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圖書館學會(ALA)近日公布2017年的「前10名最具爭議書籍」(Top 10 Most Challenged Books),榜上有名的書籍包括艾夏(Jay Asher)的《漢娜的遺言》、亞歷斯(Sherman Alexie)的《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追風箏的孩子》、哈波.李(Harper Lee)的《梅岡城故事》,以及去年橫掃各大暢銷榜的青少年小說──安琪.湯馬斯(Angie Thomas)的《致所有逝去的聲音》。
所謂「最具爭議書籍」是指,美國的學校和圖書館可能因為書中談論到自殺、暴力、性暴力、毒品、LGBTQ等議題,而以有鼓吹恐攻的嫌疑、使用「不正確的語言」(例如《梅岡城故事》中的「黑鬼」)等各種理由,高舉「保護兒童」的名義,而將相關書籍列為禁書。去年被列為禁書的共有416部作品。
ALA的「讓知識自由辦公室」(Office for Intellectual Freedom)每年統計受到查禁的書籍,公布所有書單以及相關數據報告,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社會上依然存在著這類書籍審查制度,若缺乏適當的發聲,就會讓某些書籍默默地從書架上「被消失」。
改編自《漢娜的遺言》的同名影集預告片
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學活動「兒童圖書週」(Children's Book Week)今年慶祝第99屆,自4月30日到5月6日,全美各地書店、圖書館、學校舉行各式活動。今年的宣傳海報是由繪本《這個夏天》(This One Summer)插畫家Jillian Tamaki繪製。過去負責繪製宣傳海報主視覺的,包括知名繪本作家瑪西亞.布朗(Marcia Brown)、傑瑞.平克尼(Jerry Pinkney)、布萊恩.賽茲尼克(Brian Selznick)及桑達克(Maurice Sendak)等人。這些經典海報已彙集成冊,於75周年時出版成紀念書。
Tamaki以墨黑為底色,凸顯出色彩斑斕的各種動物與人類專注看書的景象。每隻動物閱讀的姿態各異,或坐或趴、或俯或仰、或以手(爪)支頤,共讀或獨自閱讀,強調書本匯聚不同讀者的力量,並且呼應今年圖書周的主題「一個世界,眾多故事」。
【作家動態】
暢銷繪本《午夜園丁》的創作搭檔范揚夏和范揚華兄弟(Terry Fan and Eric Fan)再度攜手,以優雅、寫實的筆觸打造《海洋遇見天空》(Ocean Meets Sky)中色彩瑰麗的超現實幻境。故事裡的男孩在祖父90歲冥誕的日子,建造了一艘小船,啟程航向過去相約要一同前往的「海洋與天空相遇的地方」。遙遠顛頗的夢境旅途,有巨大書本堆疊而成的島嶼,有抹香鯨、熱氣球、潛水艇、飛行船比肩飛航的奇景。
范氏兄弟的父親是台灣學者范光棣,兄弟兩人以作者和插畫家的身分對談時,提到創作這本書時,他們希望探尋自己的根源。除了憶起兒時住在海邊、將房間彩繪成海底世界的童趣經驗,也嘗試表現亞裔文化中家人之間的連結與追遠。這部作品也是一則關於失去與療癒的故事。
Tags:
【產業新聞】
所謂「最具爭議書籍」是指,美國的學校和圖書館可能因為書中談論到自殺、暴力、性暴力、毒品、LGBTQ等議題,而以有鼓吹恐攻的嫌疑、使用「不正確的語言」(例如《梅岡城故事》中的「黑鬼」)等各種理由,高舉「保護兒童」的名義,而將相關書籍列為禁書。去年被列為禁書的共有416部作品。
ALA的「讓知識自由辦公室」(Office for Intellectual Freedom)每年統計受到查禁的書籍,公布所有書單以及相關數據報告,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社會上依然存在著這類書籍審查制度,若缺乏適當的發聲,就會讓某些書籍默默地從書架上「被消失」。
改編自《漢娜的遺言》的同名影集預告片
Tamaki以墨黑為底色,凸顯出色彩斑斕的各種動物與人類專注看書的景象。每隻動物閱讀的姿態各異,或坐或趴、或俯或仰、或以手(爪)支頤,共讀或獨自閱讀,強調書本匯聚不同讀者的力量,並且呼應今年圖書周的主題「一個世界,眾多故事」。
【作家動態】
范氏兄弟的父親是台灣學者范光棣,兄弟兩人以作者和插畫家的身分對談時,提到創作這本書時,他們希望探尋自己的根源。除了憶起兒時住在海邊、將房間彩繪成海底世界的童趣經驗,也嘗試表現亞裔文化中家人之間的連結與追遠。這部作品也是一則關於失去與療癒的故事。
《出版人週刊》評論道:「羅茲以詩意的文字創造簡短的章節,栩栩如繪地描寫出原可避免的悲劇。她對於更好的世界的期望,承載著強而有力的重擊,呼籲人們採取行動,站出來對抗偏見,消除那些總是造成傷害的錯誤信念。」
《包子》已改拍成電影,由《派蒂有嘻哈》(Patti Cake$)女主角麥唐諾(Danielle Macdonald)主演,預計今年下半年上映。
不像刁鑽的三角形,正方形是個保守樸實的角色,每天一成不變地把這裡的石頭搬到那裡。卡拉森說:「他就是個正方形」。某天,路過的圓形看到工作中的正方形,讚許他是藝術天才,並要求他為自己創作。不過,這個故事的尾聲卻是令人深思的問句:「他真的是天才嗎……」
夏洛特和班是拼字遊戲的網友,兩人同樣深陷在學校和家庭生活的災難中,總是孤零零地吃午飯,斷斷續續地玩拼字遊戲,而言也成為兩人意想不到的遠距生命線。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評介此書:「誠摯且充滿希望,將鼓勵年輕讀者們對在困境中掙扎的孩子伸出友誼之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童書書房》《時間的皺摺》電影版反應兩極,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紐伯瑞獎、凱迪克獎揭曉,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狗狗麥斯回來了,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