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2021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2021-12-11 12:00

(陳宥中攝)

2021Openbook好書獎於12/4在西門紅樓劇場舉行贈獎典禮,每逢這個時節,好書獎總是跟台北熱鬧的街頭活動撞在一起,去年有艋舺青山王祭,今年則有街頭滑板、花式籃球與女子嘻哈。同樣是高手如雲的活動,不同的是當戶外年輕人還在強強競技,而我們的「強強們」已在室內享受努力了一整年後甜蜜的成果。

步上紅樓這座全島最古老的八角形古蹟二樓,從稍嫌狹仄的入口走進豁然挑高的黑色劇場,讓人有如走進文化洞穴的錯覺,身體感到溫暖而心靈飽足充滿。許多出版人與創作者都呵呵笑稱「這是出版同業一年一度的尾牙」,有酒、有音樂,還有獎可以拿。有人因前後左右滿滿都是文壇前輩而出現「粉絲式眩暈感」;有人從去年就預告要奔著今年「頭圍與萌度成正比」的頒獎者而來;有得獎人雷達掃到偶像在場立即啟動迷妹模式;還有許多編輯就地開起同學會,或滿場揪新朋友、老朋友寒暄拍照放閃。

Openbook好書獎5歲了!

自2017年創辦網站並開辦Openbook好書獎以來,不知不覺來到第5屆。一隻手數得出來只有5歲的Openbook,相較總計27屆的前身開卷好書獎,僅能算是一個迷你里程碑,但從開卷至今三十多年,Openbook好書獎一路走來不僅孜孜傳承,也屢創新意。

回顧2017年,昔日主掌好書獎主持台近20年的台大社會系教授孫中興,笑說「我也想走下台跟大家一起拿獎」,翌年他交棒給年輕人,第二屆由作家李屏瑤主持,自第三屆起則由podcast「聽天下Off學」主持人、同時也是天下雜誌影視中心資深企製的包子(姚立強)執麥至今。

包子說:「今年已接棒第三年了,想當年……(笑),記得2020年疫情來時好不容易我們渡過了,沒想到今年我們整個夏天又被偷走,幸而全民防疫做得好,年終才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在此團聚。在場看到有老面孔、有新面孔,代表疫情雖然艱困,大家都仍鬥志昂揚。」


典禮主持人包子(張震洲攝)

好書獎選出後的宣廣推廣上,Openbook的推廣重點也有別於開卷時期以知名作家(諸如紀大偉、王文興、李維菁、紀蔚然等)擔綱代言的作法。自2018年起,Openbook閱讀推廣大使全數跨界而來,站台讚聲的有《茶金》連俞涵、《九降風》紀培慧,去年是為大家腦波增幅的唐鳳,今年是來自異國的百萬網紅KU。包子說:「可惜KU提早飛回法國陪家人過聖誕,無法來到現場,不過沒關係,好書『打開來讀,還有包子陪你』!」

即便短短5年,在贈獎典禮現場,Openbook也與大家共同創造了許多難忘的感動(或激動)時刻。先不說去年樂到上台脫衣的陳栢青了,2019年有參與抗爭被捕的香港作家鄧小樺專程來台領獎,台下掌聲歷久不歇;2018年林良爺爺以最高齡拿下童書獎,並留下他與文壇後輩歡聚的最後時光;2017年幾米成為當屆追星亮點,今年他又低調來到現場與大家相見歡(果然是尾牙呢)。

讓得獎人(的手)最有感的、份(重)量(得)十(要)足(命)的好書獎座,無論之前的天然鵝卵石或之後的鑄鐵手作,不只跟模造出來的開卷好書獎獎座有天壤之別,且握在每個得獎人手中的那座,也都跟自己的得獎作品一樣,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再來是設計概念,Openbook好書獎每屆都有一個新的、想明確傳達給眾人的年度精神。從2017年金獎設計師廖小子呈現出「閱讀像黏土一樣可塑」的主視覺,到了今年,我們看到由白輻射設計的畫面中,打開的書成了指出方向的箭頭,用來傳達在大疫之下,「閱讀是我們前進的力量」。

典禮現場的一日快閃書展也是每年的視覺焦點,策展人葉飛和林峰毅以各種陳設、掛軸、手作書、電子書與實體書,展現Openbook全年的成果。4大展區包括閱讀的日常區、原創文化區、世界藝文趨勢與新知區,社會議題脈動區,以不同的媒材和手法重現相關議題報導,不只吸引讀者駐足流連,得獎作家們也紛紛拿起手機「與自己(的肖像)」合照,樂此不疲。


