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安身立命的「棲地」安在?讀《容身的地方》

2021-02-08 15:00
  • 吳齊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左圖截取自amazon

中井久夫是日本第二代精神醫學的代表,專研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的治療,1969年提出著名的風景構成法(Landscape Montage Technique,LMT),至今仍廣泛運用於藝術治療。他注重與病患建立關係,深入觀察、了解患者,而非以藥物解決,行動與觀點具深厚的人文關懷。中井執業與教學近半世紀,著作等身,對翻譯亦多有涉略,2013年獲選為日本「文化功勞者」。

阪神大地震發生後,中井深入災後安置中心關懷災民的心理狀態、研究地震如何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過程中,喚起了他自身在兒時遭受霸凌的記憶。對年過60的中井而言,即使霸凌是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的事,卻仍然無法事過境遷。霸凌經驗會長遠影響一個人,關於霸凌的記憶,不會隨著時間而淡化。

日文版《中井久夫集》共11冊,集結中井自19642012年間的隨筆。經濟新潮社自其中選出7篇探討「面臨霸凌的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的處境」之文章,定名為《容身的地方》出版。書中收錄的文章完成於上世紀8090年代,然而30年來霸凌從未消失,甚至因為網路崛起、身分匿名而助長了霸凌行為的侵害程度。

曾遭受霸凌的中井以精神醫學研究、解讀「霸凌」,了解人的處境,思考如何安身於世,這些文字或可讓為霸凌所困的人理解,即使遭到霸凌依然可以生存,跨過名為霸凌的人生關卡,找到面對的方法,勇敢活下去。

本文邀請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齊殷撰文,領讀者一起閱讀這部「讓自己更堅強」的健心手冊。

身為社會科學研究者,在仔細讀完《容身的地方》這本書後,五味雜陳;驚奇、讚賞、意會、共鳴、不理解、不確定等等兼而有之。這是一回相當不一樣的讀後感想,總而言之,花點心思專注閱讀本書,不會有浪費時間的感覺,反而在知性與感性上,都會有重獲洗滌的暢快感。

本書的主軸是:讓人(任何人,包括本書主要述說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或霸凌受害者等)像人一樣在適合自己的棲地,自在地活著,乃是所有構成社會整體的成員(包括患者與治療者)不可逃避的使命。其中的道理不難理解,然而,「正常」社會的人類卻往往反其道而行,自以為是地「匡正」所謂「脫軌者」的行為。

日本精神醫學權威中井久夫以淡淡的筆觸,輕描淡寫其中的因由,卻通透出濃濃的人文關懷。這濃烈的人文關懷,不只建構在作者自身的人文素養,更建立在以證據為基底的社會科學研究精神之上。

《容身的地方》這本書,是從中井的作品集中節選出7篇文章編撰而成,選文與書名「容身的地方」相當契合,頗能反映本書的企圖與用心。

全書共分三部分,分別是學校、家庭,以及職場和社會。就文章主題而言,這樣安排並無多大問題,但讀者若想較有系統地閱讀本書,則建議前5篇放在一起閱讀,後兩篇獨立閱讀。因為前5篇處理的是「行為」與「社會」的互動連結,而後兩篇傾向探討患者心理或精神病理議題的面向,如此閱讀,較能精準掌握作者想傳遞的關鍵訊息。

第一篇〈霸凌的政治學〉,作者跳開精神醫學的觀點,從政治學的角度切入,討論霸凌的成因及後果。該文的兩個主要論點:「霸凌受害者往往會被孤立」,以及「霸凌現象是不對等權力關係的展現」,正好與筆者先前使用實證調查資料,以正統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探析青少年學生霸凌問題的研究發現,不謀而合,令人不得不打心底佩服作者在三十多年前的洞見與思維。

姑且不論「被霸凌」與「孤立」之間的因果關係方向,能深刻觀察到青少年霸凌現象的核心事實,確實有過人之處。這篇文章對青少年學生的權力欲追求(目標確切而非隨機興起)的闡釋,亦透徹反映出霸凌現象的問題核心,一路讀之,往往忘形拍案叫絕,內心共鳴不已。


(取自Unsplash/Sidharth Shivshankar

接下來的4篇文章,包括家庭篇的〈精神科醫師眼中的孩童問題〉、〈父母的成熟與孩童的獨立〉、〈家人的深淵:居家醫療窺見的種種〉,以及職場和社會篇的〈在職場中工作的精神病患:以復原問題為中心〉),則是深入探討並說明思覺失調症的成因與現象,並嚴肅討論「何謂該症之治癒」?

