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書房》打開繪本吹吹風:圖畫書裡風的故事

2024-02-03 12:00

《Notre cabane》內頁(圖片來源:amazon

很多年前我在某小學與孩子們分享繪本《好大的風》,故事發生在一座強風刮不停的小城,「像脫韁野馬飛奔而過的風,將樹葉、樹枝、果子、鉛筆、剪刀、椅子⋯⋯全被吹得呼呼轉。」學生們聽見「剪刀」,身子一緊,眼睛一亮,還以為起風的日子挺好玩的,沒想到同樣暗藏危險。

書中有對父母為了在這種環境下安全養大孩子,蓋了座高牆環繞的家,滿足孩子各項需求,但就是不能跨出圍牆外。苦悶的男孩後來用一根繩子,把自己化為風箏,飛離圍欄,最後還結識了一個很會說故事的小女孩。

➤風從哪裡來?

書裡吹了7年7個月又7天的風,其實只是故事背景,在劇情後半便先行退場了,但卻留給我們一個大問號:「在風很大的地方,該怎麼生活?」

20多年前那群小讀者們曾七嘴八舌地給建議:綁繩子、用黏膠、釘釘子、把自己吃得很胖⋯⋯「風」引發大夥無邊的想像,其中有人想到可以在口袋裡放石頭,沒想到多年後,我真的讀到類似發想的繪本:《Hana et Le vent》(暫譯:花兒與風)。

花兒是這本圖畫書中紙片女孩的名字,整城的居民都是紙片人,紙鎮最難熬的日子就屬颳秋風的那5天。過去口袋放石頭,出門緊抓繩,忍一忍也就挨過去了。可是,這陣子的風不尋常,颳得既久且強,把上學途中的花兒吹倒在地,還撩亂了花兒最愛的摺紙材料。村民智者透過望遠鏡瞧見兩座巨大風車兀自聳立,花兒出了個主意,決定一探風的起源。

故事圖像由珊頌.盧堤納凡(Seng Soun Ratanavanh)繪製,延續先前《不想等待的春日》、《捨不得睡的夏夜》以及《我的小小島》三部繪本的風格,同樣散逸濃濃日式和風紋飾與造型。不同的是,這回多了一層剪塑技巧,再佈景拍攝成圖,讓紙片的輕薄感更具視覺效果,加上藍色線條構圖,讀者翻頁時忍不住動作放緩放輕,以免角色和場景翻飛飄散。

故事中驟起的強風是怎麼來的呢?最後讀到風從哪裡來時,讀者應該會不覺噗哧笑出聲。

風是怎麼產生的?《錫森林》給出其中一種答案——當大地光禿一片時,氣溫和濕度改變,就容易生成風。例如:因大規模耕作及林地砍伐,引起了1930年代美國大平原的劇烈沙塵暴,還有表土吹失。迎接樹木進駐,是讓風溫和下來的方式之一。

其他關於風的緣起的繪本還有:《討厭的颱風》、《Blaise et la Tempêteuse bouchée》(暫譯:小雞布萊斯和風暴塞子)。

➤風兒真可愛,陣陣吹過來

除了科學說法之外,許多古代傳說神話將風具象化,以人的形象現身,譬如古埃及的大氣之神「舒」(Shu)可能化身神獸,又如中國鳥首鹿身或鹿頭鳥身的風伯飛廉。若將〈北風與太陽〉這則伊索寓言視覺化,我們會把北風描繪成怎樣的形體呢?  