(張震洲攝)


Openbook好書獎策展區(陳宥中攝)

本屆典禮的中場表演,邀請到金音獎最佳專輯獎得主王榆鈞帶來創作曲,包括陳志勇繪本《The Red Tree》(緋紅樹)、楊牧〈喇嘛轉世〉和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紀念晝與夜〉。在第二段演唱時出現吟詩的男聲,正是她特別千里迢迢赴法國邀請阿多尼斯親自錄下的採集。王榆鈞是台灣少數專注詩歌演唱的音樂人,她的作品經常與文學對話,認為詩歌主題關乎時間、愛、生命與童年,詩的力量,可以帶給人信念與希望。


音樂創作者王榆鈞(陳宥中攝)

頒獎人有理事長、上古神獸、神仙教母,還有北台灣「最熟悉的陌生鴨」

被敲碗公認最希望動物來頒這個獎的年度童書及青少年圖書,主辦單位繼食蛇龜「阿食」、石虎「來虎」、灰面鵟鷹「小灰」之後,邀請到關渡自然公園的「小水鴨」再度為現場帶來嗨度爆表。台北市野鳥學會表示,小水鴨是北台灣最常見的水鳥,但認識的民眾卻很少,身為歷屆「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宣導大使,小水鴨揮揮翅膀,揪大家一起關注身邊的自然生態環境、支持和參與濕地永續發展。


年度童書暨青少年圖書頒獎人小水鴨(張震洲攝)

年度翻譯書的頒獎人由Openbook閱讀誌的理事長莫昭平擔任,除了較為人熟知的出版公司總經理,報社記者和專業讀書版面主编之外,比較少人知道莫姐也是翻譯界的資深前輩,80年代就譯過許多重要作品,包括海明威的《伊甸園》,《季辛吉回憶錄》《林彪的陰謀與死亡》《蘋果戰爭:從百事可樂到蘋果電腦》《革命之子》等等。

年度生活書方面,今年頒獎人是文壇俠女、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但這次她現身頒獎台上,卻讓人想到迪士尼動畫裡的神仙教母。她平日關心資深作家,年終更少不了噓寒問暖,對創作者情誼動人。她說:「走到這邊感覺心就靜了下來,所有煩躁跟孤獨都沒有了,這全都是因為在場有這麼多出版夥伴們。我們喜愛的文學無所不在,已經跨入生活之中,這些優秀的工作者,在疫情中與之決戰,讓我們因書不只療癒,還可以上天下地、可以前瞻與回顧。」


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張震洲攝)

被年輕人稱「上古神獸」的詹宏志很高興回到好書獎活動現場,他說:「我的榮幸是頒獎,我的快樂是當評審,因為可以看那麼多書。」他稱許開卷版前後任主編莫昭平、李金蓮、周月英是「三位好書的守護者,自1988年的開卷版一直堅持到現在,平面媒體結束後繼續用網路媒體進行這個工作,我尤其感謝她們。」

詹宏志說,創作是孤獨,閱讀經歷也是孤獨,但打完這兩劑孤獨的疫苗,卻能抵禦全世界的孤獨,因為有個遠方的心靈可能說出我們心中某些事。雖然我們都在自己的洞穴裡創作或閱讀,但一年有一次這樣的聚會,雖然沒有紅地毯,但可以感覺到作者、譯者、編輯、讀者對彼此的深情。

「每年我們有一個機會向40本好書致敬,但40本是完全不夠的,我能致敬的對象遠超過今天選出的對象。尤其翻譯書,台灣跟國際訊息非常連通,每年世上所有得獎者全部來到評審桌上,今年諾貝爾獎作品就落選了,可見要得好書獎比諾貝爾還難。」(眾笑)他還說得好書獎也比金馬獎還難,因為金馬獎一年也只評幾十部電影,台灣卻有3萬7千本書出版。


作家、Pchome創辦人詹宏志(張震洲攝)

