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韓國・文化輸出》日本的「金智英現象」與韓國文學熱

韓國作家趙南柱及日文版《82年生的金智英》書封

2018年12月,日本筑摩書房出版了韓國女作家趙南柱的《82年生的金智英》。筑摩引進這部韓國女性主義作品,具有多方考量。首先,這是一本在韓國熱銷百萬冊的超級暢銷書。其次,這本書得到韓國偶像團體BTS的RM(金南俊)、少女時代的秀英、Red Velvet的Irene(裴珠泫),以及韓國總統文在寅等名人的推薦,並已確定由鄭有美、孔劉主演電影版,這些都讓它充滿「韓流」光環。

日本這幾年在安倍政府提倡「女性經濟學」的政策下,女性地位不升反降,全球性的MeToo運動也讓日本女性更加意識到自身所處環境的厭女氛圍,尤其像醫科大學扣女性考生分數這類歧視事件層出不窮,更讓日本女性越發關注自身遭受到的差別待遇與所處位置。

可以說,「韓流」效應、日本社會的厭女症,和根深柢固的男性家父長制,孕育了《82年生的金智英》熱銷日本的土壤,讓它在上市短短4天後就已3刷,很多書店更呈現缺貨狀態。截至今年(2019)4月,這本書在日本已創下突破13萬本的驚人銷售數字,這在日本翻譯文學的出版市場中,實屬異例。

就在這種態勢下,從蔦屋、丸善、淳久堂等大型連鎖書店到獨立書店,紛紛設置韓國文學專區,霎時之間,韓國文學成了近期日本出版市場的熱點,吸引了大量的目光與眾多的討論。

正當「金智英現象」越境在日本火熱延燒之際,白水社趁勝追擊,於今年2月下旬推出《致賢男哥:韓國女性主義小說集》。這本直接亮出「女性主義」招牌的小說選,收錄了趙南柱的〈致賢男哥〉、崔恩榮的〈你的和平〉、金異說的〈更年〉等7篇韓國女作家以女性為題材的短篇小說。趙南柱更是在3月初親赴日本宣傳,這除了更加炒熱日本對女性處境與女性主義的討論外,也讓日本的韓國文學熱再次攀上高峰。


shu_dian_zhao_c.jpg

(取自businessinsider.jp

不過認真說來,日本的韓國文學熱其實並非肇始於《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版。應該說,《82年生的金智英》在日本的成功,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還得利於日本出版業近10年來對韓國文學出版孜孜矻矻的耕耘,以及韓國政府向全球推廣K-BOOK和K-文學所給予的強大支援。

若要追溯這波日本的韓國文學出版熱,或許可從申京淑的《請照顧我媽媽》一書在日本出版談起。

▉從申京淑的《請照顧我媽媽》開始

申京淑的長篇小說《請照顧我媽媽》2008年於韓國出版後,狂銷近200萬冊,版權賣出二十多國,創下當時韓國文壇的奇蹟。基於此,日本集英社在2011年9月推出該書的文庫本,首刷7000本,定價780日圜(約台幣220元),並請來角田光代撰寫推薦語。

而在《請照顧我媽媽》日譯本出版的前幾個月,美國Knopf出版社即發行了該書的英譯本《Please Look After Mom》。在此之前,Knopf曾出版過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本,熟知美國市場對亞洲文學的接受情況。他們對《請照顧我媽媽》深具信心,相信該書在美國可締造出不輸韓國的銷售量,決定首刷10萬本。這個首印量遠超過先前村上作品的首刷,足見Knopf對該書的興奮指數。

當時,接受韓國文學翻譯院資助,在美國出版的韓國文學中,首印量最高的是高銀詩集《南與北》的5000本;不受國家資助,由民間自行出版的韓國文學中,首印量最高的則是金英夏《光之帝國》的6000本。據此,我們不難看出《請照顧我媽媽》所被賦予的期許。而《請照顧我媽媽》也的確不負Knopf的期待,面市後旋即獲得《紐約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好評,炒熱了買氣,最終在美國締造出17萬冊的銷量。

不過,即使英譯本在美國創下佳績,且當時日本正處於「韓流」的最高潮(該年年底有3組韓國偶像團體〔東方神起、KARA、少女時代〕入選紅白歌合戰),集英社還是膽戰心驚。集英社的編輯岩本暢人曾如此說明當時日本一年出不到10本韓國文學的處境:「如果將目光投向文學世界,那裡確實存在著超額出口的現象。韓國充斥著日本的翻譯小說,但日本對韓國文學有興趣的人,卻還是相當有限。」

