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吃」光記憶嗎?從跨國移動、全球餐桌談食物與鄉愁的記憶

2017-10-24 14:27

「文化觀察」單元由文化研究學會Openbook閱讀誌共同企畫,以台灣近期出版品為引,介紹學術的理論觀念,每月定期刊登。

▉人移動,那食物呢?

「離散」(Diaspora)和「全球化」是文化研究領域中兩個重要的理論概念。

離散,凸顯一種因為跨國而生的流離狀態。當一個人或一群人,自願或非自願地跨國移動──包括驅逐、逃難、人口販運、移居、移民等,導致其文化認同複雜化,甚至摻雜各種歧視與權力在內,都是離散所衍生的議題。

另一方面,因為跨國移動而形成無國界、零時差的世界,使我們可以吃到法國鵝肝醬、美國安格斯牛、北歐鱈魚、智利蘋果、西班牙伊比利火腿……餐桌的全球化,看來是個豐沛且美好的幸福景緻。

那麼,跨國界移動的離散人,與無時差運送的全球餐桌,有可能共譜一首美好的奏鳴曲嗎?食物除了是「鄉愁」的記憶,我們同時也關注,食物如何跟著人而移動?我們能否在其中找到文化認同的痕跡?

▉「保存」眷村菜?

要討論人的移動、食物與記憶的連結,所謂的「眷村」、「外省菜」似乎是經常被提到的主題。前些年關於眷村菜的介紹、店家或食譜話題相當熱門,但似乎較少人關注到,官方出版也試圖介入這個主題。

img2716_縮.jpg
照片取自《人生回味》,木馬文化提供

2014年底,高雄市文化局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經費支持下,出版了以高雄眷村為主題的私房美食書《人生回味》。全書以高雄的鳳山、左營與岡山三地的眷村為對象,透過田野調查,匯整並記錄私房菜與料理的做法,並試圖從菜餚或眷村媽媽們的回憶與料理哲學,勾勒眷村的面貌與文化歷史。

從文資局的出版架構來看,顯然是將「眷村文化」視為應列入「典藏保存」的對象,而非每日生活的家常。這個觀點當然是令人難以接受,但該書可貴之處在於,從27道眷村家常菜的訪談中,我們可以傾聽到個人層次的飲食印記,以及他們累積出來的眷村共同記憶。這個擾動的過程,讓眷村記憶被建構,也讓常民生活得以被記錄。

探討眷村議題時,性別向度是絕對不能缺席的。「眷村菜」本質上混血雜揉,跨越地理疆界,這些「眷村媽媽」是觸動不同元素相互交流的靈魂人物。《人生回味》書中紀錄大量的X媽媽、Y家奶奶,都見證了女性大半世紀在廚房穿梭中累積的生命經驗。可惜的是,這些受訪者幾乎只以夫家的父系家庭身分被認知和記錄。在眷村,母親的姓名似乎自然化地消匿失聲。

▉是閱讀、出版、書寫,還是其他?

透過與飲食經驗相關的主題,來召喚群體的感知與情緒,一直是重要的操作模式。同樣在2014年底,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也製作了《烹調記憶:做一道家常菜》一書,邀請藝文界人士回想成長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道菜,再由專業廚師重現。

書中選訪的10人,有本省籍、外省籍、原住民,還有義大利落腳台灣的攝影家「新移民」。搭配基金會的宗旨「促進族群融合、海內外推動新台灣人的理念」,十分具有巧思。每篇故事娓娓道來,有外省移民的大時代悲喜青春,有本地家族的拼命奮鬥情節,在眷村、原鄉與野台戲棚下的各式廚房,牽動著離散心靈的食物記憶與美味想像。

IMG_5847_縮.jpg
明華園當家臺柱孫翠鳳所做的鍋粑,照片取自《烹調記憶:做一道家常菜》,遠流出版提供

IMG_2460_縮.jpg
知名導演楊力州母親所做的「三鮮炒蛋」。照片取自《烹調記憶:做一道家常菜》,遠流出版提供

書中傳遞的訊息是,各種人生困局總會透過食物達成和解。看似談食物本身,更龐大的意圖是以食物記憶達成整體社會的族群和解。2014年底正是各縣市首長選舉的時刻,當然值得聯想。而書中的「新移民」一族,刻意隱沒了東南亞來的朋友,或許也是一種理解和詮釋。

▉飲食文化中的女性視角

如同眷村曾經是個標籤,東南亞移民工也是。一群被稱為新住民、嫁入台灣家庭的女性,同樣面對不同文化的食物經驗。主流社會期待她們融入台灣,必須以中文與下一代溝通。她們把媽媽的母語放下,家鄉味也成為被放逐的想念。

南洋姊妹會撰寫的《餐桌上的家鄉》,彌補了這個想念。這是一本合集,邀請姊妹分享佳餚,講出她們原鄉家庭的故事與食物。

劉維人.jpg
攝影:劉維人

這本書也讓我們看到台灣社會文化視野的有限,與一貫自我中心的狹隘想像。例如,由一萬多個島嶼組成的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各島之間高度歧異,文化樣貌多元複雜。沒有「一個」印尼,是他們國家的重要標記,自然也不存在「一種」印尼菜。

印尼菜,是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沿海、荷蘭等無數地方,經過數百年航海貿易,加上各個島嶼的風土融合形成。「印尼菜」絕對是難以名狀、不相重疊的集合。從印尼菜的融合混雜,可以窺見歷史地理人文的複雜多樣,但台灣人卻經常完全無視無感。

▉屬於誰的「食光記憶」?

