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題為「打造理想家園」的閱讀課上,我選用《小王子》的一小段內文作為開場:
假如你告訴那些大人們說:「我看見一間用玫瑰色紅磚蓋成的房子,窗裡有天竺葵,屋頂上有鴿子……」他們無法想像得出這間房子。你應該告訴他們說:「我看到一間值得十萬法郎的房子。」然後他們才叫道:「多麼美呀!」
朗讀這段文字前,先請小朋友們描述心目中的「理想房子」。果然出現不少數字:3層樓、10個房間、能放進100箱水果(家裡從事水果栽種的孩子),或是價值1000元、20萬或100億……孩子們的數字很隨性。
然而數字中夾著奇思妙想:能放下巨型電玩的大房間;要有很高、很高,高到長頸鹿不會撞頭的天花板;或是可以恣意打球,球會自動彈回的大院子。
於是順著這些奇思妙想,我們一起共讀與房子有關的繪本,最後配合永續、環保議題,引導孩子們活用回收資源,動手打造一棟理想家園。畫設計圖時,可以從圖畫書裡找靈感。
繪本中有哪些特別造型的房子呢?
➤打開《糖果屋》瞧一瞧!
說起圖畫書中有特色的房子,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糖果屋》。要讓流落在森林中的漢賽爾和葛麗特拋卻陌生、振奮勇氣接近的房子,必然有它的吸引力。而巫婆想吃嫩嫩的孩子肉,自然也得花些心思,把屋子裝點得更吸引小朋友些。這棟香甜誘人的小屋,歷來出現在圖畫書中會是什麼模樣?
首先來看看創作於1909年(英國插圖的黃金時代),出自工藝大師亞瑟・拉克姆(Arthur Rackham)之手的糖果屋。拉克姆擅長精細又富想像力的描繪童話世界,構圖充滿故事張力。他將焦點聚在主角身後的屋子,餅狀屋瓦、奶油圓麵包鋪成的窗子——不得不說,美食也有時代鴻溝啊!
另一棟由魔幻寫實插畫大師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設計的糖果屋,有披薩或烤餅屋頂、小蕃茄或紅蘋果屋脊、長棍麵包窗台、一截鬆軟吐司……感覺可口一些,但高聳的樹幹,充滿夾殺氣息。
尼爾.蓋曼(Neil Gaiman)也重述了這對小兄妹的故事,寫成《漢賽爾與葛麗特》。在義大利插畫家馬托蒂(Lorenzo Mattotti)的設計下,這棟座落在黑森林中的女巫家像是由樹瘤構成似的,一團一團,一塊一塊,一節一節的堆疊成三層高。遠遠看,你發現它像什麼了嗎?這個版本所顯現的糖果屋,似乎較重深層恐懼表現,讓人情願饑寒交迫,也沒那麼想挨近。
還可以參考其他繪本作家,如James Mashall、Emma Chichester Clark和Will Moses⋯⋯等,他們所設計的「糖果屋」,棟棟都卡洛里(熱量)破表!
就連繪本大師桑達克(Maurice Sendak),也曾在1998年為這則嚇得人皮皮挫的經典故事設計舞台場景和服裝。這齣歌劇是由美國知名舞台導演科薩羅(Frank Corsaro)為蘇黎世歌劇院主導,桑達克將薑餅小屋擴大成甜品農場,營造出神奇又不安的世界。在舞台上架設的那棟活跳跳版本糖果屋,充滿生命力,開門方式充滿魔幻暗示,彷彿大門開開關關,都會吼著:「我要把你吃掉~」
➤影子有了顏色~玻璃屋
如果將建材從糖果換成玻璃,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玻璃屋,應該是給植物住的花房、溫室。在法國經典圖畫書泡泡先生(Barbapapa)系列中有一本《花園》(Le Jardin),主角們就為喜愛種花養草的Barbidou搭建了一棟透明溫室,哇!這下連冬天都能吃到新鮮水果了。
巴貝.柯爾(Babette Cole)的《頑皮公主不出嫁》也有一棟用玻璃建造而成的塔樓,那是公主為刁難王子們所設下的通關考驗——想娶公主,得先爬上滑不溜丟的玻璃塔頂,救出塔尖的公主才行。不過這麼刁鑽的奇招,還是被史瓦斯王子給破解了。
閱讀這本圖畫書,未翻閱到這頁圖片前,請先想一想:我們可以構思出哪些登上塔頂的妙方呢?偷偷洩漏一點線索:滑溜是因為摩擦力太小,那麼想要止滑,該怎麼做呢?
