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宛如洋蔥的生命迷宮:讀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我的奮鬥》

去年知道木馬文化即將引譯挪威小說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的長篇鉅著《我的奮鬥》,直覺有點瘋狂。畢竟前幾年《追憶逝水年華》的中國譯者周克希才引用法國作家法郎士(Anatole France)的名言「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既搞笑又鄭重地宣佈放棄《追》書的翻譯工作,某種意義上暗示了這個載體輕薄的時代,讀者不見得也有那樣的生命容器可以去承載作者所釋出的巨量細節。

克瑙斯高的《我的奮鬥》因其成書體積,常被與《追憶似水年華》相提並論,弔詭的是它卻異常地顛覆了當代對於閱讀市場的想像。從2009年第一部《父親的葬禮》出版開始,以死亡、童年、愛情、夢想、思想、工作等主題,拉曳出整整六大冊的份量,冊冊皆是厚重的磚形容積。這部書在挪威跌破眾人眼鏡地大賣50萬冊,翻譯超過30種語言,作者亦因此被稱為「挪威的普魯斯特」。這或許也與它所引起的注目與爭議有關。

它的挪威書名《Min Kamp》擬借自希特勒同名自傳的挪威譯名;寫作中起用了大量的真實人名,小說主角甚至與作者同名,就叫做「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此書「自傳體小說」的自我定位自不待言,隨其出版一併引發的倫理性問題亦可想而知,比如他的妻子對此曾陷入抑鬱症之中,他的部分親戚亦因此書而決意對他採取法律行動。


原文版《我的奮鬥》書籍六冊極具份量(取自litterarum

然而,對克瑙斯高而言,《我的奮鬥》寫成而今樣貌,恐不是有意圖而為之。因為走筆行文,我們甚至很難觀察到他有任何對「自我」形象有計畫的擘圖。恰恰相反地,其中的「我」──這位和作者「克瑙斯高」有著同樣名字與生命經歷的「克瑙斯高」,常是從某一場景開始即四處流淌散溢,彷彿沒有邊界的絮叨。事件與事件的關聯性甚為薄弱(幾乎薄弱到難以稱為「情節」)。即使是小說的架構本身,也隨性得不可思議。

首部《父親的葬禮》分成第一、二部分,前者從父親之死回溯幼年記憶,與青少年時代的早戀經驗,第二部分則專注書寫父親死後奔喪、整理遺物的過程。兩者之間彼此串接的,並非小說的虛構性(故它沒有搭架穩固結構、召喚情節的必要),而是「我」──「我」的思索與經驗感受,彷彿黏著劑一樣地組裝起比例、大小皆不一的經驗材料。換句話說,這是一部「膠水」比「素材」更重要的小說。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以「杏李」與「洋蔥」區分兩種小說結構的型態:「如果我們至今把文本看成有核的水果(比方杏李),那麼果肉是形式,果核是內容。那倒不如當它是洋蔥,是層層添加外皮(或者層面、水平、體系)的結構,它的體積實則並沒有心,沒有核,沒有祕密,沒有無法約簡的原理,有的只是本身外殼的無限性,包裹的無非它外表的統一性。」

《我的奮鬥》似乎也是後者這一類的「洋蔥」。這非但只關乎它採用一種消弭了形式/內容區分的結構,而是更進一步地揭示了,生命本身的肌理其實如同洋蔥,所有看似內核的意義都僅是外皮,層層覆蓋疊加。第一部《父親的葬禮》開頭寫到幼年時代的自己曾在一個電視報導的沉船畫面裡,看到一張「海裡的臉」。年幼的他試圖讓父親在晚間重播新聞裡,相信他真的看到過那張「臉」,無奈卻只換來父親的嘲笑。小說裡的「我」帶著這種挫傷的羞愧長大,鏡子裡的臉如同洋蔥一層層,歷經年少,成熟,衰老,變得冷而生硬,最終停留在一張和父親當年無二致的臉孔。


