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雜誌轉型網路媒體,差別在哪裡?
2016年1月,「茶杯雜誌出版公司」轉型為《CUP》網站,自此Alan的工作模式起了大轉變,到了開站一年多的現在,他深深體悟到紙媒與數位媒體的差別。
「以往是月刊,一個主題有5到6篇文章,而現在是一天10篇文章內只有2到3篇相關主題的文章,而且除了特殊狀況之外,也會選擇在不同日子刊登。」Alan說,「但影響力比以往更大,除了議題的延伸之外,若相關事件再次發生,我們就在facebook專頁上重新張貼過去的文章。」
除了文章的保存期限更長,影響力能透過相關事件再度發酵之外,兩種媒體對於Alan而言還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獲利評估更加嚴格。在「茶杯雜誌」時期,他主要編輯雜誌之外的出版品。那時,只要是大家認為應該出版的書就會做,銷量並非第一考量。如今,仍有少數出版品的CUP出版社作法則保守許多,每本書都得評估能否回本,基於銷售因素也幾乎只在香港書展期間出版,因為那是一年一度的出版盛事,也是民眾最願意掏錢買書的時機。
不過,事情也沒那麼糟。「因為我們現在的網路影響力比以往都還大,實體的行銷力道反而不用像以前那麼強,常常只要在facebook與網站上宣傳就夠了。」
▉編譯外電就是內容農場?
Alan認為《CUP》與香港其他網路媒體不同之處,在於大多網路媒體著重於即時性——字數不見得多,但隨時都可能有文章,有時甚至一張圖片搭上一兩句評語就張貼了;《CUP》則嘗試以類似報紙的形式在網路上「發行」:每日7點41分開始上線,一天總共10篇文章。這麼做的用意在於他們認為與其暴衝文章數量,還是想要以揀選、整理過的方式來控管文章品質。
每天上稿10篇,也有其策略考量。《CUP》單篇文字量最多到1500字左右,在香港新媒體中算是字數較多的,一來人力有限,二來讀者在單一網站上的閱讀量也有限度,10篇或許對雙方都是恰好的數字。
此外,香港的網路媒體多數還是以當地即時新聞為材料,不一定那麼「貼近時事」。《CUP》每日大約有2到3篇是特約寫手的專欄,內容從影評、藝評到金融、時尚、運動不等,其他文章則由編輯尋找素材、編譯,並加上自己的詮釋。有時一個主題連續三天能有不同觀點的文章並陳,相較之下對於議題的研究較為深入。
即使如此,《CUP》並不是那麼嚴肅的媒體。Alan說他們也著重趣味性、會朝能引起大眾興趣的方向選題。比如去年愚人節,他們便做了幾條「假新聞」應景、而在今年的情人節他們也以情婦與保險套專題來探討各種「愛」的面向。
編譯新聞的模式曾引起質疑——有讀者找出文章的原始資訊來源,直指《CUP》不過是內容農場,但Alan認為他們是經過翻譯、消化、決定觀點之後,才重新撰寫、呈現,並不是直譯直發的那種類型。對傳統媒體或新媒體而言,若以「來源是不是第一手」作為界定網站是否為內容農場的標準,或許過於嚴苛,也不一定反應現實。
▉老話一句:網路媒體怎麼賺錢?
四月,端傳媒裁員的新聞正沸騰。Alan直言在香港經營新媒體是很困難的,目前能達到收支平衡的新媒體並不多。除非規模不到3個人,或者有多方贊助,否則讀者的支持對媒體經營是完全不夠的。他以這幾年另一個頗受歡迎的網媒為例,雖然看似風光,但該媒體的自製內容影片並無法獲利,反而在部分編制轉型成廣告公司後,才得以靠著一部影片50到80萬港幣的廣告收入來維持營運。而即使如此,Alan也不認為網路媒體是個能賺大錢的行業。
對於《CUP》的經營方式,主要還是靠著替平面媒體時代的客戶製作紙本宣傳品為主——其實同樣類似廣告公司的模式——在不影響內容質素的前提之下,當然也歡迎客戶贊助網站,讓他們有更多預算來製作好看的內容。
問他媒體人最苦惱的流量與點閱率,Alan說他們有小「奸步」:當facebook專頁轉貼特定議題的文章時,常會有網友洗版謾罵,在無傷大雅的範圍之內他們通常都會直接回應——就傳統公關角度來看,保持沉默或許是個好方法,但實際上,精準的回應反而會帶動該篇文章的能見度,在某些程度上起了正向的結果。
問他是否打算把內容上到微博或微信,Alan沒有打算。《CUP》終究是面對香港的媒體,加上人力吃緊,或許還是待在臉書,好好顧好本地的讀者比較實際。這或許也是經營新媒體的另一個眉角:要讓文章在哪些社群媒體上擴散,該服務哪些地區的讀者——該收?該擴?收放之間盡是各家難念的經。●
Tags:
就在艾略特口中最殘酷的四月,端傳媒傳出裁員消息,許多媒體人因而重新思考數位轉型與生存問題。今天,Openbook特別邀請到台灣渡蜜月的香港的《CUP》(http://www.cup.com.hk/)執行總編輯Alan To,與大家分享《CUP》從紙本出版公司轉型成網路媒體時,所經歷的挑戰與學習。
▉從雜誌轉型網路媒體,差別在哪裡?
