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永不退燒
前年以《流》獲得直木賞而引起極大關注、甚至獲蔡英文總統接見的小說家東山彰良(王震緒),5月又出版新作《我殺掉的人和殺掉我的人》。此書和《流》一樣,都以戒嚴下的台灣為背景(甚至還將故事場景也拉到美國),以富有懸疑與戲劇性的故事,描寫了少年們的友情與成長(已有相關新聞報導 )。相信不久之後台灣應該就有譯本,此處就不多針對內容贅述。本文想從另一饒富興味之處切入,那就是宣傳書介上打出的「青春小說」(せいしゅんしょうせつ,《流》亦被如此描述)。
「青春小說」看似不難理解、不證自明,可能也不是個太陌生的詞彙,但其實它缺少嚴謹的畫界、定義、論述,是故只能算是一種包山包海的印象式指稱。在文學研究上——比起教養小說(Bildungsroman)或成長小說(initiation story)——「青春小說」也(還)不是一種有效的概念。
然而,相較於在知識層次的認識匱乏,在出版市場的現實裡,「青春」卻依舊方興未艾,總是永不退燒的賣點。例如集英社在4、5月接連出版的文庫本選集:《短篇少女》 與《短篇少年》 ,就分別以「少女」、「少年」為主題,收錄當紅作家如三浦紫苑、道尾秀介、村山由佳、伊坂幸太郎、朝井遼、石田衣良等人的小說。
這兩本選集的前身,是2012年由「『夏一』製作委員會」編輯的4本書《那天,和你 girls》、《何時,向你 girls》、《那天,和你 boys》、《何時,向你 boys》 而來。「夏一」(ナツイチ)即「夏之一冊」的簡稱,是集英社自1994年起延續至今的夏季限定企劃,其為推廣閱讀,每年都有不同的行銷主題,亦會找藝人代言並拍攝形象廣告。
2012年的這4本書,就是在這樣特殊的企劃下誕生的:共邀請28位作家,特地以「青春」、「初戀」等主題進行創作。而今年,則是重新將4冊內容濃縮至兩冊,並提取出「少男」、「少女」之主題。
從這些作品當中,我們其實可以稍稍發現——雖然並不嚴謹——如今「青春小說」所指稱的,通常是冒險或戀愛要素占極大部分、且主角大多處於青春階段的小說作品。這多多少少能看出一種當代日本大眾的刻板想像:「青春」,就是要冒險與/或戀愛。
為什麼是冒險和戀愛?因為「青春」所指涉的,就是「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的人生時光。這也就是說,終於「可以」開始做一些小孩不能做的事情,來展現自己不再是小孩(像是戀愛),卻也「必須」開始做一些大人才能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具備成為大人的資格(例如冒險)。
▉當代媒介中的青春小說
戀愛和冒險是青春小說的內核,不同的題材則賦予這些既定類型的多樣性。去年恩田陸出版的《蜜蜂與遠雷》 ,就是以鋼琴演奏大會為題材的青春(群像)小說。書中敘述身懷高超琴藝的少男少女彼此亦敵亦友的情誼,更藉由演奏鋼琴的孤獨,來暗喻青春心理中特有的寂寞感,並描繪這些少男少女們如何在音樂競爭中打開內心、面對世界的過程。
這本精彩的小說費盡作者心思,既細膩地寫出人事,亦巧妙穿插許多古典樂曲,堪稱恩田陸至今最高成就。本書不僅獲得今年上半期第156回的直木賞,還令恩田二度獲得本屋大賞,這都是史上首見的記錄,也足見此書多麼備受肯定與喜愛。
而說到受歡迎,就不能不提這兩年受到極大矚目的住野夜。2015年,住野出版他的第一部作品,青春純愛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其後旋即大賣,占據2015、16年度暢銷書前幾名,還催生了暱稱此書的網路流行語「キミスイ」,甚至今年4月底文庫本化之後,依舊熱銷。乘著這股氣勢,住野出道至今不過約莫兩年,但連同今年3月的《不「」能「」告「」訴「」你「》 ,總計就已出版了4部小說,出版速度不可謂不驚人。
住野的作品常以青少年為主角,多被歸為青春小說。他的話題性,除了作品本身擊中了市場品味與讀者的感性結構,更在於小說家的出道方式。住野原立志創作輕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原本投稿至Kadokawa主辦、甄選輕小說為主的「電撃小説大賞」,卻不幸落選。
之後,住野將作品發表在日本最大的小說網站「成為小說家吧」(小説家になろう) ,受到注意,才反攻進紙本市場,甚至從次文化的輕小說界,踏入主流大眾文化之中。
約莫10年前,日本就已有一波網路小說風潮。更精確地說,當時是稱為「手機小說」──雖然發表於網路,但主要以手機為閱讀介面,如《戀空》可為其代表。
