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日本的純愛典範,愛妻藝術家高村光太郎文集《愛與哀愁的道程》

2020-09-30 10:00

詩人、雕塑家高村光太郎(右)與妻子長沼智惠子(取自盛岡德見館

十和田湖是日本東北最受喜愛的旅遊行程之一奧入瀨的終點,是歷經20萬年多次火山活動形成的湖泊。1953年,湖畔矗立起一座高約2.1公尺,兩位裸體少女面對面的銅像,名為「乙女之像」,是十和田湖國立公園成立15周年紀念。雕像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詩人、畫家及雕塑家高村光太郎(1883-1956),作品的原型,是他深愛的亡妻智惠子(1886-1938)。

智惠子與高村是現代日本的純愛典範,但他們絕不是兩個人生勝利組的結合,而是一對為了藝術甘於貧賤的夫妻。高村是東京美術學校第一代教師高村光雲的長子。雕刻職人出身的光雲原本期待長子繼承家業,未料光太郎留學歐美歸來,不僅與父親的藝術觀大相扞格,更拒絕美術學校教席、嚴厲批判父親作品,甚至自立工作室。正值他領導東京藝壇革命之際,高村與來自福島漆原知名釀酒家的長沼智惠子相戀,1914年底,兩人不顧雙方家族反對開始同居,從此陷入經濟困頓的生活。


日本十和田湖「乙女之像」(取自flickr_Sudachi

從高村的散文〈智惠子的半生〉可得知,智惠子雖然是一位引領風騷的進步女性與藝術家,卻在兩人的同棲生活中,承擔了絕大部分家務,竭盡所能讓高村工作不間斷,甚至縮短自己的創作時間,到頭來只能織布,兼做一點植物染。只是好強的智惠子,絕口不提放棄油畫創作。

高村筆下個性有著內在生活潔癖的愛妻,同時淨化了丈夫的汙濁,在日積月累的壓力下,最後因娘家被素行不良的弟弟繼承後搞到破產,遭受嚴重打擊。以往智惠子每年總要回到阿多多羅山下兩、三個月調養生息,仰望東京沒有的天空。43歲後一家離散,不到兩年,智惠子出現諸多精神病徵兆,46歲自殺未遂住院,確診精神分裂症(現改名思覺失調)。

高村竭盡所能拯救支持他創作的女神,無論是讓智惠子入籍高村家、回二本松溫泉地,抑或前往千葉九十九里濱妹妹家療養,都無法穩定病情,最後只好住進南品川的詹姆斯坡病院,度過人生最後三年的歲月。

最後住院期間,儘管病情反覆,智惠子仍透過剪紙留下了許多作品,且幸運地躲過戰火蹂躪。1951年,高村為她在東京舉辦首次個展。


詩人、雕塑家高村光太郎(左)與藝術家長沼智惠子(取自wikilivedoor


智惠子的剪紙藝術作品(取自高村光太郎紀念館官網

但是真正感動千千萬萬日本人的,是1941出版的《智惠子抄》,收錄高村為智惠子寫了30年的情詩。不僅問世以來有多種版本,單單新潮文庫版已累計127刷。佐藤春夫曾將它改寫成小說,也曾被改編為舞台劇、廣播劇、電影和各種音樂作品,知名演員原節子、岩下志麻都飾演過智惠子。


1957年(左)及1967年的改編電影《智惠子抄》宣傳海報(取自yojiro

可是,《智惠子抄》的中譯卻晚了六十多年,直到2017才有簡體中文版問世。緊接著,我們更有了倉本知明(2019)和吳繼文(2020)翻譯的繁體中文版。兩個繁體版本各有擅長,但吳繼文版《愛與哀愁的道程》更帶給讀者兩大驚喜。

這部作品彙集了高村的《回想錄》、《智惠子抄》及《山之四季》,企畫和選文深度都無懈可擊,禪修的部分很能與高村相呼應,延續了那個時代的氛圍,文學性極高。

除了優美的譯文之外,高村記述家族長輩行誼的《回想錄》,讓我們初次窺見幕末明治年間,雕刻如何從民間技藝走進學術殿堂。而更大的閱讀享受非高村的山居歲月隨筆《山之四季》莫屬。這段長達8年的隱居生活始於1945年5月,高村位於東京的工作室遭轟炸,作品盡失,於是疏開到花卷市區的宮澤清六(宮澤賢治弟弟)宅,後又因安全故,輾轉至市郊太田村山口部落草庵。或許戰時的高村發表過許多愛國詩,促使他選擇終戰後續留鄉村,直到1952年10月,因「乙女之像」委託案,才回到首都重新開工。

今年春天我原預定再遊花卷,就是要去高村位於市郊的舊居,以及附近的紀念館參訪,卻因新冠病毒疫情延宕至今。因此,當我看到《愛與哀愁的道程》,便迫不及待讀了起來,猶如親歷美麗的日本原風景。

若想親炙高村的作品,除了飛到日本東北,還可以到訪東京台東區的朝倉雕塑館。朝倉文夫(1883-1964)是和高村同年的知名雕刻家,也是高村身為嚴厲的藝評家少數稱讚過的同行。朝倉惺惺相惜,買下高村的作品「手」收藏,也是高村少數沒被戰火毀掉的作品。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 愛與哀愁的道程​
作者:高村光太郎
譯者:吳繼文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智惠子抄
ちえこしょう
作者:高村光太郎
譯者:倉本知明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高村光太郎
號碎雨,日本近代著名雕刻家、畫家和詩人。出身於藝術世家,父親高村光雲。早年前往西方遊歷,學習雕刻,歸國後正式開始詩歌創作。初期醉心於「頹廢藝術」,後投身於白樺派和民眾詩派的文學活動,是日本新詩運動的重要人物,被譽為「日本現代詩之父」。著有詩集《道程》、《智惠子抄》、《典型》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