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評》關於那些無法言說的事物:讀敦.德勒根的經典作品《松鼠寫給螞蟻的信》與《松鼠的慶生會》

(底圖來源:unsplash

知名荷蘭兒童文學作家敦.德勒根(Toon Tellegen)在台灣最受歡迎的的兩部經典作品:《松鼠寫給螞蟻的信》與《松鼠的生日會》將於10月推出全新譯本,並搭配英國創作者潔西卡·亞柏格(Jessica  Ahlberg)細緻溫暖的插圖。

新版譯者、兒童文學研究者蔡宜容為這兩本書撰寫專文,深入解析故事角色性格、互動情誼與作品魅力,引領讀者進入德勒根的想像世界,感受他的詩意與幽默中蘊含的哲理。新書面市前,本刊搶先刊登專文,以饗讀者。

荷蘭兒童文學作家德勒根(Toon Tellegen)在《松鼠寫給螞蟻的信》與《松鼠的生日會》中創造了一座森林,一條河,一片海洋,一棵老橡樹,以及一群「古怪得很正常,正常得很古怪」的動物。

森林中的動物各自過著獨居生活,他們並不特別親密,彼此維持著禮貌疏離的關係。他們理所當然接受孤獨的日常,卻在某些月光如水,或者大雪紛飛的時刻,心裡有什麼騷動起來,必須彼此尋找,互相陪伴。

➤書信的距離與陪伴

在《松鼠寫給螞蟻的信》中,這群森林動物以書信保持距離,以書信互相陪伴,以緩慢的速度,傳達迫切的心意。正是在這種緩慢與迫切的節奏之間,德勒根的故事像散文,也像詩一樣揮灑開來,帶著某種古怪的遊戲性與夢幻的神祕感。


正在寫信的松鼠,(《松鼠寫給螞蟻的信》內頁插圖,小漫遊出版提供)​

我想起阿根廷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說的「文學中的不準確性」:朦朧曖昧卻可以容忍,甚至可以相信,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不準確性絲毫不遑多讓。德勒根的文字就是這樣,一本正經的譜寫狂想曲。

冬季某一天,松鼠在自己也不清楚的熱情驅使下,寫了一封信給螞蟻。這封信的內容就是以螞蟻之名,不斷地呼喊螞蟻。更奇妙的是,松鼠為這封信穿衣戴帽,指示路徑,讓它把自己送到螞蟻家。螞蟻不無驚訝,但很快進入狀況,收信讀信,還邀請這封信一起吃點東西。

螞蟻取出筆,在這封信的最上方寫下了「一些甜滋滋的東西」。他停筆想了想,在最下方寫了「一些暖洋洋的東西」。然後他吃了一些蜂蜜。有很長一段時間,螞蟻和這封信一起坐著。偶爾螞蟻站起來,在這封信的角落寫點什麼。


螞蟻和信一起坐著。(《松鼠寫給螞蟻的信》內頁插圖,小漫遊出版提供)

這則故事幾乎沒有情節,然而故事該有的熱情與奇幻並不從缺。螞蟻與這封信的點心時間,對影成三人,松鼠以不在場的方式在場。甜滋滋暖洋洋的心意在信紙空白處堆疊,那是安靜又強烈的心意。故事未必需要結局,但是寄出的信件渴望回信,並且得到了:

當夜色降臨,這封信向螞蟻道別。下雪了,它緩慢又辛苦的走向山毛櫸。它終於抵達,它爬上樹幹,它讓自己滑進松鼠的門縫。

➤在孤單中看到微光

德勒根的動物故事向來不以情節取勝,當然更難找到道德隱喻或者教育意義。也許正因為少了這層目的性,德勒根的動物故事有一種「如其所是」的自由與樸素。命運往往具有強制性,寂寞與悲傷有時毫無理由來襲,但是,森林裡的動物們總有辦法看見微光,找到一點樂子,吃到幾塊蛋糕。

比如深居地底的鼴鼠從來沒有收過信,他在黑漆漆的地道裡為此憤怒又難過。他的抵抗之道就是寫信給自己,他寫給「親愛的鼴鼠」,署名是「你真誠的鼴鼠」。或者告訴親愛的鼴鼠:「我想念你。」然後親愛的鼴鼠會回信:「我也想念你,鼴鼠」。

