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書房》圖像小說首度入圍曼布克獎,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 《追風箏的孩子》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將於9月推出新作《Sea Prayer》,對國際難民人數不斷攀升的現狀做出回應。2015年地中海發生敘利亞3歲男童於逃難時溺亡、遺體沖刷上岸的事件之後,胡賽尼決定創作此書,並將作家收益捐給聯合國難民署。
    故事描繪在月光照耀的海灘上,父親抱著睡著的兒子等待船隻前來救援時,回憶起童年的夏日時光、風中搖曳的橄欖樹,敘利亞城市霍姆斯的擁擠巷道、清真寺、大型市集。《Sea Prayer》是一本僅48頁的插畫小書,不同胡賽尼於過去慣以長篇小說發表的形式,顯示作者想與全球、全年齡讀者對話的心意。
     
  • 凱迪克銀牌獎搭檔巴伯.羅森史塔克(Barb Rosenstock)和瑪麗.葛珮(Mary GrandPre),自2014年起共同創作藝術家傳記系列繪本,過去曾介紹康丁斯基及梵谷,近日即將出版夏卡爾的傳記繪本《Through the Window: Views of Marc Chagall’s Life and Art》。新書的插畫融合夏卡爾知名畫作中的重要元素,例如猶太宗教的意象、在屋頂拉小提琴的曲腿男子等等。《書單》雜誌稱讚道:「透過詩的語言和怪誕的插畫,兩位創作者精準地捕捉到夏卡爾的生活和藝術之美。」
     
  • 艾莉.班傑敏(Ali Benjamin)以2015年初試啼聲的青少年小說《聽不見的聲音》(The Thing about Jellyfish)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及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決選名單,最近透露新小說《The Next Great Paulie Fink》的創作近況:同樣是校園生活的場景,故事講述女孩凱特琳隨母親搬到鄉下小鎮,當她第一天來到僅有10名同級生的課堂,便得知名叫Paulie Fink的同學剛離開班級且不會再回來,他是班上那種調皮、總是惹上有趣麻煩的諧星角色。孩子們不斷談論Fink,甚至決定舉辦類似實境節目的比賽,由凱特琳擔任評審,看誰能夠取代Fink、把班級的空洞填平。
    班傑敏在訪談中提到:「突然之間,我們生活在一個瘋狂的實境電視節目世界。人們挑選自己的故事來訴說……我環顧周遭,看到人們正用某種方式建構意義……卻令人難以置信地不和諧,這是我想去探究的。」

    shu_feng_s.jpg

    由左至右為:《Sea Prayer》、《Through the Window: Views of Marc Chagall’s Life and Art》及《The Thing about Jellyfish》

  • 2015年凱迪克銀牌獎得主茱伊.莫拉雷斯(Yuyi Morales)的新繪本《Dreamers》即將出版。莫拉雷斯用豔麗的色彩、簡單詩意的文字,記述自己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從墨西哥移居美國的經歷。在新生活的調適階段,舊金山灣區的圖書館和無數繪本,為幾乎不懂英語的她帶來驚喜和希望,母子倆「學習閱讀、說話、書寫、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同時找到發揮個人天賦的出口。
    莫拉雷斯在訪談中表示:「雖然每個人(移民)的故事不盡相同,但是我們都掙扎著要適應新的居所,掙扎著要找到歸屬於此地的方式。」

【得獎消息】

  • 2018年曼布克獎初選名單於上月底公布,13名入圍者中,尼克.德納索(Nick Drnaso)的《莎賓納》是首部入圍曼布克獎的圖像小說;故事以莎賓納消失後的24小時媒體播報為主題,用平靜的畫面控訴某人的創傷變成他人茶餘飯後的閒聊,成為餵養社群媒體、假新聞及陰謀論的糧食。
    評審認為:「小說的型態正在轉變,圖像小說入圍是遲早的事。《莎賓納》具備優秀小說的元素,它隱晦迂迴、細緻極簡、難以掌握,圖片的風格正反映書中的世界觀。德納索運用意象傳達了一個關於『看不見』的概念——充滿不確定性,以及那些消失在我們生命中的人們所遺留的各種空洞。」
    此外,曼布克獎決選名單和得獎作品將分別於9月20日和10月16日公布。

【業界新聞】

  • 西蒙與舒斯特集團旗下的出版社小西蒙(Little Simon),宣布取得披頭四名曲《All You Need Is Love》的歌詞授權,計畫推出同名繪本,插畫將由馬克.羅森塔爾(Marc Rosenthal)擔綱繪製。小西蒙表示:「我們希望藉由歌詞的詮釋,為孩子呈現一個有愛的世界。這樣的訊息在這個時代具有特別的意義,而且相信家長也都想讓孩子們聽聽這首歌。」
    羅森塔爾的作品除了散見於《紐約客》、《紐約時報》、《時代》等報刊雜誌上,也替不少暢銷繪本創作過插畫,包括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出版的《川普這種生物:被世界討厭的勇氣》(A Child’s First Book of Trump)。

披頭四《All You Need Is Love》(取自Vimeo

  • 亞馬遜網路書店公布2018上半年的編輯選書,童書類第1名為Veera Hiranandani的《深夜日記》(The Night Diary),故事背景回到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旋即分裂成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宗教更趨對立,流血衝突加劇的年代。12歲的女孩Nisha跟隨信仰印度教的父親逃離巴基斯坦,在漫長危險的路途上,她透過日記,向過世的穆斯林媽媽訴說所遇及所思,包含對於國族認同的疑惑、對未來懷抱希望的正能量。
    綜合類前10名中唯一的青少年小說,是奈及利亞裔作家Tomi Adeyemi的處女作《血與骨的孩子》(Children of Blood and Bone),書中的角色、魔法、故事背景皆源自西非,主題則迴盪於今日社會和政治地景中,談論不公義、歧視,以及改變的艱難,上市後在各大排行榜上皆表現亮眼。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