■從海外搖搖晃晃的火車上捎來得獎感言

許多國外作者得知獲獎,都透過影像或文字表示榮幸和感謝,像《神奇行李箱》作者克里斯.內勒–巴列斯特羅斯,就從搖晃的旅途火車上捎來影片。

曾旅居中國7年的前《洛杉磯時報》駐中國記者芭芭拉.德米克表示,以西藏為題的《吃佛》獲得Openbook好書獎,「我的榮幸之情難以言喻」。她強調,自去年英文版上市以來,本書已有多種譯本,但沒有一種的重要性比得上中譯本。《世界文字圖解簡史》作者維達利.康士坦提諾夫甚至認為:「身為插畫家的我,是在台北誕生的」,因為21年前他的第一本非小說就是在台灣出版。

不少國外得獎作者都曾到訪過台灣,《白銀、刀劍與石頭》祕魯作家瑪利.阿拉納曾在台灣旅居一年;《親密關係暴力》作者瑞秋.斯奈德1991年到訪台灣之後就愛上這個國家,她表示,獲獎是重大且意想不到的驚喜,迫不及待希望能再度拜訪台灣。《勇敢的山羊羅賓》作者菲利普.喬丹諾數年前也來過台灣旅行,並遇見許多善良的人,而善良正是他本次得獎作品的關鍵字。

《羽毛賊》作者柯克.華萊士.強森則表示:「我唯一的遺憾是,不能與你們一起慶祝。希望這個糟糕的疫情一旦過去,讓我可以到台灣和大家見面。」《親愛的圖書館》作者蘇珊.歐琳也同樣表達希望有機會與台灣讀者面對面交流的心願。

繪本《翠翠掉下去了》作者科瑞.塔博發表得獎感言時則說:「當我在創作這個關於一隻勇敢的翠鳥初次離開鳥巢的故事時,我就知道她會展翅飛翔,但我沒想到她能一路飛到臺灣。感謝這一切能成真。」

《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作者王鷗行說,翻譯書封上只有作者與譯者名字,但其實背後仰賴許多相信它的人,由衷感謝他們。睡在王鷗行腳邊的狗狗突然鼾聲大作,讓會場洋溢一片融化了的笑聲。再加上《羽毛賊》作者致詞影片中悠哉理毛的喵星人,是繼去年有貓咪偕同得獎人致謝詞後,本屆跟著一起入鏡的毛孩。

海外作家得獎感言影片:

■恭喜二度獲獎者與出版大贏家

本屆有兩位二度獲獎者:為動物發聲的黃宗潔,繼2017年《牠鄉何處》後,今年與姊姊黃宗慧合寫《就算牠沒有臉》,再次拿下年度生活書。她說:「我們以12道難題來涵蓋這些年對動物倫理的思考。難題之所以難,不是因為沒有答案,而是當多數人認為有簡單的答案,議題就變得更加艱難,也讓動物遭遇更多災難。這本書是我們對簡化的、總是二元對立的世界的抵抗,希望更多人因此看見動物的臉。」

主持人包子也提出他的閱讀心得:「我承認買這本書當時是為了幫網路辯論補充彈藥,沒想到打開後發現它是一本非常溫柔的書。溫柔是最大的力量。」黃宗慧還順勢感謝《愛的迫降》主演玄彬跟孫藝珍,說:「大家如果好奇,想知道為什麼,請買書。」


左起:麥田出版編輯陳淑怡、作家黃宗慧、黃宗潔(陳宥中攝)

另一位二度獲獎者,是《文藝春秋》作者黃崇凱,今年以《新寶島》再度獲得年度中文創作。他說:「閱讀一本書,不會看到背後形形色色的臉,要讓寫書、做書、賣書的人齊聚一堂非常不容易,感謝OB讓這些臉出現。」春山總編輯莊瑞琳則說:「台灣在國際的無力弱勢,在作者(黃崇凱)眼裡卻成為創造來源,他重新審視台灣議題,做出有趣詮釋,讓我想到知名音樂人Leonard Cohen說的『萬物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我想創造者的光,就是弱勢者的武器。祝福跟我們一樣在國際非常弱勢的香港朋友,我們一起努力。」


左起:春山總編輯莊瑞琳、作家黃崇凱、詹宏志(張震洲攝)

繼去年首度有政府出版品《貂山之越》獲年度生活書(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今年再度有交通部航港局出版的《守護大海的人》拿下年度童書獎,可見政府近年追求內容與質感的努力。