義大利繪本《Il vento》(暫譯:風來啦)中,風是以線條清繪出一團氣體,形塑成獸一般的模樣現身。插畫家Simon Rea擅長色鉛筆,正好讓風呈現得有點虛無不實,充滿空氣感。他以黑色條紋組構風的形貌,可以重疊製造重量與情緒,也能塗抹摩擦,留下粉墨,讓讀者從畫面即感覺到蓬鬆氣體,而紙張底色的乳黃也形成沙塵朦朧感。

一般來說,圖畫書封面打開後是蝴蝶頁,再翻開就是書名頁,可是這本書設計了一整幅跨頁的空白,或該說是乳黃一片,沒有任何文字與圖像。像一道儀式,讀者走入霧霾、沙塵或雲靄裡,開始接受風的洗禮。

故事起始於冬日早晨,風因起床氣而登高釋放憤怒,那股氣息投向城市,掃過屋頂,竄入街巷,所有角落都不放過。

風盛怒下侵襲城鎮的畫面雖具威脅感,卻又顯平穩與歡愉。一幢幢色彩繽紛的屋子彼此依靠,整體圖像讓風不像是侵襲者,反而成了遊戲發起人。瞧那些追著雨傘、氣球、帽子,甚至室外桌椅的人們,他們都像是收到風的邀請函,參與這場追趕跑跳碰遊戲。

分明氣呼呼的風,形象卻是調皮搗蛋鬼,那股漲在體內的能量透過衝、撞、掀⋯⋯慢慢變成促狹、逗弄,從齜牙咧嘴到和顏悅色,表情變化呼應風速變化。

許多繪本裡描繪風的圖像大多像「雲團」、「氣團」,例如在阿諾・羅北兒(Arnold Lobel)的《老鼠爸爸說故事》中有一則〈老鼠與風〉,風的形象就是一大團氣球般大頭,後面拖著如髮絲的縷屢線條。在這本經典小書裡,東風有鬍子,還戴著帽子,南風有一頭鬈曲的瀏海,北風則包著頭巾亮相,造型天真爛漫。故事更是天馬行空——四季的風接力玩起疊疊樂,後來還形成一處傳說仙境呢!

➤風~的線條~~

大部份繪本裡的風,會以物件的動態位置來表現,當風拂過這些物件時,便創造出魔幻時刻。像是晾在曬衣繩上的長裙、衣衫,因為風的牽線,彷彿在交談似的。阿雷克思.古索(Alex Cousseau)的最新作品《Iggy》,光看封面,眼睛就被阿富汗犬飄逸的「秀毛」給抓住,仿佛牠正活生生的立在我們眼前晃動身軀。雖然故事是透過貓朋友的眼光來敘述這隻長毛狗的日常,但它的線條表現實在太吸睛了。


《Iggy》內頁(圖片來源:Hannele Legras

繪本《風之星》也是以線條處理風經過留下的痕跡。新宮晉這位以自然能量為動力的知名雕刻家,透過寰宇萬物來表現風。風是主角,是故事主述,全程都在,卻未現身影。但那些舞動的草浪,高漲的船帆,滾動的飛沙,無處不顯示著風存在的痕跡。

feng_zhi_xing_nei_ye_1.png
《風之星》內頁(維京出版提供)

另一本《Notre cabane》(暫譯:我們的小屋)書名似乎溫和平常,實際上從三位背對鏡頭的孩子頭髮與腳下草桿飄散的方向,加上正前方一大片暗沉的雲朵,哎呀!風正潛伏著隨時準備飆升呢!

書名中的「小屋」其實更像是孩子們的「小窩」、「祕密基地」。書裡的三個孩子穿越一片大草原、翻過丘陵後,在林地裡一棵大樹旁搭設他們的祕密基地。然而故事並不是描寫他們在三人小窩中做了哪些事,而是敘述建造祕密基地某一天的遭遇。作者Marie Dolrléant用了微妙的文辭來說這則故事:三個孩子如往常被大自然召喚出門、鄰居狗狂吠(彷彿是在預警)、聊太嗨忘了跟羊打招呼,然後他們在草原上遇到突襲的風暴!

為何書名重點不放在這場九死一生的草原風暴,而是平凡無奇的命名為《我們的小屋》?也許,若不是為了去建造小屋,三人就不會經歷這場患難。那些能寫進我們回憶的往往是「過程」,而且是偶發、不尋常的遭遇,像風一般來去。小屋終有傾圮、拆毀的一天,但那個驟風狂襲的下午,會在回憶中持續地吹呀吹。

➤大風吹~吹什麼?

