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偽飾的野鴨:談顏湘如譯《消失的另一半》

2022-03-11 18:00
  • 張瓊惠(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翻譯大師獎 優選
【評審推薦語】

張瓊惠(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消失的另一半》是一個「偽飾的故事」(passing narrative),敘述人如何藉用蒙混的手段,喬裝成另一個身分。小說描寫一對非裔雙胞胎姐妹花,經過了好幾代的黑白混血,她們的外表已經幾乎與白人無異,在種族歧視嚴峻的社會當中,膚色是一個敏感的議題,姊姊德姿蕾執意與膚色深黑的非裔親近,而妹妹絲黛兒則決意與非裔切割、混入白人社會,兩人因此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小說一直挑戰我們對黑白、男女的刻版印象,由膚色來決定種族身分的確非常「膚淺」,因為無法眼見為憑。至於性別,小說裡最富男子氣慨的角色「早早.瓊斯」,他的英文名“Early”可以是源自古英語時期的男孩名、意為「高貴的領袖」,或是源自美國的女孩名、意為「比預期提早」,所以名字裡就隱含了雙性的意義。而故事中動了變性手術的瑞斯(Reese)則由女變男,具體穿越了性別的界線。

專有名詞的翻譯通常不是音譯就是意譯。《消失的另一半》故事主要場景是一個名為Mallard的黑人小鎮,經由鎮民集體的努力,代代與白人混血之後,「膚色不斷變白,就像持續加奶稀釋的一杯咖啡。成為更加完美的黑人。一代白過一代」;相反的,「一旦混到下等血統,就永遠都是下等人。」幸好譯本翻成「野鴨鎮」,而不是以音譯名。Mallard是在美國及北非洲常見的綠頭鴨,喜歡成群聚集,適應力極強,並能成功與當地的水鴨結合、生養眾多。

某些地方認為這些綠頭鴨是「入侵物種」,也就是在移入一個新的區域之後,若是沒有人為的干預、有能力可以繁殖到可觀的數量,甚至威脅到當地生物的多樣性,成了公害。自然保護提倡者把這些綠頭鴨與當地物種結合的現象視為「基因汙染」,指責野生的、非本土的、或入侵的物種如何「汙染、雜化」本土物種的基因。

野鴨鎮的人刻意與白種人通婚,靠著代代漂白讓子孫越來越像白人,試圖擺脫社會大眾對有色人種的歧視標籤。野鴨鎮是個種族烏托邦,住在裡面的人對白皙的膚色特別執著,相信可以藉由基因調製的手段去打造不一樣的社會地位,諷刺的是,結果他們孤立在小鎮裡,成了自我隔離,置身於主流社群之外。

《消失的另一半》無疑是小說版的《黑皮膚,白面具》。

1952年,法國精神醫學及心理學者法農(Frantz Fanon)出版了這本黑人研究的經典著作,揭示被殖民者如何因為受到宰制及壓迫,而產生人格扭曲、認同危機等心靈狀態。法農說:「當我開始意識到黑色是個罪惡的象徵時,我發現自己竟然憎恨黑鬼。但之後我就明白了,我自己正是個黑鬼。這個衝突有兩個方法可以解套:若不是要求別人對我的膚色視而不見,就是要求他們得特別把我的膚色當一回事。」

法農所說的兩種極端心態正是《消失的另一半》裡兩位姊妹花的寫照,一位刻意與黑色膚種靠攏,一位則徹底從黑人社群抽身、融入白人當中,所以膚色的黑或白,關鍵竟是自己的選擇,如絲黛兒所說的:「當白人沒甚麼,大膽而已。只要裝出你屬於某個地方,就能說服所有人相信。」

黑與白的議題不時在小說中浮現,挑戰讀者的思維,閱讀的經驗彷彿是讓讀者隨時準備接招、面對作者丟出的一個個提問。

《消失的另一半》表面上是非裔的家族史,實際上敘述的是美國近一兩百年的非裔種族史。由於反抗奴隸制度的存在,19世紀上半葉開始出現許多支持黑人運動的組織,而野鴨鎮的創鎮人就是在1848年,決意將這個小鎮打造成膚色像白人的黑人小鎮。

小說主要的事件是從1968年、雙胞胎姐妹花消失的那一年開始,期間也交代了10年前他們的父親遭到白人私刑喪命的悲劇,而1876年到1965年正是美國施行種族隔離政策、種族歧視最為囂張的時間,1968年也是黑人領袖金恩博士被刺身亡的一年,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在該年暫時告一段落。

小說最後停在1986年,是美國種族意識逐漸抬頭的時期,年輕的世代興起,正以新的思維重新建構種族及性別的內涵,也為美國的種族問題帶來一絲希望。


獲獎譯者:顏湘如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譯著包括《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梅岡城故事》、《守望者》、《我會回來找妳》、《時鐘心女孩》、《S》、《雙面陷阱》等數十冊。

 


消失的另一半
The Vanishing Half
作者:布莉.貝內特(Brit Bennett) 
譯者:顏湘如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399元
內容簡介


➤第34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完整專題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