溫室借重的是玻璃的透明採光效果,玻璃塔則具備光滑的特點,而在《普利斯奶奶的瓶子屋》書中,玻璃變成光線的藝術。這本取材真人真事的繪本故事,主人翁普利斯奶奶利用各種「撿回來的玻璃瓶」,為小鳥搭建戲水盆,為玩具娃娃搭造玩具屋。書中的瓶子屋不僅建材環保,光線更是一絕,可惜就怕遇到地震。
其實,也許不必整棟都用玻璃建造,若只留某些牆面鑲嵌彩繪玻璃,讓光線產生色彩,像教堂裡用各色玻璃拼貼的窗飾那樣,陽光就能變身畫家,在屋內大展身手。就像奧地利童書作家雅尼許(Heinz Janisch)和藝術家邦許(Helga Bansch)合作的《在某些日子裡》所描述的那樣:「在某些日子裡,所有的影子都有顏色。」網路搜尋一下,能找到不少利用玻璃生出色彩的知名建築實例喔。
➤爬上長腳的房子
不同的玻璃讓影子能夠產生色彩,當光線一移動,影子彷彿生出腳學著走路了。如果長出腳來邁開步伐的是房子會怎麼樣呢?請看:《聖塔菲的巫婆》。
這本圖畫書的故事背景設在新墨西哥州,插畫家湯米.狄波拉(Tomie dePaola)為巫婆設計的房子是西班牙風味的泥磚屋,建築工法有些像台灣的「土角厝」。泥土和著木料、草桿、砂石等就地取得的材料,還能調節室溫,屋主顯然非常愛地球!最特別的是,整棟房子用鳥腳撐起架高,只要巫婆一施咒或搔它癢,鳥腳屋便能聽懂使喚,四處趴趴走。
其實,鳥腳屋(或雞腳屋)是斯拉夫傳說中專吃小孩的女巫「芭芭雅嘎」(Baba Yaga)的住所,大部分描繪這位女巫故事的圖畫書,都能見到各具特色的鳥腳屋。比如繪本作家Blair Lent的《Baba Yaga》,書中的鳥腳屋便顯得華麗還散逸花香。
這種把房子撐起離開地面的工法,在東南亞也相當普遍。改寫自泰國搖籃曲的繪本《噓!Hush!》,繪者荷莉・米德(Holly Meade)便用拼貼加彩繪的筆法,勾勒這種防野獸、阻濕氣的建築物。
同樣將房屋架高,在《巴夭人的孩子》裡,我們看見撐起支架的另一端是海底。沒錯!他們是住在海上的人家,不管是跑道、遊樂場、餐廳或臥室,奔跑、跳躍、吃飯、睡覺全都在海上。
還有一款也像是讓房子長腳的建築,那便是搭建在樹上的「樹屋」。看似簡單的樹屋,搭建起來其實是一門大學問。在構思這類樹屋時,想到的首要條件便是樹種——哪一種樹木最挺、最壯?還能防蟲害?更得切記:別打擾到其他樹上的「原住民」。
如果需要多參考圖畫書中的樹屋造型,可以翻翻《噓!》書中兔子法蘭克福先生的家,或是《不歡迎大象》書裡最後接納所有人的那一棟。《如果你想蓋樹屋》是樹屋興建指南,另外在《需要房子嗎?老鼠小姐來設計!》書中,也出現不少「樹屋」建築。
《需要房子嗎?老鼠小姐來設計!》內頁(字畝文化提供)
一般樹屋是在樹幹平台上搭建房子,其實這是人類的思考。從動物角度來設想,他們的樹屋應該會是以樹幹為建築主體,然後在其中隔出不同空間來,像《最後一匹狼:對森林友善的探險》故事中,最後一匹狼、最後一頭熊和最後一隻山貓住的那棟房子那樣。這叫做「設計思考」:設計該以使用者為中心來思考。所以,我們會如何設計出一處動物宜居的住所呢?
