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理想的告別4》預約死亡體驗,從此對生死改觀:未來禮儀師的死亡實例課
十具棺材在禮堂中一字排開,活人自己走進棺材,躺下。老師蓋上棺蓋,拿起槌子輕敲代表釘下死亡釘,你的生命就如此蓋棺論定…… 趨吉避凶的人性,總讓人避談死亡,甚至拒絕思考死亡。...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5》另一種面對死亡的姿態:倉本聰的午間劇《安寧之鄉》
▉銀髮族的烏托邦:倉本聰的《安寧之鄉》 「一起生活了50年的妻子死了,她是曾經在電視上活躍的女演員,5年前得了阿茲海默症。在老人照顧老人這樣的狀態即將到達臨界點前,她彷彿看透了我的心意般,...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6》活夠了,該上路了:諾瑪奶奶最後到此一遊
如果你90歲了,伴侶剛過世兩天,醫師告訴你:「有個腫瘤在你肚子裡。最好開刀,接著化療、放療」,但不保證老軀體是不是捱得過,捱過也不知還會活多久。開是不開? 這個選擇題,你會怎麼答?...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7》【演講預告】老有所終:老年照護與臨終反思
根據統計,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變成「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將會突破總人口的20%。然而,在這個逐漸「變老」的社會,需要因應變老的不只是步入老年的銀髮族,而是整個社會系統。...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8》閱讀死亡:實用的告別著作【醫生證言】【他山之石】
第一類:醫生證言 【推薦書】 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偏鄉醫師余尚儒的翻轉病房提案 余尚儒著,天下文化出版,350元 預約。好好告別:人生最後的期末考,...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9》閱讀死亡:實用的告別著作【生命教育】【文學觀點】
第三類:生命教育 【推薦書】 理想的告別:找尋我們的臨終之路 The Good Death: An Exploration of Dying in America 安‧紐曼...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10》最後一刻,自己決定:提早決定臨終醫療處置
台灣是亞洲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立法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國家,有八成三的國人有自主善終的意識,對於老後和往生的意識已逐漸轉型、成熟。 要善終,你一定要知道「安寧緩和醫療」: 「... 閱讀更多
每週報報》#20 你永遠也找不出最理想的讀書姿勢
炎炎夏日,不是太熱,就是大雨。想在週末好好振奮,做些平日想做卻沒空做的事,卻依然躺在床上嗎?中午O編買完食物,朋友傳來了訊息:「這種天氣真的是存心讓人變廢物。」 或許你想好好讀本書吧。「當然啦...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