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猷科普獎》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訪《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作者何翰蓁

華文世界最重要的科普獎項「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今年舉行第9屆。評選結果揭曉之際,Openbook閱讀誌特與吳大猷基金會合作推出科普專題。專題中除向讀者介紹近年不可錯過的得獎好書,我們還訪問了兩位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的得主,從熱血的火箭發射到深邃的人體課,展現科學奇幻的抱負與人文思考。此外更有兩位重量級學者撰文,從數學普及的出版到美國社會學的開端,省思國內外科普的發展,精彩可期,將陸續推出,請勿錯過。

談到「解剖」,許多人可能會馬上想到電影或影集中,法醫獨自站在燈光慘白的小房間裡,面不改色下刀的畫面。你可能沒想過,解剖,也可以是一段溫馨的過程。

《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那些與大體老師在一起的時光》是台灣第一本描述大體實地解剖的書,如同理性與感性並置的書名,這本書雖列為科普書籍,傳達專業知識的字裡行間充滿溫暖的人文關懷,2016年出版便引起廣大迴響,更於今年榮獲第9屆吳大猷青少年科普推薦獎。

a1390090.jpg

這本書記錄醫學系解剖科老師何翰蓁一整學期的解剖課程,教導學生了解人體構造及相關知識,也像是一趟學習如何尊重及同理他人的旅程。

▇有名有姓的大體老師:他們曾真實在世上活著

碩士畢業後,何翰蓁曾擔任兩年的解剖學助教,當時各大院校的遺體來源不足,解剖台上以公告超過三天無人認領的無名屍居多,有些遺體送到各大醫學院校時甚至已發出異味,學校必須盡快進行防腐處理。

中國古代雖也有「令史」、「仵作」等專門進行屍體及活體檢驗的職業,但地位低賤,不受重視,專業的解剖學仍由講求精密作業的西方所建立。何翰蓁說,西方國家的醫學系特別強調避免學生知道大體的身份,降低情感牽扯,有利於保持理性。

無論是無名屍或刻意隱去來歷的大體,似乎都只是一個「教材」。慈濟大學卻反其道而行,自創系以來著力於解剖人文,以乾式儲存的方式保存遺體,舉辦啟用、火化、追思等肅穆典禮表達對大體的敬重,並且要求學生在開始解剖課之前進行家訪,從家屬口中進一步認識解剖台上的大體老師。

死亡,像是從親族血緣的網絡繫帶中消失,但亡者仍繼續存在於生者的情感與記憶之中。何翰蓁說,進行家訪時,有些家屬的情緒較為激動,對學生來說相當震撼,毋寧也是一次深情的托付。

家訪,不是有礙理性學習的羈絆,而是讓學生明白,即將面對的大體老師也有名有姓、有親有戚,有喜怒哀樂,是被許多親屬寶愛珍視著的「人」,曾經那麼真實地在世界上存在過。

慈濟大學一開始以此方式推動遺體捐贈時,曾受到外界質疑,認為此舉會使得學生因私人感情而不敢動刀。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何翰蓁說:「學生認識大體老師後,不會不敢動刀,反而多一些謹慎,更有一股力量鞭策自己。」那不僅是對大體老師的尊重,也是對家屬的責任與感激。

▇解剖,是了解一個人生前的種種遭遇

如同有本書名「屍體會說話」,活人可以說謊,遺體卻誠實地呈現生前的種種遭遇。隨著解剖刀劃開皮肉,深入肌理,也像是深潛進一具肉身,看見一些隱而未說的故事。

解剖途中,學生時常發現大體老師器官的異狀或病變。何翰蓁說,解剖課程結束後,會再由病理學科老師指導,進行大體病例討論的課程。一方面更了解病變器官形成的原因,同時透過家屬的協助,了解大體老師的職業、生活習慣及病史等等,進而推論病變的形成。

傷病不只是傷病,透過種種異常或病變,學生一步步回溯大體老師的人生故事。

009.jpg
(攝影:李家萱)

唯有深入認識一個人,才能產生同理心。書中寫道,有些大體老師因某些疾病,導致肺葉變形或尺寸特別小,學生發現後,忍不住發出「老師生前呼吸很辛苦吧」的驚呼。在何翰蓁眼中,之所以著力解剖人文甚深,無非是希望學生能有更多的同理心,未來站在醫護現場接觸各形各色病人時,保持專業也不忘感同身受。

「希望他們不要只看到病,而忽略了人。」何翰蓁說,醫病之間,多數問題都出在溝通上。藉由家訪與解剖,學生更能明白家屬與病患的心情;透過這本書,也希望讀者在看到這些學生的兢兢業業後,能對醫護人員多幾分尊重。