《最後一匹狼:對森林友善的探險》內頁(米奇巴克提供)
《最後一匹狼:對森林友善的探險》內頁(米奇巴克提供)
➤歡迎來到房子擬態動物園
提起狗屋、貓窩,一般說的是人們為愛犬愛貓搭造的家。但這裡要介紹的是蓋得就像動物外觀的房子。圖畫書中有琳瑯滿目、造型奇特的房子,《宅貓》主角住的便是一棟貓造型的建築。曾與許多生態及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合作的插畫家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在此繪本中所繪製的貓宅,外觀似乎和繪本大師湯米・溫格爾為德國Kindergarten Wolfartsweier設計的貓形幼兒園頗為相似。
李歐・李奧尼在《世界上最大的房子》中設計了一間造型突出、色彩炫目的蝸牛屋。故事發展到後來,小蝸牛背著這棟太重、太奇特的房子,那兒都去不成。如果不考慮非得讓房子背在身上一起行動的話,蓋一座蝸牛造型的房子,其實挺美的!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建築師Simeon Simeonov就設計了棟五層樓的蝸牛屋。
房屋建築需考量到居住者的使用習慣、可取得的建材、當地風土民情,當然還要兼顧住戶主張。
Jeremy聲稱家裡的禿鷲椅子把他的功課給吃掉了!老師根本不相信,決定來趟家庭訪問,這才驚訝發現,Jeremy說的都是真的——他家就是一座動物園!這是繪本《Animal house》中的場景,我們瞧見大猩猩造型的房子、蝸牛郵箱、野兔盒子、穿山甲枕頭⋯⋯哇,好熱鬧呀,讓我們的想象力大爆發!不妨也來放任一下想像力,設計出噴火龍造型的煙囪、魚鱗片的大門、毛茸茸的貓窗⋯⋯
➤房子就是一種生物
經典繪本《小房子》裡的房屋,在書頁配置上像一張人臉似的,與桑達克的舞台版糖果屋有些類同,同樣藉由窗戶、大門、門檻等設計,讓房子變得生動。實際上它的生機,是跟著居住者和周遭環境而生滅的。這本書中的小房子只能靜待變化,居住者操控了它的命運,但《Changer d’air》中的房子則主動出擊,藉由出走,改變四周氛圍。
這本繪本是法國插畫家Jeanne Macaigne的作品,內容描述一處「人、屋」宜居的社區,有一棟房子如同避風港似的,一直默默守護居住其中的人們。可是房子裡的住戶卻漸漸從和諧相處,日益轉為彼此仇視,惡言相向,甚至大動干戈。房子見著這些現象難過不已,最後「她」決定出走——舉家搬遷!
房子連夜拔腿啟程,帶著熟睡的一家人長途遠行,最後在一處自然野地落腳。果然,環境改變後,讓家人重拾親愛和樂氣氛,可是⋯⋯沒過多久,家人們又故態復萌。房子淚流成海,陷入沉寂。
跟著描述進入故事後,我們漸漸發現:這棟房子好像指的是「地球」。你我都是住在這棟大房子裡的居民,而我們是怎麼跟「她」共處的呢?當腳下土地受傷,頭上天空變色,我們就轉往下一站新宜居地,可是心態依舊,事態再度重演。書中的房子哭成淚海,讓你聊想到哪些氣候現象呢?
《Changer d’air》內頁(圖片來源:Jeanne Macaigne官網)
《Changer d’air》內頁(圖片來源:Jeanne Macaigne官網)
《Changer d’air》內頁(圖片來源:Jeanne Macaigne官網)
打開圖畫書參觀了好多棟房子,歸納小結一下,原來打造一間理想家園,除了需要考量其功能、建材、地點外,還要培養良好的使用態度——如何與之永續共好相處?
