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西蒙波娃
Becoming BEAUVOIR: A Life
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著,張葳譯,衛城出版,650元
推薦原因: 批 思 樂
在全球重要思想家的傳記出版中,女性為主的作品依舊十分稀少,台灣翻譯這本2019出版的最新西蒙波娃傳記,不僅補充了女性思想史的部分空白,更讓傳讀已久的《第二性》等性別經典著作的生成背景有了具體的血肉。作者為了波娃生命意義總是依附在與沙特的情事下感到不滿,西方社會也總將女性的思想詆毀為淺薄、缺乏原創性,而波娃(以及大多數女性)一生總是得花費絕大力氣才能「成為」自己。本書並非僅是重構波娃的個人經歷,更是一個時代的政治承諾與挑戰。【內容簡介➤】
●「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
Conversations with RBG: Ruth Bader Ginsburg on Life, Love, Liberty, and Law
傑佛瑞.羅森(Jeffrey Rosen)著,朱怡康譯,麥田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近年已有無數以RBG為主角的論著、影像作品甚至時尚商品面市,感覺剛看過紀錄片又迎來劇情片。2020年9月RBG過世,至今仍時常讀到各種悼念與記憶她的文章,但這本由13篇訪談集結而成的回憶錄,又讓人覺得怎麼都讀不夠RBG。書中提到她經手的經典判決、人生哲學、時事與私事,但重點不在於圍繞著她發生的這些已知事件,而是她談論事情的方式、觀看世界與他人的眼光,在在展現她人格特質的獨特之處,且讓人驚喜。【內容簡介➤】
●透光練習
黃繭著,時報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益
從文字到裝幀都如書名般「透光」。清沉的筆觸描說感觸,時而如旁觀者記敍內心與生活的互動樣態,時而明晰地傳達出生活、處世的主張。自日常時刻提煉出的晶石,向外散發訊號,在看似靜謐的氣氛中,訴說作者心中流淌的動能,也向訊號接收者們伸手,邀請同行。【內容簡介➤】
●逐日填滿,不定期氾濫
陳育律著,釀出版,2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由兩組得獎詩作為基底編輯成集,輯一以「觀看」為題,從物件到象徵,都在剖析日常紋理;輯二各篇則以「騷動」為主軸,舒展心境的紋理;輯三直面「時間」,以節氣命名內在外在的狀態;輯四逃逸「空間」,以地理性的移動所求安定。各篇詩作帶有獨特的時間感、看待生活的視角,也擅於重新拆解語言意義,調動感官意象,文字亦充滿韻律。如代序文〈想要和你一起生活〉中的一句「日子就是貓減去喵叫」,將時間、聲音、視覺甚至觸感皆同時撩起,又歸於平靜。【內容簡介➤】
●巴黎圖書館
The Paris Library
珍娜.史嘉琳.查爾斯(Janet Skeslien Charles)著,楊沐希譯,皇冠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樂 益
在歷史與虛構中成形的一座圖書館,其身世指向位在巴黎的「美國圖書館」。時間座落於兩次大戰之間,而構築圖書館最重要的元素不止是書本,更由文學、友誼、家庭、愛情結合成共同體,才得以準備面對甚至抵抗戰爭的暴力和殘酷。書中兩位女孩(一位在巴黎、一位在美國)拉開的故事線彼此纏繞卻不打結,敘事不乏歷史考證痕跡,讓真實與虛構相得益彰。【內容簡介➤】
●我從太空考古
橫跨4大洲╳12國,從千年宮殿、古墓、聚落到隱藏的金字塔,透過衛星影像發掘傳統考古難以企及的人類歷史與記憶
Archaeology from Space: How the Future Shapes Our Past
莎拉.帕卡克(Sarah Parcak)著,王翎譯,臉譜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考古向來是一門以身體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尋過往痕跡的學問。作者以豐富考古故事,將屬於這個時代的遠距考古大法呈現在讀者眼前,同時滿足了現代人變身探險家、操縱高科技的憧憬。透過平易近人的文字,作者一步步透析考古的過程,讓讀者了解發掘真相的不易以及考古知識的浮動性。這門乍看與當下無關的學問,遂由此與人們面對世界的方法和態度連結了起來。【內容簡介➤】
●非良心豬肉
加工肉品如何變成美味毒藥
Cochonneries: Comment la charcuterie est devenue un poison
紀雍.庫德黑(Guillaume Coudray)著,劉允華譯,木馬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關於「香腸、火腿含有致癌物」之說,早有耳聞。本書以細膩且環環相扣的勾勒,鋪陳出先人保存食品的高招,如何一步步被妖魔化的過程,也揭露了食品產業的巨大力量。而速成、量產、保久的欲求如何改變飲食生態,這樣的改變又使得人類對於食品的認知以及飲食概念在不知不覺中質變。作者細剖紋理的筆鋒,除了為讀者帶來飲食生活和態度上的警惕,也說出一段知識和認知如何被調整和建立的過程。【內容簡介➤】
●醫療不思議
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汪漢澄著,麥田出版,399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由台灣醫師執筆寫就的醫療人文文集,但並非談論醫療道德與倫理,而是各種與醫學名詞、迷思、科學發現相關的冷知識與硬道理。從英文的長度單位為何是foot(腳),各種疾病名稱與希臘神話典故的關係,荒謬的醫療案例解說,結合文學、音樂、運動、科學等跨領域的知識,又有貼近人性的軼事,是一本十分好看的醫學故事書。【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Tags:
●成為西蒙波娃
Becoming BEAUVOIR: A Life
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著,張葳譯,衛城出版,650元