言語是喜愛與風一同起舞的夥伴,它們跟著風吹過草原,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把一些話語傳呀傳,飄進滿心思念的或意想不到的人們耳朵裡。

法文繪本《J'ai laissé mon âme au vent》(暫譯:我將靈魂留風中),文字出自羅克珊.瑪麗.卡里耶(Roxane Marie Galliez)之手,她也是《不想等待的春日》、《捨不得睡的夏夜》的文字作者。乍看封面主角的打扮與場景,會以為是孩子熱愛的夏天近尾聲,收假前最後一次沙灘遊,但~猜錯了!

書名中的「我」是爺爺。爺爺將自己的靈魂託付於風,而封面上小主角的眼神,顯然感受到爺爺以另一種形式存在。這是一本談生命消逝與存在的繪本,以詩的形式書寫,搭上壓克力顏料塗繪成柔和、略帶憂傷的圖畫,彷彿迎面吹來的風都是盈滿愛的親吻。

被風吹上天的物品排行榜,第一名當屬帽子啦!有一隻魔幻彩筆,滿腦子奇思異想的繪本大師湯米.溫格爾(Tomi Ungerer)在他的《帽子》中,讓一名殘疾老兵因一頂乘風飛來的帽子而發家致富,到了故事尾聲,帽子又迎風飛起,似乎風與帽子合謀著,尋找下一個等待翻轉命運的人。

另一本讓帽子飛起來的繪本《Le Chapeau et c’est toujours la même histoire》(暫譯:帽子,以及總是相同的故事》,講述一頂帽子從某顆可能太大的頭顱上被風吹走,在空中飄浮時被誤以為是鳥,最終落入小溪裡。一隻夢想去看海的青蛙,決定跳進帽子裡順水流。終於看見海洋的青蛙,在海中遇到一尾餓了許久的大魚,一口將青蛙和帽子吞下肚。

鏡頭來到海岸,垂釣許久的先生,既沒有收穫愛情,也沒有捕著漁獲,能做的只有垂竿枯等。忽然,魚線動了,大魚上鉤!一下有了可以飽餐的魚,又得到一隻能讓他做夢的青蛙。漁夫戴上那頂體面的帽子,返家途中夢想著:親一下那隻青蛙,是不是可以把牠變成公主呢?

這時,忽然揚起一陣大風,帽子又從那顆可能太大的頭顱頂上被吹走了~~

這本《帽子》看似像湯米.溫格爾的《帽子》,然而副標題「總是相同的故事」,讓核心議題變得完全不一樣。所有生命都是從誕生到死亡,故事總是從開始到結束⋯⋯然而在始末兩端之間所歷經的一切,正是我們能活出的滋味。作者在故事中穿插鮮活的狀聲詞——哼哈!跳上去追夢;啊嗯!一口吞下;嘿呦!一把撈起……那些「總是相同的故事」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在佩特.哈金森(Pat Hutchins)的《The Wind Blew》中,跟著風旋轉跳躍的夥伴更加熱鬧多元。一場強風襲過引起的騷動,使得冷漠的街景忽然生機勃勃、熱鬧滾滾。從封面仔細尋找線索,有哪些物品被大風吹起?它們各自屬於誰?風看似調皮,其實是位匠心獨運的街頭藝術表演的幕後導演呢!