在《橘色奇蹟》裡,梅豆豆先生主張:「我的房子就是我,我就是我的房子。我的房子是我做自己的地方,它是展現我所有夢想的場所。」你夢想中的房子是怎樣的呢?她與我們的環境友好嗎?現在攤開畫紙,或使用各種回收材料,如:紙盒、包裝袋⋯⋯等,試著動手打造心目中的理想家園吧!●
Tags:
《最後一匹狼:對森林友善的探險》內頁(米奇巴克提供)
在主題為「打造理想家園」的閱讀課上,我選用《小王子》的一小段內文作為開場:
朗讀這段文字前,先請小朋友們描述心目中的「理想房子」。果然出現不少數字:3層樓、10個房間、能放進100箱水果(家裡從事水果栽種的孩子),或是價值1000元、20萬或100億……孩子們的數字很隨性。
然而數字中夾著奇思妙想:能放下巨型電玩的大房間;要有很高、很高,高到長頸鹿不會撞頭的天花板;或是可以恣意打球,球會自動彈回的大院子。
於是順著這些奇思妙想,我們一起共讀與房子有關的繪本,最後配合永續、環保議題,引導孩子們活用回收資源,動手打造一棟理想家園。畫設計圖時,可以從圖畫書裡找靈感。
繪本中有哪些特別造型的房子呢?
➤打開《糖果屋》瞧一瞧!
說起圖畫書中有特色的房子,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糖果屋》。要讓流落在森林中的漢賽爾和葛麗特拋卻陌生、振奮勇氣接近的房子,必然有它的吸引力。而巫婆想吃嫩嫩的孩子肉,自然也得花些心思,把屋子裝點得更吸引小朋友些。這棟香甜誘人的小屋,歷來出現在圖畫書中會是什麼模樣?
首先來看看創作於1909年(英國插圖的黃金時代),出自工藝大師亞瑟・拉克姆(Arthur Rackham)之手的糖果屋。拉克姆擅長精細又富想像力的描繪童話世界,構圖充滿故事張力。他將焦點聚在主角身後的屋子,餅狀屋瓦、奶油圓麵包鋪成的窗子——不得不說,美食也有時代鴻溝啊!
另一棟由魔幻寫實插畫大師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設計的糖果屋,有披薩或烤餅屋頂、小蕃茄或紅蘋果屋脊、長棍麵包窗台、一截鬆軟吐司……感覺可口一些,但高聳的樹幹,充滿夾殺氣息。
尼爾.蓋曼(Neil Gaiman)也重述了這對小兄妹的故事,寫成《漢賽爾與葛麗特》。在義大利插畫家馬托蒂(Lorenzo Mattotti)的設計下,這棟座落在黑森林中的女巫家像是由樹瘤構成似的,一團一團,一塊一塊,一節一節的堆疊成三層高。遠遠看,你發現它像什麼了嗎?這個版本所顯現的糖果屋,似乎較重深層恐懼表現,讓人情願饑寒交迫,也沒那麼想挨近。
還可以參考其他繪本作家,如James Mashall、Emma Chichester Clark和Will Moses⋯⋯等,他們所設計的「糖果屋」,棟棟都卡洛里(熱量)破表!
就連繪本大師桑達克(Maurice Sendak),也曾在1998年為這則嚇得人皮皮挫的經典故事設計舞台場景和服裝。這齣歌劇是由美國知名舞台導演科薩羅(Frank Corsaro)為蘇黎世歌劇院主導,桑達克將薑餅小屋擴大成甜品農場,營造出神奇又不安的世界。在舞台上架設的那棟活跳跳版本糖果屋,充滿生命力,開門方式充滿魔幻暗示,彷彿大門開開關關,都會吼著:「我要把你吃掉~」
➤影子有了顏色~玻璃屋
如果將建材從糖果換成玻璃,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玻璃屋,應該是給植物住的花房、溫室。在法國經典圖畫書泡泡先生(Barbapapa)系列中有一本《花園》(Le Jardin),主角們就為喜愛種花養草的Barbidou搭建了一棟透明溫室,哇!這下連冬天都能吃到新鮮水果了。
巴貝.柯爾(Babette Cole)的《頑皮公主不出嫁》也有一棟用玻璃建造而成的塔樓,那是公主為刁難王子們所設下的通關考驗——想娶公主,得先爬上滑不溜丟的玻璃塔頂,救出塔尖的公主才行。不過這麼刁鑽的奇招,還是被史瓦斯王子給破解了。
閱讀這本圖畫書,未翻閱到這頁圖片前,請先想一想:我們可以構思出哪些登上塔頂的妙方呢?偷偷洩漏一點線索:滑溜是因為摩擦力太小,那麼想要止滑,該怎麼做呢?
