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書》為鄧小樺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著作,遍談與書相關的各個面向。11月的深秋夜晚,她與詩人學者楊佳嫻在誠品敦南店,就著《恍惚書》細細聊著讀書人、愛書人、品書人的文字與肉身。
▇光線與塵埃
《恍惚書》開篇〈光線與塵埃〉已經點出這本書的別趣。文章鈎出書的enlightment(啟示、教化),與light的背面──帶著幽暗屬性──伏在書上的灰塵,藉由書的啟蒙與微物,如此相存相依的微妙關係,為書的明亮感拉出另一視域。
塵埃在文學的光暈裡兀自充滿著恍惚般的浪漫。主持人楊佳嫻憶及學生時代在台大圖書館找到一本19世紀的原文書,書內借書卡的最後一個借閱者竟是小說家王文興,借閱時間已是1960年代左右了。「那本書早已積聚厚厚的灰塵,算一算,灰塵也差不多40年了,大概沒有誰比它更愛這本書。」人、書共擁書本的浪漫想像,成為這場分享會的開場白。
投影幕上秀出一張由李智良拍攝鄧小樺書房的照片。鄧小樺說找書時,光照出塵埃,時間倏忽緩慢,令她想到過去在香港誠品書店工作時,早在營業前,店員們拿著清潔工具撢去書上灰塵,「像遠古的拂塵工作,和開店之後消費空間的現實感不同。」相較於誠品的窗明几淨,每回她來台灣必去的唐山書店恰恰是另一種風景。唐山的個人化、早期書店的模樣,「在書的光明裡,我看到塵埃,這種不知意義的微物卻度量書存在的意義。」
螢幕上的照片裡只見迫近天花板的書架、桌子和地板全疊滿了書,這張照片曾引起網友們留言,紛紛提醒鄧小樺要注意安全。其實,她在擺放書籍時會因書的內容而歸類,凌亂中自成秩序。楊佳嫻戲稱是「書的地形學」,折射出書與人的關係。
▇剩餘的辯證
鄧小樺提及自己有一櫃鮮少閱讀的書,封為「無用之櫃」。無用之櫃忽然在某一年倒塌,凡常的突發狀況,使作家轉而論起書的剩餘之說。這也是《恍惚書》極有意思的觀點:「我想寫書沒用的部分,寫書沒有讓我變強大,反而顯出弱點,尤其是對親人與愛人。」
延伸來看有用、無用,楊佳嫻好奇這在實用至上的市場上有何辯證?鄧小樺從職場經驗出發,在置設展示桌時,她將暢銷與較冷門的專業書籍並排一塊兒,為的是帶動書的關注度。但所有書籍都有所謂不好賣或被人認為無用的時候,如此,書的剩餘是什麼?她引述阿岡本(Giorgio Agamben)《剩餘的時間》的概念──耶穌來臨之前的時間都屬剩餘時間,而這段時間卻是自由的。她覺得有用即有人有要求,在結構裡有位置、有作用、有價值;反過來,無用雖然能發揮的作用少,卻反而自由。「書本身的價值並非市場決斷,那是剩餘的意義,即使剩餘帶有苦澀感。」
楊佳嫻連結起《紅樓夢》裡寫女媧煉石補天剩下的石頭,成了通靈寶玉,剩餘的意義正開出新的裂隙,鑽出去探詢另一世界。此外,剩餘又可與張愛玲的「燼餘」相對話。楊佳嫻又順勢分享乍來台北,學長領進唐山書店的印象,那條經年未撕的海報牆、店內破掉的地板,以及書架底下永遠收著一綑一綑的絕版書,儼然是「剩餘的集合」,「唐山就像是特殊的結界」。從這個結界,她連起另一個結界──香港的二樓書店。
鄧小樺說香港的二樓擁有低調的外表,譬如旺角曾有一間文星書店,店內一半空間販售語言教科書,但探進裡頭的房間,竟藏有齊全的文學、文化理論專書。鄧小樺經常光顧,一套一套買下理論書籍,直到文星歇業,她再沒有找到像文星那樣理論齊全的書店。「這就像香港的性格,你必須自己找,它不張揚,是一種低調中的傲氣。」
▇書展的深度觀察
楊佳嫻注意到《恍惚書》多篇討論書展,她不禁想台灣是否也有相應的熱度去評論書展各環節,甚至逐年深度關注?