每寫好一封信,他就把信藏進爛泥堆,然後稍微等一下,接著他會碰巧發現信,於是開始讀信。有時候,這些信讓他的眼睛充滿淚水……

鼴鼠與他的信讓我的眼睛癢癢的。他在黑暗中的派對狂奔、跳舞,這大概是我讀過最荒涼的派對了。在一次派對結束後,鼴鼠決定踏上一段新旅程,他開始往上爬,直到看見光。他成為松鼠意外的訪客——他們一起喝茶,鼴鼠聊著他在深深地底舉辦的派對:那些盛大,黑暗,連一絲光線也沒有的派對。

鼴鼠的悲傷與憤怒隨著光漸漸淡了,黑暗中的狂奔與跳舞不再只是荒涼,它們有了新的意義,帶著幾分神祕,幾分驕傲,也許還有幾分八卦。

➤冷靜又瘋狂的世界

德勒根以「如其所是」的敘事風格,建立冷靜的氛圍與秩序感,讓森林裡那些怪怪的、瘋瘋的事情安身立命,再自然不過。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總是說,不朽必須跟死亡並置才有意義,理性與荒謬也是如此。德勒根顯然很清楚,當文字「如其所是」,會是一件多麼瘋狂的事。

森林中的蟋蟀也知道,並且被嚇得半死。有一天,蟋蟀寫了一張字條:「我出去了。」他真的出去了,甚至不知道自己去了哪裡。於是他又試了幾次,包括去沙漠,以及一個人嗑光超級無敵大蛋糕。凡他寫下的,全部成真。他在悲傷的時候寫下自己會開心唧唧叫,於是他一整天都叫得那麼開心,那麼好聽。他根本停不下來。

到了傍晚,他覺得自己都要哭了,卻還是唧唧又唧唧,叫得那麼開心,那麼好聽。蟋蟀透過書寫,創造情境與情緒,並且進入某種自證預言的迷離狀態。於是,如字面所示的文字,成為自我纏縛的咒語。這讓蟋蟀超崩潰,並且得出「信很危險」的結論。彷彿看見各種尖牙利爪的怪物信朝他發動攻擊,他崩潰大喊:「我只是這樣想!我又沒有寫下來!」


蟋蟀彷彿看見各種尖牙利爪的怪物信朝他攻擊。(《松鼠寫給螞蟻的信》內頁插圖,小漫遊出版提供)

德勒根讓森林裡的動物以文字交換心意,卻在某個月光燦爛的夜晚,讓文字建立極端秩序,字字如其所是,形成不容挑戰的意義……還好蟋蟀挺住了,他烤了一個非常小、非常友善的蛋糕,吃得超級慢、超級小心。

他應該要小心,不是嗎?作為一名書寫者與閱讀者,蟋蟀應該要小心。我一方面為蟋蟀鬆了口氣,他差點走向《安徒生童話》裡的紅鞋女孩的結局。女孩跳舞不停,直到砍斷雙腳方休,蟋蟀如果無法停止開心的唧唧叫,又會面臨怎樣的命運? 

➤留在心上的美麗

德勒根的森林也跟那些古老故事裡的森林一樣,存在不可知的黑暗角落。《松鼠的生日會》中經常出現跳舞與吃蛋糕的場景。在這座多數時刻寧靜平和的森林中,與朋友共舞的時光,如此短暫,如此幸福。

他們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與場合結伴跳舞。長頸鹿把頭靠在大象的脖子上,烏龜跟蛞蝓,犀牛跟河馬,黃蜂跟蝴蝶,狗魚跟鯉魚……他們在天空與水底跳舞,他們輕盈旋轉,或者踩著彼此的腳趾頭。他們跳到地面搖晃,轟隆作響。他們歡樂且飛快的跳著舞,有時緩慢又認真,有些動物跳著跳著甚至啜泣起來,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因為明明非常開心啊。

德勒根描述各種心情的方式不同於一般的兒童故事。他幾乎不夾帶教育目的,不試圖引導適當的、合宜的反應,他只描述當時心靈的觸動,感官的反應。歡樂而投入的跳舞,明明非常開心,為什麼哭了起來?極大的喜悅與悲傷難道出自同樣的地方?或者去向同一個地方?