溫室借重的是玻璃的透明採光效果,玻璃塔則具備光滑的特點,而在《普利斯奶奶的瓶子屋》書中,玻璃變成光線的藝術。這本取材真人真事的繪本故事,主人翁普利斯奶奶利用各種「撿回來的玻璃瓶」,為小鳥搭建戲水盆,為玩具娃娃搭造玩具屋。書中的瓶子屋不僅建材環保,光線更是一絕,可惜就怕遇到地震。
其實,也許不必整棟都用玻璃建造,若只留某些牆面鑲嵌彩繪玻璃,讓光線產生色彩,像教堂裡用各色玻璃拼貼的窗飾那樣,陽光就能變身畫家,在屋內大展身手。就像奧地利童書作家雅尼許(Heinz Janisch)和藝術家邦許(Helga Bansch)合作的《在某些日子裡》所描述的那樣:「在某些日子裡,所有的影子都有顏色。」網路搜尋一下,能找到不少利用玻璃生出色彩的知名建築實例喔。
➤爬上長腳的房子
不同的玻璃讓影子能夠產生色彩,當光線一移動,影子彷彿生出腳學著走路了。如果長出腳來邁開步伐的是房子會怎麼樣呢?請看:《聖塔菲的巫婆》。
這本圖畫書的故事背景設在新墨西哥州,插畫家湯米.狄波拉(Tomie dePaola)為巫婆設計的房子是西班牙風味的泥磚屋,建築工法有些像台灣的「土角厝」。泥土和著木料、草桿、砂石等就地取得的材料,還能調節室溫,屋主顯然非常愛地球!最特別的是,整棟房子用鳥腳撐起架高,只要巫婆一施咒或搔它癢,鳥腳屋便能聽懂使喚,四處趴趴走。
其實,鳥腳屋(或雞腳屋)是斯拉夫傳說中專吃小孩的女巫「芭芭雅嘎」(Baba Yaga)的住所,大部分描繪這位女巫故事的圖畫書,都能見到各具特色的鳥腳屋。比如繪本作家Blair Lent的《Baba Yaga》,書中的鳥腳屋便顯得華麗還散逸花香。
這種把房子撐起離開地面的工法,在東南亞也相當普遍。改寫自泰國搖籃曲的繪本《噓!Hush!》,繪者荷莉・米德(Holly Meade)便用拼貼加彩繪的筆法,勾勒這種防野獸、阻濕氣的建築物。
同樣將房屋架高,在《巴夭人的孩子》裡,我們看見撐起支架的另一端是海底。沒錯!他們是住在海上的人家,不管是跑道、遊樂場、餐廳或臥室,奔跑、跳躍、吃飯、睡覺全都在海上。
還有一款也像是讓房子長腳的建築,那便是搭建在樹上的「樹屋」。看似簡單的樹屋,搭建起來其實是一門大學問。在構思這類樹屋時,想到的首要條件便是樹種——哪一種樹木最挺、最壯?還能防蟲害?更得切記:別打擾到其他樹上的「原住民」。
如果需要多參考圖畫書中的樹屋造型,可以翻翻《噓!》書中兔子法蘭克福先生的家,或是《不歡迎大象》書裡最後接納所有人的那一棟。《如果你想蓋樹屋》是樹屋興建指南,另外在《需要房子嗎?老鼠小姐來設計!》書中,也出現不少「樹屋」建築。
一般樹屋是在樹幹平台上搭建房子,其實這是人類的思考。從動物角度來設想,他們的樹屋應該會是以樹幹為建築主體,然後在其中隔出不同空間來,像《最後一匹狼:對森林友善的探險》故事中,最後一匹狼、最後一頭熊和最後一隻山貓住的那棟房子那樣。這叫做「設計思考」:設計該以使用者為中心來思考。所以,我們會如何設計出一處動物宜居的住所呢?
