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每週報報》#22 讓苦悶安歇的地方
感謝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的雅婷,為我們從台南帶回「台灣與東南亞文學展」的第一手報導,分享了詩人迪迪和砂畫班的達坦帶著洋蔥的親筆信與素描。耐心的地讀,好似能消散些七月惱人的暑氣,龐大的苦悶,... 閱讀更多
現場》蕉風‧雨林‧跨境書寫:台灣與東南亞文學展
梅雨季後的夏至晴光和煦,我搭著火車一路向南,直奔國立台灣文學館。這天我有個任務,要將眼前所見的景象拍下來,把照片寄給「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的筆友,因為他們的作品正在裡頭展出... 閱讀更多
每週報報》#21 預約一場理想的告別
醫療技術雖然不斷進益,但人卻不一定能更安心地離開。台灣擁有傲視全球的安寧療護制度,但我們需要先練習直面死亡,坦然面對老化和臨終的議題,才能自然、有尊嚴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閱讀更多
現場》關於閱讀,我們站在同一陣線——北市圖「跑跑曬書節 」行動書車快閃活動
關於閱讀,我們應該站在同一陣線 北市圖與獨立出版聯盟合作主辦「跑跑曬書節」行動書車快閃活動,以行動書房概念進行書車設計,展示近200本獨立出版作品,並將巡迴動物園、西門紅樓、...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1》居家醫療醫師:死亡不是儀器上的一條線,而是生活裡的一幅畫
在醫院裡死亡和在家中過世,有什麼差別?對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余尚儒而言,前者是一條線,後者則是一幅畫。 醫院裡的臨終場面,經常是這樣的:急救插管、送加護病房、發布病危通知、...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2》安寧緩和醫師:未雨綢繆吧,預立醫療自主計畫
(編按:醫師。娘是元氣網「名人在線」作者,本文是她在安寜緩和醫療現場的觀察與反省。) 我當住院醫師第一年的時候,某個月到腫瘤內科病房受訓,有位胃癌末期男性病患,...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3》怎樣走到人生終點才稱得上是幸福死?一個殯葬業者的告白
「我印象最深刻的死亡現場,是一具路邊的無名屍。警察發現有人在車裡燒炭自殺,已經過世數天。我從後車門進入車內處理屍體,屍臭撲鼻。一顆顆小石頭往窗戶砸來。仔細一看,那不是石頭,...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4》預約死亡體驗,從此對生死改觀:未來禮儀師的死亡實例課
十具棺材在禮堂中一字排開,活人自己走進棺材,躺下。老師蓋上棺蓋,拿起槌子輕敲代表釘下死亡釘,你的生命就如此蓋棺論定…… 趨吉避凶的人性,總讓人避談死亡,甚至拒絕思考死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