鄧小樺說自己評論書展已有七八年之久,對香港書展有著「愛恨糾結」的情感,她將自己的書評系譜上溯至梁文道。2003、04年,香港公民意識攀至高峰,梁文道經常發表犀利評論,好比他曾批評「香港文化人都是吃錦旗的」,直指民主制度的重要性,而這樣的文化批判,形成一波話語與動員的高峰。鄧小樺承襲前人筆鋒,當她執筆討論書展形象、環境等門面觀察時,格外有力道。「香港書展歷年造成人流,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可是世界一直後退,書展退步,討論變少,相較之下我反而變成清晰的聲音。我相信批評的力量能讓環境進步。」
現在她只要走一圈書展就能寫出一篇文化觀察。她以「都市感性」形容,一如觀察者只要坐在巴黎街口的咖啡廳,就能知曉整座城市。她想起2014年在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坊,某天和3位藝術家一起走路,才走150公尺,一位做劇場的藝術家率先發現:「這個城市好開心,我以後要住在這裡。」鄧小樺卻走了600公尺才發現,那個差異讓她檢討起反應速度,開始鞭策自己,此話令在座聽眾不禁莞爾。
鄧小樺說喜歡看書展結束後的拆展,「喜歡看消費歸於零的廢墟感」;也喜歡看在書展邊角累到坐在地上的人們,吃零食、看地圖、面海休息或乾脆睡著,「就好像戰壕一樣。消費把人的體力蠶食,從他們的疲累看出性質,那是靜態的書所讀不出來的。」
▇文學與抗世
近來香港受到世界關注,鄧小樺也積極投身抗爭中。楊佳嫻問起文學、書和抗爭的關係,以及書在其中的作用。
鄧小樺在拘捕期間閱讀了3本薄的理論書──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無賴》、阿岡本《褻瀆》、劍橋年度主題講座《記憶》,甚至讀後寫了一篇文章〈書到獄時〉,收於《恍惚書》內。她說周邊朋友很驚訝,怎麼能在警察局讀這麼深的書,還能寫出文章來,但她身在其中反而覺得「書是可以陪你走過時間的」。因此,她認為所有示威者入監後閱讀的書單很重要,這些書不一定與抗爭相關,反倒是平常想讀卻沒空翻的書,帶去抗爭現場通宵留守時閱讀,「書能堅定你的靈魂」。
不過,她也認為看書有時候是要看有無環境與條件,包括自身有無閱讀習慣、抗爭狀況是否適宜等等。譬如她的戰友才16、19歲,閱讀理論十分吃力,「理論要普及的話是需要條件」。
她覺得《暴政》頗為適合抗爭現場讀,因為書薄、句子短。「其實,看完一本書、消化到寫出來,大約是兩個禮拜,但現在每周都有變化,要談理論是很困難的,政治哲學、歷史、國際關係實用性強,相對於文化理論是比較有用的。」
楊佳嫻從歷史曾經發生過的幾場社會運動──五四到太陽花,帶動起社會科學的閱讀浪潮,「抗爭令參與者去思考社會結構與組織,以及生而為人在其中的位置,否則街頭只是肉身衝撞,事實上支撐起抗爭底氣得透過理論、論述來延展精神。」
鄧小樺慢慢發現自己的本性是反抗,如何保護這個本能,讓它有多面向展示,得透過書來學習,怎麼跟人相處,不在潮流裡盲從,並有長久的堅持,讓自己在關鍵時刻具判斷與處理的能力。
從塵埃、剩餘、書展到反抗,微物觀裡不只反映香港知識分子的傲骨,也領略了文學女子的柔腸。●
恍惚書
作者:鄧小樺
出版:時報出版公司
價格:32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鄧小樺
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碩士(主修文學)。大學時開始寫作,後於各大報章及雜誌撰寫專欄、訪問及評論。著有詩集《眾音的反面》、散文集《若無其事》、訪問集《問道於民》等。另編有文學合集及個人著作數種,包括《自由如綠》、《一般的黑夜一樣黎明——香港六四詩選》等。