到了2010年左右,手機小說退燒,但「成為小說家吧」等網站的創設,帶動網路小說(日文為「web小說/ウェブ小説」)崛起,也有數種受歡迎作品被改編為動畫、漫畫。然而,在文化階層仍相對嚴謹分明的日本,這些作品依舊極少能打入「正規的」、「主流的」文化之中。
網路小說所引發的效應早已受到論者(特別是深受次文化影響的青壯年評論家)關注,如在《網路小說的衝擊:網路熱門IP的機制》 中,飯田一史就認為,現下日本出版市場不斷衰退、紙本雜誌與小說的影響力下降,各種傳統的新人文學獎機制也已難保證能發掘有才華的新人、促銷作品。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小說(及其生態)反而有效地填補這個空缺。
▉歷史變遷下的「青春」概念
上述討論,可以明顯看到資本主義下市場機制與整體文化的拮抗拉扯。有趣的是,「青春」作為兩者的公約數,很可能默默見證了轉變的軌跡。
根據粗糙的觀察,「青春小說」一詞早期並不那麼強調「戀愛」與「冒險」,而較接近成長小說,描繪青少年與世界的格格不入,在經歷摩擦、挫折,見識到人性險惡後進而成長。然而,隨著市場機制、大眾媒體以及娛樂需求等外在原因的推波助瀾,其內涵逐漸轉為正向光明,以產出某種令人憧憬的青春想像,最終,才凝結在「戀愛」與「冒險」這兩種類型之上。
這個粗略的觀察,仍有待更翔實的文學研究來補足、修正。不過,最後不妨稍微介紹一本相關的、近期出版的正格概念史研究,和崎光太郎的《明治的『青年』:立志、修養、煩悶》 。
以日本近代青年為對象的研究,早有相當成果,如木村直惠《『青年』的誕生》 或北村三子《青年與近代》 ,都指出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青年」概念,是明治日本在由前近代步入近代之際,在歷史變遷與論述之下發明出來的;這幾乎已成定論。
和崎此書注意到,雖然同樣是「青年」兩個字,但常依脈絡而有不同意涵,不能一概而論。是故他重新將「青年」本身當成分析對象,更詳盡地考察了「青年」概念誕生之後,其意義與形象的轉變。
早期「青年」作為革命與新時代的菁英預備軍,實與遵循教育體制的「學生」是對立的概念,互為假想敵。然而隨著學校系統與高等學術體系的逐步完備,「青年」轉而成為「學生」的理想目標,更被賦予了深化自身修養的使命,以達到建設家國的目標。
▉「青年」,即鵺
有趣的是,最終,1903年菁英學生藤村操自殺事件,給社會帶來強烈衝擊,因而催生了「煩悶青年」一詞,並引發大量論述。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些準大人、準菁英,竟也有失敗的可能。而和崎在考察分析了這一系列言論之後,下了一個饒富興味的結論:「青年」,即鵺。
鵺,日本傳說中的妖怪,猴面,虎足,蛇尾,狸身,鳴叫中充滿不祥。也因這種混雜的形象,鵺轉而指模糊不清、來路不明的人或事。和崎認為,「青年」其實就像鵺一樣,是個會依不同情況改變自身內涵、無所歸屬的模糊概念。
因為這個結論,過往相關的歷史研究,遂有了能夠細膩修正的可能。且這本書所勾勒的變遷,與台灣的歷史不無關聯,如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 ,或就能與之對話。
和崎也提到,「青年」一詞正向而備受期待,但「年輕人」(若者)一詞則被成人世界視為他者。同樣都是「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的階段,看待的態度卻有兩種極端。不過,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青年/年輕人」都是處在「被」(大人)看待的位置上,更甚,所謂「青春」的想像,往往也是由(大人)所製造的。
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這個階段,本身就是「被」發明、「被」定義出來的——當然是由「大人」發明和定義的。
但這裡突顯的,與其說是「青年/年輕人/青春」的被動,不如說是「大人」對自身定位的焦慮:到底該通過怎樣的儀式、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算是「大人」?可能正因為答案難尋,人們才會這麼積極地寄託在「成為大人以前」的這段時光上吧。●
Tags:
▉青春永不退燒
前年以《流》獲得直木賞而引起極大關注、甚至獲蔡英文總統接見的小說家東山彰良(王震緒),5月又出版新作《我殺掉的人和殺掉我的人》。此書和《流》一樣,都以戒嚴下的台灣為背景(甚至還將故事場景也拉到美國),以富有懸疑與戲劇性的故事,描寫了少年們的友情與成長(已有相關新聞報導 )。相信不久之後台灣應該就有譯本,此處就不多針對內容贅述。本文想從另一饒富興味之處切入,那就是宣傳書介上打出的「青春小說」(せいしゅんしょうせつ,《流》亦被如此描述)。