作者玉米辰說:「我接收到非常多公務員的熱情,例如幫忙觀察海相、協助我上孤島拜訪燈塔守、讓94歲前輩願意分享人生等,我們才有幸一窺海岸神祕燈塔發生的故事。」交通部航港局代表也說:「許多人不知道默默付出的燈塔守也是眾多交通從業人員之一,希望這本書能連結社會各角落,讓台灣社會更溫暖。」


左起:航港局航安組副組長祁天健 、小水鴨、作家玉米辰(張震洲攝)

本屆好書獎的出版大贏家,首先是大塊文化,入圍10本拿下4獎,作品為《成為洞穴》、《世界文字圖解簡史》、《鯨豚記》、《逝物之書》。副總編林盈志說:「大塊每一部得獎書的設計裝幀都十分費工,更不用說川貝母的書。出版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從印務、會計到發行,所有環節缺一不可,但上台領獎總是作者跟編輯,因此我謹代表大塊所有辛苦同仁領取這個榮譽,是全體人員的努力才有今天。大塊剛慶祝25周年,希望在下一個25周年也可以跟OB一起走過。」


大塊文化副總編輯林盈志(張震洲攝)

另一入圍12本拿下4獎的是時報文化,作品《親愛的圖書館》、《白銀、刀劍與石頭》、《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最後一個人》。時報文學線副總編嘉世強開心笑道:「不知大家是否想體驗(像我這樣)抬頭就看到小天使的幸福?」並感謝譯者們一直以來傑出的譯筆與時報併肩作戰,還說如果譯者也能領獎及發表得獎感言就太好了。此外,他也被評審詹宏志為《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所寫推薦文感動。「詹先生在《旅行與讀書》曾說過,『唯有小說能使生命完整』,相信這句話也是對這本書最有力的註腳與鼓勵。」


時報出版文學線副總編輯嘉世強(張震洲攝)

今年還有出版新品牌創下佳績。例如68年老字號的三民書局,新成立「小山丘」童書系列,副總經理暨出版創意總監張文婷說:「今年以翻譯繪本《翠翠掉下去了》得獎,希望明年能以台灣自製生態繪本回到這個台上。」並表示《翠翠》一書在這個時代出版別具意義,學飛的小翠鳥一躍而下,孩子的勇敢讓大人望塵莫及,疫情期間人們經歷了很多人生變化,需要這樣傳遞正向、面對恐懼的故事。


三民書局「小山丘」副總經理暨出版創意總監張文婷(張震洲攝)

一葦文思也是年輕品牌,截至目前出版5本書就有兩本入圍。對於獲獎作品《朝聖台灣》,總編輯陳慶祐說:「我跟作者三個大叔團交情超過30年,才有這本書得以站上這個台。真正的信仰是土地的信仰,每個台灣人都應該朝聖台灣這座島嶼,這才是本書想傳達的。」

遠從小琉球搭船趕赴台北領獎的作者陳逸宏,大聲謝謝王爺公、謝謝媽祖婆,還謝謝助產士(沈維巖)聽他講了300多張照片的故事,將他口述的10萬字整理出來。他也謝謝太太,說別人在一起是約會,太太卻是陪他衝廟會。沈維巖則提到一位連年都在家門口迎媽祖的阿嬤,但去年白沙屯二媽遊庄延期,阿嬤來不及見媽祖最後一面就過世了。他說:「《朝聖台灣》這本書記錄土地上的人們,過程讓我感觸很深。疫情讓人對未來充滿無助,但有信仰安頓撫慰人心。因此希望宗教不要再成為阻止他人相愛、壓迫性少數的武器。」


左起:一葦文思總編輯陳慶祐、《朝聖台灣》作者沈維巖、陳逸宏、年度生活書頒獎人封德屏(張震洲攝)

■眼眶泛淚時刻,將榮耀獻給已逝與困頓的生命

好書獎現場有許多感人至深、眼眶泛淚的時刻。除了來不及見媽祖婆的阿嬤,《綠色牢籠》也有一位橋間阿嬤,用88歲到92歲過世前的4年時光,將她的故事留給台灣人。代作者黃胤毓(因疫情無法從沖繩回台)領獎的副導演何孟學說,他想將這個獎獻給她。他並稍來黃導口信:「很多觀眾因疫情來不及進戲院觀看,不久有機會了。明年導演會回台灣,歡迎各種放映活動或講座的邀約。」