2014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坊,後亦到美國維蒙特Vermont Studio駐場;曾受邀參加台北詩歌節、亞洲詩歌節、台北文學季、澳門藝術節。任文藝復興基金會理事。2017年開始,主持港台電視節目「文學放得開」。2018年,任香港文學館「賽馬會『過去識』本土文學普及教育」計劃總監,及文學發表平台「虛詞.無形」總編輯。
2006年與友人共同創辦文學雜誌《字花》,曾任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筆可能」寫作教育計劃高級組教育總監、曾任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藝術總監。2009年加入「香港文學倡議小組」,與作家董啟章、馬家輝、潘國靈等一同倡議建立香港文學館;曾主持電台文化節目、青年意見節目。2013任西九「自由野」文字部分聯合策展人。2014年「香港文學生活館」在富德樓建立,鄧任文學館理事會召集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由2014年開始,策劃大量文學與視覺藝術對話之展覽;2017年,受邀於「油街實現」策劃「只是看書」展覽。
|
Tags:
詩人楊佳嫻(左)與鄧小樺(時報出版提供)
《恍惚書》為鄧小樺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著作,遍談與書相關的各個面向。11月的深秋夜晚,她與詩人學者楊佳嫻在誠品敦南店,就著《恍惚書》細細聊著讀書人、愛書人、品書人的文字與肉身。
▇光線與塵埃
《恍惚書》開篇〈光線與塵埃〉已經點出這本書的別趣。文章鈎出書的enlightment(啟示、教化),與light的背面──帶著幽暗屬性──伏在書上的灰塵,藉由書的啟蒙與微物,如此相存相依的微妙關係,為書的明亮感拉出另一視域。
塵埃在文學的光暈裡兀自充滿著恍惚般的浪漫。主持人楊佳嫻憶及學生時代在台大圖書館找到一本19世紀的原文書,書內借書卡的最後一個借閱者竟是小說家王文興,借閱時間已是1960年代左右了。「那本書早已積聚厚厚的灰塵,算一算,灰塵也差不多40年了,大概沒有誰比它更愛這本書。」人、書共擁書本的浪漫想像,成為這場分享會的開場白。
投影幕上秀出一張由李智良拍攝鄧小樺書房的照片。鄧小樺說找書時,光照出塵埃,時間倏忽緩慢,令她想到過去在香港誠品書店工作時,早在營業前,店員們拿著清潔工具撢去書上灰塵,「像遠古的拂塵工作,和開店之後消費空間的現實感不同。」相較於誠品的窗明几淨,每回她來台灣必去的唐山書店恰恰是另一種風景。唐山的個人化、早期書店的模樣,「在書的光明裡,我看到塵埃,這種不知意義的微物卻度量書存在的意義。」
螢幕上的照片裡只見迫近天花板的書架、桌子和地板全疊滿了書,這張照片曾引起網友們留言,紛紛提醒鄧小樺要注意安全。其實,她在擺放書籍時會因書的內容而歸類,凌亂中自成秩序。楊佳嫻戲稱是「書的地形學」,折射出書與人的關係。
▇剩餘的辯證
鄧小樺提及自己有一櫃鮮少閱讀的書,封為「無用之櫃」。無用之櫃忽然在某一年倒塌,凡常的突發狀況,使作家轉而論起書的剩餘之說。這也是《恍惚書》極有意思的觀點:「我想寫書沒用的部分,寫書沒有讓我變強大,反而顯出弱點,尤其是對親人與愛人。」