➤歡迎來到房子擬態動物園
提起狗屋、貓窩,一般說的是人們為愛犬愛貓搭造的家。但這裡要介紹的是蓋得就像動物外觀的房子。圖畫書中有琳瑯滿目、造型奇特的房子,《宅貓》主角住的便是一棟貓造型的建築。曾與許多生態及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合作的插畫家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在此繪本中所繪製的貓宅,外觀似乎和繪本大師湯米・溫格爾為德國Kindergarten Wolfartsweier設計的貓形幼兒園頗為相似。
李歐・李奧尼在《世界上最大的房子》中設計了一間造型突出、色彩炫目的蝸牛屋。故事發展到後來,小蝸牛背著這棟太重、太奇特的房子,那兒都去不成。如果不考慮非得讓房子背在身上一起行動的話,蓋一座蝸牛造型的房子,其實挺美的!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建築師Simeon Simeonov就設計了棟五層樓的蝸牛屋。
房屋建築需考量到居住者的使用習慣、可取得的建材、當地風土民情,當然還要兼顧住戶主張。
Jeremy聲稱家裡的禿鷲椅子把他的功課給吃掉了!老師根本不相信,決定來趟家庭訪問,這才驚訝發現,Jeremy說的都是真的——他家就是一座動物園!這是繪本《Animal house》中的場景,我們瞧見大猩猩造型的房子、蝸牛郵箱、野兔盒子、穿山甲枕頭⋯⋯哇,好熱鬧呀,讓我們的想象力大爆發!不妨也來放任一下想像力,設計出噴火龍造型的煙囪、魚鱗片的大門、毛茸茸的貓窗⋯⋯
➤房子就是一種生物
經典繪本《小房子》裡的房屋,在書頁配置上像一張人臉似的,與桑達克的舞台版糖果屋有些類同,同樣藉由窗戶、大門、門檻等設計,讓房子變得生動。實際上它的生機,是跟著居住者和周遭環境而生滅的。這本書中的小房子只能靜待變化,居住者操控了它的命運,但《Changer d’air》中的房子則主動出擊,藉由出走,改變四周氛圍。
這本繪本是法國插畫家Jeanne Macaigne的作品,內容描述一處「人、屋」宜居的社區,有一棟房子如同避風港似的,一直默默守護居住其中的人們。可是房子裡的住戶卻漸漸從和諧相處,日益轉為彼此仇視,惡言相向,甚至大動干戈。房子見著這些現象難過不已,最後「她」決定出走——舉家搬遷!
房子連夜拔腿啟程,帶著熟睡的一家人長途遠行,最後在一處自然野地落腳。果然,環境改變後,讓家人重拾親愛和樂氣氛,可是⋯⋯沒過多久,家人們又故態復萌。房子淚流成海,陷入沉寂。
跟著描述進入故事後,我們漸漸發現:這棟房子好像指的是「地球」。你我都是住在這棟大房子裡的居民,而我們是怎麼跟「她」共處的呢?當腳下土地受傷,頭上天空變色,我們就轉往下一站新宜居地,可是心態依舊,事態再度重演。書中的房子哭成淚海,讓你聊想到哪些氣候現象呢?
打開圖畫書參觀了好多棟房子,歸納小結一下,原來打造一間理想家園,除了需要考量其功能、建材、地點外,還要培養良好的使用態度——如何與之永續共好相處?
在《橘色奇蹟》裡,梅豆豆先生主張:「我的房子就是我,我就是我的房子。我的房子是我做自己的地方,它是展現我所有夢想的場所。」你夢想中的房子是怎樣的呢?她與我們的環境友好嗎?現在攤開畫紙,或使用各種回收材料,如:紙盒、包裝袋⋯⋯等,試著動手打造心目中的理想家園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繪本書房》打開繪本吹吹風:圖畫書裡風的故事
閱讀更多
繪本書房》打開繪本,好大一股氣!
閱讀更多
繪本書房》宅在家、免插電,閱讀也能「玩得福」!「遊戲+繪本」開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