也因此,集英社採取了保守性的出版策略,選擇以文庫本形式推出《請照顧我媽媽》,期以低價、確保上架空間、拉長上架時間和網路宣傳的營銷方式,延長這本書的能見度與壽命。


ma_ma_nai_zai_na_li_ri_wen_ban_shu_feng_-side.jpg

《請照顧我媽媽》日文版書封(左),及韓國作家申京淑(取自FB

所幸,由於作品本身的話題性與銷售光環,吸引了眾多媒體至新書發表會採訪。之後,在韓國文學翻譯院的資助下,申京淑再度訪日,與津島佑子、星野智幸等作家對談。再加上當時的韓國大使申珏秀購買了上百本,作為大使館致贈訪客的禮物。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至2012年3月為止,《請照顧我媽媽》順利賣出1萬8000本,創下當時韓國文學在日本的罕見銷售佳績。

值得一提的是,在《請照顧我媽媽》出版前,CUON(クオン)出版社推出「新韓國文學系列」,並以韓江的《素食者》作為開山之作。《素食者》出版後,獲得極佳的評價,首刷5000本很快售罄。而該書的叫好叫座,除了讓日本的閱讀市場對韓國文學驚豔不已外,也打破了日本出版界「韓國文學不賣座」的既定認知。可以說,《素食者》的日譯本為《請照顧我媽媽》先行預熱了市場,具有前哨作用。

日後的事實證明,集英社和CUON出版社選書的眼光確實獨到。2012年初,《請照顧我媽媽》榮獲曼氏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申京淑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作家;2016年5月,《素食者》勇奪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這是韓國作家首次入圍並獲得該獎項。韓國文學接連斬獲國際文學獎項,大大提升了韓國文學的國際能見度,也讓日本更加重視韓國文學的引介。

▉一條龍式的K-BOOK文化出版產業鏈

在這波日本的韓國文學出版熱潮中,不容忽視的核心人物為主持CUON出版社的金承福。

金承福畢業於首爾藝術大學,專攻現代詩。2001年赴日留學,進入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文藝學科,師事散文家伊藤禮。畢業後,她進入東京的廣告公司工作,4年後自創門戶,獨立經營一家廣告公司。2008年雷曼兄弟的次貸危機,讓原本一帆風順的公司業務量頓減,這也讓她開始重省自己的原點──文學,並將工作重心移往她在2007年創辦的CUON出版社。

這家韓國人在東京經營的出版社,目標是向日本讀者傳達「韓國小說是有趣的」。2011年,CUON推出「新韓國文學系列」,選書的考量主要以2000年後出版、得過文學獎的作品為優先,並首推韓江的《素食者》。《素食者》在文壇評價與市場銷量上的不俗表現,除了讓該書系有一個良好穩健的開始,也讓書系得以繼續發展。此後,「新韓國文學系列」每年出版2至3本書,至2018年底為止,已發行了19部作品(見下表),步入穩定經營期。

編號

作者(出生年

書名

出版年月

01

韓江(1971)

素食者

2011.06

02

金重赫(1971)

樂器們的圖書館

2011.11

03

具孝書(1957)

長崎爸爸

2012.03

04

申庚林(1935)

乘著駱駝:申庚林詩選集

2012.05

05

朴晟源(1969)

都市是由什麼做成的

2012.09

06

金彥洙(1972)

設計者

2013.05

07

金愛蘭(1980)

噗通噗通我的人生

2013.07

08

殷熙耕(1959)

美麗將我貶低

2014.02

09

許炯萬(1945)

埋葬耳朵:許炯萬詩選

2014.02

10

金衍洙(1970)

她在世界的盡頭

2014.02

11

黃仁淑(1958)

野貓公主

2014.09

12

朴玟奎(1968)

逝去公主的孔雀舞

2015.03

13

鄭士朗(1984)

under,thunder,tender

2015.07

14

金衍洙(1970)

神奇小子

2016.05

15

韓江(1971)

少年來了

2016.10

16

片惠英(1972)

綠色花園

2017.06

17

金英夏(1968))

殺人者的記憶法

2017.10

18

韓江(1970)

瞬間 安靜

2018.06

19

崔恩榮(1984)

祥子的微笑

2018.12

 
在此之後,金承福又推出其他系列。其一為「CUON同時代人的對話系列」,旨在為日韓文藝工作者創造出對話空間,加強對彼此的認識與理解。目前該書系已出版3冊,分別是谷川俊太郎X申庚林的《不是為了喝醉而喝,那就慢慢品嘗韓國米酒吧》、佐野洋子X崔禎鎬的《親愛的Mr.崔:給鄰國友人的信》,與日韓年輕文藝世代之間的對談《現在想表現什麼?10名日韓年輕人的對談》。