推薦原因: 批 思 樂
在全球重要思想家的傳記出版中,女性為主的作品依舊十分稀少,台灣翻譯這本2019出版的最新西蒙波娃傳記,不僅補充了女性思想史的部分空白,更讓傳讀已久的《第二性》等性別經典著作的生成背景有了具體的血肉。作者為了波娃生命意義總是依附在與沙特的情事下感到不滿,西方社會也總將女性的思想詆毀為淺薄、缺乏原創性,而波娃(以及大多數女性)一生總是得花費絕大力氣才能「成為」自己。本書並非僅是重構波娃的個人經歷,更是一個時代的政治承諾與挑戰。【內容簡介➤】
●「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
Conversations with RBG: Ruth Bader Ginsburg on Life, Love, Liberty, and Law
傑佛瑞.羅森(Jeffrey Rosen)著,朱怡康譯,麥田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近年已有無數以RBG為主角的論著、影像作品甚至時尚商品面市,感覺剛看過紀錄片又迎來劇情片。2020年9月RBG過世,至今仍時常讀到各種悼念與記憶她的文章,但這本由13篇訪談集結而成的回憶錄,又讓人覺得怎麼都讀不夠RBG。書中提到她經手的經典判決、人生哲學、時事與私事,但重點不在於圍繞著她發生的這些已知事件,而是她談論事情的方式、觀看世界與他人的眼光,在在展現她人格特質的獨特之處,且讓人驚喜。【內容簡介➤】
●透光練習
黃繭著,時報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益
從文字到裝幀都如書名般「透光」。清沉的筆觸描說感觸,時而如旁觀者記敍內心與生活的互動樣態,時而明晰地傳達出生活、處世的主張。自日常時刻提煉出的晶石,向外散發訊號,在看似靜謐的氣氛中,訴說作者心中流淌的動能,也向訊號接收者們伸手,邀請同行。【內容簡介➤】
●逐日填滿,不定期氾濫
陳育律著,釀出版,2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由兩組得獎詩作為基底編輯成集,輯一以「觀看」為題,從物件到象徵,都在剖析日常紋理;輯二各篇則以「騷動」為主軸,舒展心境的紋理;輯三直面「時間」,以節氣命名內在外在的狀態;輯四逃逸「空間」,以地理性的移動所求安定。各篇詩作帶有獨特的時間感、看待生活的視角,也擅於重新拆解語言意義,調動感官意象,文字亦充滿韻律。如代序文〈想要和你一起生活〉中的一句「日子就是貓減去喵叫」,將時間、聲音、視覺甚至觸感皆同時撩起,又歸於平靜。【內容簡介➤】
●巴黎圖書館
The Paris Library
珍娜.史嘉琳.查爾斯(Janet Skeslien Charles)著,楊沐希譯,皇冠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樂 益
在歷史與虛構中成形的一座圖書館,其身世指向位在巴黎的「美國圖書館」。時間座落於兩次大戰之間,而構築圖書館最重要的元素不止是書本,更由文學、友誼、家庭、愛情結合成共同體,才得以準備面對甚至抵抗戰爭的暴力和殘酷。書中兩位女孩(一位在巴黎、一位在美國)拉開的故事線彼此纏繞卻不打結,敘事不乏歷史考證痕跡,讓真實與虛構相得益彰。【內容簡介➤】
●我從太空考古
橫跨4大洲╳12國,從千年宮殿、古墓、聚落到隱藏的金字塔,透過衛星影像發掘傳統考古難以企及的人類歷史與記憶
Archaeology from Space: How the Future Shapes Our Past
莎拉.帕卡克(Sarah Parcak)著,王翎譯,臉譜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考古向來是一門以身體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尋過往痕跡的學問。作者以豐富考古故事,將屬於這個時代的遠距考古大法呈現在讀者眼前,同時滿足了現代人變身探險家、操縱高科技的憧憬。透過平易近人的文字,作者一步步透析考古的過程,讓讀者了解發掘真相的不易以及考古知識的浮動性。這門乍看與當下無關的學問,遂由此與人們面對世界的方法和態度連結了起來。【內容簡介➤】
●非良心豬肉
加工肉品如何變成美味毒藥
Cochonneries: Comment la charcuterie est devenue un poison
紀雍.庫德黑(Guillaume Coudray)著,劉允華譯,木馬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關於「香腸、火腿含有致癌物」之說,早有耳聞。本書以細膩且環環相扣的勾勒,鋪陳出先人保存食品的高招,如何一步步被妖魔化的過程,也揭露了食品產業的巨大力量。而速成、量產、保久的欲求如何改變飲食生態,這樣的改變又使得人類對於食品的認知以及飲食概念在不知不覺中質變。作者細剖紋理的筆鋒,除了為讀者帶來飲食生活和態度上的警惕,也說出一段知識和認知如何被調整和建立的過程。【內容簡介➤】
●醫療不思議
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汪漢澄著,麥田出版,399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由台灣醫師執筆寫就的醫療人文文集,但並非談論醫療道德與倫理,而是各種與醫學名詞、迷思、科學發現相關的冷知識與硬道理。從英文的長度單位為何是foot(腳),各種疾病名稱與希臘神話典故的關係,荒謬的醫療案例解說,結合文學、音樂、運動、科學等跨領域的知識,又有貼近人性的軼事,是一本十分好看的醫學故事書。【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2》愛黏媽媽的幼鷹算不算是一種媽寶小鷹?
延伸閱讀
話題》戰火下,細微、卻確實存在的微光:讀《巴黎圖書館》
閱讀更多
OB短評》#331 從餐桌思索未來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
OB短評》#330 安置無以名狀感受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