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將至,在這專屬兒童的時刻,我們不妨重新思考:童年意味著什麼?兒童的內在需求為何?重視幼兒主體性的作品和其他書有何不同?因為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波隆那童書展停辦,本刊帶領讀者回到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現場,一同探索童書的技藝。
兒童節將至,在這專屬兒童的時刻,我們不妨重新思考:童年意味著什麼?兒童的內在需求為何?重視幼兒主體性的作品和其他書有何不同?因為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波隆那童書展停辦,本刊帶領讀者回到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現場,一同探索童書的技藝。
相關文章
童書的技藝I》別讓平庸童書,毀了孩子的童年:繪本藝術的重要性
童書的技藝II》如何理解圖畫書中的兒童觀?從童似走向童年
童書的技藝III》面對議題,面對兒童,創作者的工作是刻劃情感:林柏廷與《一起去動物園》
童書的技藝IV》對童書藝術形式的省思:黃麗《外婆家的馬》和張寧《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第6屆豐子愷奬現場》蘿倫.柴爾德現身上海,台灣作家劉旭恭、林柏廷作品驚豔評審
話題》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奬揭曉,首獎為《外婆家的馬》,4本佳作台灣獲獎3件
童書》劉旭恭用清澈的眼光,捕捉生動的兒童世界
童書評》愛使所有的不幸容光煥發:評幾米《同一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