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伴讀 #English》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美國夢——黃崇凱、蔡振興對談《文藝春秋》之〈狄克森片語〉

淡江大學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蔡振興(圖左)與小說家 黃崇凱

從小到大,台灣人永遠都在學英文,然而學英文是否僅是學習他國語言那麼簡單?語言的背後,究竟藏著哪些幽微的文化影響?2017年10月,Openbook閱讀誌邀請了幾位有趣的人物,分別從學習端、教材研發端、教學端一起來討論學英文這件事。第一篇報導,從黃崇凱小說《文藝春秋》的〈狄克森片語〉開始。

採訪場地提供:台北書林書店

黃崇凱的小說集《文藝春秋》中有篇〈狄克森片語〉——是的,那些年我們紛紛編織著生命的可能性,卻只能眼巴巴坐在教室內,生澀地朗讀英文的歲月中,一定少不了的這本《狄克森片語》。這本經典的英文成語參考書,不期然串起Robert J. Dixson與重量級英語文法書《新英文法》作者柯旗化的人生。這兩本異國之書的相遇,如同台灣集體記憶的一道隱喻,遙遠地把黃崇凱與淡江大學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蔡振興牽在一起。

S_6824767184827.jpg

初版《狄克森片語》(淡江大學圖書館館藏)與柯旗化著作《國中新英文法》。

▉透過英文想像美國,以為看見全世界

_DSC0530-編輯.jpg蔡振興與黃崇凱都是雲林的孩子,蔡振興讀書的時候,在學校說台語還要罰錢,政府「說國語運動」正雷厲風行。當時他就讀升學班,《狄克森片語》470個詞條不夠,背字典才是他的求學日常。「但我根本沒看過老外,我們對美國完全沒有想像」,大學以前英文對他來說就像一條圓夢的階梯,英文課就這麼與反攻大陸的民族情結交織成褪色的青春電影。

或許是世代的差異,打開電視只有三台的時代,在黃崇凱讀書的時候也已成為過去。那時美國流行文化強勢抵台,NBA刮起台灣籃球瘋,美國流行音樂與電影透過廣播與電視包圍台灣南部的純樸小鎮,L.A. Boyz夾雜台語、英語的Rap逐漸形成黃崇凱心中的美國符號。

那年,北港鄉下廟會作熱鬧,偶然亂入兩個老外,黃崇凱才讀國中,英文對他來說像是咒語一般的聲響,其實也聽不懂他們說些什麼,迷迷糊糊就結束了與英文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看一個人在講英文,就像看他在施展魔法,會感覺到識字的人跟文盲之間的差距」,於是我們一股勁地學英文,透過英文想像美國,好像僅此就能看見整個世界。

但黃崇凱讀書時學校仍然禁說台語,「我覺得光是學語言這件事情,就有一種殖民的隱喻在裡頭」,在家裡說台語的他得透過國語學英語,美國這個符碼就這麼隔了一層又一層地在他心中形成。如今時代變了,他很羨慕現在家裡的阿公阿嬤可以看佛教電視台,看比丘、比丘尼直接用台語教英文,「伊的大腿咧癢,His thigh is itchy」。

▉English——帝國反寫的隱喻。

美國什麼都好,所有實現不了的夢想,到了美國都能實現,「那是一個像是烏托邦的存在」,蔡振興回憶自己到了大學讀美國文學,也曾對美國擁有一種情不自禁的嚮往。而英文系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大會與媽祖遶境同樣在台灣這塊土地發生,卻帶來渾然不同體驗。小老百姓的生活難以注入活水,直到真正接觸到不同膚色的種族或是形式完全不同的同質性活動,才能意識到彼此的差異,「在那個時候主體性的概念就會產生。」

_DSC0669-編輯-2.jpg黃崇凱則想起自己在協同中學那間天主教學校也跟著過聖誕節,異國文化的慶典雖不乏強勢文化的姿態,但在今日商業化的炒作之下,早已深入台灣生活的脈動。「語言就是一個活體,它會有不斷發展的可能性」,用英文羅織的美國之夢接上台灣的地氣,也就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大膽一點說,所有英美文學翻譯成中文,都可以視為某種程度的台灣文學。就像瑞蒙.卡佛的小說,在我同輩的小說創作者當中,影響力搞不好超過很多台灣作家。」

所以蔡振興強調在殖民論述之外,還有一種「帝國反寫」的可能,對於英語的語言位階,用World Englishes的角度來看就有積極的意義,黃崇凱則想起1960年代的文學爆炸時期,拉丁美洲的波赫士、馬奎斯等人用西班牙殖民者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文學。台灣人的美國夢,其實也悄悄長成台灣的一部分。English,陰溝裡去,一種帝國反寫的隱喻。

▉語言是不會背叛的(吧)

在那個年代,台灣四面的海岸被禁錮成銅牆鐵壁,遼闊的天地就封鎖在這座海上監獄,一如柯旗化被監禁在綠島的肉身。「透過那些機械的句型、用法說明和例句,彷彿真能觸摸道英文的骨骼血脈」,黃崇凱遙想當年柯旗化坐監的日子裡,英文是他唯一的盼望,於是小說裡的柯旗化透過「假設語氣」的例句,在肉體的不可能裡完成思想的可能:「If I were a bird, I could fly。」

蔡振興說,「假設語氣代表一種可能性,是英文讓柯旗化有來生」。但那樣的來生立足於不可撼動的現實,「他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監獄裡面,所有的事情也許都不可期待,只有這個語言是不會背叛他的。所以他不斷去深入所有的詞彙結構,名詞、動詞、時態都切得清清楚楚。」黃崇凱的文字捕捉到了一種矛盾。

假設語氣;與事實相反的假設。柯旗化在母語中熟知的所有詞彙都告訴他不可能,卻在編寫英文教材時找到想像的藉口,「如果……會是怎樣」;但英文的文法標記殘忍地區分事實與假設的距離,「可我明知道……」。他努力透過英文將無形的思想貼合有形的語言形式,無奈地反照出心裡的渴望,最後只能觸摸到不自由的肉體。

想像的可能性,凸顯了現實的不可能,「是不是也正因為他懂這些語言,反而帶給他更多的困擾?」黃崇凱說那是一種「庸人自擾」。但這與台灣人的美國夢何其相似,我們曾經把一切關於美好與成功的想像堆疊在傾斜的美國夢之上,學英文給我們想像的勇氣,把暗湧的渴望貼合在陌生的語言上,漸漸認清自己是誰。

只是貼合的過程總得削去不規則的毛邊,我們一邊撿拾一邊失落,終於言不及義。歷史藏在語言中,英文、日文、國語、台語,那是一個多語交雜的時代。「透過詞語和聲音,與人溝通或誤解」,言與意之間的張力被放大,柯旗化以生命展示台灣幾個世代的遭遇。黃崇凱用小說家筆法,以英文具現那個時代的矛盾,悄悄串連起幾個世代的美國夢,而身為讀者的我們,則藉《文藝春秋》追想那個年代,從而反照自身。

_DSC0400-編輯.jpg

_DSC0508-編輯.jpg

 

20170731_文藝春秋02.jpg文藝春秋
The Contents of the Times
作者:黃崇凱
出版:衛城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黃崇凱
1981年生,雲林人。台大歷史所畢業。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做過雜誌及出版編輯。著有《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penbook閱讀誌誠徵【數位美術編輯】(全職)

詳情請點選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