有人才有病,中國清末解剖醫書《醫林改錯》寫著:「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就現代的眼光來看,意義或許不僅是醫術的精益求精,也是在深刻了解人之後,才明白傷病背後的意義。

▇科學,也可以很溫暖

《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主軸雖為解剖學專業知識,仍有許多溫暖的畫面穿插其中。譬如大體老師的家屬對學生噓寒問暖;學生日後結婚,不忘邀請家屬參加;甚至也有學生趴在桌上睡著時,夢見大體老師叫他們回床上睡……諸如此類,看似「不科學」的故事,都被記錄在這本科普書之中。

對何翰蓁而言,這些「不科學」與科學並無衝突,動物學出身的她認為世界有各式各樣物種,充滿複雜的多樣性,科學部分必須實事求是,不容扭曲。然而,抽象的情感雖然無法解釋驗證,但它的確存在於生活,穿梭在每一堂戰戰兢兢的課程之中。

學生以理性角度精密下刀,學習專業知識,一方面與大體老師及家屬建立情感連結,認識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以及過去從未見過的人生風景。

這些教不來的情感,也可視為慈濟大學致力推動解剖人文的成果,經過多年努力,外界質疑的聲浪逐漸平息,許多國內外其他醫學院校前來參訪,可見科學不需背棄人性才能成立。

img_6397.jpg
(攝影:吳瑋芳)

▇貼近大眾的科普書籍

學生夢到大體老師的經驗不勝枚舉,何翰蓁一方面提出較科學的解釋,「代表他們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啊!」一方面也對於這些小故事感到窩心。

如同書中末章所寫:「科學一旦離了人性,便會流於恣妄與冷酷。」她說,當初企劃這本書,其實就等於是課綱,而這些發生在課堂之間的片段,理所當然成為書的一部分。

她也坦言,起初自己動筆時,難免寫得較為生硬、艱澀,直到撰稿者李翠卿加入,成為本書定調的關鍵。

遺體經由福馬林保存後,皮膚會變得比較硬,這類在科學家眼中習以為常的事情,看在一般讀者眼裡,總有許多疑問。變硬,會有多硬?類似什麼質感?一來一往問答間,何翰蓁必須以更平實的方式描述,李翠卿便擔任起將書寫得更具體、易懂的重要角色,也蒐集許多都市傳說、網路謠言、常見用語(例如「鐵腿」、媽媽手等等)結合專業知識。

解剖看似生硬,但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不都跟人體構造器官息息相關嗎?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傳遞正確知識,讓大眾瞭解自己的一部分,不輕信網路謠言,成為何翰蓁的一大目標。

she_ying_hua_tai_an_.jpg
(攝影:華台安)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既然將書寫得生動易懂,那麼,最終希望向大眾讀者傳達出什麼概念?

何翰蓁談起宣導捐贈遺體的紀錄片《那個靜默陽光的午後》,片中有位大體老師的家屬痛心疾首:「為什麼不講清楚再走?!」

哀慟欲絕的死亡,最痛的恐怕不是陰陽兩隔,而是總有太多的來不及,橫亙在生死之間。

也許是職業的關係,身邊的人常常跟何翰蓁聊起死亡,長輩也已交代後事該如何處理。她分享道,有一年過年期間,她聊起母親希望的後事內容,一旁的叔嬸十分訝異,同時驚覺從來沒有與孩子談過自己的身後事。

死亡,是隱藏在解剖課之下的命題。一具屍骨已寒的大體老師橫躺眼前,對學生來說無疑是相當震撼的畫面。一次次的家訪、一次次的開膛剖肚,都像是逐漸理解死亡的過程。

何翰蓁說,經過解剖課後,有些學生會主動問爸媽將來想怎麼處理後事,「如果可以,每個人都應該如此,減少悔恨與遺憾。如果有一天親人過世,你明白他希望怎麼做,當下會安心許多。」

我們不一定會接觸解剖學,但每個人都將面對死亡。死亡是人際關係最極致的斷裂,於是我們忌諱不談,卻造成更多遺憾與不解。到頭來,坦蕩面對死亡,竟成為縫補斷裂的唯一契機,總有一些疑問,不必直至來不及的那一刻才苦苦追索答案。

195-dsc_8804.jpg
(攝影:李健瑋)

 


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
那些與大體老師在一起的時光​

作者:何翰蓁、李翠卿
出版:八旗文化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何翰蓁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動物學研究所碩士,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2003年起任教於慈濟大學醫學系解剖學科。對形態學情有獨鍾,自稱「視覺系」研究人員,熱愛以雙眼及顯微鏡觀察生物形態之美。

李翠卿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研究所。曾任職於雜誌社多年,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