另一系列則是2018年10月推出的「韓國文學short short きむふな的選擇」,由翻譯家きむふな(Kimu Funa)負責選編,旨在向日本讀者推薦深具餘韻的韓國短篇。該書系採取日韓雙語的編排方式,並請來人氣主播錄製的韓語朗讀,上傳Youtube,讓讀者可從語音上領略韓語之美,目前該書系已出版5冊。

「韓國文學short short きむふな的選擇」韓語朗讀片段

此外,韓國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歷史大河小說──朴景利的《土地》,也在金承福的推動下,預計推出全20冊的完整日譯版,從2016年11月發行第1冊迄今,目前已出版到第8冊。

雖然金承福個人的出版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但她並不以此為滿足。2011年,金承福設立了「K-BOOK振興會」,這是一個情報窗口,旨在推動日本出版業對K-BOOK的出版與翻譯。在K-BOOK振興會的網站「K-文學.com」上,依「想用日語讀的韓國書」、「日語可讀到的韓國書」和「韓國的出版.書店情報」3個欄位,提供日韓雙邊最新的韓國文學出版情報、書目推薦,並以此介入版權仲介、譯者推薦等業務。

而在大河小說《土地》出版後,金承福再度擴展業務,介入文學旅遊業。2016年11月,她與Chekccori(チェッコリ)書店共同策劃「文學遊韓國 統營篇」,帶領日本讀者前往《土地》的場景地統營,進行為期4天的文學踏查。

「文學遊韓國 統營篇」影片紀錄

Chekccori是金承福在2015年於東京神保町開設的一家書店兼咖啡店,店舖只有15坪,但收有兒童繪本與韓國進口的書籍近4000本,亦提供韓語語言交換,是一個日韓語言與文化交流的場所。

透過Chekccori這一空間的經營,讓金承福活潑地展開了更多元的活動企劃。除了上述的文學踏查,她也舉辦翻譯比賽、翻譯講座等活動,將目光投到譯者的培養上。

透過CUON出版社、K-BOOK振興會與Chekccori書店三者間的連結與相輔相成,金承福成功地營運出一條K-BOOK在日本的文化出版產業鏈,它不只提供日本與韓國零時差、零距離的K-BOOK資訊,更包辦了書目推薦、版權仲介、譯者培養與推薦、出版、銷售、文學踏查等上下游的所有相關業務,強化了日本的韓國文學出版熱。


chekccoridian_nei_bai_she_.jpg

Chekccori店內擺設(取自FB

也許是因為金承福所搭建出來的K-BOOK流通體系,讓K-文學的相關情報得以更快速清晰地同步傳到日本,日本其他出版社雖然沒有推出韓國文學系列,但也零星發行了不少韓國文學譯本。諸如金英夏、鄭士朗、朴玟奎等當前韓國文壇主力作家的作品,也一波一波地被引進。

除了CUON出版社的「新韓國文學系列」之外,近年日本出版界還有兩個書系值得一提。其一是Transview(トランスビュー)出版社在2011年一口氣推出8冊的「韓國現代文學選集」,其中囊括韓國40世代至80世代作家的作品,如李滄東的《男人中的男人》、林哲佑的《直線與毒瓦斯》等等。

其二則是晶文社自2017年陸續推出的「韓國文學的獻禮」,共6冊,該書系側重在60世代至80世代的作家,如韓江的《希臘語的時間》、朴玟奎的《三美超級明星隊最後的球迷俱樂部》、金愛蘭的《老爸,快跑》等。

K-文學的推廣與輸出韓國文學翻譯院的強大支援

而日本這波韓國文學出版熱潮背後,除了金承福的日韓文化產業鏈之外,韓國文學翻譯院所提供的支援,更是至為重要的關鍵因素。

早在1980年代,韓國文壇便開始重視國際化問題,並主張政府應關注韓國文學的國際推廣。韓國政府從善如流,不僅支援本土文學的外語翻譯出版,並將其納入文化部管理。當時翻譯的語種僅限於英、法、德和西4種,並以英語為核心。

到了90年代,這項業務改由文藝振興院接手。1996年5月「韓國文學翻譯金庫」成立後,韓國文學的出版翻譯由政府的直接事業轉成間接事業,韓國文學的國際化與世界化始見端倪。

一開始,因為急於求成,韓國將國際推廣的重點聚焦在翻譯上,營運模式為:選定文學作品,翻譯成外語,在國內印刷出版,然後向海外發行。然而,由於翻譯水準良莠不齊,且缺乏海外發行與推廣的經驗,初期成效不彰。

其後,文藝振興院將出版翻譯事業與「韓國文學翻譯金庫」合併,在2001年3月成立韓國文學翻譯院(Korea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stitute,簡稱KLTI),其為隸屬於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轄下的特殊財團組織。