飲食散文《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洪愛珠則將獎座獻給她的媽媽與外婆,以及所有在生活裡發揮智慧跟能量的女性。她還哽咽提到八十多歲的婆婆,在兩人尚未謀面之前,婆婆就已透過文章先認識了她的文字,並從新書發表會一路抱病支持到最後,如今已永遠看不到婆婆支持的身影了。

而遠流出版主編蔡昀臻則表示:「我曾在開卷跟月英一起工作,知道得獎要經過重重關卡有多不容易。這本書出版後收到一連串應接不暇的迴響跟回饋,讓我忍不住擔心我編輯的好運都用在這本書上了。」


作家洪愛珠(張震洲攝)


遠流出版主編蔡昀臻(張震洲攝)

同樣人生第一本散文就得獎的楊双子,今年以不同作品連奪三金,包括金漫獎、金鼎獎、「金OB」(包子臨場秒創的新詞)。她說:「年底收穫太多獎項,讓我也懷疑我的好運怎麼了。」她將《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獻給逝去的雙胞胎妹妹若暉,並感謝有太太的陪伴與抱抱,因為寫書的半年每天都在哭泣。「我一直覺得書寫應該具有公共性,所以我的小說都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這也使我曾惶恐懷疑,這本個人生命經驗的散文有意義嗎?謝謝讀者,因為你們,我才確定這本書不只對我一個人有意義。」


作家楊双子(張震洲攝)

頒發到《我長在打開的樹洞》,這次莫名泛淚的是包子,因為唸對了程廷的太魯閣族名字Apyang Imiq。此書是作者在城市工作10年後,返鄉寫下自己對土地的奉獻與愛,還包括身分與性別認同,不只是個人的文學創作,也是屬於支亞干部落的文本之一。Apyang Imiq:「以前心裡很不平衡,覺得為何認識家鄉這麼難?現在很開心我可以成為書寫部落、創造部落文字的推手。」


作家程廷 Apyang Imiq(張震洲攝)

出版《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的南方家園出版總編輯劉子華,受獎時比作者還哽咽,她說:「我們聊過很多家庭的事,書裡每個角色都跟我們周遭的人貼近,為了生活困頓,必須努力或妥協,這些在地化生活情節,讓每個人都被打動。」

作者郝妮爾說:「過去我曾以為好的作品一定承載很多戲劇性的悲劇,後來才發現,如果創作者願意鍾情於日常細節的描寫,在平凡的生活中搾取一些微光,某種程度已經代表生命經歷了一些事情,才能使他像初生嬰兒般,無論看到什麼都是全新的發現。」她並感謝所有讀懂這本書裡的日常與言外之意的人。


作家郝妮爾(張震洲攝)

《他的小舌尖時時救我》是曹疏影過去10年的詩歌選集,「我們的時代發生很多變化,我出生的哈爾濱、讀書的北京、教給我關於人生的城市香港,現在我很感激讓我站在這裡的台灣。」她哽咽道:「我相信每個遷徙都有自己的軌跡與意義,對我來說,詩人是時代的過濾器,在沒有文字的黑暗地方,發現文字的光亮。這是詩人的工作,我會繼續努力。」


詩人曹疏影(陳宥中攝)

典禮最後是《成為真正的人》,作者甘耀明說:「出版能得到獎項,肯定是甜美果實,得獎真的很爽,不然大家不會在周末時刻拋家棄子來領獎。」他還以布農族語mihumisang打招呼,說這是「祝你生命力旺盛」之意,還有另一層含意是「請好好活下去!」在大疫時代尤其受用,因為《成為真正的人》說的正是布農少年面對災難、死亡與救難的故事。

寶瓶文化總編朱亞君說:「作者在書的最後寫了這段話,『活下來的人是要為走的人把故事繼續傳唱下去』。出版也是,我在這裡看到很多人進來、很多人離開,今年加上天災,是最辛苦的一年,但大家還是聚在這裡,為離開的人,繼續把故事說下去。」


作家甘耀明(張震洲攝)


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張震洲攝)

■Openbook年終報告

Openbook一整年評選將近3000本作品,本屆進入初選764本,複選489本,入圍206本,最後選出40本年度好書。後續將有16家網路書店、255家實體書店、496家圖書館(還在陸續報名中),在全台一起參與好書獎圖書聯展,推廣活動持續到明年4、5月,是很長的期程。