2016年1月,「茶杯雜誌出版公司」轉型為《CUP》網站,自此Alan的工作模式起了大轉變,到了開站一年多的現在,他深深體悟到紙媒與數位媒體的差別。
「以往是月刊,一個主題有5到6篇文章,而現在是一天10篇文章內只有2到3篇相關主題的文章,而且除了特殊狀況之外,也會選擇在不同日子刊登。」Alan說,「但影響力比以往更大,除了議題的延伸之外,若相關事件再次發生,我們就在facebook專頁上重新張貼過去的文章。」
除了文章的保存期限更長,影響力能透過相關事件再度發酵之外,兩種媒體對於Alan而言還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獲利評估更加嚴格。在「茶杯雜誌」時期,他主要編輯雜誌之外的出版品。那時,只要是大家認為應該出版的書就會做,銷量並非第一考量。如今,仍有少數出版品的CUP出版社作法則保守許多,每本書都得評估能否回本,基於銷售因素也幾乎只在香港書展期間出版,因為那是一年一度的出版盛事,也是民眾最願意掏錢買書的時機。
不過,事情也沒那麼糟。「因為我們現在的網路影響力比以往都還大,實體的行銷力道反而不用像以前那麼強,常常只要在facebook與網站上宣傳就夠了。」
▉編譯外電就是內容農場?
Alan認為《CUP》與香港其他網路媒體不同之處,在於大多網路媒體著重於即時性——字數不見得多,但隨時都可能有文章,有時甚至一張圖片搭上一兩句評語就張貼了;《CUP》則嘗試以類似報紙的形式在網路上「發行」:每日7點41分開始上線,一天總共10篇文章。這麼做的用意在於他們認為與其暴衝文章數量,還是想要以揀選、整理過的方式來控管文章品質。
每天上稿10篇,也有其策略考量。《CUP》單篇文字量最多到1500字左右,在香港新媒體中算是字數較多的,一來人力有限,二來讀者在單一網站上的閱讀量也有限度,10篇或許對雙方都是恰好的數字。
此外,香港的網路媒體多數還是以當地即時新聞為材料,不一定那麼「貼近時事」。《CUP》每日大約有2到3篇是特約寫手的專欄,內容從影評、藝評到金融、時尚、運動不等,其他文章則由編輯尋找素材、編譯,並加上自己的詮釋。有時一個主題連續三天能有不同觀點的文章並陳,相較之下對於議題的研究較為深入。
即使如此,《CUP》並不是那麼嚴肅的媒體。Alan說他們也著重趣味性、會朝能引起大眾興趣的方向選題。比如去年愚人節,他們便做了幾條「假新聞」應景、而在今年的情人節他們也以情婦與保險套專題來探討各種「愛」的面向。
編譯新聞的模式曾引起質疑——有讀者找出文章的原始資訊來源,直指《CUP》不過是內容農場,但Alan認為他們是經過翻譯、消化、決定觀點之後,才重新撰寫、呈現,並不是直譯直發的那種類型。對傳統媒體或新媒體而言,若以「來源是不是第一手」作為界定網站是否為內容農場的標準,或許過於嚴苛,也不一定反應現實。
▉老話一句:網路媒體怎麼賺錢?
四月,端傳媒裁員的新聞正沸騰。Alan直言在香港經營新媒體是很困難的,目前能達到收支平衡的新媒體並不多。除非規模不到3個人,或者有多方贊助,否則讀者的支持對媒體經營是完全不夠的。他以這幾年另一個頗受歡迎的網媒為例,雖然看似風光,但該媒體的自製內容影片並無法獲利,反而在部分編制轉型成廣告公司後,才得以靠著一部影片50到80萬港幣的廣告收入來維持營運。而即使如此,Alan也不認為網路媒體是個能賺大錢的行業。
對於《CUP》的經營方式,主要還是靠著替平面媒體時代的客戶製作紙本宣傳品為主——其實同樣類似廣告公司的模式——在不影響內容質素的前提之下,當然也歡迎客戶贊助網站,讓他們有更多預算來製作好看的內容。
問他媒體人最苦惱的流量與點閱率,Alan說他們有小「奸步」:當facebook專頁轉貼特定議題的文章時,常會有網友洗版謾罵,在無傷大雅的範圍之內他們通常都會直接回應——就傳統公關角度來看,保持沉默或許是個好方法,但實際上,精準的回應反而會帶動該篇文章的能見度,在某些程度上起了正向的結果。
問他是否打算把內容上到微博或微信,Alan沒有打算。《CUP》終究是面對香港的媒體,加上人力吃緊,或許還是待在臉書,好好顧好本地的讀者比較實際。這或許也是經營新媒體的另一個眉角:要讓文章在哪些社群媒體上擴散,該服務哪些地區的讀者——該收?該擴?收放之間盡是各家難念的經。●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2》愛黏媽媽的幼鷹算不算是一種媽寶小鷹?
延伸閱讀
香港雜誌人相談室之1》當新媒體開始裁員,紙本雜誌的下一步是?
昨天端傳媒傳出大裁員消息,數位媒體如何獲利,再次成為港台熱門話題。今天,Openbook編輯部邀請《Breakazine!》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號外》主編Nico... 閱讀更多
香港雜誌人相談室之2》發行,不是把東西擺進店裡而已。
上週四,香港《Breakazine!》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號外》主編Nico Tang,分享了對紙本雜誌數位化以及行銷的看法(請參考:〈當新媒體開始裁員,... 閱讀更多
香港雜誌人相談室之3》只有熱血根本不夠!資金充裕,文化才能做好、做滿。
連續三週的精彩對談,終於來到最終回! 香港《Breakazine!》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號外》主編Nico Tang,上週討論「發行」的難處(請參考〈發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