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經營》策展,展現書店自我的靈魂

2018-06-01 15:17
圖為雜誌《攝影之聲》今年5、6月在誠品R79的重現編輯台的書展。(獨立出版聯盟提供)

去年底的某個夜晚,我和兩位設計師完成了「獨立出版聯盟」與「Openbook年度好書獎」在從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布展工作後,走到學校對面的速食店用餐。因為忙了一整天,三人沒怎麼交談,靜靜地吃著漢堡薯條,那個畫面讓我想起在網路上看過《復仇者聯盟》第一集的美國版彩蛋,是一群「下班的超級英雄」面無表情在土耳其小吃店裡吃著遲來的沙威瑪。

chao_ji_ying_xiong_.png
取自YouTube

雖然書店店員不像超級英雄那樣能拯救世界,不過在書店的日常工作中,「書展」絕對是最有趣但也最花心思的一環。

對書店而言,「書展」並不只是單純的展覽,而是藉由顯眼的陳列、介紹,讓讀者對這些書目產生好奇,從而增加書籍銷售的機會,簡言之就是一種促銷方式。

25352111_1134799669990788_1071760500252618854_o.jpg
獨立出版聯盟2017年12月在清華大學的書展,策展人:林峰毅、葉飛(照片取自獨立出版聯盟臉書)

▇好的書展,可反應時事,更可拉開議題的討論寬度

提到「促銷」這種字眼,有的人就會覺得「好商業喔」,彷彿書店是個只要喝露水就能生存的行業(還怪書店徵人薪水太低,或是平常明明不去買書,又在書店結束營業時大聲哀嘆)。但「銷售」與「文化」在這一行裡,不僅不是相互對立的,反而互為表裡,是支撐書店營運的原動力。

書店銷售的商品雖然不是自己生產的,卻能藉由「書展」,對書做出不同的詮釋,從而引起讀者的興趣與好奇心,達到增加銷售、推廣閱讀的機會。

策劃書展的第一步便是決定主題,可能是當下社會關注的時事(如性別平權、環保議題等)、藝文活動(例如配合當地的電影節),也可以是因為受到某本書啟發,甚至單純只是自己喜歡而做的題目。

決定好主題之後,可以開始羅列書目,如果只是將相關的書全部選進來,不僅空間無法允許,也不能凸顯書展的「觀點」。所以,選擇時必須貼近主題,一本本仔細取捨。

25311068_1134797943324294_9030937206409487140_o.jpg
獨立出版聯盟2017年12月在清華大學的書展,策展人:林峰毅、葉飛(照片取自獨立出版聯盟臉書)

前不久逛書店的時候,我就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書展。這個名為「有病『樂』醫」的展台,文宣上以帶著無厘頭風格的文案寫著「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病要醫」,但選了許多認認真真要討論人類心理狀態的作品。

桌上陳列的書分為不同面向,有以不同類型的病態主角為題的小說,如《二十四個比利》、《人間失格》等;有以真實事件、歷史為主題的相關書目,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也有心理諮商類書籍如《心好累》等。

tai_wan_xi_men_dian_shu_zhan__0.jpg
(沈如瑩提供)

如何評斷一個書展的好壞並不容易,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不過這個書展很顯然抓住了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厭世」當道的趨勢。心理類書籍多年來一直都具有相當規模的閱讀市場,出版品多如牛毛,在書展裡可以挑選最符合趨勢與點題的品項作為入門,增加讀者對於閱讀門檻稍高,關於精神疾病的史實或研究作品的興趣;《二十四個比利》或《人間失格》此等經典文學,一方面可藉由書展賦予新的定義,同時也能藉由虛構故事拉開議題的討論寬度。

▇從文宣設計到活動規劃,店員變身策展人

花費心思擬出的理想書單,後續會因實際狀況必須微調,每本書要訂多少量也必須仔細評估,訂得太少,擔心會斷貨;訂得太多,如展後庫存過多,也會造成壓力。

雖然經營者都有評估銷售的基本眼光,但書展開始後,會有什麼效果很難說得準。在架上乏人問津,曾想退掉的書,可能因書展找到知音;以為會反應良好的入門書,反倒有可能因為太過普遍,銷售不如預期。這些變數對書店工作者而言,既是難以捉摸的煩惱,也是值得反覆觀察,提供未來策展的重要經驗。

除了進貨,有些店員會為書展製作文宣。不同於日本書店,時常貼滿大量的手寫卡片與美勞(?)作品,獨立書店通常以自行設計的小型文宣為主;連鎖書店則一般由美術設計製作輸出,尺寸或規格統一。無論是何種做法,都必須自行構思標題、文案甚至風格、尺寸等細節,在思考的過程中,也能再次重新整理自己想對讀者說的話。

dsc_1518.jpg
日本京都丸善書店(沈如瑩提供)

dsc_1434.jpg
台北Tsutaya書店(沈如瑩提供)

除了自行策展,書店也經常與出版社或其他單位(如Openbook好書獎)合作,這類書展的書單和文宣通常是雙方協調的結果,書店的角色更像是將出版社或藝文單位介紹給讀者的媒介,如果協調順利,通常工作比自行策展來得單純,雙方同時宣傳,也能加強曝光效果。

zhen_shu_xuan_.jpg
台北真書軒展出Openbook好書獎的特陳(真書軒提供)

▇運用空間優勢與網路資源,讓書展成為讀者到訪的媒介

實體書店唯有讀者親身走訪時才可能真的「把書賣出去」,相較之下,網路書店的書展因為容易傳播的特性,只要標題精確、視覺搶眼就能提高能見度。最擅長呼應時事的TAAZE讀冊網路書店,便多次以社會事件或政治議題為題企劃書展,引發諸多討論,雖然成效與分寸拿捏皆見仁見智,但的確相較於其他通路展現了不同的創意。

實體書店如今也必須藉由網路的力量宣傳書展,甚至要同時運用自身的空間優勢,配合書展規劃講座、展覽,對實體書店而言,書展不僅是網頁上一排排的書封,更可能成為吸引讀者特地走訪的原因。

許多書店愛好者可能都十分熟悉,2015年於日本東京銀座開幕的「森岡書店」,以「一室一冊」為概念,在數坪大的店內每週只賣一本書,但整間店都以這本書為概念策劃展覽,可說是「書展」的最高級。開幕近三年至今,不僅持續此策展模式,更年年都有盈餘,成為強調商品豐富、多元經營的書店產業中異軍突起的案例。

森岡書店或許是個特例,但策展卻是一間書店展現自我的靈魂。下一次逛書店時,不妨多留心店內的主題書展,那可都是書店人的心血結晶呢。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