Openbook總編輯周月英說,在年底回頭張望這一年,不免有種魔幻感。年初台北國際書展第二次取消實體展會時,我們知道有些秩序被破壞了,必須要建立新的典範。5月進入三級警戒之後,出版業和書店業的回報,也讓我們憂心不安,甚至擔心會不會下半年出書量不足,年度好書選不出足夠優秀的作品。

但是在同時間,我們也見到內容產業不少具有前瞻眼光的朋友,以新的思惟和行動力,讓困在疫情的產業重新動了起來,譬如詹先生的「週三讀書會」就是很好的範例。而熬過最艱難的時刻後,我們又驚訝地發現,新書出版量不僅沒有比較少,反而相對的,精彩作品大量噴發,9月、10月當年度好書的三階段評審作業同時運轉時,我們甚至於感到應接不暇,因為優秀作品太多,童書和青少年圖書最後的入圍作品數量甚至超過往年的本數。


Openbook閱讀誌總編輯周月英(張震洲攝)

疫情雖然造成全球地理疆界封閉,卻也意外的讓我們看見各種界線的消失和跨越。在今年的出版品中,我們就看到了各種不同形式的互文與跨界。譬如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裡的少年哈魯牧特,一定可以理解《綠色牢籠》裡橋間阿嬤對族群與認同上的無奈,而他們在大歷史下身為平凡個人的哀愁,年度翻譯書《從人到鬼,從鬼到人》作者顧若鵬教授,也一定都能明白。

在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頓衝擊之外,今年另一個巨大的遺憾是我們失去了一位優秀的作家。在活動的最後,現場播放了兩年前好書獎錄製的一段影片,向眾人敬愛的陳柔縉表達懷念與致敬。

周月英說:「現實是個張狂的魔王,剝奪了很多我們原來擁有的,逼迫我們必須有所改變。但是如同柔縉留下的作品,因為有創作書寫和記錄出版,讓消失的可以被記憶,讓文化與身分,時間與地理,實體與虛擬的維度界線,可以被跨越。因為閱讀,讓我們在面對雜亂的世界時得到前進的力量,而Openbook好書獎,正是為了答謝所有創作和出版這些美好作品的在座各位。」

更多得獎者的領獎風采​

《鯨豚記》

《鯨豚記》由大塊編輯部經理陳怡慈代表領獎。不克前來的作者金磊並在openbook辦公室錄下得獎感言。

 《拉流斗霸》


高俊宏:書名《拉流斗霸》是泰雅族語大豹溪流域的意思,也是大豹溪共同體的意思。這本書耗時5年,是隘勇線事件調查與後裔的尋找,我要將這個獎獻給後裔。(陳宥中攝)

《成為洞穴》


川貝母:《成為洞穴》是先畫完圖才寫文字,畫的時候憑直覺創作,直到文字成形才了解我畫圖的意義。感謝編輯很有耐心等了我6年。(陳宥中攝)

《神奇行李箱》


遠見天下總編輯李黨:《神奇行李箱》其實也適合大人閱讀,因為面對陌生外來者或融入新環境,成人內心高牆可能比孩子還高,尤其在這時代,教我們怎麼釋出善意,希望這本書的溫暖美好,不只在繪本中,也發生在世界各角落。(張震洲攝)

《爸爸的小貨車》


三木森:謝謝拾光工作室讓我的孩子可以從法國回來台灣,這個獎讓《爸爸的小貨車》再次被看見。書中講的是很多事情會消失或遺忘,但有些卻會一直被我們放在心上,今天這個日子也是。最後要感謝這塊土地,讓我可以成為我自己。左起:拾光工作室總編曾家緯、Mori三木森、童書暨青少年圖書頒獎人小水鴨(陳宥中攝)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


李易安:疫情當前、出國非常困難的時候,出版社願意出遊記需要勇氣。感謝我母親容忍搭便車這件她不能理解的事情(後來她也跟我去印度搭便車了),感謝載我一程的司機們,讓我可以在路程遇到這麼多精彩故事,沒有他們就沒有《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陳宥中攝)

《造自己的船,環我們的島》


陳明忠:一生第一次跨界到不熟悉的領域。3年前跟好朋友花26天環台灣一圈,從淡水河這頭出去、那頭回來,為的是想證明台灣是不是海洋國家。想找答案請買《造自己的船,環我們的島》來看。(張震洲攝)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