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在年輕的飛奔裡,記楊牧,兼述東華人文學院初創年華

(本文圖片由郝譽翔提供)

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暨翻譯家楊牧日前辭世,各界無不哀悼懷念。自少年時期以筆名「葉珊」發表詩作,六十餘年來楊牧的創作繁複多變,被譽為「最有可能得諾貝爾獎的詩人」。文學創作成就之外,楊牧在學術與教育領域也多有建樹。1995年自美返台協助東華大學成立人文社會科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即是其一。
Openbook特邀曾於東華中文系創設初期即應聘執教的作家郝譽翔撰文追思,遙望東華人文學院初創的年歲光華,及哲人風采。

猶記得第一次見到楊牧老師,是在讀研究所時,當年台灣大學的風氣仍偏於傳統,重學術而輕創作,學生幾乎沒有什麼親炙作家的機會,然而楊牧老師卻是學院中少數能夠兼治創作的例外,台大特別邀請他前來,在文學院會議室做一場演講。我和同學得知消息,興沖沖地趕去聆聽,卻發現會議室早就坐滿了黑壓壓的聽眾,只有角落剩下兩張空板凳。

我們勉強擠過去坐下,演講還沒有正式開始呢,透過人群的縫隙,我見到楊牧老師正坐在講桌後,臉上的神情有點悠然,卻又漠然,眼光靜靜地掃過眼前騷動的人群,卻又似乎什麼都不看。後來我才發現,這是楊牧老師慣常出現的神色,既是詩人的姿態,彷彿高傲,並不在乎群眾仰望他的目光,卻又帶著點孩子氣的天真,彷彿在這麼枯燥無聊的會議室中,所有的人皆行禮如儀,卻唯獨他一人悠悠穿透了世俗表象,而發現到有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新鮮事物,正在其中醞釀,發芽,滋長。

如今事隔近三十年,我已經想不起演講的內容,然而始終不能忘的,卻是他嚴肅外表下難掩的一絲絲調皮與幽默,這使得他的氣質與其他的學者如此之不同,而只要真正喜愛文學的人,立刻就在第一眼能夠辨識出來的,心領神會的靈犀一點通。


19980609bo_li_wu_dao_sheng_ju_.jpg

在玻璃屋舉辦的導生聚會

我也記得我雖仰慕楊牧老師,卻還遠遠不及同學L。L讀詩,也寫詩,楊牧老師是他既膜拜也模仿的文學之神,而此時此刻,當他親眼看到楊牧老師,全身有如電流通過一般的激動和震顫,就連坐在旁邊的我也能感知。而這不就是詩人召喚人心的強大魔力嗎?足以在我們年輕的心底,掀起一波波的山風海雨。所以光坐在台下聽講,就已經令人狂喜,我壓根兒從來沒有想過,竟有朝一日可以親近楊牧老師。

1996年,楊牧老師從西雅圖返回故鄉花蓮,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當時東華大學才剛草創,校地據說原本是一片綠油油的西瓜田,人文學院就是全校最早拔地而起的建築之一,矗立在美麗的花東縱谷——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中間。在楊牧老師的擘劃下,中文系和英美文學系是人文學院最早成立的兩個科系,他特地延請數十年的好友、長年在美國麻州大學執教的鄭清茂老師回台,出任中文系主任,至於英美語文學系,則交由台大外文系借調過來的吳潛誠老師主持。

鄭老師的學養深厚,尤其是日本文學的造詣,可以說是全台灣除了林文月老師以外,不做第二人想;而吳老師正值壯年,是當時活躍於學院和媒體的文化理論學者。於是東華人文學院有了楊牧老師、鄭老師和吳老師坐鎮,一時間充滿了活潑的朝氣與希望,更成了台灣學界和文壇矚目的焦點。

