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繪本大師》記憶的消逝與重生:約克.米勒(Jörg Müller)的現代寓言

瑞士圖畫作家約克.米勒(圖片來源:babelio.com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讓一代代孩童著迷?他們在童書的發展上有什麼貢獻,又為童書世界注入了什麼樣的新活水?

Openbook為喜愛圖畫書的大小讀者,隆重推出「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每個月將為大家介紹一位當月出生的世界級童書大師。邀請讀者一起來逛遊多采多姿的兒童圖畫書世界,也為大師熱鬧慶生。

在新、舊世紀交替的2000年,《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在台灣發行,這本由瑞士圖畫作家約克.米勒(Jörg Müller)創作的無字書,呈現對環境變遷深刻的觀察。令人耳目一新的版式,讓台灣讀者為之驚艷,當時贏得包括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各種年度童書獎項。

其實這本書早在1973年就已在德國出版,但相較於西方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快速的腳步,相隔二十餘年後,中文版的現身絲毫不讓人覺得有時差。台灣也正面臨環境和生態的巨大變異,米勒作品沉靜而強大的力量,適時提醒我們對這塊土地的未來應有的思考和責任。


1-side.png

《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書封及內頁(圖片來源:Amazon

米勒於1942年10月11日出生在瑞士法語區的洛桑(Lausanne),6歲時和家人移居靠近蘇黎世的庫司那其(Kusnacht),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1959年至1964年,先後進入蘇黎世和比爾(Biel/Bienne)的應用美術學院修習,取得繪圖設計文憑。畢業後他前往巴黎工作,曾經在廣告公司擔任平面設計師,也做舞台設計和繪製布景。

米勒不喜歡都會的繁華,1967年決定返回瑞士。多虧有父親的經濟支持,他才得以獨立工作者的身分創作不懈,並且將全副精力貫注於繪本讀物的設計,曾和身兼畫家和繪畫老師的Benedicht Fivian合作,創作出一系列的繪本。

《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是米勒獨力創作的第一部作品,緣起於他的女兒莉莉安娜4歲時的提問:「爸爸,你小時後都玩什麼遊戲?」米勒認真回想自己的童年,檢視從小保存的畫作,一旦打開時光的寶盒,湧上心頭的不只是曾經玩過的遊戲,還有伴隨著成長的家園、樹木、溪流、蟲魚鳥獸……卻發現因為環境變了,那些昔日的遊戲已無法再玩。

米勒用7張跨越20年光陰的橫幅圖畫,來回應女兒的問題。他運用電影長鏡頭的手法,由同一個角度取景,四季遞嬗以每3年的間隔靜靜流轉。豐富的細節表現的不只是環境的改變,更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生活方式已然發生了再也不能逆轉的變化。

客觀寫實、細膩近乎擬真的畫風,記錄的卻是無法回復的過往,記憶竟比現實更逼近真實。雖然米勒的作品關注環境問題,但他表示無意宣揚「回歸大自然」的理想,因為他自認為並非道德家也不是說謊者,他只想呈現一個真實的世界,引導讀者,尤其是孩子們,主動去思考環境的議題。

這本溫和卻充滿批判意味的作品出版後,出乎意料地獲得極高的評價和熱烈的迴響。於是米勒在1976年接續出版了《城市的改變》這本姊妹作,描繪日漸遭受破壞的城市景觀。

他找來大吊車,定點、定時俯視城市同一處的變化。如同書名的副題「開鑿機的牙齒一直等在那裡」,工業發展創造出來的機器怪獸,終於一天一天吞噬掉城市原有的歷史痕跡和集體記憶。這兩本書在當時造成相當大的震撼,啟發了無數人重新思索:人類文明帶來的究竟是建設還是破壞?


