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伴讀 劉叔慧》安居火星,重新做人──為什麼「非紙本書不可」?

2017-06-29 21:30

「不管做為一個編輯或是母親,我認為很多世代、階級的矛盾,是因為我們還是堅持自己的方式比較美好──沒有辦法去設想一個新天地與新世界的存在,會對未來感到恐懼。」這是不相信主流教養書的地球人媽媽劉叔慧在一切快速變遷、資訊瞬息暴長的這些年,與火星小孩相處之中琢磨出來的心得。

▉孩子是火星的原生種

「我記得小牛兩歲的時候家裡已經有iPad,爸爸會玩給他們看,所以他認為所有光滑的、亮面的、像是螢幕的東西,都是可以滑的。後來我們家換了電視機,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用手指在上面滑。」

劉叔慧簡單描述,卻大筆劃開地球人、火星人世代之間的差異。「他們甚至連按鍵或者觸碰式的螢幕都沒有經歷過,就直接跳躍到有蘋果、iPhone的世界。」

身為一個母親,面對如此劇烈的世代與生活形式的改變,她是如何自處?「我很早就自覺到不能以過去的成長經驗來理解他們,而必須要用一種『我們是不同星球的人』的概念去相處,不然會非常糾結於雙方的距離。」

_DSC1729.JPG

她指了指地上的軟彈槍,這是現在小學生當紅的玩具,也是兩個孩子最鍾愛的收藏。原來,陽台落地窗玻璃上,畫了可以抹去的靶,客廳便是他們的射擊場。「他們會和同學討論戰術,評估團隊缺少哪一種武器,然後分配採買、避免重複。」

清一色男性的採訪人員紛紛把玩起來,甚至開始射擊,人人露出欣喜表情。劉叔慧看了,笑笑說,「哈哈,確定要入坑?那可是錢坑喔。」接著,劉叔慧提起孩子們最近喜歡的偶像和一個專門講笑話的youtuber。

那是就連現場最年輕的工作人員——二十來歲的年紀——也不曾聽過的名字。

我們有些驚訝,原來對我們來說算新的自媒體,或甚至是分眾的概念,早已是小學生們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一部分。劉叔慧坦然面對這樣的世代差距:「我們從完全沒有網路、電腦的年代成長過來,有著大量關於紙本閱讀以及手寫的經驗跟記憶,對於時間跟速度的感覺也不同。可是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對我並不只是城市演進的速度,而是星球移民的概念。」

在火星埋下地球生活的種子

劉叔慧積極調整自己,讓自己盡力參與火星世代的童年生活。同樣身為地球人爸爸的Steffen,則與劉叔慧站在些微不同的角度,更想把他在德國鄉野感受過的童年滋味,傳遞給在城市中生長的自家小孩。

_DSC1842-編輯-編輯.JPG

對來自足球大國德國的Steffen而言,孩子下了課就是要奔跑、踢球、接觸大自然,但都市生活中,當代孩子最多的玩耍或許發生在手機與電腦上。因緣巧合下,劉叔慧為小摩與小牛找到一家有足球課的幼兒園,從三歲開始踢球的兩個孩子,也慢慢生出了與爸爸相同的、對足球的熱愛。

來自巴塞隆納的足球教練懷抱著足球夢,他為這群上小學後還想踢足球的孩子們組了一支球隊,家長們都支持讓孩子繼續踢球,漸漸燃起足球風氣的土地上,有了一個小小的社群。

從開始踢球之後,練球與比賽幾乎是家中每個假期的常態活動,足球也已經成了小摩與小牛的童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他們長大了還是一直踢球,甚至踢出成績,他們要在台灣或德國發展呢?」我們忍不住提出了這個問題。劉叔慧笑著說他們在世界盃的期間的確有過類似的妄想——比如當德國隊與台灣隊比賽時大家該支持哪一隊?但回到現實面,這似乎不太可能發生,目前也就當作笑談了。

然而,笑談之外,仍有陰影橫亙在這份熱情與理想之間——那是原生於地球,卻難以在火星消滅的教育、考試體制。

雖然可以想見,未來要堅持踢球的難度會越來越高,但劉叔慧與Steffen都希望盡力支持,讓兩個孩子一直保有對足球的熱情,不要太快被體制塑化成只會讀書考試的學生。

火星與地球的生活形式,並非不能並存

足球比賽那天,沒有上場時,小摩哥哥在劉叔慧身旁玩著指尖陀螺。攝影師一見,提到這是前陣子大人之間忽然爆紅的辦公室抒壓小物。這在小學生圈內早已瘋狂,小摩兄弟實測過家中七八款指尖陀螺,追求轉速及持續時間,積極研究影響轉速的軸心原理。

同一件東西,反應了不同世代的不同需求。那閱讀(或是吸收新知這件事)呢?「妳認為出版業是不是也是某一種被強制移民到火星的產業?」我問劉叔慧。_DSC1956.JPG

從紙本書的光輝盛世走來,也在第一線見證出版業的蕭條,劉叔慧從孩子身上看到了真正打敗傳統出版形式的,並非電子書,而是社群與媒體所能提供的內容及表現形式。「在火星生長的小孩花很多的時間去接觸聲光跟影音的東西,我們用地球人的眼光來看會覺得他們是在浪費時間。可是為什麼用紙本讀書比用電腦,用手機或平板這種新載具去讀要來得更好,或者說等級、層次上有所不同呢?」

在火星上承載內容的管道太多了,紙本書只不過是眾多選擇中的一項。小摩與小牛也愛看書,但是他們在網路上獲取的知識不見得比書還少,這樣的現象在本質上的確是會打擊到出版產業的,但劉叔慧說等到十年、二十年自己這輩慢慢退出之後,也許「非紙本不可」將只是一種懷舊的情緒。

打破「非紙本不可」的本位主義

「(我們)成長經驗中對於時光、記憶,某些實體生活接觸的方法和感覺,都已經跟現在新世代的人完全不一樣了。」劉叔慧補充。

火星生活不會迎來文化的凋落,相反來說,新世代對於內容創意的表現會有越來越多要求——以前的人可能覺得寫好一篇文章、文字通順,或者寫首小詩,有個小雜誌可以發表就是很棒的管道了。現在的小孩則是在YouTube上,看到各式各樣自我表現的媒材,說學逗唱什麼都會,傳播的效率也更廣。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必須運用身邊所有的軟硬體材料,耗費的心力不亞於文字創作者。

「他們生出來就是在火星,火星有火星的產業,你一直告訴他們地球人當年產業是多麼光輝、耀目、有價值,他們是不太能夠體會的——」劉叔慧眼神一凜:「因為他們會更直指核心:我要的是內容的取得、創意的表現。現在小孩有那麼多可以取得創作、知識內容的管道,為什麼我們還要堅持以往的方式呢?」

_DSC3381.JPG

火星小摩的推薦書單:

火星小牛的推薦書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