其中最動人的一對,莫過於鯨魚與海鷗。事實上鯨魚孤獨棲息深深的海底,與誰都沒有關聯。沒有朋友,沒有可以互通心意的夥伴,他甚至沒有訪客。他只有自己和自己發出的嘆息,那嘆息吹動海床上的沙子,一次又一次刺痛他的眼睛,他從不閉上眼睛,唯恐錯過那個可能永遠不會出現的訪客。

鯨魚的寂寞如此巨大,幾乎讓人無法直視。直到海鷗的字條墜落海底。海鷗不確定鯨魚是否存在,他仍然寄出信件,邀請鯨魚到海灘參加生日派對。鯨魚震驚地忘了全宇宙!從此之後,他就是一頭接獲邀請、與其他生物產生關連的鯨魚了。


在海底的鯨魚收到海鷗的字條。(《松鼠的生日會》內頁插圖,小漫遊出版提供)

鯨魚的頭從碎浪中冒出來,他看見整個海灘裝飾著各種藻類、海草、貝殼,以及許多他從來不曾見過的東西。他看見月亮,在那麼高的天空上,還有星星。有生以來第一次,就只是一下下,他閉上眼睛。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有東西湧出來,從他兩頰滑落。「好奇怪。」他心想,「我身體裡面砰咚砰咚的,這是什麼?」

有生以來第一次閉上眼睛的鯨魚有點不知所措,讀者如我亦然。我彷彿看見什麼珍貴卻又不該看見的東西從他兩頰滑落。好奇怪,讀者如我,身體裡面也砰咚砰咚的。也許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何必說出來?就讓它滑落,就讓它砰咚砰咚,重要的是留在臉上的悲傷與留在心上的美麗,不是嗎?

松鼠寫給螞蟻的信
Letters to Anyone and Everyone
作者:敦.德勒根(Toon Tellegen)
繪者:潔西卡.亞伯格(Jessica  Ahlberg)
譯者:蔡宜容
出版:小漫遊出版
定價:399元
內容簡介
松鼠的生日會
The Squirrel's Birthday and Other Parties
作者:敦.德勒根(Toon Tellegen)
繪者:潔西卡.亞伯格(Jessica  Ahlberg)
譯者:蔡宜容
出版:小漫遊出版
定價:399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敦.德勒根(Toon Tellegen)

1941年生,荷蘭詩人與作家,作品同時吸引了兒童與成人,超越年齡的限制。德勒根以創作溫馨感人、充滿詩意和哲理的動物故事聞名,他的名字已成為優秀的兒童文學代名詞。

書寫動物故事超過25年,至今已有300多篇作品在荷蘭出版。他的作品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深受世界各地小讀者們的喜愛和讚揚。

除了動物故事,作品還包括童話故事、兒童讀物、詩歌和散文。過去幾年,德勒根主要創作給成人閱讀的小說和故事集。

德勒根的文學創作獲得荷蘭本地與國際獎項多方肯定:除了1997年的西奧.泰森獎(Theo Thijssen Prize)、2007年的康斯坦丁.惠更斯獎(Constantijn Huygens Prize),2006 年,他更獲得安徒生文學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提名。

德勒根本業是一位全科醫生,現已退休。他居住於阿姆斯特丹,喜歡閱讀、說故事和又大又甜的蛋糕。

繪者簡介:潔西卡.亞伯格(Jessica  Ahlberg)

英國童書創作者和插畫家。從小耳濡目染父母艾倫與珍妮特.亞伯格(Allan & Janet Ahlberg)對兒童文學的熱愛,旁觀這對創作搭檔如何完成廣受讀者歡迎的作品。

她就讀溫徹斯特藝術學院(Winchester School of Art)時,開始繪製童書插圖。2013年,潔西卡.亞伯格獲選為「桑達克交流計畫」(Sendak Fellowship)插畫家。

目前她與伴侶和兩個孩子住在英國布萊頓,她喜歡在海邊散步,有時也會在海裡游泳。她也喜歡寫信、查看地圖、閱讀、修繕居家空間,和做蛋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