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從洛杉磯同志家庭到中國摩梭人的母系社會,打開幸福家庭的想像:讀《解套》

(取自Flickr,The Uptake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裡寫過一句話:「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解套:愛情、婚姻與家庭價值,西好萊塢到中國西部》一書,則狠狠打臉托爾斯泰,以各例證篤定告訴讀者,幸福家庭非但沒有公式,其形式與差異之大,更超越想像。

若有「毀三觀書籍大賞」,《解套》肯定榜上有名。書中解開「欲愛、婚姻、家庭」三者綁定的套索,開宗明義第一篇就向異性戀一夫一妻為尊的概念擊戰鼓:「本書要向你們對家庭、性別和性所持的信念叫陣……希望能慫恿讀者平心靜氣接納下述事實:家庭多樣性將長此以往。

打開家的想像邊界,不是為顛覆而顛覆,而是要減少一夫一妻成家公式所製造的不幸。執教紐約大學的社會學家/女性主義者茱蒂絲.斯泰西(Judith Stacey)直截了當地表明:社會愈早、愈徹底接受現代世界親密關係和親屬關係勢不可免的變異,它造就的不幸家庭會愈少。

斯泰西並非血氣方剛的年輕小伙,出版《解套》時已邁入七十歲,本書是她長年進行橫跨數國的家庭與性別研究、田野訪查的集大成之作。透過斯泰西橫跨數年的追蹤訪問,我們得以由西向東,從西好萊塢、南非、到中國西南瀘沽湖等地,踏查繽紛多元的家庭實貌,令人大開眼界,也鼓勵人們重新思索:幸福家庭若依成員量身定做,還可以是什麼模樣?

▉美國:同志創意親職的全球震央

斯泰西首先帶我們一窺西好萊塢性愛活躍(但也充滿父愛)的男同志社群,如何以創意、耐心、信任、開放、溝通,構築出各色各樣的堅韌家庭。
作者選擇外界認為「熱衷性事、不愛成家」的男同志為研究對象,並顛覆這個刻板印象。書中提到,早在20世紀之初,男同志造訪酒吧和三溫暖,找的就不僅是即用即棄的性邂逅,他們與在那裡遇見的男人,可結成更繁複的社會關係,進而仰賴那些支援。例如在澡堂結識的人,可能爲身在異鄉的男同志找到住所、打通社會關節,或成為朋友。

作者訪談的許多充滿韌性的男同志家庭,彼此也是經由合意的性邂逅而認識,書中的一戶彩虹人家即是如此,5個男同志共同照顧一位經濟較有餘裕的年長男性(藍道夫)與他的愛人。這幾位不同時期的性伴侶,發展出強韌的友誼連帶,進而成為彼此選定的家庭成員。喜歡自稱「藍道夫媽媽」的藍道夫,以愛、智慧、財務與責任感,主持著這樣既互相依賴,也彈性延展的家族。

又或者,保羅(白人男同志)與南西(白人女同志),兩人在親密的13年友誼後,決定透過人工受孕,草創一個家庭。仔細討論成家願景、價值、焦慮和底線後,他們做成一份細膩、平等、負責的親職協議書。其後,南西結識了麗薩,麗薩亦加入保羅與南西的親職同盟。這個三親家庭,擁有三倍厚實的親友支援。10年後作者與他們再聯繫,這個家庭仍舊幸福如初。

書中一則又一則動人故事,呈現同志如何被迫在異性戀家庭模板之外,將愛情、性慾、承諾、扶養、住居、親職等,解套再重組,創造自己的家庭關係。我們亦可以重新定義家庭與忠誠:「讓忠實的意思變成是對特定的性、情緒和社會的承諾忠實,而這份承諾,是親密之人經過坦承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商量,才攜手達致。」

▉南非:多妻制合法後,為何反能保障女性?

接著,斯泰西又帶我們前往南非——世上唯一同志婚姻及一夫多妻習俗皆合法化的國家。她筆下的多妻家庭,從前總統到維修技工階級各異,既有沙文的家父長,亦有利他的多妻制存在。而即便是後者,妻子們也僅是接受現況,沒人一心嚮往多妻家庭。

然而在多妻既存的南非,如何保護女性以及她們的孩子,女性主義者之間也爭論不休。作者與部分女性主義者發現一則弔詭的事實:多偶制的合法化,反而可能減少其中的女性和小孩,而非增加。

習俗裡本來父權的一夫多妻一旦制度化,便能使其受憲法的性別平等原則制衡(例如可貫徹結婚合意年齡、減少家暴、亂倫等情況)。在今日的南非,納第二妻亦需取得首任妻子的同意,法律責任與經濟重擔,使一夫多妻的父權傳統逐漸式微。

此章節最後,作者在理論與現實中的權衡,值得進一步省思:「女性主義者必須接受,形形色色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社群,持續吸引著女人……一夫多妻沖泡出的親密關係,肯定不是女性主義者的那杯茶。儘管如此,我們或其他任何人,仍不該越俎代庖,為任何女人決定她要選什麼飲料,我們只能選擇自己的飲料。」