「青春小說」看似不難理解、不證自明,可能也不是個太陌生的詞彙,但其實它缺少嚴謹的畫界、定義、論述,是故只能算是一種包山包海的印象式指稱。在文學研究上——比起教養小說(Bildungsroman)或成長小說(initiation story)——「青春小說」也(還)不是一種有效的概念。
然而,相較於在知識層次的認識匱乏,在出版市場的現實裡,「青春」卻依舊方興未艾,總是永不退燒的賣點。例如集英社在4、5月接連出版的文庫本選集:《短篇少女》 與《短篇少年》 ,就分別以「少女」、「少年」為主題,收錄當紅作家如三浦紫苑、道尾秀介、村山由佳、伊坂幸太郎、朝井遼、石田衣良等人的小說。
這兩本選集的前身,是2012年由「『夏一』製作委員會」編輯的4本書《那天,和你 girls》、《何時,向你 girls》、《那天,和你 boys》、《何時,向你 boys》 而來。「夏一」(ナツイチ)即「夏之一冊」的簡稱,是集英社自1994年起延續至今的夏季限定企劃,其為推廣閱讀,每年都有不同的行銷主題,亦會找藝人代言並拍攝形象廣告。
2012年的這4本書,就是在這樣特殊的企劃下誕生的:共邀請28位作家,特地以「青春」、「初戀」等主題進行創作。而今年,則是重新將4冊內容濃縮至兩冊,並提取出「少男」、「少女」之主題。
從這些作品當中,我們其實可以稍稍發現——雖然並不嚴謹——如今「青春小說」所指稱的,通常是冒險或戀愛要素占極大部分、且主角大多處於青春階段的小說作品。這多多少少能看出一種當代日本大眾的刻板想像:「青春」,就是要冒險與/或戀愛。
為什麼是冒險和戀愛?因為「青春」所指涉的,就是「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的人生時光。這也就是說,終於「可以」開始做一些小孩不能做的事情,來展現自己不再是小孩(像是戀愛),卻也「必須」開始做一些大人才能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具備成為大人的資格(例如冒險)。
▉當代媒介中的青春小說
戀愛和冒險是青春小說的內核,不同的題材則賦予這些既定類型的多樣性。去年恩田陸出版的《蜜蜂與遠雷》 ,就是以鋼琴演奏大會為題材的青春(群像)小說。書中敘述身懷高超琴藝的少男少女彼此亦敵亦友的情誼,更藉由演奏鋼琴的孤獨,來暗喻青春心理中特有的寂寞感,並描繪這些少男少女們如何在音樂競爭中打開內心、面對世界的過程。
這本精彩的小說費盡作者心思,既細膩地寫出人事,亦巧妙穿插許多古典樂曲,堪稱恩田陸至今最高成就。本書不僅獲得今年上半期第156回的直木賞,還令恩田二度獲得本屋大賞,這都是史上首見的記錄,也足見此書多麼備受肯定與喜愛。
而說到受歡迎,就不能不提這兩年受到極大矚目的住野夜。2015年,住野出版他的第一部作品,青春純愛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其後旋即大賣,占據2015、16年度暢銷書前幾名,還催生了暱稱此書的網路流行語「キミスイ」,甚至今年4月底文庫本化之後,依舊熱銷。乘著這股氣勢,住野出道至今不過約莫兩年,但連同今年3月的《不「」能「」告「」訴「」你「》 ,總計就已出版了4部小說,出版速度不可謂不驚人。
住野的作品常以青少年為主角,多被歸為青春小說。他的話題性,除了作品本身擊中了市場品味與讀者的感性結構,更在於小說家的出道方式。住野原立志創作輕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原本投稿至Kadokawa主辦、甄選輕小說為主的「電撃小説大賞」,卻不幸落選。
之後,住野將作品發表在日本最大的小說網站「成為小說家吧」(小説家になろう) ,受到注意,才反攻進紙本市場,甚至從次文化的輕小說界,踏入主流大眾文化之中。
約莫10年前,日本就已有一波網路小說風潮。更精確地說,當時是稱為「手機小說」──雖然發表於網路,但主要以手機為閱讀介面,如《戀空》可為其代表。
到了2010年左右,手機小說退燒,但「成為小說家吧」等網站的創設,帶動網路小說(日文為「web小說/ウェブ小説」)崛起,也有數種受歡迎作品被改編為動畫、漫畫。然而,在文化階層仍相對嚴謹分明的日本,這些作品依舊極少能打入「正規的」、「主流的」文化之中。
網路小說所引發的效應早已受到論者(特別是深受次文化影響的青壯年評論家)關注,如在《網路小說的衝擊:網路熱門IP的機制》 中,飯田一史就認為,現下日本出版市場不斷衰退、紙本雜誌與小說的影響力下降,各種傳統的新人文學獎機制也已難保證能發掘有才華的新人、促銷作品。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小說(及其生態)反而有效地填補這個空缺。