廚房是女性主導的空間場域,每日的餵養、照顧家庭身心飽足,也經常被認為是媽媽「愛的勞動」(labor of love)。但是相較於食譜的華麗,食材的生意經一樣有女性的痕跡。

食品行女兒邱明琴的《南記行的乾貨傳奇》,從家中開店做生意為出發點,描述新竹在地傳承三代的南北貨商號。

南記行的乾貨傳奇 - ISBN9789570845730(內文)-115.jpg

南記行的乾貨傳奇 - ISBN9789570845730(內文)-186.jpg
照片取自《南記行的乾貨傳奇》,聯經出版提供

不像前面幾本書是集體記憶的追尋,邱明琴的目的是為特定族群的飲食文化留下紀錄。作者並不常拿筆,而是擅長食材販售、食物烹調,在家庭、食肆、商舖之間張羅三餐的女性。她在小學四年級就取得父母信任,獨自北上台北迪化街交訂單與辦貨。個人記憶衍生出來的家族商業,詳實傳達了台灣華人社會對於乾貨食材的知識和演變。

▉年輕世代的食物鄉愁

今年3月,胡川安、郭婷和郭忠豪三位年輕人合作出版《食光記憶》一書。三位作者以分散的地域背景、不同的文化養成,勾勒不同時空的飲食書寫。與其說這本書是以飲食為題的共筆,不如說是作者各自關注的飲食文化因子碰撞後的結晶。

食光記憶:12則鄉愁的滋味 - ISBN9789570849127(內文)-35.jpg
照片取自《食光記憶》,聯經出版提供

導讀人謝金魚在後記提及,作者的故事書寫經過將近兩年的討論,從網路平台逐步走向實體出版,為了讓一本書的風貌多元,保有個別作者的書寫角度,又要同時具有整體思維,中間花了許多力氣。飲食文化,是讓讀者和作者間容易產生連結的魅力主題,支撐具有實驗性的出版企畫。

韓良憶推薦序〈父親的鄉愁味〉及胡川安自序〈唇齒間的鄉愁〉,都提及這本書聚焦於移民、離散、流亡、異鄉人和食物的關係。不過,跟上一個世代相比,年輕一輩「非自願移民」的離散鄉愁,已經不再那麼沉重了。

三位作者都是因留學而移動到不同國家,主動選擇了親近不同文化的機會。在他們的書寫中,即使帶有鄉愁,也顯得淡然。其中更多的是紐約、上海等城市的生活和飲食典故的關聯。

譬如書中寫上海從一個小漁村崛起,特定族裔及飲食烹調的歷史,藏身於咖啡館、西餐廳、大飯店、沙龍等嶄新的空間裡。上海承載多國文化的混雜融合,也是現代空間結構的全球城市。

這本書是透過飲食文化,標誌出這些地域的特徵,而較無涉於個人與群體間共有的記憶與鄉愁。如同人類學家進入田野調查場域,只從旁記錄觀察,而不去對照個人生命史的重量承載。鄉愁,也就是個詞語罷了。

近幾年台灣的兩種飲食經驗的書寫,一種是以食物表達大時代離散個體的處境,另一種則以個別化經驗,紀錄群體歷史的演繹。兩股不同的切入觀點與寫作策略,喚醒身體感受最直接的飽足與情感。

飲食,總是跟鄉愁相互附掛。這是最簡化而偷懶的命題,也是最難以割捨或改換的連結。穿梭於不同文化主體和飲食情懷間的叨絮綿曳,記憶,纏夾於飲食間,無法或忘,持續喚起。

食光記憶.jpg

食光記憶:12則鄉愁的滋味
作者:胡川安、郭婷、郭忠豪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胡川安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shi.tw)網站主編,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曾於日本、巴黎、美國、中國和加拿大生活過。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目前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撰寫博士論文。
身在學院之中,也耽於藝術、音樂和美食。對美食的涉獵,從路邊攤到米其林餐廳、從產地到餐桌、從食材到料理皆有,並透過知性理解飲食生活,以歷史和傳統瞭解美食。

郭婷
上海成長、英國求學。愛丁堡大學人類學碩士、宗教學博士。曾任英國牛津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研究宗教與政治、藝術、文化的關係,以及不同政治文化語境中信仰的邊界。同時也是《洛杉磯書評》、openDemocracy、《書城》、BBC中文網等知名中英文媒體撰稿人。
相信審美有反思和改變結構的力量,致力推廣慈善店和舊物upcycle。除「宗教與食物」之外,也曾在「故事」開創「舊物的故事」專欄,希望向中文讀者介紹綠色審美的生活方式。