KLTI的成立,改變了以往的傳統出版格局。在此之前,翻譯工作多數是在譯者接受出版社委託後,才算成立,因而KLTI採取的補助申請方式為:由譯者提出翻譯補助申請,再由專家審核是否給予資助。但這種方式造成了一些後果,如無法保證圖書的代表性、KLTI的態度顯得過於被動等等。

為此,KLTI改變策略,設立了「翻譯圖書選定委員會」,組成成員均是韓國的一流學者。委員會每年召開兩次評審,評選出包含文學、人文、兒童讀本等數百種圖書清單,供譯者挑選。接下來由政府出資、KLTI組織翻譯,再透過國外的合作出版社發行。翻譯的語種也從原本的4種,擴大到二十多種。同時,KLTI也化被動為主動,自行編纂、發行刊物,一年4期,以中英兩種版本向海外介紹韓國文學,內容包括書評、作家訪談、文學焦點討論、出版資訊等等。

KLTI的戰略目標相當明確:致力推廣韓國文學,克服世界出版領域中,韓國文學為小語種的身分限制,企圖把韓國打造成國際化的世界文學交流場域。至此,結合了韓國政府與民間雙邊力量的KLTI,遂成為推動K-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負責開展韓國文學國際化所需的各項工作,舉凡圖書翻譯、國際文化交流、發掘與培養翻譯人才、對外宣傳、相關政策研究、海外推廣活動等等。而K-文學的對外翻譯出版,就在KLTI的經營操作下,始具規模與系統。


905327_537166833025232_325326247_o.jpg

韓國文學在KLTI不斷推廣下,傳散至世界各地

目前擔任KLTI理事的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朴宰雨,曾在接受訪談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最能反映、揭示韓國民族心態和文化氣質的優秀文學作品介紹到其他國家,放大韓國的文學聲音,幫助人們深刻理解韓國社會和韓國人。」

而在被問及選書標準時,朴宰雨說道,「我們的出發點是作品自身的文學水平,韓國特色是否鮮明,是否有助於海外讀者了解韓國文化。我們也注意保持作品的多元化,平衡不同政治傾向的比例,左派或右派作家都有機會入選。另外,還會重新評估過去被否決的作品。總之,我們希望把韓國文學的精髓介紹給世界。」

KLTI在譯者的培養與出版補助上,更是不遺餘力。KLTI計畫每年培養10名左右的翻譯人才。海外申請者可事先通過KLTI官網提交譯作,經審查通過後,可獲得1500萬韓圜(約新台幣39萬5000元)的獎助。KLTI也與部分大學合作,開設韓國文學翻譯課程與特別講座,並提供高額獎學金,鼓勵外國人士赴韓學習韓語及韓國文化。且為提高翻譯品質,鼓勵海外出版,從1993年起頒發韓國文學翻譯獎,每年評選韓國文學翻譯新人獎,獎挹新人。

根據上述種種,不難看出KLTI在向全球推廣K-文學時的戰略經營、具體操作,以及強大的野心與企圖。從這個脈絡回頭思考日本的韓國文學熱,可以想見,在KLTI的強力支援下,韓國文學的譯介,似乎變成為一個較不具風險的出版選擇。在很多相關活動中,也可見KLTI參與其中,比如K-BOOK振興會與CUON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翻譯比賽,經費來源就是KLTI。

出版《82年生的金智英》繁體版的漫遊者文化主編吳佳珍曾表示,他們接觸到這本書的機緣,起因於韓國書展的主動邀請,並得到機票補助。光磊國際版權負責人譚光磊也曾指出:「韓國政府對版權輸出與文學外譯的推廣不遺餘力,投入的預算也往往令人望塵莫及。」

總的來說,《82年生的金智英》在日本的成功與日本的韓國文學熱,不只緣於《82年生的金智英》自身的魅力,亦是日本出版業近10年來對韓國文學出版傾注心力的結果。而這背後,還可見韓國政府透過韓國文學翻譯院積極介入的痕跡。

然而,文學輸出不是賣手機,一本嚴肅的文學作品要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成長茁壯,需要培育的土壤,需要流傳的時間。這與瞬間就能令人琅琅上口的K-Pop,具有盛世美顏的歐巴、小鮮肉、國民初戀,抑或是令人垂涎欲滴的K-Food,不能相提並論。

一個國家的文學要如何走出去?這個過程到底是推廣、行銷還是輸出?在在考驗著這個國家的文化基底、傳統底蘊與政治智慧。而當文學活動成為國家行為時,國家應介入到什麼程度?掌握到什麼範圍?這也考驗著各國文化人及相關人士。但不管如何,在此過程中,莫忘文學初心,也莫忘給予文學傳播耐心,這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才能讓所謂的文學國際化具備真正的品格。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