▉歷史變遷下的「青春」概念
上述討論,可以明顯看到資本主義下市場機制與整體文化的拮抗拉扯。有趣的是,「青春」作為兩者的公約數,很可能默默見證了轉變的軌跡。
根據粗糙的觀察,「青春小說」一詞早期並不那麼強調「戀愛」與「冒險」,而較接近成長小說,描繪青少年與世界的格格不入,在經歷摩擦、挫折,見識到人性險惡後進而成長。然而,隨著市場機制、大眾媒體以及娛樂需求等外在原因的推波助瀾,其內涵逐漸轉為正向光明,以產出某種令人憧憬的青春想像,最終,才凝結在「戀愛」與「冒險」這兩種類型之上。
這個粗略的觀察,仍有待更翔實的文學研究來補足、修正。不過,最後不妨稍微介紹一本相關的、近期出版的正格概念史研究,和崎光太郎的《明治的『青年』:立志、修養、煩悶》 。
以日本近代青年為對象的研究,早有相當成果,如木村直惠《『青年』的誕生》 或北村三子《青年與近代》 ,都指出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青年」概念,是明治日本在由前近代步入近代之際,在歷史變遷與論述之下發明出來的;這幾乎已成定論。
和崎此書注意到,雖然同樣是「青年」兩個字,但常依脈絡而有不同意涵,不能一概而論。是故他重新將「青年」本身當成分析對象,更詳盡地考察了「青年」概念誕生之後,其意義與形象的轉變。
早期「青年」作為革命與新時代的菁英預備軍,實與遵循教育體制的「學生」是對立的概念,互為假想敵。然而隨著學校系統與高等學術體系的逐步完備,「青年」轉而成為「學生」的理想目標,更被賦予了深化自身修養的使命,以達到建設家國的目標。
▉「青年」,即鵺
有趣的是,最終,1903年菁英學生藤村操自殺事件,給社會帶來強烈衝擊,因而催生了「煩悶青年」一詞,並引發大量論述。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些準大人、準菁英,竟也有失敗的可能。而和崎在考察分析了這一系列言論之後,下了一個饒富興味的結論:「青年」,即鵺。
鵺,日本傳說中的妖怪,猴面,虎足,蛇尾,狸身,鳴叫中充滿不祥。也因這種混雜的形象,鵺轉而指模糊不清、來路不明的人或事。和崎認為,「青年」其實就像鵺一樣,是個會依不同情況改變自身內涵、無所歸屬的模糊概念。
因為這個結論,過往相關的歷史研究,遂有了能夠細膩修正的可能。且這本書所勾勒的變遷,與台灣的歷史不無關聯,如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 ,或就能與之對話。
和崎也提到,「青年」一詞正向而備受期待,但「年輕人」(若者)一詞則被成人世界視為他者。同樣都是「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的階段,看待的態度卻有兩種極端。不過,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青年/年輕人」都是處在「被」(大人)看待的位置上,更甚,所謂「青春」的想像,往往也是由(大人)所製造的。
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這個階段,本身就是「被」發明、「被」定義出來的——當然是由「大人」發明和定義的。
但這裡突顯的,與其說是「青年/年輕人/青春」的被動,不如說是「大人」對自身定位的焦慮:到底該通過怎樣的儀式、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算是「大人」?可能正因為答案難尋,人們才會這麼積極地寄託在「成為大人以前」的這段時光上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7》大川普,吹什麼,吹……
延伸閱讀
亂步專題之1》令人不可自拔的「亂步體驗」:日本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
江戶川亂步,人稱「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是日本重要的小說家與評論家。以他為名的「江戶川亂步獎」,是所有推理新人作家鯉躍龍門的重要指標。知名的漫畫《名偵探柯南》,更是受其影響甚深... 閱讀更多
日本書房》思索文學遺產的可能
閱讀更多
日本書房》6月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