挪威小說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取自Berliner Festspiele© André Løyning)

這是克瑙斯高所謂「不只閱讀馬賽爾.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而是幾乎吸收了它」罷。在書寫父親的死亡之前,先寫了的,竟是時間與它自身的重複。如同耗盡半生尋找一張記憶裡看似具有意義的神祕臉孔,到頭來發現自己只是長成了一張父親的臉孔。沒有心,沒有核,沒有祕密。

在這部充滿大量細節的作品裡,敘事/時間多半無有意義,小說裡的「我」(尤其前半)常僅是被欲望與情感推著走。他將這種無意義的時間與重複命名為「生活」,並且渴望以「生活」本身的侷限,去驅動「生活」:「當生活觸及邊緣,往往便更加懷念;那一刻前方之路敞開,生活終於又向前移動。」克瑙斯高說,那就是「生存的藝術」。

這個具有揭示性的開頭,某種意義上或許才是父親「真正的葬禮」:父親死了,留下一座堆疊散落各種時差的垃圾屋子;唯有清理/清點過去,才能讓「此刻」往前邁進一點點。它為這部看似具自傳與回憶錄性質的作品,給出一種關乎時間與生命的法則,不僅僅只是面向過去,或許有更多時刻裡,是嘗試從「過去」的廢墟瓦礫裡尋求奧援、以期通往「未來」。

通往哪裡?或許「我的奮鬥」哪裡也不通往。正如你我的「奮鬥」,最終也都並不真的通往一個遙遠的「哪裡」。克瑙斯高曾自白,《我的奮鬥》的起點,是為了他苦思許久的另一部小說所做的準備,是一種類似切換跑道的預備性工作。

彼時他的寫作剛剛起步,現實的負擔龐大且沉重;孩子相繼出生,而父親已經死去;作為一個作家,他尋求抽象的技法,看似面對的是紙上未開始寫成的小說,實則也是他自己的現實:該寫什麼?該用什麼身分活下去?父親?作家?兒子?一切現實彷彿一則抽象的隱喻,而隱喻有時卻更像一則嚴峻的現實。

彼時那部作為「答案」的作品尚未寫出;而小說家懸置目標、無心插柳繞路寫就的《我的奮鬥》卻像一條長路,漫無目的地朝向看不見盡頭的地平線開展。它喻示著那些途中不見遠方、徒有腳下道路的奔跑,每一步既是懸崖,也是最小向量的「奮鬥」,指向生活裡最小單位的掙扎。書中跟隨作者一路所撿拾的,皆盡是他生命裡輾開的卑微碎片──大量無關緊要的細節,無法產生敘事連續性的情節路標……反諷的是,也正是這些缺乏組織與結構的碎片,引領他最終抵達他所懸置的。

而我私以為,那正是它與《追憶似水年華》的最大差異:生命的迷宮,經驗的濃霧,在無法確知前方是否存在著意義的每個此刻,以僅有的視野裡最細筆精工的筆觸,克瑙斯高寫出了一釐米的當下,所換取來的最近最近的未來。如同洋蔥的層層生成,將生命的外皮置換成內裡。說到底,他還是有路要往下走的。


(翻攝自Youtube/Intelligence Squared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
MIN KAMP 1
作者: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
譯者:林後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
挪威最重要的當代作家之一,被譽為「挪威的普魯斯特」。1968年生於奧斯陸。1998年,以首部小說《出離世界》(Ute av verden)獲得挪威文學評論獎。2004年,以第二部小說《萬物皆有時》(En tid for alt)獲得北歐文學獎,及國際都柏林文學獎提名。2009年至2011年間,克瑙斯高出版了六部自傳體小說《我的奮鬥》(Min Kamp),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此系列完成後,隨即獲得挪威文學界最高榮譽──布拉哥文學獎。2015年9月,更獲得了德國《世界報》文學獎。如今《我的奮鬥》系列已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近年著有《四季四重奏》(暫譯,Årstid encyklopedien)四部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