延伸來看有用、無用,楊佳嫻好奇這在實用至上的市場上有何辯證?鄧小樺從職場經驗出發,在置設展示桌時,她將暢銷與較冷門的專業書籍並排一塊兒,為的是帶動書的關注度。但所有書籍都有所謂不好賣或被人認為無用的時候,如此,書的剩餘是什麼?她引述阿岡本(Giorgio Agamben)《剩餘的時間》的概念──耶穌來臨之前的時間都屬剩餘時間,而這段時間卻是自由的。她覺得有用即有人有要求,在結構裡有位置、有作用、有價值;反過來,無用雖然能發揮的作用少,卻反而自由。「書本身的價值並非市場決斷,那是剩餘的意義,即使剩餘帶有苦澀感。」
楊佳嫻連結起《紅樓夢》裡寫女媧煉石補天剩下的石頭,成了通靈寶玉,剩餘的意義正開出新的裂隙,鑽出去探詢另一世界。此外,剩餘又可與張愛玲的「燼餘」相對話。楊佳嫻又順勢分享乍來台北,學長領進唐山書店的印象,那條經年未撕的海報牆、店內破掉的地板,以及書架底下永遠收著一綑一綑的絕版書,儼然是「剩餘的集合」,「唐山就像是特殊的結界」。從這個結界,她連起另一個結界──香港的二樓書店。
鄧小樺說香港的二樓擁有低調的外表,譬如旺角曾有一間文星書店,店內一半空間販售語言教科書,但探進裡頭的房間,竟藏有齊全的文學、文化理論專書。鄧小樺經常光顧,一套一套買下理論書籍,直到文星歇業,她再沒有找到像文星那樣理論齊全的書店。「這就像香港的性格,你必須自己找,它不張揚,是一種低調中的傲氣。」
▇書展的深度觀察
楊佳嫻注意到《恍惚書》多篇討論書展,她不禁想台灣是否也有相應的熱度去評論書展各環節,甚至逐年深度關注?
鄧小樺說自己評論書展已有七八年之久,對香港書展有著「愛恨糾結」的情感,她將自己的書評系譜上溯至梁文道。2003、04年,香港公民意識攀至高峰,梁文道經常發表犀利評論,好比他曾批評「香港文化人都是吃錦旗的」,直指民主制度的重要性,而這樣的文化批判,形成一波話語與動員的高峰。鄧小樺承襲前人筆鋒,當她執筆討論書展形象、環境等門面觀察時,格外有力道。「香港書展歷年造成人流,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可是世界一直後退,書展退步,討論變少,相較之下我反而變成清晰的聲音。我相信批評的力量能讓環境進步。」
現在她只要走一圈書展就能寫出一篇文化觀察。她以「都市感性」形容,一如觀察者只要坐在巴黎街口的咖啡廳,就能知曉整座城市。她想起2014年在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坊,某天和3位藝術家一起走路,才走150公尺,一位做劇場的藝術家率先發現:「這個城市好開心,我以後要住在這裡。」鄧小樺卻走了600公尺才發現,那個差異讓她檢討起反應速度,開始鞭策自己,此話令在座聽眾不禁莞爾。
鄧小樺說喜歡看書展結束後的拆展,「喜歡看消費歸於零的廢墟感」;也喜歡看在書展邊角累到坐在地上的人們,吃零食、看地圖、面海休息或乾脆睡著,「就好像戰壕一樣。消費把人的體力蠶食,從他們的疲累看出性質,那是靜態的書所讀不出來的。」
▇文學與抗世
近來香港受到世界關注,鄧小樺也積極投身抗爭中。楊佳嫻問起文學、書和抗爭的關係,以及書在其中的作用。
鄧小樺在拘捕期間閱讀了3本薄的理論書──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無賴》、阿岡本《褻瀆》、劍橋年度主題講座《記憶》,甚至讀後寫了一篇文章〈書到獄時〉,收於《恍惚書》內。她說周邊朋友很驚訝,怎麼能在警察局讀這麼深的書,還能寫出文章來,但她身在其中反而覺得「書是可以陪你走過時間的」。因此,她認為所有示威者入監後閱讀的書單很重要,這些書不一定與抗爭相關,反倒是平常想讀卻沒空翻的書,帶去抗爭現場通宵留守時閱讀,「書能堅定你的靈魂」。
不過,她也認為看書有時候是要看有無環境與條件,包括自身有無閱讀習慣、抗爭狀況是否適宜等等。譬如她的戰友才16、19歲,閱讀理論十分吃力,「理論要普及的話是需要條件」。