東華中文系才成立兩年,我剛好從台大中文博士班畢業,我的指導教授曾永義老師也是楊牧老師的好友,知道我愛創作,極力推薦我去東華。於是非常幸運的,我通過甄試,從鄭清茂老師的手中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張聘書,從此移居花蓮。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建築是一個「口」字型,採取開放式的空間設計,而院長辦公室、中文系和英美系就各自位在「口」的一邊,我們往往一走出系辦,來到環繞「口」字中央的寬敞走廊上,就能夠互相遙望,召喚到彼此。我總記得當時吳潛誠老師和曾珍珍老師站在對面,揮手對我微笑問好的模樣,以及楊牧老師從院辦走出,沿著長廊上一路悠閒地漫步,臉上帶著一抹自在又滿足的微笑,而他身後的風景就是連綿不盡的青翠縱谷,總有白雲低低徘徊停留。

我也記得楊牧老師在花蓮時,神情總是特別愉快清爽。他是如此熱愛故鄉的土地,以至於我不知多少次聽他以羨慕的口吻,對同樣也是花蓮子弟,我的學長、也在東華中文系任教的吳冠宏說:「你怎麼能夠這麼幸福,在花蓮出生長大,接著去台北讀書,拿到博士以後又能立刻回來花蓮教書!」對於長年旅居海外的楊牧老師而言,返鄉,意義之深刻重大和喜樂,實在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瞭解的。


19981218lao_shi_men_you_hu_die_gu_.jpg

1998年12月18日,楊牧(左)與東華中文系的老師們同遊花蓮蝴蝶谷

也因此楊牧老師把創辦東華人文學院,視為夢想的實踐,更是人到中年返鄉的一大樂事。當時56歲的他,正值一個人文學者最好的年紀,學識、涵養以及人事經驗都累積俱足,足以大展身手,把他早年在愛荷華大學攻讀創作碩士,長年在華盛頓大學執教,1991年又協助香港科技大學創辦人文學部的經驗,全都移植到花蓮來。對於一個理想的大學該是什麼模樣?楊牧老師早已胸有成竹。

這些年來台灣邁入全球化的時代,高等教育一直呼籲要「跨領域」、「跨系所」合作,然而我私心以為,除了楊牧老師領導的東華人文學院之外,鮮少有其他的系所可以做到。楊牧老師以他自身的經驗映證,一個好的文學人本來就應該是中西貫通,博取多元文化的滋養。也因此在他擔任院長期間,東華中文系、英美系,以及後來他從中研院近史所延攬張力教授,前來創辦歷史系,三系之間可以說是不分彼此,不僅課程相互支援,就連私底下師生也經常互動往來,交流熱絡,打破了台灣學院一向中文、外文、歷史涇渭分明的慣例。

楊牧老師也首開台灣先例,成立創作研究所,而之所以設在英美系底下,是希望年輕的創作者以中文寫作,但也必須充實西方文學的涵養。楊牧老師還大力邀聘作家,找來原本已經辭去教職多年,專心埋頭寫小說的李永平老師,又把遠在紐約的郭強生也找回台灣,使得創作所的師資陣容更形堅強。

楊牧老師也得到校方支持,開創了前所未有的駐校作家制度,授課的鐘點和待遇一切比照專任教授,於是才陸續有了瘂弦、黃春明、莊信正、鄭愁予等文學大師進駐東華。其實花蓮本來就是作家濟濟,不但中文系有顏崑陽老師、王文進老師和須文蔚、吳明益等,散文家陳列、廖鴻基,小說家林宜澐等,也都常住於此,就在楊牧老師的一聲號令之下,齊聚於一堂,竟在21世紀初的島嶼邊緣,打造出第一個輝煌的文學盛世。

19991110lao_shi_men_he_zhao_.jpg

楊牧老師是標準的「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他和鄭清茂老師、吳潛誠老師本就是多年的好友,而一向感性的李永平老師,更經常說楊牧老師是他的「救命恩人」,如今大夥兒全聚在花蓮,課餘之暇,經常應楊牧老師的召喚,就一起到他的宿舍,或是學校湖畔餐廳集合,有時楊牧老師興致一來,更提議驅車到花蓮市區的「兄弟姊妹」餐廳吃飯,吃完意猶未盡,又轉往「樸石咖啡」續攤。在這些數不清的聚會之中,楊牧老師總是凝聚我們的核心,只要有他在,氣氛就不怕冷場,大家一聊就到深更半夜,依舊興高采烈還不肯離開。

