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視野裡,這些物件同樣承載著耐人尋味的文化淵源,見證著衣著從最初的實用功能,逐漸在不同社會情境下轉化為獨特風格的符碼。像是那件所謂「人人衣櫃裡必備」的黑色連衣裙(Little black dress, LBD),其實是遊走在階級色調與黑白影視時代裡的一抹綺麗身影。愛德華-杜雅丹的筆觸簡潔精準,搭配圖鑑式的插圖與時間軸,讓這78件單品彷彿躍上伸展台,在讀者眼前鮮活講述自己的故事。
雖然香奈兒的名言「La mode se démode, le style jamais.」(時尚會過時,唯有風格永存)膾炙人口,但在當今時尚快速流轉的節奏下,經典並不消逝,而是蓄積更多文化能量後華麗返場。或許,作者以「經典」為書名,正是在挑戰「時尚必然消逝」的觀念,並讓讀者思索:經典與流行之間的張力究竟如何牽動人心?
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Indémodables: Le répertoire de ce qui fait la mode
作者:海莉.愛德華-杜雅丹(Hayley Edwards-Dujardin)
譯者:許雅雯、陳華珠
出版:麥浩斯出版
定價:12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海莉.愛德華-杜雅丹(Hayley Edwards-Dujardin)
她是一位法國獨立藝術與時尚歷史學者,擁有巴黎羅浮宮學院(École du Louvre)和倫敦時尚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學位。她專注於時尚史、時尚社會學,以及視覺文化與時尚理論之間的關係,並在這些領域擔任教學工作。她的研究涵蓋藝術與時尚的交互關係、藝術史、攝影、身體與身份認同的議題、當代時尚,以及時尚理論的去中心化等主題。
Tags:
所謂人要衣裝,不管是否自詡為時尚中人,從高中家政課本的穿搭指南到網路平台上的各式直播示範,我們都被各種服飾訊息環繞,並且在日復一日打開衣櫃的瞬間,決定自己今日在人際舞台上的形象。有人衣櫃極簡,如賈伯斯般以黑色高領毛衣塑造冷冽超然的氣質;也有人衣櫃爆滿卻總苦於找不到那件最想穿的衣服;還有人沉迷古著,樂於在二手店或阿嬤的櫥櫃裡尋覓驚喜。
時尚是一場迷人又惱人的紙娃娃遊戲,生而為人便難以迴避,於是出現了「膠囊衣櫥」、「法式優雅」、「不可或缺的經典單品」等一整套術語與祕訣,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場遊戲裡脫穎而出。
然而,這本看似又一時尚指南的《時尚單品全圖鑑》,卻沒有走這條路。與其說它提供穿搭技巧,不如說兼具時尚史與藝術史背景的作者海莉.愛德華-杜雅丹(Hayley Edward-Dujardin)要問的是:如果時尚是一場紙娃娃遊戲,那麼規則是誰訂下的?為什麼某些造型能恆久不衰,而另一些卻在時代洪流中消聲匿跡?當我們穿上一件衣服時,究竟想表達什麼?