51vveja4ftl-side.jpg

《城市的改變》書封及內頁(圖片來源:21cccc.com

這樣深沉的思考,同樣表現在1976年起他和約克.史坦那(Jörg Steiner)密切合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史坦納1930年出生於瑞士比爾,曾接受過藥劑師職業培訓,後攻讀師範學校。20世紀50年代在一家青少年管教所的工作經歷,對他後來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作品蘊涵著存在主義哲學意味,對現代文明中人類的生存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探究。是一位長期致力於小說、劇本寫作的作家,作品常發表於德國的文藝及戲劇界。

米勒曾說自己不擅長文字,所以喜歡做無字書的創作,但有了亦兄長、亦師友的史坦那文字搭配,讓兩人的作品有了更豐富的意涵。雙方合作的首部作品便是著名的《森林大熊》,這個故事最早的創意來自美國動畫家法蘭克.塔辛(Frank Tashlin)1946年出版的《The Bear That Wasn’t》,米勒先依此為德國的電視影片創作一系列插畫,然後再和史坦那合力創作成書。

《森林大熊》是動物版的南柯一夢,也是熊版的卡夫卡《蛻變》。一隻冬眠的大熊一覺醒來,赫然發現身處於如鐵幕的工廠,森林不見了,牠的身分也失去了。牠究竟是誰?是一個生產線上的工人?還是馬戲團的表演者?這個追尋自我的故事,荒謬到引人發噱,卻也讓人感到沉重心痛。作者在書頁的最後留下懸念,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他們相信小讀者有能力去解讀和思索故事傳遞的訊息。


sen_lin_da_xiong_-side.jpg

《森林大熊》書封及內頁(圖片來源:funbooks.com.tw

兩位同樣叫約克的圖、文作家,日後共同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1977年的《再見!小兔子》,探討人生選擇的兩難,兩隻展開大逃亡的兔子,分別選擇了自由或馴服、冒險或安逸,因而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1981年的《太陽石》,描述兩座島嶼對自然的迥異態度所帶來的興衰和生滅。米勒善於利用電影運鏡的手法,一步步推動情節,不僅圖畫的行進充滿著音樂般的動感,也拓展了畫面的想像空間。

1987年的《熊園的老人》以瑞士首都伯恩為背景,交揉著城市的歷史和傳說,由一宗動物園的意外事件,關注社會中的弱勢和疏離者。1990年的《城市音樂家》,諧擬《格林童話》中「布萊梅的城市樂手」,4個出逃的動物主角,皆轉型為現代知名品牌的代言人,米勒在這本書中大膽使用螢光色,表現人類對娛樂無止境的慾望,和受媒體宰制產生的新神話。1999年的《黑影人》更是將現代社會中,人心的疏離和猜疑表現得淋漓盡致。

米勒年輕時,因為熱衷於懸絲傀儡戲,曾經想以操偶師為職業,1985年出版的《彼得與狼》一書,展現了他對劇場的熱情。由普羅高菲夫創作的兒童交響樂《彼得與狼》,是一部視覺化的音樂作品,米勒透過圖畫和音樂對話,圖像和音樂自然應和融合,產生「樂中有畫,見畫聞樂」的效果,對小讀者是特別的藝術欣賞經驗。

米勒的作品經常採用大開本、跨頁的版式,這可以充分表現他極為重視的故事細節,也可以使畫作呈現出強勢的說服力。他自認不是一個很厲害的美學插畫家,在進行新書創作之前,一定充分做足所有的準備功課:構思、研讀資料、請教專家、考據、製作模型、拍照紀錄……他的態度嚴謹且技法洗鍊精純,因應每本書的敘事風格,採取最適切的用色,讀者可以感受到他作品整體的力量。


xiao_tu_zi_-side-down-side.jpg

約克.米勒歷年作品,上排左起《再見!小兔子》、《太陽石》;下排左起《熊園的老人》、《彼得與狼》;右:《黑影人》

兒童文學研究者約瑟妮.賽特琳(Josiane Cetlin)曾提到:「米勒作品中每樣東西都栩栩如生,但又遠比單純的寫實畫作更豐富動人。」就是這股超越技法的沉穩力量,才得以跨越文化差異的界線,關照人類共同面對的議題。1994年米勒獲得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的肯定,因為他的作品除了蘊含層次豐富的想像空間,同時也投射出藝術家深思熟慮的視野和良知。

