,不過根據最近書店發展的狀況看來,台灣房市對於「書」的魔力,似乎比出版產業本身更有信心。

出版業近年的發展困境已無需多言,通路更是無論大小都在努力求生,不時傳出書店即將歇業的新聞。但值得觀察的是,在聽聞這些令人惋惜的消息同時,台灣的書店系統反而越來越多。

日本最大連鎖影音出租店 Tsutaya,近年以新型態開展的「蔦屋書店」受到矚目,母公司早在2012年就入股台灣中環娛樂(亞藝影音),去年起,更以「Tsutaya Bookstore」的招牌在台灣展店,分別與中環及潤泰建設合作。前者經營台北統一時代店及台中市政店,後者則一口氣在松山及內湖的Citylink連開兩間,並且據稱兩者都還有持續展店的計畫。

類似案例不止於此。以經營影城為主業的秀泰集團,近年亦投入零售市場,在台中、樹林等地開設「秀泰廣場」,不僅有影城與百貨商場,台中店初期並找來金石堂規劃書店,室內裝修走的是歐式古典與工業風格,名之為「小書房 Petite Étude」,相對於周遭待開發的地理環境,其用心不言可喻。

xiu_tai_xiao_shu_fang_tai_zhong_01.jpg
秀泰小書房(沈如瑩提供)

這些書店開幕的新聞,除了出現在一般報章網媒的文化或生活版面,也出現在財經與房地產新聞報導中。隨手搜尋即可發現,「書店」如同明星學區、交通樞紐等利多選項,已然成為影響房價的因素之一。美輪美奐的複合式零售空間不僅帶動買氣與人潮,同時也活絡房市發展,甚至對母公司的股價有所助益。

▇︎開店容易維運難,有形資本能否創造無形價值?

如果開書店是為了「刺激房價」,那書店的意義是不是被扭曲了呢?

看到這些新聞,難免浮現類似的疑惑。但其實在很早之前,書店就被百貨集團當成聚客的特色專櫃,這也是大部分百貨內的書店都座落於商場高樓層的原因。雖然如今消費習慣改變,實體賣場最有能力聚客的業種已成為餐飲品牌的天下,但「書店」似乎仍被視為象徵著美好、知性、高生活品質的空間。這種認知近年更擴及各地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文創/文化園區」,原本乏人問津的冷門地段,因這些藝文場所的活化,導致房租三級跳的案例亦所在多有。

本文無意批判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相反的,正因為是資本市場,一間書店能否永續,最終靠的仍是工作者的專業——面對社區,必須敦親睦鄰、熟悉在地消費模式;面對遊客,必須保持特色、不斷推陳出新。維持一間店的難度,遠遠高過開一間店。

我不知道大型企業對書店的低獲利與高營運成本能夠承受到什麼程度(這些新的品牌在3、5年後會變成什麼模樣是很令人好奇的),但如果願意認真投入經營、願意花時間培養讀者,那麼書店的價值就不僅止於創造有形的資本,而可能帶給居民更多無形的價值。此間差異,端看投資者與經營者對書店空間的長遠規劃了。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