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話題》折疊過後的我們:評《各種悲傷》
曾聽日本朋友談起年幼時的故事。父親早逝,母親與她賃居於兩層式的集合公寓。公寓住戶來自八方,各有異色:夜間出沒的酒店工作者、從不上課但一定去打工的大學生、屋內凌亂卻裝扮精緻的OL、... 閱讀更多
OB短評》#507徜徉在多元宇宙中思辨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美麗國度 不被記錄的黑戶童年 Beautiful Country: A Memoir 王乾(Qian Julie Wang)著,楊詠翔譯,二十張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批... 閱讀更多
話題》罪與罰,以及死亡的面貌──恒川光太郎《無貌之神》
《夜市》是許多台灣讀者認識恒川光太郎的起點,宛若黑夜中閃爍不定的螢火蟲般,纖細而富有「異界感」、在淡淡哀愁中卻帶著某種平靜感的故事正是他的拿手絕活。 本次的新作《無貌之神》延續著這樣的基調,... 閱讀更多
書評》與日常對讀,文明與荒野的交纏:評《重燃生之燼火》
我始終相信,越普遍的道理,當在越日常之處尋獲。然而另一方面,越真實的日常現象,又理當是因時因地,因觀察者的不同視角,而呈現多元的樣態。能與多樣的現象共存,並仍清晰可述的道理,... 閱讀更多
OB短評》#506虛構與真實交錯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樹的微宇宙 樹木隱藏的微小線索如何揭開大自然的祕密 How to Read a Tree: Clues and Patterns from Bark to Leaves 崔斯坦.古力(... 閱讀更多
書評》是「集大成」還是「再生產」: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深受外國文學影響,著作也被廣泛譯介到國外,讀者從日本遍布到全世界的作家——這樣的形容,會讓你想起誰的名字? 或者換個說法:持續在多部作品中反覆探討同樣的元素與主題,一再參照、... 閱讀更多
評論》許是化作春泥更護花:葉浩談《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
據悉,《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開始實施之後,香港外移人數已遠超過40萬人,約佔總人口的1/15。若從反送中運動開始,「離散」儼然成了一個事實。 當然,對一個多次接收過大移民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