因為獲得安徒生獎的機緣,米勒在1996年出版了《發現小錫兵》,原想藉安徒生於1838年所寫的〈堅定的錫兵〉為原型,描寫不同年代的孩子們玩具的改變,但無字、強烈的圖像張力,和充滿諷刺的暗示,卻為這個故事賦予了當代的新義,呈現出資本主義社會過度的資源浪費,和對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剝削。這本書獲得了波隆那童書大獎。

即使米勒在書中提出如此嚴厲的批判,但他也給了這個經典童話另一次重生的機會——從塵封的地板下讓我們再度發現小錫兵,讀者的記憶和過去許多世代的記憶再次連結,而這段歷經了百餘年的愛情寓言,藉著博物館保存下來的物質證據,似乎也終於得到了溫暖的結局。


514tr1owvwl-side.jpg

《發現小錫兵》書封及內頁(圖片來源:pinterest

米勒是一位以圖畫書進行寧靜革命的社會改革者,他不是多產的作家,他的作品很重視與社會矛盾有關的議題:諸如直覺和身分認同的喪失,自由問題的複雜度,生命的意義,還有人們賦予生命的價值等等。但他把這些題材處理得簡明易懂,而且絕對不說教。無論真相多麼嚴苛,他總是在最冷峻處,留下一線生機,為讀者帶來希望。

他不傳遞對環境悲觀的想法,也不以極端的手法來放大問題,至於這樣的題材和表現方式對兒童是否太沉重呢?他認為孩子應該了解真實的世界,而且兒童對圖像的敏銳更甚成人,常常會看到更多成人沒看到、或故意疏漏掉的訊息。

雖然米勒總是嚴肅地看待書中的主題,但他從沒忘記繪本給孩子帶來的樂趣。2002年的《書中之書》充滿了實驗的遊戲性,書的封面就像一件等待被打開的禮物,激發起孩子無窮的好奇心,邀請孩子們自由出入書中迷宮,盡情探索、於神奇的鏡像世界中冒險。


51e9z37xll._sx195_-tile.jpg

《書中之書》書封及內頁(圖片來源:imaginaria.com.ar

層層交疊重複的影像,就像書中的小孩、鏡中的小孩、書中的作者,加上讀者和真實的作者米勒,讓人分不清想像和現實的邊界。這本書顛覆了讀者傳統被動的閱讀習慣,加入「再創作」的行列,書中因而產生更多豐富之書。米勒以此書呼應了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後設精神,再一次挑戰了圖畫書表現的極限。

2003年的春天,米勒應邀來台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同時舉辦個人的圖畫書文件展。來台之前,米勒研讀各種台灣的史料,還練習如何使用筷子,規畫到東部旅行,看看台灣的自然風景。無論是公開的演講,或者是和小讀者見面的書友會,米勒都親力親為,做最充分的準備。他的平易親和與幽默機智,展現出一位真正的大師風範。

米勒在台的演講中,與一位老先生的互動讓人印象深刻。老先生希望米勒能記錄台灣農村的變遷,但米勒不輕打誑語,沒有隨意允諾他做不到的事,他說:「因為我並沒有台灣的童年記憶。」

記憶是脆弱易變的,以許多方式珍藏,因為有記憶,豐富了我們的生命。在圖畫書的奇想世界裡,米勒為我們保存和再現了許多集體的記憶。隨著逝者如斯,反思人類當下的處境,他的作品更具有跨越時代的意義。它們不只是「寓言」,更是指向未來的「預言」,站在流動的時間邊界,米勒帶領我們回顧過往、正視現在,更想像未來。


12430006sn2155qsnss4.jpg

約克.米勒(圖片來源:kknews.cc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