她覺得《暴政》頗為適合抗爭現場讀,因為書薄、句子短。「其實,看完一本書、消化到寫出來,大約是兩個禮拜,但現在每周都有變化,要談理論是很困難的,政治哲學、歷史、國際關係實用性強,相對於文化理論是比較有用的。」
楊佳嫻從歷史曾經發生過的幾場社會運動──五四到太陽花,帶動起社會科學的閱讀浪潮,「抗爭令參與者去思考社會結構與組織,以及生而為人在其中的位置,否則街頭只是肉身衝撞,事實上支撐起抗爭底氣得透過理論、論述來延展精神。」
鄧小樺慢慢發現自己的本性是反抗,如何保護這個本能,讓它有多面向展示,得透過書來學習,怎麼跟人相處,不在潮流裡盲從,並有長久的堅持,讓自己在關鍵時刻具判斷與處理的能力。
從塵埃、剩餘、書展到反抗,微物觀裡不只反映香港知識分子的傲骨,也領略了文學女子的柔腸。●
恍惚書
作者:鄧小樺
出版:時報出版公司
價格:3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鄧小樺
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碩士(主修文學)。大學時開始寫作,後於各大報章及雜誌撰寫專欄、訪問及評論。著有詩集《眾音的反面》、散文集《若無其事》、訪問集《問道於民》等。另編有文學合集及個人著作數種,包括《自由如綠》、《一般的黑夜一樣黎明——香港六四詩選》等。
2014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坊,後亦到美國維蒙特Vermont Studio駐場;曾受邀參加台北詩歌節、亞洲詩歌節、台北文學季、澳門藝術節。任文藝復興基金會理事。2017年開始,主持港台電視節目「文學放得開」。2018年,任香港文學館「賽馬會『過去識』本土文學普及教育」計劃總監,及文學發表平台「虛詞.無形」總編輯。
2006年與友人共同創辦文學雜誌《字花》,曾任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筆可能」寫作教育計劃高級組教育總監、曾任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藝術總監。2009年加入「香港文學倡議小組」,與作家董啟章、馬家輝、潘國靈等一同倡議建立香港文學館;曾主持電台文化節目、青年意見節目。2013任西九「自由野」文字部分聯合策展人。2014年「香港文學生活館」在富德樓建立,鄧任文學館理事會召集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由2014年開始,策劃大量文學與視覺藝術對話之展覽;2017年,受邀於「油街實現」策劃「只是看書」展覽。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為香港朗讀》陸穎魚:〈風的緣故〉|港、台詩人聲援反送中運動
2019年6月9日,一百多萬名香港人走上街頭「反對引渡惡法」,抗議中國政府強推《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戕害香港自由、民主、法治。... 閱讀更多
現場》香港火焰之夏:沒有面容的Be Water抗爭
10月初,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張炳玲應季風帶書店之邀,以「Be Water—香港自由之夏,沒有面容的抗爭」為題,分析香港現況。隨近日情勢愈發嚴重,... 閱讀更多
2019台北詩歌節》用催淚彈的剩餘建立詩歌,保衛城市:香港詩人淮遠與策展人鴻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