於是在那幾年中,東華非常盛行咖啡館的清談。楊牧老師總認為清談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課堂的知識傳授,就像是30年代巴黎左岸的文人和藝術家,不知在清談中擦亮了多少創意的火花?楊牧老師也自豪他調得一手馬汀尼好酒,每每在他家聚會時,我們一進門,還沒用餐,楊牧老師就先親切招呼:「要不要先來一杯?」接著便送上他親調的馬汀尼。

yang_mu_lao_shi_diao_ma_ting_ni_w400.png那杯馬汀尼,成了我們歡聚清談時既美好,也令人難忘的開場。如今回想起來,那果是我在東華最受啟發的時刻。楊牧老師聊天,信手拈來皆是典故,他的幽默、興致和熱情,更是感染了周圍的我們。我也喜歡聽鄭清茂老師談在台大讀書的往事,談台靜農老師以及他的同學林文月老師,而曾珍珍老師只要一談起文學,總是熱情到雙眼發亮,至於吳潛誠老師的話不多,多坐在一旁微笑,聆聽眾人高談闊論,卻總會冒出一兩句警語或冷笑話。

在那幾年之中,也不知有多少重量級學者如李歐梵、王德威、鄭樹森等,都因為楊牧老師的邀約和情誼,來到東華訪問,順便在學人宿舍多住幾天,加入我們的清談聚會。而這不就是所謂的「人文薈萃」嗎?楊牧老師曾說,對於人文科系而言,最重要的人以及圖書館,只要有這兩樣足矣。這說來似乎容易,但除了楊牧老師之外,又有誰具有如此的慧眼和魅力,能夠把這些不分海、內外,既博學多聞,又精彩有趣的文學人,全都拉攏在一塊兒呢?而置身其中的我們,日日浸淫在這樣活潑又豐厚的人文氛圍中,潛移默化,又豈不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福氣?

紀大偉曾經記述他就讀台大外文研究所時,修習吳潛誠老師開的翻譯課,而吳老師「對翻譯這回事很龜毛,總要斟酌再三。我想跟他合作過的編輯們也偷偷認為他這個譯者(也是年輕譯者們的老師)很囉唆麻煩」,而他對學生就像是「母雞一樣帶小雞」般認真。我覺得這形容真是傳神極了,不禁想起,楊牧老師也曾經說過,他身為一個文學院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行政化整為零,學校有什麼繁瑣的事情他都盡量一肩扛起,而不要煩擾到年輕的助理教授,好讓我們可以把全副的心力都拿去讀書、研究和創作。楊牧老師還微笑著打趣說:「我就像是母雞張開翅膀,保護你們這群小雞一樣。」

所以若非有楊牧老師的支持和鼓勵,當年的我,又怎麼能夠心安理得地從容讀書,繼續創作?於是每當有人問起,為什麼東華創作所可以培養出那麼多人才時?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我總感念楊牧老師對於年輕人的愛護與寬容,使得東華不僅是老師,就連學生的創作風氣也非常興盛,設計出版了許多詩刊,有些風格之怪異大膽,令人咂舌。然而每當學生捧著熱騰騰剛印出來的詩刊,送給楊牧老師時,他總不以為幼稚,而是細細閱讀,大力讚賞這些年輕人的創意和才氣。對於晚輩,楊牧老師實極為慷慨。


xi_kan_di_yi_qi_w800.png

系刊第1期

1999年,吳潛誠老師因為癌症過世,而這兩年,曾珍珍老師和李永平老師也陸續辭世,令人思之過往,倍增傷感。如今,楊牧老師的離開,對我而言更不僅是台灣失去了一個國寶級的詩人,而人生曾經歷過的一段美好年華,彷彿從此劃下了句點,往後只能在回憶中追尋了―――那浪漫理想的美好印記,在年輕的飛奔裡,迎面而來的溫暖的風。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