中井很明確地反對依照資本主義原則所訂定的「返回工作行列」的思維與判準,認為這是強患者所難,並且是「非人」的反人類考量。關於這點,作者充分展現出他作為精神科醫師悲天憫人的人文思維關懷。

書中堅定地主張:應該讓患者回歸適合其窩居的「棲地」(而且是由適切的社會關係脈絡所交織的安身立命之地),而非「鼓勵」或「期許」他們返回「正常社會所屬」的工作行列,任由資本主義套取其「剩餘價值」。

中井認為適合窩居的棲地,應該貫徹「自由之精神」,由患者依其自由意志建構,旁人無需多言干涉。因為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所有的社會整體成員,都應謹記、遵行與實踐這個原則。

讀者若能靜心閱讀上述5篇文章,應該會慢慢產生這樣的印象:所謂的「精神疾病」,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知的「個人心理的疾病」,而是個人在社會關係脈絡中,與他人(家人、熟人及陌生人等)因互動不良所招致的「社會行為疾病」。如同作者在進行診療時所堅持的方法與程序,在在強調需先釐清患者的日常生活環境脈絡,才能較準確地予以診斷和治療。

本書最後收錄的〈棲身於社會中的精神病患〉和〈「連結」的精神病理:人際相互作用的種種〉兩篇,雖然著重在闡述患者的心理或精神病理,但仍不時提醒讀者,需考量人際關係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說,需注重在社會關係脈絡之下的「與人互動」。

中井主張,倘若某個人的精神罹病了,則這個病是「社會之病」,而非僅只是個人的心理罹病。要「治癒」這個疾病,必須在社會關係中進行,方有解套的可能。

總結而言,如同本書在封底幫讀者整理好的眾多金句所示:人生在社會中,「放過自己,同時也放過別人」,才有可能讓每個人,像人一樣在適合自己窩居的棲地自在地活著。這個要領,對精神病患者或霸凌受害者如此,對社會中的任何人亦如此,沒有例外。

至此,讀者或可恍然大悟,作者所嘗試揭示的,或許不只是對「不幸之人」的治癒原則而已,而是對當代社會人類為生存所衍生的失序問題,提供一套設身處地的解方。這套解方,需有濃厚的人文關懷藥引,才能奏效。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容身的地方:從霸凌的政治學到家人的深淵,日本精神醫學權威中井久夫的觀察手記
作者:中井久夫(NAKAI Hisao)
譯者:李欣怡
出版:經濟新潮社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中井久夫(NAKAI Hisao)
日本知名的精神科權威,神戶大學名譽教授。1934年出生於奈良縣,京都大學醫學系畢業。
1969年提出風景構成法(Landscape Montage Technique,LMT;治療者在患者前面,用快乾筆把一張畫紙加上框,對他說:「現在請你把我說的逐一畫在紙上,湊成一幅風景。」從中了解背後意義進而治療)。
行醫之餘著作等身,著有《中井久夫全集》(共六集)、《中井久夫著作集:精神醫學的經驗》、《家人的深淵》、散文集《清陰星雨》等書。譯有《創傷與復原》(Trauma and Recovery)、《卡瓦菲斯(Constantine P. Cavafy)詩集》等書。
獲獎榮耀:2013年度文化功勞者、《卡瓦菲斯詩集》1989年獲得讀賣文學獎、《家人的深淵》1996年獲得每日出版文化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