愛德華-杜雅丹的時尚廣納百川,開篇便羅列出78件服飾單品。除了常見的白襯衫、水手服、風衣與牛仔褲,還納入不少時常被時尚雷達忽略的配件,例如方巾、漁夫帽、柏肯鞋與霹靂包。
在她的視野裡,這些物件同樣承載著耐人尋味的文化淵源,見證著衣著從最初的實用功能,逐漸在不同社會情境下轉化為獨特風格的符碼。像是那件所謂「人人衣櫃裡必備」的黑色連衣裙(Little black dress, LBD),其實是遊走在階級色調與黑白影視時代裡的一抹綺麗身影。愛德華-杜雅丹的筆觸簡潔精準,搭配圖鑑式的插圖與時間軸,讓這78件單品彷彿躍上伸展台,在讀者眼前鮮活講述自己的故事。
➤時尚:流動與永恆之間的復返迴圈
談到時尚,總離不開「經典」一詞。正如書名中的「 indémodable」(不會過時、永不退流行)所揭示的,有些設計元素歷經時光淬煉,仍能超越潮流,成為不朽符號。因此書中除了78件單品,也精選60款品牌代表作:從傳奇凱莉包、Dior的沙漏腰身New Look,到Louboutin魅惑的紅底高跟鞋、CK冷調極簡連身裙與Balenciaga追求建築理性的服裝雕塑……
作者提醒我們,時尚根源於社會,經典設計並非憑空誕生,而是源自設計師對藝術風潮的詮釋、對社會變遷的回應,甚至對地方傳統的轉化,這正是時尚具備「歷史」維度的原因。
特別有趣的是,時尚與線性歷史似乎存在一種遊戲般的矛盾:人們常說時尚每20年便會復返一次(20-Year Rule),例如千禧年的Y2K風格便在近年強勢回歸。在人們的大歷史之外,時尚自有其運行的神祕規律,不退流行的經典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一次次回潮裡沉積、疊加,再在新世代中以嶄新姿態被重塑。
雖然香奈兒的名言「La mode se démode, le style jamais.」(時尚會過時,唯有風格永存)膾炙人口,但在當今時尚快速流轉的節奏下,經典並不消逝,而是蓄積更多文化能量後華麗返場。或許,作者以「經典」為書名,正是在挑戰「時尚必然消逝」的觀念,並讓讀者思索:經典與流行之間的張力究竟如何牽動人心?
➤盡情碰撞吧!時尚的多元樣貌
作為同時關注藝術、時尚、社會與身分議題的寫作者,愛德華-杜雅丹在這本圖鑑裡納入多元視角。當前的風格消費情境以西方時尚為主軸,非西方的服飾語彙往往被排擠在外,或成為文化挪用的材料。
但本書大方收錄旗袍、和服木屐、印度紗麗與穆斯林帽,展現不同文化如何透過各式輪廓線與色彩包裹出自身風情。受到街頭擁戴的馬汀靴與牛仔外套,與彰顯女性曲線的旗袍、凸顯男性陽剛的三角內褲,則揭露了服飾與階級、性別意識之間的互動。
這些元素在書中整理出的22種風格裡相互交融:羽毛、亮片、喇叭褲構築出華麗搖滾,黑裙、軍靴、網襪則拼湊出神祕優雅的哥德風。時尚是一場無盡的視覺拼貼,豐富多樣,任君選擇。我們所見的,正是人與衣著之間不斷纏繞的對話。
➤讓衣服說出自己的故事
在資訊氾濫、快時尚與消費主義聯手的年代,人們或許與流行衣物距離極近,卻往往忽略其質感與背後的文化脈絡。這或許正是作者想藉由本書完成的使命:「在這個時尚日益輕薄的時代,重新賦予衣著價值。」
若讀累了,書中還有豐富的印花圖樣、織紋特色與配件介紹,讓你上街購物不再進退失據。想學打領帶、穿紗麗?插圖示範一目了然。唯一稍嫌可惜的是,中譯本未附上各式單品與風格的原文名稱,查找對照時略顯不便。但這些小缺點絲毫不掩本書的光彩。這本圖鑑以輕快的筆調包裹嚴肅的文化議題,讀來既有趣也有料,讓我們不僅穿時尚,更能真正理解時尚。●
Indémodables: Le répertoire de ce qui fait la mode
作者:海莉.愛德華-杜雅丹(Hayley Edwards-Dujardin)
譯者:許雅雯、陳華珠
出版:麥浩斯出版
定價:12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海莉.愛德華-杜雅丹(Hayley Edwards-Dujardin)
她是一位法國獨立藝術與時尚歷史學者,擁有巴黎羅浮宮學院(École du Louvre)和倫敦時尚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學位。她專注於時尚史、時尚社會學,以及視覺文化與時尚理論之間的關係,並在這些領域擔任教學工作。她的研究涵蓋藝術與時尚的交互關係、藝術史、攝影、身體與身份認同的議題、當代時尚,以及時尚理論的去中心化等主題。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2023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4EP5》服裝設計師詹朴/服裝設計與世界觀、時間流逝、推理、科幻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2018Openbook 年度好書.翻譯書》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