郭忠豪
高雄人,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目前任職於台北醫學大學,研究興趣是近代東亞的食物與動物,以及海外華人飲食文化。工作之餘酷愛網球運動,赴外研究必帶上網球拍,征戰各地以球會友,喜愛從日常生活中發掘嚴謹的學術議題,再將之化簡為有趣的歷史故事。

餐桌上的家鄉.jpg

餐桌上的家鄉
作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著、胡頎執筆
出版:時報出版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
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前身是1995年在美濃創設的「外籍新娘識字班」,我們希望以語言為見面禮,讓新移民訴說她們的故事,手牽手,為這社會譜出新的樂章。2003年,姊妹會正式成立。除了教學外,更推行各種法令政策倡議,並鼓勵新移民姊妹積極投入社會,透過各種課程、講座和戲劇活動,讓大家真正認識另一種文化和生活。
2014年開始,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南洋料理烹飪課程與訪問,帶大家認識食物後頭的歷史、文化,以及將食物帶來的人。希望藉著姊妹對食物的記憶,一點一滴拼湊出她們家鄉的樣貌與在這兒的生活。
我們相信,社會每一成員的努力都將同時成為穿透幽暗的光芒,而姊妹會的目的便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彼此相互映照,繼續這島嶼的歷史,形成新的「我們」。

執筆/胡頎
台北人,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南洋台灣姊妹會志工兼理事。在「餐桌上的家鄉」擔任籌畫、執筆、粉絲頁小編和白老鼠。不擅烹飪,嗜吃。鮮少離家,常神遊。對世界懷著初生之犢的大膽和愛意,希望有一天能讓更多人看見那曾在我眼前被照亮的事物。

getImage_0.jpg南記行的乾貨傳奇
作者:邱明琴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邱明琴
22歲結婚,一生奉守:女人最偉大的事業是進入自家廚房,守住一家人的健康。她希望每個家庭都有一本很棒的食譜,大家能開伙自理三餐。即使做不到,也要了解食物的能量和它們親近,以增進身體的本質,強壯每個健康的環節。
目前是均衡養生料理達人,食譜主要刊登於《聯合報》「元氣周報」。創意豐富,擅長利用隨手可得的自然食材、簡捷的烹飪方式,端出視覺、味覺、嗅覺、感覺精采的健康佳肴。著有《南記行的乾貨傳奇》。

A1200618.jpg烹調記憶:做一道家常菜
作者:須文蔚、郭怡青
出版:遠流出版公司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須文蔚
台北市人。現任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主任。詩人、報導文學作家。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創辦台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是華語世界數位詩創作的前衛實驗者,集結創作與評論在《觸電新詩網》。曾獲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創世紀40週年詩創作獎優選獎。著有詩集《旅次》、《魔術方塊》、文學研究《台灣數位文學論》、《台灣文學傳播論》。編撰報導文學《那一刻,我們改變了世界》、《台灣的臉孔》。以及主編《文學@台灣》、《尋找小王子》、《報導文學讀本》,以及編有多種現代詩選。

郭怡青
前半生是流浪。捲起美國波士頓學院、英國倫敦大學的兩張紙跑到日本去闖蕩,喜歡雲遊四海,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地球轉了一圈後,因緣際會在《經典雜誌》繼續流浪,並以《海峽:文明的交會與分野》入圍金鼎獎。現為自由作家,游牧在令人流連的文字世界裡。

PIC1031229_2_1.jpg人生回味:高雄眷村充滿情感和故事的私房美食
作者:水瓶鯨魚、丁芯瑜、林芳琦、李曉翔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水瓶鯨魚
高雄人,熱愛美食與作菜。曾是滾石唱片經理、魔岩唱片協理、飛碟唱片文案。擔任過四次金曲獎評審。做過無數唱片,寫過無數廣告文案,設計過無數流行商品,也寫過電視偶像劇和電影劇本,企劃主編過《失戀雜誌》圖文季刊16本和20多位作家叢書。個人出版的漫畫作品和散文小說作品超過15本,如《我愛你》《好想結個婚》《寂寞的人要自己負責》《單身的人總是在路上》《祝你幸福》《上帝保佑》等。2014年為高雄文創回流駐市藝術家。

丁芯瑜
煮食、文字、過日子。
倫敦藝術大學傳播院碩士,主修創意產業。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學士,主修國畫書篆組。 現為EPA Studio廚娘總監,料理日常, 雅虎時尚特約外編、 影展編輯與微風誌主編。 著有《菜市場美感Shopping》一書。策有《吃心絕對》飲食概念展。

林芳琦
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小時候住過幾年眷村,對村子裡的飯菜香一直難以忘懷。愛吃,好吃,喜歡吃,樂於在追尋美味的過程中,感受生活的幸福與喜悅!

李曉翔
文字工作者/策展人/企劃人。嗜飲酒、糜電影、喜詩文、好陽光。原居台北,現因日照時數需求而滯留高雄,曾擔任行政院南台灣觀光護照主編、高雄市觀光局高雄暢遊GO主編。高雄電影節影片評介《派對低調》專文、繪頁詩。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