▉中國西南:摩梭人的無婚愛情烏托邦


mosuo_girls.jpg

中國少數民族 摩梭人(取自wikiland

全書壓軸更是精彩,斯泰西探訪中國的少數民族摩梭人兩千年的tisese習俗,如何輕鬆完勝西方近幾十年才演化出的較平等的家庭圖景。

主要居住於中國西南四川與雲南交界處的摩梭族為母系社會,生活皆以母屋為樞紐,一個人的義務、安全與地位,都繫於母屋。女孩在成年禮後,擁有自己的房間,可接待或拒絕男子來訪。在傳統摩梭家庭價值中,性事和戀情與生活起居、親職、照顧、經濟,是完全分開的。傳統摩梭家庭讓女人在性方面擁有安全、平等和自主。女孩與男孩同樣學唱傳統的求愛歌謠,被鼓勵欣賞和追求異性,嫉妒與憤怒則是摩梭人貶抑和排斥的低劣特質。

男女在夜間可與不同情人共度,白日則回到母系家族裡生活、飲食、工作,一同照顧姊妹們的孩子。男人的親生子,會受到情人的兄弟姊妹照顧。孩童能獲得的親屬之愛,不限於西方核心家庭的一父一母,而是更多。

作者觀察,摩梭人的性與愛僅講求互相情投意合。「情人不會共用房屋、金錢,不會共同扶養孩子,不會一起操持日常勞動,你的親戚不會成為我的親戚。正因為個體選擇的配偶幾乎絲毫無涉他或她家族的收入、勞動、安全,或是地位,家族也就不需要干預此事,無關乎贊不贊成,甚至連知情都沒有必要。」

沒有婚姻,也就沒有離婚或獨自終老的問題。無論怎樣孤獨的個體,都可以受到照顧,不落入社會安全網之外。也正因如此,摩梭人早在經歷現代化之前,就比鄰族有更低的死亡率與出生率。這樣的人口轉變,往往是現代經濟發展所推動的結果。

▉獨尊一夫一妻,製造太多悲劇

獨尊一夫一妻的意識形態,使社會棄大量公民、兒童、老人於不顧。民主國家應該做的,是確保人們能「自主且合意」進入互相扶持的關係,以政策保障人們對彼此付出的愛與照顧,並且以法律確保人們能自由離開虐待人的關係,而非獨尊任何一種家庭形貌,懲罰其他自主合意、因愛成家的組合,或懲罰離開婚姻、離開虐待關係的公民,讓單身男女、單親父母陷入缺乏支援的困境。沒有任何人,可以強制他人進入或離開一段關係,也沒有人可對他人的家庭說三道四。

至於女性主義者,如斯泰西所言,也同樣必須直面以下事實:我們追求的親密關係平等,或許永遠都不會是所有女性共同的想望。但我們應該懷著更寬闊的同理心,以更細膩的眼與手,去回應不同女性的選擇、妥協或困境。我們必須承認,我的幸福不會是她的幸福,而他人的幸福公式,也不見得會是我的。

《解套》雖然是社會學者的論著,但完全不見艱澀難懂的理論或詞彙賣弄。斯泰西進入田野,帶著繽紛多彩的家庭場景走出來,將其安置在精密的書寫結構下,使全書不僅清晰易讀,其所呈現的家庭面貌更繁花盛開,栩栩如生,每則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反覆玩味。

探討多重與開放關係的道德實踐指南《道德浪女》今年年初再版,3個月內3刷,顯示即便在親密關係民主自由化後,人們仍渴望重新定義親密關係中的忠誠,以更細膩的溝通和合意實踐,取代模糊、猜忌與心碎,學習承擔而非逃避。年底出版的《解套》,則再往前多走一步,回應非典型關係想要組成家庭的需求,打開幸福家庭的想像,提供不同的實踐版本。

全書最後,作者更貼心附上保羅與南西的共親職協議書,逐條看下來,實在令人感嘆,若世上所有家庭締結之前,都曾對彼此的心意、信念、價值、行動與責任,有過如此周詳的認識與確認,並承諾保持溝通、開放與彈性,不幸的家庭悲劇,想必能減少好多好多。

讀完本書,再想起托爾斯泰那句話,我認為應改寫成這樣:「不幸的家庭有其相似之處,而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

window_05jie_tao_shu_feng_ping_mian_.jpg 解套:愛情、婚姻與家庭價值,西好萊塢到中國西部
Unhitched: Love, Marriage, and Family Values from West Hollywood to Western China
作者:茱蒂絲.斯泰西(Judith Stacey)
譯者:李屹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茱蒂絲.斯泰西(Judith Stacey)
紐約大學社會與文化分析學系與社會學系教授。主要關注領域為家庭研究、性別研究、酷兒研究和性。她的作品包括《奉家庭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mily, 1996)、《勇敢的新家庭》(Brave New Families, 1990)、《中國的父權制與社會主義革命》(Patriarchy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1983)。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