帽子、雨傘、圍巾,甚至假髮,跟著風一起嬉戲的玩伴越來越特別。繪本《Va et vient》(暫譯:來來去去)中,隨風飛颺的是一封很重要的情書。這下可不得了啦!男主角還沒走到郵局,辛辛苦苦完成的情書卻被大風捲跑了。他拼盡全力,一路追趕,直到⋯⋯來到結局,等一下!分明一路追著黃色信封跑,什麼時候變成粉紅信封了呢?誰來?誰去?兩種閱讀方式,風調皮地穿梭其中。

➤風的作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唐朝李嶠的這首詩,不僅藉線條寫風,還提到了風的作用。論起風的作用,遊戲當然排第一。

先介紹《奧利與風》。男孩住在一座地夠大但人太少的小島上,因為帽子、圍巾和氣球陸續被風吹走了,他開始揣測風究竟想表達什麼?啊,原來是想找玩伴呀!你覺得,該拿什麼跟風一起玩?什麼是最適合他們一起玩耍的東西呢?

《風喜歡和我玩》裡的吉勃特,是另一位能與風一起玩的專家。他在書中介紹了很多和風一同完成的遊戲,例如讓雨傘開花、賽跑、玩小風車、吹肥皂泡、掃落葉……還有和奧利一樣的玩具——風箏。

另一個孩子小漢斯也被風邀請成為玩伴。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圖畫書《風的孩子》,是「德國青年風格」(Jugenstil)重要代表人物希碧勒.馮.奧弗斯(Sibylle von Olfers)的作品,圖畫飄散淡淡古典雅緻風味,有些神似小兔彼得的氣韻。書中風兒發現了樹下的小漢斯,便自樹梢躍下,吹動湖中的玩具帆船,逗得小男孩好開心。

長大一點的男孩,開始懂得利用風來運作。推薦閱讀《馭風逐夢的男孩:威廉.坎寬巴》,看看輟學在家的男孩,如何利用圖書資源及天然風力,打造出一座翻轉自己命運,也翻轉全村遠景的風車。這則真實故事另有小說《馭風男孩》和同名電影,還可以在TED演講中直擊,感受馬拉威少年威廉.坎寬巴(William Kamkwamba)的真誠與好學精神。

坎寬巴建造的風車主要用來提水灌溉和發電,而在低地國荷蘭,風車還有研磨穀物、鋸木、攪拌油漆或泥沙等作用,更成為一大建築特色,化身為地景和文化遺產。

風車磨坊的故事《Le Moulin à paroles》(暫譯:多嘴的磨坊),原書名其實是一句法文俗諺,用來形容聒噪、說個不停的人,中文則會用「麻雀」,台語就用「火雞母」來譬喻。

José是個聒噪的孩子,從睜眼醒來到入寢前一刻,嘴巴不曾閉上。說著他看到的、身邊發生的、剛剛學來的、別人那兒聽來的、夢中瞧見的……話題不斷,話語不斷。他可以流暢的、自顧自地,不停地說、說、說。

終於,父母不勝其擾,翻臉生氣啦!被要求閉嘴的José好委屈,決定離家走進森林。當然他還是說、說、說個不停,即使來到一處廢棄的磨坊暫歇,兩片嘴皮仍舊繼續發出聲響。

這時,久未運轉的磨坊開始旋動起來,發出無比刺耳的聲音,José難受到脫口咒罵。粗暴的字眼在空蕩的坊間迴響,男孩第一次聽見自己的話語,也第一次聽見「安靜」。

José慢慢緩和自己,試著改說好聽的字眼,再靜等磨坊的回覆。直至清晨,村民聽見一陣陣美妙話語,竟是源自磨坊那兒。José的爸媽也聽見了,那是兒子說的話語,但似乎有些不一樣了。他們一家重聚、相擁,從此以後……你覺得男孩會徹底改變習性嗎?

風可能代表「流行」、「風氣」、「風格」,也可能表示「政策佈達」(風行草偃),速度(雷厲風行、風馳電掣)。風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例如:《我們就是風》傳達對大自然的理解與臣服。

風究竟是愛唱歌,還是老在鬼哭神號?風喜歡追著落葉嬉戲,還是牽著晾衣繩跳舞?風是想吹雲層去當山的圍巾,還是因為推不動大山而躲在雲霧後面嘔氣?

風在做什麼?快來打開圖畫書,吹吹風~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